《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

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内城。郭:外城。

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环,围。而,表转折,却。是:这;

译文: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城墙。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sù):指粮食。多:充足。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 限制。以:凭,靠。固:巩固。国:国防。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译文: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之:动词,。至:极点。亲戚畔之:亲戚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所以。有:要么。】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战,如果战就一定胜利。

一、内容理解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5、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7、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8、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9、“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 即“多助”、“天下顺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被举用,被选拔;:狱官;】

译文: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任:责任;苦:使...痛苦;劳:使...劳苦; 饿:使...饥饿;空乏:资财缺乏,使...受贫困之苦;使...颠倒;违背;乱:使...错乱;扰乱;:使...惊动;:使...坚强; 曾益:增加,“曾”同“增”;】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用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你没有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恒:常常;过:犯过失;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有所作为。征:表现;喻:了解。】

译文: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入:在国内;出:在外面,国外; 拂(bi):同“弼”,辅弼。】

译文: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地位实力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灾祸,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一、内容理解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4.第一段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回答)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4、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15、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三、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城/ 七里郭/ 封疆界/ 山溪险/ 兵革利/ 畎亩中/ 版筑间/鱼盐中(助词,的)

环而攻而不胜/ 委而去(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 /天下顺(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

寡助至/ 多助至(动词,到)

天下所顺/ 亲戚所畔(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委去之 / 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表承接)

夫环攻之(表承接,一说修饰)

攻之不胜 / 然不胜者(表转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并列)

③于:舜发畎亩之中,傅说举版筑之间,胶鬲举鱼盐之中,管夷吾举士,孙叔敖举海,百里奚举市(从)

天将降大任是人也(到,一说在)

困于心衡虑/征于色发声(在)

忧患而死安乐(由于,因为)

④有:必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

故君子不战(要么)

⑤国:固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出则无敌外患者(国家)

五、古今异义

1、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之:离开(古);到(今)。

5、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6、舜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8311.html

更多阅读

美术教学活动——《小鸡吃米》 美术画小鸡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能用棉签点画,在绘画中体会乐趣活动准备:画有小鸡的卡纸、棉签、白色颜料(同幼儿人数相等)、黑板、面巾纸(用于擦手);教师范画:小兔、小猫、小羊(卡片)、胡萝卜、鱼、草(卡片)。活动过程:一、出示小兔、小猫、小羊卡片和幼儿共同回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细读及教学策略 狼牙山五壮士案始末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细读及教学策略咬定壮字不放松,潜心沉入文字中。豪言壮举处处有,细读慢品识英雄。——题记【文本细读】《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红岩》编辑——沈重同志所作;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课的教学设计 细胞生物学教学视频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课的教学设计本节课可以说是高中生物的绪论课。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本模块,甚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本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展开教学的,对于系统、生命系统

声明:《《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为网友平行线一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