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联手打造的惊天大阴谋(贰篇 天道祖师和太上老君

我们通过对现有已知条件的相应的分析与假设,大致对“须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的密谋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第二个问题来了:“须菩提祖师”能从这桩谋逆的交易中得到什么利益呢?

我们知道,“须菩提祖师”既然能够作为太上老君的帮手,那么他自然能够满足太上老君所开出的苛刻至极的条件——“帮手的政治立场,要不在天庭,亦不能在灵山。帮手的能力,要比天庭的众人要强,亦要比灵山的佛众要大。帮手的身份,要不能在天庭留档,亦不为灵山所查。帮手的名声,要为零,天庭和灵山都不能知晓。”既然能够满足以上条件,“须菩提祖师”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高深莫测的人物了!他的本领如此大,实力如此强,那么太上老君开出了什么样的价码,才能请出他来合作呢?换句话说,一旦谋逆成功,他二人将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分赃)的呢?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所窃者,天界政权也!这是多么大的一块肥肉啊!难道所谓“利益均分”,就是当中一刀分两块,你一块来我一块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秦之末世,项羽刘邦一众人等通过努力,一举夺下了“秦之天下”这个蛋糕,后因蛋糕分的不匀实,于是两人又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蛋糕争夺战,也就是所谓的“楚汉相争”,打了半天,战事呈胶着状态,疲劳不堪,于是两人研究了一下,干脆一刀下去分两半,划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平分天下各不相扰。宋太祖生的太晚,没来得及告诉项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箴言,于是什么都晚了——项羽马上被刘邦背后来了一刀,自刎于乌江之畔。项羽错就错在以为天下是可以真的平分的,他不知道,一个完整的权利,只能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所谓“天无二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就算是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的计划真正得以完美的实现,亦只有一个人能够坐上玉帝的宝座,他就是太上老君,而绝对不是“须菩提祖师”,毕竟太上老君在天庭的政治基础摆在那呢!怎么轮也轮不到无名无姓的“须菩提祖师”。所以他帮着太上老君到底能得到什么,的确让人有点糊涂。“须菩提祖师”要的,肯定是大价钱,毕竟投资和回报要对等才上算,不然他何必要担一个“谋逆天庭”的可怕风险(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于是“须菩提祖师”真的就如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嗅不到一个字的线索,风险不可谓不大,他老人家后半辈子就在逃难中度过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一段故事,对此问题或可有所启发——在《天龙八部》第四十八章中,复国心切的慕容复遇见了恶人段延庆后,居然临时想出了一招“曲线复国”的方法,其才智倒也是甚为可观的:

慕容复道:“我要助你做大理国皇帝,乃是为自己打算……你做了大理国皇帝后,我另行有事盼你相助。”……(段延庆)又问:“慕容公子,你说待我登基之后,有事求我相助,却不知是否在下力所能及,请你言明在先,以免在下日后无法办到,成为无信的小人。”慕容复道:“……姑苏慕容氏乃当年大燕皇裔,我慕容氏列祖列宗遗训,务以兴复大燕为业。在下力量单薄,难成大事。等殿下正位为大理国君之后,慕容复要向大理国主借兵一万,粮饷称足,以为兴复大燕之用。”……(段延庆)寻思:“他要兴复燕国,势必同时与大宋、大辽为敌。我大理小国寡民,自保尚嫌不足,如何可向大国启衅?何况我初为国君,人心未定,更不可擅兴战祸。也罢,此刻我假意答允,到那时将他除去便是,岂不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便道:“大理国小民贫,一万兵员仓猝难以毕集,五千之数,自当供足下驱使。但愿大功告成,大燕大理永为兄弟婚姻之国。”慕容复深深下拜,垂涕说道:“慕容复若得恢复祖宗基业,世世代代为大理屏藩,决不敢忘了陛下的大恩大德。”

总的来讲,慕容复的思路是极清晰的:他先点明段延庆是一定可以做皇帝的,然后愿意为其助手,共图大业,事成之后,需要得到段延庆的兵士与粮饷的支持,实行复国计划。这回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蛋糕,你帮我拿这块,我再帮你取那块,各得一个完整的。这计划如果执行的好,且双方都守信誉的话,倒不失为一个还算不错的利益分配办法。历史上这样的分配,倒也颇为不乏——后唐明宗的女婿石敬塘,就干过这样的典型:他先认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父,并承诺登帝位后,献地贡银,于是成功地乞得契丹援兵无数,起兵反唐杀入洛阳,一举亡了后唐,被耶律德光册立为大晋皇帝,既后晋高祖。

我曾暗暗对比,发现这个利益分配的方法,怎么这样适合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呢?“须菩提祖师”一定也是先肯定太上老君能够改换朝代的,要不然他那么尽心尽力的去做帮手干什么呢?他是愿意同太上老君一起共图大业的。而太上老君的位置和段延庆亦十分相同,太上老君老谋深算,道行高深,比之玉帝,只高不低,由他老人家来替代玉皇大帝,总比玉皇大帝要强。因为在《西游记》中,玉帝几乎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家伙,崇尚“无为”之政——因为天庭政权这个国家机器,已经完善到了他管不管都照转的最高境界了,他说的最多的最多的三句话,应该是“如之奈何”,“依卿之见”以及“准卿所奏”三部曲,提出问题,征求意见,然后解决问题。可他的脑子明显不高明,他都能叫猴子去管桃子——这不偷吃才见鬼呢!他总不至于拿满园的桃子去检验一只猴子的道德操守吧!就这个脑子,不被夺权也就见了鬼!由此看来,只要“须菩提祖师”尽心做帮手,待到事成之后太上老君登基,那么,他就会要求太上老君支持他,从而使他得到那块期盼已久的“权利蛋糕”了,这就是“须菩提祖师”所要得到的利益!当然,他所要的蛋糕,绝对不是天庭。

在揭开“蛋糕的秘密”之前,先回忆一下关于“须菩提祖师”身份的所有信息吧!

“须菩提祖师”属于西天佛国,法力无边,段数极高。

“须菩提祖师”隐藏身份,却披着一身道装,扮做老道模样。

“须菩提祖师”想到得到的,是一份很大的权利蛋糕,这份权利不在“天庭”。

这三条信息,实际上已经告诉了我们太多,只需要调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谜题自然揭开:他能分到的权利既然不在“天庭”,那么,供他挑选的同等价位的“蛋糕”就不多了,只有四处,依次为“西天”,“四大部洲”,“四海”以及“幽冥界”。“四海”和“幽冥界”直接不用考虑,如果想当海底大元帅或是地狱阎罗王,比猴子法力强一点点就行了,何必要如此冒险的搞叛变?于是只剩下了“西天”和广袤的“四大部洲”。就算他的法力再大,也有个限度,估计最强与西天的如来佛祖,天上的太上老君是一个段数的。所以就算太上老君取得了天庭政权,亦无法助他拿下西贺牛洲的西天佛国,那可是诸佛的世界啊!所以,唯一能选的,只有“四大部洲”中剩下的三大洲而已。

没错,他所要的,就是这三大洲的权利!当然,不是这里的统治权,而是这里的宗教权。

他应该是一个高深的佛教精英,和如来佛祖的关系,我猜想,也许他就是西方二教主——准提道人!(见于封神演义)他的自我修为很高,法力也很高,也许他有了和如来不同的佛教见解,或是不同的思想意识,总之,他要求变化,求创新。他的化身,叫做“须菩提祖师”。他是想开辟佛教的另一宗派,在更广阔的大地上,成为那里的宗教领袖!这一点,在佛教的发展历史上,是得到了证实的,一法十三宗流传,分别为毗昙宗、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既然西天有宗,那么东天为什么没有宗?南天为什么没有宗?北天为什么没有宗?……这是关于佛教宗派的天问!于是,他偷偷的下了西天灵山,销毁了所有关于他的资料,隐去了姓名和形迹,只作为一个透明人存在于三界之内,在偶然的机缘之下,他遇见了太上老君,双方达成了协议,我助你夺位,你则庇佑我成为东天的新一代宗祖。

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不用称呼他为“须菩提祖师”了,他的身份已经明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欲以一己之力开创一个新教派的创始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东天教主”——他是一个属于未来的教主。

虽然“东天教主”这个名称,只是出于我个人的杜撰,但毕竟代表了一系列推理和假设的结果,他就是我所修补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后的推理和假设也就顺理成章了。故从现在开始,我将用“东天教主”这个名字,来代替所有有关“须菩提祖师”的称呼,也算是还“须菩提祖师”一个本来的面目。

作为东天教主,他的内心十分复杂——他是一个坚毅的佛教精英,但他又是一个叛乱份子。他教化度人,却又内怀阴谋。他满怀热情与理想,却也会实行狠毒手段……这位“东天教主”,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只是选择了这条道路,他就停不下来。东天教主的构想是美好的,但太上老君未必就会履行诺言,或许更怀着段延庆一般的想法,先假意答应,待事成之后,找个机会将其除去,或是直接交给西天政权,岂不干净利落?

东天教主想要在别的地方开辟新的佛宗,这无异于和西天的佛爷们抢饭碗!所谓多一个教徒多一柱香火,东天教主此举,简直属于“盗窃技术”以及“非法传销”,这已经足够挑战西天佛爷们的神经粗细了——从《西游记》来看,那帮佛爷平日来的行为举止绝对是一群睚眦必报的主!而天庭亦不是善茬,玉皇大帝的报复行动比他的行政管理做的牛多了!东天教主可谓是危机重重,那么事情将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这一点在人间世中是真理,在《西游记》的世界里,亦是真理。

太上老君和东天教主终于部署完了一切,开始了分别行动:太上老君继续在天庭烧他的炉子,这也许是另一形态的“卧薪尝胆”吧!这一烧,人间又是千年。而东天教主的工作开展则卓有成效——开发“准祸乱恐怖分子”多名,赐予他们神兵利刃(老君出品,质量保证),并教授法术武艺,真可谓含辛茹苦也!

却说这一日,东天祖师得了信息,线报“某年某月某日,东胜神洲一名山中发生异象”——这信息虽然重要,可毕竟不是预言,所以当东天教主寻到花果山的时候,貌似有点晚了:

(那仙石)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千里眼、顺风耳)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所谓晚了,不是指天庭发现了这只猴子,而是指这只无知的猴子挨不住饥饿,吃了人间的低等物质(如水,如野果等等)。其实所谓“天产”,就是先天基因和素质是非常良好的意思,按《西游记》的文本:“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这么一个东西,其规格仿佛是广告公司按照《易经》和当年皇历定制的一般,你要说里面蹦出来个“外星人ET”恐怕都有人会相信,你说这素质该有多高啊!最典型的表象就是,这个猴子的眼睛里能射出金色的光线,而且能够直接射进灵霄宝殿!什么样的光线竟有这样的效果?天地之间相距何其遥远,能够发射这样遥远的距离而光线不散,我估计它的发散度恐怕要比0。001弧度还要小才可以达到,这可是比镭射激光还要厉害的啊!

而且请大家注意,猴子眼睛中射出的是金光——在神怪小说中,只要眼睛中能射出有色光线的家伙,几乎都有特殊功能。比如在后来的《封神演义》中有一位陆压道人,他有一只红葫芦,里面炼就一物,长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能射出两道白光,将人身形钉住。使用者只要打一躬,叫声“请宝贝转身”,那物就在空中将身转有两三转,白光一闪,登时就将人的头颅旋下(疑似被白光活生生拧下来的)。猴子眼中所射出的金光有什么作用,尚不可知,但这一定是它日后眼光超绝的生理基础,当然,这和后来的“火眼金睛”一说无关。所谓“火眼金睛”,其实只是一种生理疾病:“火眼”么,大概是因为眼球充血不散导致,而“金睛”的状态,估计是因为瞳孔呈现金灰色吧,这可都是八卦炉中火烧烟熏落下的病根,依《西游记》第七回中所讲:

(将猴子)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和刚生下来的婴孩会游泳一样,猴子的种种异能,其实早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就拥有了,如果那个时候加以调教,外加食补,则其能力实为不可限量也!只可惜,当东天祖师找到猴子的时候,这只猴子的能量已经被封存了,按文本的话来说,就是“潜息”。原因就是它在不正确的时间,服食了不正确的物质——吃什么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素质一般的人吃了对路的东西,可以成仙,而素质高的人吃了不对路的东西,可就错过了机缘。

在清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九回中,唐敖先生就属于典型的吃对了东西的主,接连吃到了“肉芝”、“蹑空草”、“朱草玉浆”等高级仙药,真正的脱胎换骨,上神仙户籍处办理手续去也!而猴子的际遇则远没唐敖那么好,泉水野果一下肚,不但“浊气上升”,而且身体立刻开始了“排异反映”——所有的异能都遭受到了凡间物质的刺激后,迅速萎缩,潜息在身体的内部,成为了所谓的“潜能”,而猴子,则彻底由一只“天授神猴”,变成了一只“凡间俗猴”,过着“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我想,当东天教主看到他成了这个样子后,不被气的吐血才怪呢!晚了晚了,天生的一块好材料,就这样报废了么?不,东天教主并不甘心,他知道,这个猴子的能力虽然已经被封闭了,但还是可以通过修行而恢复的。所以,东天教主临时改变了计划:他要化为一个道家的神仙来亲自培养这只猴子!而这一天,并不遥远。“你一定会来找我的!”东天教主暗暗的想。

猴子毕竟是个天生的构造,所以虽然潜能未被开发,但思想还是领先与其他猴子的,时过几百年,他开始思考世界与猴的关系:我从哪里来?我现在何地?我将到哪去?对生命和死亡,个体和宇宙的思考,让这只猴子的心理压力骤然加大:

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于是,有一只通臂猿猴上前来献策,叫猴子去海外寻仙——顺便提一下,这只通臂猿猴,正是花果山“老猴四人组”中的一个人物。这“老猴四人组”中,有两只“赤尻马猴”,被封为马、流二元帅;还有两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在整个花果山政权中,这四位地位尊贵,实为一猴之下,万猴之上。而且这两种猴类,亦属于猴之高级者也,在第五十八回中,如来对此发表过意见的:“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我一直怀疑这直猴子的提议,其意并不在帮助其王得道成仙,而在于夺其权!这两种猴子原本就老谋深算,而且与天产的“明灵石猴”属于同一档次的猴子,就当时而论,才智以及能力应该都比未学道的猴子要厉害,所欠者不过水帘洞前放胆一跳而已!没当上众猴之王的他们,其实心中应该都是怀着不满的情绪的,但无奈碍着当前的约定,所以一直忍耐——由于属于特殊物种,它们的寿命和石猴一样长,所以有资本忍耐,若是一般猴属部下,其寿不过百年,自然也就不必想要夺什么权了,过一天是一天而已。所以当猴子发表对生死的感慨之后,这只通臂猿猴便提出了“海外寻仙”的建议,它自己未必就相信海外会有什么神仙,它所想的,恐怕只是海外风狂浪大,有去无回而已。石猴一旦回不来,那么,整个花果山政权就很自然的交到了“老猴四人组”手中了,至于最后怎么斗倒其他三只猴儿,那是后话,现在却是管不得了!

和所有的皇帝和领袖一样,身为猴王的猴子,亦相信“猴定胜天”,十分渴望长生不死的它,真的便收拾了行李,乘筏过海,去寻找那个谁也没见过的神仙去了。而花果山政权,果然就落到了那四只猴子手里,一落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修行结束的孙悟空回来。

这场发生在花果山中的“四猴夺权”,只是发生在天庭大政治范围内的小政权中的一次小阴谋而已,猴群中的阴谋得逞了,却正好阴差阳错的促使了猴子的海外寻师之旅,它离东天教主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而对于东天祖师来说,计划虽有了变化,却仍在继续

猴子乘坐着满载着水果的筏子出海了。

海外寻仙的过程是极为艰难的,一猴一筏就敢走“徐福航线”或是“哥伦布之旅”,这只猴子的胆量和勇气都可算是极大的。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大海茫茫,但正巧海上东南风大盛,将筏子送至西北岸前,终于是安全地抵达了南赡部洲地界。只无奈南赡部洲之中多为名利之徒,并无修真之士,猴子一心参访仙道,却只是无缘得遇。于是他便走遍整个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一晃就过了八九年。在这期间,猴子的礼仪和语言都已经过关,见留在此处也没意思,便又结筏出海,往西洋去了。

安全地飘过西海,猴子便来到了西牛贺洲地界——终于,这只猴子来到了东天教主的地盘。东天祖师立刻开始部署,先是将一座大山清洗了一遍,然后幻化出种种灵秀造化:

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山既已如此漂亮,所差者,一座神仙洞府而已,于是东天教主又用神通,虚化出了一座“三星洞”,其景色更是叫人一见倾心: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牌,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山和洞府本是客观存在的,又怎会是幻化出来的?更何况为了只猴子,需要这样浩大的工程么?岂不是大炮打蚊子?我的回答是,这些环境是可以幻化出来的,有很多相应的例子可以证明;而这样大的工程也是需要的,不但需要,而且有其必要性。

首先,东天教主有“幻化景色”的能力,而且毫不费力就可以做到这一切——因为“幻化景色”这一能力,在《西游记》中屡有发生,大多数妖怪都做得到,何况是东天教主?在第五十回中,金皘山金皘洞的独角兕大王(老君之青牛)就有此能力,把个妖洞幻化成“楼台高耸,房舍清幽”的一个所在,终日在那里拿人,前庭有人落网,他就从后洞出来拿人。

猴子对此类“幻化景色”,有过精辟的言论:“师父啊,你那里知道?西方路上多有妖怪邪魔,善能点化庄宅,不拘甚么楼台房舍,馆阁亭宇,俱能指化了哄人。”可见这种幻化术是很流行的,无独有偶,在第六十五回中,那个黄眉老怪(弥勒的童子)竟然幻化出了一座“小雷音寺”,那景色也不知道是哪个广告公司做的,恁地和东天教主所做的环境不分轩轾:

珍楼宝座,上刹名方。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香。青松带雨遮高阁,翠竹留云护讲堂。霞光缥缈龙宫显,彩色飘飖沙界长。朱栏玉户,画栋雕梁。谈经香满座,语箓月当窗。鸟啼丹树内,鹤饮石泉旁。四围花发琪园秀,三面门开舍卫光。楼台突兀门迎嶂,钟磬虚徐声韵长。窗开风细,帘卷烟茫。有僧情散淡,无俗意和昌。红尘不到真仙境,静土招提好道场。

既然老君的牛(脚力),以及弥勒的童子(仆人)都能有这样的本事,那么和东天教主段数相当的人物能有多大的“环境伪装”程度呢?

弥勒佛是没大机会施展,只幻化出了一片瓜田和茅草房而已,如来佛祖没幻化过什么景色,只是把手指放大了,被猴子误以为是“擎天柱”而已,还有就是把他那“鹊巢贯顶之头,迎风一幌,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去逗鸟(金翅大鹏雕),很难看出实力。不过,作为西天政权第一助理的观音菩萨,在第四十二回捉拿红孩儿的时候,却展示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洗山行动”,或可与东天教主的行为互相比较:

菩萨道:“汝等俱莫惊张,我今来擒此魔王。你与我把这团围打扫干净,要三百里远近地方,不许一个生灵在地。将那窝中小兽,窟内雏虫,都送在巅峰之上安生。”众神遵依而退……(菩萨)遂把净瓶扳倒,唿喇喇倾出水来,就如雷响。真个是:漫过山头,冲开石壁。漫过山头如海势,冲开石壁似汪洋。黑雾涨天全水气,沧波影日幌寒光。遍崖冲玉浪,满海长金莲。菩萨大展降魔法,袖中取出定身禅。化做落伽仙景界,真如南海一般般。

菩萨可以以一净瓶之水,化做汪洋大海,又用随身的拂尘,化做落伽山景色,又劳动了一干山神土地,其工程量不可谓不大,而其目的,只是为了红孩儿一人而已。菩萨捉拿红孩儿,我觉得并不需要这样大的周折,其实菩萨的目的,是为了收红孩儿为徒!既然要折服红孩儿,就必须要显示她的大神通——这和东天教主幻化出仙山洞府的意义是一样的,为了以大神通震慑这只有潜力的猴子,工程再大, 却也在所不惜。他洗了山,修了洞,并且幻化出了弟子若干,而他自己,则披上了一身道装,化做了一位道家的神仙。然后派出了给猴子引路的樵夫,单等猴子上山。而事情总算是走上了计划的道路,东天教主的苦心并没有白付出:猴子立刻被折服了,于是心甘情愿地走进了“斜月三星洞”,拜东天教主为师,当然,他看到的,是一位庄严的老神仙,也就是“须菩提祖师”。

东天教主既然已经喜得弟子,于是花了血本去培养,时间他耗的起,他为这只猴子,已经等了三百余年,不在乎再多教十数年。于是,他在适当的时机,教授了猴子本领——它梦寐以求的“长生之妙道”。我对东天教主所谓的“长生之妙道”,持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不可能是真的长生不死之术!原因很简单:因为猴子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是整个计划中的一部分,无论成事与否,东天教主和太上老君都不能留下活口,何况是叫它长生不老?

猴子拜师的目的只是为了长生不死,而东天教主需要它学的,却只是制造混乱的“实用技击术”。这其中就存在着矛盾:若是东天祖师教授“实用技击术”,那么猴子一定摇头说不学不学;若是东天教主教授“长生不死之术”,猴子一定学,但东天教主却是万万不能教的。师要教而徒不学,徒要学而师不教,这个问题怎么办?或许我们可以暂时走出《西游记》,去其他小说中寻求类似的例子,比如金庸先生的两部小说:《天龙八部》和《连城诀》。

《天龙八部》中就遇到了“师要教而徒不学”的问题,在书中第三十六章中,小和尚虚竹宁死也不学习“天山六阳掌”,于是天山童姥只好换了一个方式去教他,而且方法匪夷所思:她先是向虚竹身体内发射了九张“生死符”,然后向虚竹描叙了“生死符”发作时的种种恐怖状况,把虚竹吓的魂不附体,只求天山童姥替他解去此符。于是童姥教授了他九种手法,叫他自己拔除体内的生死符。性命攸关,虚竹怎能不尽心学习?待到手法娴熟后拔去“生死符”,这才发现,自己学的这几种手法,正是“天山六阳掌”。而在《连城诀》中,“徒要学而师不教”的问题亦有解法,那就是一个字——“骗”!整部书中的师徒关系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同一套“唐诗剑法”,从师祖梅念笙开始就乱教错教,把一套乱七八糟的剑法传给了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这三个人学到之后,教给众徒儿的剑法就更加混乱错漏,包括自己的儿女也不教真的,至于戚长发更是厉害,把一套“唐诗剑法”硬是改变成了“躺尸剑法”,什么“哥翁喊上来,是横不敢过”,什么“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不光把剑法错教,而且连剑招的名称都隐瞒了。

看过以上两个片段,我们再来观察东天教主教授猴子的过程,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东天教主的“长生妙道”,只是几句似歌非歌的口诀而已: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歌诀传毕,猴子苦心修行,渐渐有了体会,于是向东天教主汇报成果,东天教主随即说出了骇人听闻的“三灾厉害”之说:
须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联手打造的惊天大阴谋(贰篇) 天道祖师和太上老君

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猴子这个时候已经被吓得毛骨悚然,于是东天教主便乘机教授了一套所谓的“躲三灾变化之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七十二变”,然后东天教主又传了一个“筋斗云”的飞举之术,至此,猴子掌握了变化术与飞行术,“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可令人不解的是,按东天教主的说法,修炼了他的长生术后,至少也要五百年后才能有一大劫,为什么猴子刚刚回到花果山没过几年,就在睡梦中收到了来自地府的“索命拘票”呢?而且在判官的《生死簿》里,明明白白地在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写着:“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为什么已经学到了长生不老之术的猴子,依然还是要死?答案只有一个——东天教主教给猴子的“长生不死之术”,其实是假的!这其中自含有他的一份阴谋在里面:猴子虽属天生石猴,但毕竟也只是个在《生死簿》上一个待勾之魂,寿数终有尽时。东天教主正是吃准了猴子这一点,才教授了它一套假的长生术,然后再以“三灾利害”来恐吓猴子,关乎性命,猴子自然害怕,于是求教躲避之法,东天教主就乘机将他想教的“实用技击术”当做躲避术教给了它。

“七十二变”是一种集伪装,刺探以及进攻和躲避一体的实用技能,而“筋斗云”则是迅速逃窜的行动技能。粗看起来,仿佛猴子已经神通广大,但细分析起来,它也不过就是善于藏匿以及行动迅速而已,实际上和专职刺杀的“忍者”没有什么区别——“七十二变”可以助其接近行刺对象,而“筋斗云”可以助其迅速逃脱,这本身就是针对“行刺玉皇大帝”行动而量身打造的技能。自此,猴子已经不知不觉地学成了一身“实用技击术”,可它还以为自己学到的是真正的“长生不老之术”以及“躲避三灾之法”。

当培训接近成功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不可预料的变化——东天教主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将猴子赶下山去,而猴子下山之后还意外地得到了兵器,大闹了幽冥地府,又一次地偏离了东天教主和太上老君的原定计划,他们两位的计划又将如何修改呢?

按旧时神魔小说的套路,一般小徒弟学艺期满,在毕业下山之时,老师父总会拿出几样珍爱的兵器或是法宝之类的东西相赠,以示对这个弟子钟爱有佳,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在《封神演义》中,这一点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云中子送徒弟雷震子风雷双翅以及一条黄金大棍,清虚道德真君送给徒弟黄天化的,是玉麒麟一头和银锤一对,外加火龙镖若干。至于哪吒,更是发了大财,其师太乙真人简直在他身上开了一个法宝展示柜,通计有: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金砖、九龙神火罩以及阴阳剑和烽火轮各一对……这等大法身一现,八只手两只脚一只也没闲着,书中有专门的词语描叙,叫做“丫丫叉叉”。可同样的情况到了猴子身上,却是一无所获,因为它是被赶出师门的——东天教主不但不送东西,而且仿佛是换了一副脸孔一般,一个劲地说狠话:

(祖师)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东天教主的态度如此,猴子自然也就无话可说,惟走而已。可是又留下了一个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得东天教主这般仓促地将猴子逐出师门呢?他为了这只猴子,等了已经近三百多年都不曾在乎,为什么却急在这朝夕之间将其轰走呢?其实这个答案,还是要着落在他那“假长生不死之术”上。东天教主是神圣仙佛之体,早已长生不死,时间对他几乎是没有概念的。可猴子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灵物,寿数虽长,终有尽时。两者对应比较起来,东天教主玩的起,也等得起——只要你猴子有时间,我就奉陪到底!

可现在,明显是东天教主等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猴子没有时间了!猴子学到的长生术是假的,所以依旧有一死。在地府的《生死簿》中,明明白白地写着猴子只有“三百四十二岁”。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猴子此时的年龄:它在花果山感慨生死无常的时候,有一句话:“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说是说三五百载,其实根据实际情况推测,五百年是不可能的,所以此时猴子至多不过三百余岁而已。而猴子被逐下山之时,曾说过:“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可见,此时的猴子,以有最少也有三百二三十岁了,若是多估计一点,只怕这时距猴子的死期,最多不过只有十几年了。东天教主机关算尽,其目的就是培养猴子去制造祸乱!当培训就快接近成功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这只猴子的寿数,已经没有几年了——这大概是因为幽冥地府的人事保密工作做的到位,若不是东天教主心血来潮算了一算,恐怕再教二十年还想不到这事呢!

猴子的大限将至,对东天教主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如果猴子一死,他三百多年的等待就会尽付流水,如何能够不着急?所以他临时改变了计划,有可能也和太上老君商议了一番,最后为了使整个计划不被破坏,于是他连兵器都没赠送就迅速地将猴子赶下山去,希望它能够好好利用这剩余的十年,尽快制造出混乱的局面,从而引起天庭的注意。只要天庭发觉到这只闹事的猴子,太上老君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借此由头捉猴子上天,近距离地制造出更大的混乱,然后趁乱混水摸鱼地实现篡逆阴谋!

而这时候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幕,恐怕就是“逐出师门”事件的真相了。

但话说回来,东天教主真的没有给猴子准备兵器么?我觉得并非如此,他不但有所准备,而且还是太上老君出品的一根铁棒——但绝对不是那根“如意金箍棒”。在这里出现了说法上的一点混乱了,需要换一种说法:这世上存在着两根一模一样的“如意铁棒”,“一号铁棒”现世较早,被大禹发现,命名为“如意金箍棒”,而“二号铁棒”则一直默默无闻,它就是东天教主给猴子准备的兵器。

东天教主自从收得猴子为徒,自然也在它的兵器上动过脑筋——猴子生性多动,棍棒之类的打击性武器当然是首选。东天教主立刻想到了太上老君当年所铸造的那根铁棒,可大可小,可长可短,重量足够而且携带方便,若是刺王杀驾则最适合不过。于是东天教主便向太上老君讨要此棒,然而这根铁棒,早在三皇时代之前,便投放至人间了,要不然大禹又如何能够得到?至于下落,早已不明,更无从寻起。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太上老君只好开炉重新打造一根同样的铁棒,当然制作这样兵器是秘密进行的,非一日两日之功可就。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太上老君就是再偷偷摸摸地尽量加速制作,也要十天半月才行——换算下来,从猴子上山算起,至少也是十五年之后,这件兵器才能打造成功,而在第十个年头的时候,猴子就被赶下了山,其实也怪不得东天教主不送兵器,并非是舍不得送,而是下了定单没有交货日期没东西送啊!可令东天教主失望的是,猴子下山之后,在有生之年内,不但没有惹出什么祸事,反而经营起了花果山,唯一出格的事情,则是在其直至寿寝正中的前几年,闹了一次东海龙宫,其起因是为了去讨要一件称手的兵器,结果竟叫猴子歪打正着,将“一号铁棒”找到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意金箍棒”。

虽然猴子寻到兵器,但此时东天教主的心情却是十分复杂——兵器竟然被猴子自己找到了,这样更好,可以省了一根棒子,但算算时间,猴子的时间已经没几天了,这个时候得到武器,又能有什么用呢?世间之事,机缘巧合,越是想做的事情,未必就能做得到,而明明没希望的事情,却意想不到地发生了!《生死簿》上的时辰已到,但寿终的猴子却没死。不但没死,而且还凭借着一身的猛胆,把地府大闹了一通,强销了天下猴类的死籍:

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自此,山猴都有不老者,以阴司无名故也。

由此足可证明猴子的“长生不老”,和东天教主所传授的“假长生不死术”是毫无关系的,他是靠自己的武力和胆识赚过来的——大闹地府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目莲救母》一出戏曲中,目莲就打开了鬼门关,放出鬼魂还阳无数,于是引发了黄巢之乱,杀够了八百万才添补了地狱的亏空。而在《聊斋志异》中,也有一篇《伍秋月》,主角王鼎,又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汉子,为了一个女鬼伍秋月,他两入地府两次杀鬼吏无数,硬是将伍秋月还阳过来。这等情形,和猴子大闹地府,有何不同?常言道“鬼怕恶人”,以上几个例子说明,无论有无仙术道法,只要拼得死,不要命,阎王也是奈何不得的。

猴子的“闹地府行动”,对东天教主和太上老君而言,有三个好处和一个麻烦。

第一个好处是,做为一个祸乱份子,猴子第一次开始“务正业”了——它攻击了天庭辖下的办公机构,并且篡改和损毁了大批文件,以及主观地掌控了一批猴子的生死。这个祸闯的不算大,但也绝对不小,已经足以引起天庭最高权利层的重视了。

第二个好处是,通过这个行为,等于是给天庭上的太上老君发了一个行动的信号——东天教主所培训的祸乱份子,终于有一个挑起了混乱!

第三个好处是,猴子强销了天下猴类的死籍,这间接地引发了东天教主日后的一个计划:他又寻找到了另一个灵异的猴子——“六耳猕猴”,并且依样画葫芦,将六耳猕猴培训的和孙悟空一模一样,并把后来制造好的“二号铁棒”交给了它(这就是“二号铁棒”的最后下落)。要不然在第五十八回“二体搅乱大乾坤”中,假悟空六耳猕猴,如何能有和猴子一般的变化?又如何能有和猴子一模一样的铁棒?虽说六耳猕猴有侦察术和读心术,但服饰模样可以模仿变化,难道那七十二般变化也是能模仿的了的?这根铁棒也是能模仿的了的?而且在两猴打自地府之时,就出现了“无据可查”的情况:

二行者一翻一滚的,打至森罗殿下。阴君近前挡住道:“大圣有何事,闹我幽冥?”这大圣道:“……望阴君与我查看生死簿,见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乱。”那怪亦如此说一遍。阴君闻言,即唤管簿判官一一从头查勘,更无个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虫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条已是孙大圣幼年得道之时,大闹阴司,消死名一笔勾之,自后来凡是猴属,尽无名号。

至于具体的有关“六耳猕猴”的计划,日后自会具体分析,再此先不再枝蔓。

三个好处说完了,还有一个麻烦没说。这个麻烦,就是猴子至此真得到了“长生不死”,日后功成,想要杀它灭口,却多了一重困难。

经过了“大闹地府”这一关键性的一步,猴子既寻到了命中注定的兵器,又死而复生,这其中的种种变化,虽都不在东天教主的计划之内,但事情的大趋势,却依然还是往既定的方向发展的:猴子搅龙宫、闹地府的罪行,已经报上了天庭,而天庭方面,已经给予了相应的重视:

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玉帝道:“那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首启奏道:“……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届,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身在天庭政权之中的太上老君,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东天教主在人间的事情成功了!当然,太上老君的原计划是引得玉皇大帝派兵下界去擒拿猴子,然后带到天上处决,在处决的时候,就可以做个手脚,将猴子“不小心“地放出来,从而实现他的阴谋。但太白金星的出现,使原本平坦的道路又发生了变化——这个老小子是天庭中典型的“鸽派”,平时打个喷嚏都会小心翼翼,更别说是要他提出平乱了!太白金星奉行着“和平、和睦、和谐”三和主义,强烈要求将猴子收入天庭公务员的队伍。猴子就是猴子,是不可能安分的。太上老君深知这点,所以对太白金星的提议并没有丝毫的反对,而且认为是意外的收获:猴子在地上闹,再闹也有限度,若是猴子到了天上,那闹起来可就是大问题、大混乱了!这一点却是正中太上老君的下怀的。

于是太上老君匆忙地调整了策略,开始布置天上的一切,为最后的阴谋做起了准备,猴子上天之后,又是如何成为太上老君手中刺王杀驾的棋子的?

事到如今,猴子已经进入了天庭政权之中,东天教主的现阶段历史意义已经告一段落,不过,我还是想用几句话,来总结他在这数百年或是更长时间中的作为,也算是一个回忆:

似空却非空,东天又一宗。天地寻强众,释道合谋中。

授艺三星洞,事后了无踪。事过七回外,乌巢戏悟空。

至此,太上老君登上的《西游记》的舞台,如果以时代而论,现在已经是“闹天宫时代”了。之所以叫做“闹天宫时代”,是因为这一时代的主体事件,便是“大闹天宫”——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西游记》前七回中,“大闹天宫”这一事件,占有四个回目,分别是: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这恰好是从猴子第一次上天受封“弼马温”开始的,也就是说,太上老君的行动,从猴子踏上天庭的第一级台阶就开始了。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描绘这次事件的过程,我又将这四个回目,按以下的表格,拆分步骤,逐个解析——《大闹天宫》这出连台大戏,分为十一折连续上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7934.html

更多阅读

002须菩提祖师他究竟是谁? 菩提祖师和如来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历史上真实的须菩提,然后再来说《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祖师。真实的须菩提因为一部佛教经典而非常有名,这部经典就是《金刚经》。《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就在释迦牟尼和须菩提的一问一答中进行的。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孙悟空的师傅须菩提祖师是谁?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

须菩提祖师作为孙悟空的第一任师傅,博问广学、武艺奇高、弟子众多,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在整部西游记中也仅在孙悟空拜师学艺过程中出现过,以后就彻底消失了。须菩提祖师作为一个小说杜撰人物,一定不会凭空捏造,应该有他的渊源或创作原型

西游记中须菩提的真实身份猜测,转载 猜测人物身份

  虽然现实佛教中须菩提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但我们知道罗贯中的舞文弄墨能力出众,我们知道“接引佛”就是“阿弥陀佛”,书中却成了“凌云渡”的撑船的船夫!“阿弥陀佛”是西方的佛祖,如来是灵山的佛租,两人本是不同的,但书中却成了两人

菩提祖师VS镇元大仙 菩提祖师和观音菩萨

今天看到一强贴,不服不行!自小喜欢西游,但是今日见到高人!人物介绍:  菩提祖师——孙悟空授业恩师。居住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镇元大仙——地仙之祖,人参果的主人。居住地:万寿山五庄观  这两个神仙有很多相似之处:  1、

声明:《须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联手打造的惊天大阴谋(贰篇 天道祖师和太上老君》为网友所爱非良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