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李白的《将进酒》,常有学生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个句子提问:第一句的主语无疑是“黄河之水”,那么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主语是什么?是“高堂明镜”吗?显然不是,高堂上的明镜怎会伤悲呢?主语似乎也不是“高堂”,哪有高大的厅堂对着镜子伤悲的?这也显然不通。凡此种种疑问,皆因为学生不知道“高堂”的意思。近年来,学生的古文基础明显进步了,再也没有出现这类问题,倒是我不放心,问他们“高堂”的意思,他们莫不异口同声地回答:“父――母”,问题于是迎刃而解:父母对镜而照,发现满头青丝筱忽间已成白发,不禁悲叹人生短促。李白的诗歌简单明了而又意味深长。
高堂,是古代社会对父母的一种代称。古代父母居正屋,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李白《送张秀才从军》诗云,“抱剑辞高堂,将投霍将军”,便是抱剑拜别父母的意思。
不过,也有学者不作此解,而是把“高堂”直译为“高大的厅堂”。网上一种较为流行的译文是:“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这派学者(或抄录者)显然也注意到句子的语言结构,不妄自说明是“谁”在对镜悲叹,把主语模糊隐去,只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意象,这也无可厚非。
看到一本某名牌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译得相当有趣:“早晨尚是黑发,到傍晚,于高堂明镜之中,即照见青丝满头,不禁惊叹而悲。”早晨是黑发,到了傍晚,照见的依然是黑发(“青丝满头”)――这有什么可悲的呢!译者明显因草率而误读或误译了李白的原意,明眼人一看便知,随手便会把书放到它该去的地方,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诚惶诚恐的学人信以为真,甚至据此考证出一两篇高深莫测的博士论文或职称论文。
我的一位年青的博导同事把李白这首诗收入英文教材,把“高堂”翻译为”mightyhalls”,也即“高大的厅堂”。难得一回饭间闲叙,便赶紧抓住机会向她请教:“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高堂”究竟何解?博导犹豫一会儿,答:应该是“父母”吧!我糊涂了,便追问:既然这样,为何您又译成”mightyhalls”呢?博导有点尴尬,赶紧解释:这首诗不是她翻的,她只是引用一位汉学家的译文(因注释印在前两页,我没有注意到)。我那好为人师的毛病又来了:既然您的观点和译者不一致,就不宜正面引用,除非注释清楚。晚饭在浓烈而尴尬的学术气氛中结束。
过了两天,博导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她已请教了两位古籍研究所的专家,可以认定,“高堂”就是“高大的厅堂”,不是“父母”;而且,名人于丹也持这个看法。我当然不好说古籍教授们编的书我自孩提时起也略读过几本,先不论于丹是否说过这话,名人的看法是否一贯正确就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们年轻的博导不耻下问的精神固然十分可嘉,只是,博导心中原来是和 我以及我的学生们一样的看法,明白“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意思,经过这么一鼓捣,又生出别论,未免觉得有趣。
对这个问题唯一具有裁决权的是作者本人,无奈李白已死,解读他的诗歌便似乎具有了无限的开放性。然而不论有多少种解释,我仍然相信我和李白心灵上的共鸣,也更愿意相信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诚见,而不是那些专家们、尤其是那些令人生疑的专家们的宏论。
2009-6-2于星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