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独具特色的教堂建筑是哈尔滨建筑艺术的独特景观,也是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如果有时间来到冰城哈尔滨,那这里的教堂建筑一定不可错过。
可能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庙宇是各个地方的特色,除了能够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外,那就是庙宇当今已经成为旅游文化,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有庙宇建筑。于是,到过国外的中国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国外的教堂就是中国庙宇的化身,当然,从历史上可能教堂要更悠久些。然而哈尔滨作为中国最北端的城市,在城市的文化里流淌着教堂的血液,这应该是与曾经的历史分不开的吧!这座蒙受上帝之爱的城市似乎从建城伊始就和教堂就有着深厚的渊源。
哈尔滨的教堂自然来着于外国移民的设计建造,1920年的历史资料显示在哈尔滨的洋人比例高达到51.7%。对于这些从信奉上帝国家而来的流亡者和冒险家,他们可以没有政府,但决不能没有教堂,因为教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相信哈利路亚、以马内利,相信上帝是怜爱他们、关心他们的,所以各式教堂也就拔地而起。建国后,外国人大部分离开哈尔滨,但是却留给这座城市丰富的财富,这其中就包括数量众多的教堂建筑。
久负盛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这个城市的名片,常常出现在各类旅行杂志上。现在这座教堂已经成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内部有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展现哈尔滨百年历史,带你步入百年老街、老屋,体味城市的历史文脉,风土人情和各式特色建筑昔日光景旧日风景。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教堂气势庄严但凌厉,常可看到游客静静地倚在角落处的柱础上,一任思绪在百年的尘埃中飘荡。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899年,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东正教派。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俄国人调来了一师人马来作为铁路的护卫,并于1907年在哈尔滨兴建了一座木制的随军教堂——圣·索菲亚教堂。1923年,在那座木制的教堂旁边又开始修建了今天所见的这座新教堂,并于九年后竣工落成。九年建成一座教堂,既不是什么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又不是什么繁杂多彩的巴洛克,可见俄国人效率之低。
虽然俄国人信奉东正教,但俄罗斯化的东正教堂建筑风格却与传统的拜占庭式东正教堂风格有许多的不同。代之传统拜占庭式教堂大穹顶的是俄罗斯化的洋葱头,而且,还众星捧月般地在洋葱头的四周安上几个小帐篷顶。
除索菲亚教堂,哈尔滨另有大小教堂数十座,这些建筑共同见证着哈尔滨的历史,并将继续和这个城市相伴下去。用镜头记录着这些教堂,不得不感慨独具匠心的艺术特色和信仰的伟大力量。正因为有着这些教堂,哈尔滨才更有特色,无愧于教堂之城的称号。成明2012年4月因处置鞍钢闲置房产风尘仆仆半夜抵达冰城哈尔滨,,短暂停留了38小时。第二天中午休息时间匆忙间游览了哈尔滨大教堂,随机拍摄了沿途的风景作为纪念!!
http://www.ego-photo.com/bbs/read.php?tid=134630
成明鞍山青年摄影网图片网址链接:祝贺青年网板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