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节俭故事 关于节俭的故事

节俭二字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身边的节俭故事 关于节俭的故事

我属于70后,好像儿时的记忆中就没有铺张浪费的现象,尤其是母亲,每天天不亮就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晚上火油灯下还在低头忙着她的草艺品,为的是我们那可怜的生活费。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母亲还是想方设法的改善着生活,把我和弟弟养活的白白胖胖,以至于邻居问母亲给我们姐弟俩吃的是什么好饭。唉!哪有什么好饭吃,菜是自己地里种出的纯绿色食品,主饭就是馒头和玉米面饼子(小时候我一看见饼子就饱了,所以母亲总是给我准备着馒头),哪像邻居家有各式各样的饼干,不过粗茶淡饭一经母亲的双手都会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所以母亲是勤俭持家的典范,一直到今天,在母亲身上还一直保留着节俭的习惯。

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自己也拿到了工资。可能从小受母亲的影响,花钱也不是那么大方,也不会把自己收拾的文明洋气一点,所以在教育学生节俭时好像还有那么一点说服力,我就讲点我们学生的故事吧。

2008年我在土山中学接手初一新生。初一的孩子天真烂漫,尤其是薛椋文,他不是本地人,奶奶家在大连,爸爸妈妈在潘家开了一家工厂,效益不错,家庭条件在当时来说应该是上游水平。这个孩子走路愿意低着头走,我就逗他你在捡金子啊。因为当时学校很注重大环境卫生,所以校长也是经常的亲自弯腰捡垃圾,这孩子也就成了其中一员。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明天我拿几条袋子。”“干什么?”我奇怪的问,“装瓶子。”简单的几句话把我的好奇心勾起来了。第二天,教室的后边真的出现了装着矿泉水瓶子的袋子,还有空的。这是在搞什么呢?(当时不知道这瓶子可以卖钱,也没往这方面想)我没有直接的问,几天后袋子满了,他放学时拿走了,我还是没问,但好奇心更重了。下午,他满头大汗的跑向我,小嘴咧得那个大奥,没耳朵挡着可以转圈了:“老师,老师你看这是卖瓶子的钱,你数数4块5。”我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小可爱,“这几天你捡瓶子了,然后去卖了?”我不知道什么语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你卖给谁了?”我轻轻的问他,同时给他擦了擦脸上的汗,“周末我出去玩时,看到一个收破烂的地方,看到里面有瓶子,就问他要不要多少钱,反正咋们校园里也有,我们赞起来给他送去,就能换回钱来,当班费吧,老师。”他兴致勃勃的给我讲他的经历,我被他感动了,他不缺钱花,却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去换钱,我就针对这件事开了一次节约的班会,发动学生向薛椋文学习,却不想引来了小小的麻烦,我们班的同学尤其是倒垃圾的同学,习惯性的把垃圾房的瓶子也顺手捡了回来,直接影响到在校园内捡垃圾的老阿姨的利益,直接和我们班的学生发生了正面冲突,还把他们告到了校长面前,当然校长可没有批评他们,我心里那个美哟!瞧瞧我们班的学生……

2009年我来到了沙河中学,新环境,新气象,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在这里我也找到了节俭,例子很多,还是讲讲我们初三一班的小插曲吧。我们学校的厕所是初三学生打扫,当时是八个周循环一次。第一次打扫时,我亲自去了女生厕所,男生我不能进。我就发现,这些孩子们上厕所时的模样和打扫厕所时绝对的不一样,也难怪厕所中的工具不愿用手拿,虽然学校配给了一幅手套,但只是拿管子冲水的同学能用,其他的同学只能是用张纸包着,我就让她们把那些很脏的笤帚扔了,然后从班级中拿了一些小的笤帚疙瘩,还给她们买了一包一次性手套,告诉她们扫厕所时都带上手套。当时于文君等几个女生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们每次扫完回来后,都是把手套洗干净又拿回来了,“那手套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了吧!”我以为她们不知道,“老师,他们又没破,在水上冲洗干净了,还能用,能省就省。”于文君笑着对我说,她说的是那么自然,着实给我上了一堂课。是啊,能省就省,什么时候我变得这么浪费啊!我笑了,那是开心的笑。

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在我们当代中学生中没有丢失,反而会将其一直发扬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7048.html

更多阅读

月考作文《身边的感动》开头和结尾 感动的作文开头结尾

一次月考,改完后,我翻看了一下作文,发现也有些学生的作文写得很不错。现特挑选几篇写的好的开头与结尾供大家看看。欢迎点评或灌水!1.开头:①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真挚的友谊,比比皆是;英勇的事迹,电视台百播不厌。可是,唯有那最真实的感动,才

蒋介石传:蒋介石和他身边的女人们图

节选自《蒋介石传》,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蒋介石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女人成为他的妻子:原配——毛福梅;侯任妻子——出生青楼的妾姚冶诚;三任妻子——伴侣陈洁茹;第四任妻子——宋美龄。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陪伴在蒋介石身边的女

声明:《身边的节俭故事 关于节俭的故事》为网友青春帅气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