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

行政管理,亦称公共行政的含义:管理功能角度——一切管理都是行政(最广义);行政于政治关系角度——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凡属于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部门、管理活动就叫行政;“三权分立”角度——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

——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或公共行政管理组织依法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六阶段:1.提出创立阶段

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思想: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与任务、行政学的实质、人事行政的思想、行政监督思想

美国学者—古德诺《行政法》于《政治与行政》对行政-政治二分法的进一步阐述走向协调的道路:政治适度控制行政、行政适度集权化、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作业管理、时间管理与组织管理—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管理、工资制、例外原则

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的含义、14条原则

2. 正统阶段

德社会学家—韦伯 《论官僚制》官僚制及特征、官僚制的优缺点

美行政学家—怀特《行政学导论》为行政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美古利克、厄威尔《行政学论文集》

福莱特

3.批评与转变阶段巴德纳《行政组织学说》组织的本质、组织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非正式组织

西蒙《决策理论》 麦格雷戈《Y理论》 林得不格姆《渐进决策模式》

4.应用于发展阶段 德罗尔、彼得、里格斯

5.挑战于创新阶段 弗雷德里克权变理论代表人物菲德勒目标管理理论提出者德鲁克

6.总结与探索阶段

奎德 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坎南

奥斯本和盖布勒政府再造十原则:政府里领航、催化作用;授权、社区拥有;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结果导向;顾客导向;积极开源;前瞻布防;分权参与、市场导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

第二章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的三大行政模式及主要特征

农业社会行政模型即融合型特征:经济基础十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管理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官僚职位重于行政决策;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宗亲主义色彩;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自成阶级;政府与民众缺少沟通渠道;行政的问题十维持行政的以致于统一。

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衍射型特征:基础十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民众有影响政府的渠道,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密切;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原则;主要问题十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过度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棱柱型特征:政府的制度、法规已制定,但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还有很大影响力;同时呈现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和现代结构交叉、重叠、渗透存在。

行政环境内容:

行政的社会环境: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口环境、民族环境、历史环境

行政的自然环境及作用:(1)自然资源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支撑能力;(2)影响行政管理的思路、政策和方式;(3)要求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行政的国际环境:(1)涵义: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各有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系。包括国际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

(2)特点:政治上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上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特别是发展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从文化上看国际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国际上各友好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社会环境上看,国际性的人口爆炸,资源不断消耗,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就业不足,社会中的犯罪与社会秩序不稳定等问题,仍是国际社会环境中的困境。自然环境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工业化过程,全世界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3)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行政管理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影响和决定;环境向行政提供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环境同时也会造成行政管理的不利条件;政府行使国家权力,在行政实践中认识行政环境发展规律,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能动地改造着行政环境,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要求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努力克服一切不利的环境条件,开展行政工作。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的方向起作用,促进行政环境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阻碍行政环境的发展。

第三章

行政职能的涵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

市场机制的缺陷: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存在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成、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职能:1.统筹规划职能2.宏观调控职能3.信息引导职能4.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职能5.检查监督职能特点:全局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

当代我国政府职能对我国行政职能体系的分析 职能庞杂,运行紊乱。2.政企不分,抑制了企业的活力与社会的发展。 3.行政费用巨大,财政负担过重。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影响与制约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制约。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在职能行使方式上—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统一。在职责的范围上—由以往的统包大揽转变到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上,政府只做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在管理对象上—要从以往的以抓国有、集体企业为主转到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在功能重心上—要从专业经济管理转移到行业管理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行政能行使的性质上—要从过去的“服从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

我国公共行政职能的转变:经济调节: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创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入世”承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管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改革公用事业体制,克服行业自然垄断。社会管理:保障公民宪法权力,保证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章

世界各国行政权力体制主要有以下类型:

1.三权分立体制。三权分立体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的制度。

其特点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并且这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行使,即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三种权力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保持三种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状态,防止某一个机关或某一个人的独断专行。三权分立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衡权力,其实质是权力分配。随着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大和加强,如美国,行政权力几乎达到行将吞食整个国家权力的地步。所以不少学者认为“三权分立”已名存实亡。

2.议行合一体制。议行合一体制是指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决议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

其特点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是分庭抗衡,而是统一的。我国是议行合一体制的典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行使国家立法权,并且产生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这些机关都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议行合一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其工作关系上的体现。

3.军政合一体制。军政合一体制是指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合而为一,并以军事权力作为整个国家权力的核心和后盾,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都受军事政府操纵的一种体制。此制的典型,是拉美、非洲一些实行军人执政的国家。

4.政教合一体制。政教合一体制是指把政权和教权合而为一的一种政治体制。教皇为君主,拥有立法、司法、行政全权。梵蒂冈就是一个以教皇为君主的政教合一的城国。

两种体制:总统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议会分离,内阁成员不能同时兼任议会议员;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为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或国会负责,议会或国会除可以对总统依法行使弹劾权外,不能以不信任票迫使总统辞职,而总统亦不能解散议会或国会;总统是国家实际权力的中心,行政权完全属于总统,拥有任免政府部长、驻外大使等高级官员之权,代表政府对外缔结条约和签订行政协定之权,统帅武装部队并掌握最高军事指挥权,行使签署法案生效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的部分立法权等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或议会内阁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议会一体化,内阁成员同时又是议会议员,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受国家元首的委托,单独或联合组织内阁,该政党领袖经国家元首任命为内阁首脑,一般称内阁总理或首相;内阁是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枢纽和决策中心,行使行政管理全权,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具体划分行政区划体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政治因素。巩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行政区划的目的和它的形式正好相反,是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对全国各地的统一管理。行政区划往往采用一种有限授权的方式,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第二,经济因素。利用各地的经济特点和优势,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的目的不是要造成地区性经济封锁和市场分割,而应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三,民族因素。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这是加强国家统一的基础,一般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自治的地方政府。第四,地理因素。根据地形、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划分行政区域的边界和地界,这些地理因素也

是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因素。第五,历史因素。行政区域的划分往往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方面的考虑可以为行政区域的总体布局、某些地区的归属或具体边界、地界的确定提供参考。第六,管理因素。行政区划应考虑管理层次、控制幅度、各级地方政府的规模、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各种问题,既要增加各级地方政府的管辖能力,又要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和减少财政开支,提高管理效率。

第五章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行政领导者的“德”,即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风方面的表现。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是第一位重要的。只有行政领导者身正,才能成为公务人员的表率;才能产生影响力、凝聚力,团结群众做好工作。2.道德品格素质:行政领导者是国家的栋梁,政府的核心,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影响被领导者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3.文化业务素质:行政领导者要实现科学正确的领导,不仅取决于他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品格情操,而且还取决于他的文化业务水平、文化业务素质的高低。首先,要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广博的知识领域,使自己成为通才。其次,要熟悉本行业务,使自己成为专才。再次,要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使自己成为行政管理专家。4.组织管理素质行政领导者应具有行政管理的才能和专长。首先,行政领导者必须具有驾驭的能力。其次,必须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再次,必须具有应变能力。5.身体心理素质:现代行政管理的节奏越来越快,任务越来越重,行政领导者的责任越来越大,没有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繁重而艰巨的领导工作的。

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的区别

权力性权威是以职权的形式出现的,与特定的个人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谁,只要他拥有了这种权力,他就具备了由这种权力带来的权威。而非权力性权威,则是与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的。(1)影响时限不同。权力性权威是通过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产生影响,具有直观、明显的特点。这种权威随着职务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职务的解除而消失。非权力性权威则不同,这种权威来自领导者的自身,是通过领导者的优良素质感染周围的人,人们从心理上认同,从情感上接受,进而影响人们的言行,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一个“权威”的形象。因此,即使这位领导者的权力消失了,但其“余威”尚存。(2影响效果不同。权力性权威具有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以“外力”的形式产生作用,对这种“外力”的作用,被领导者在心理和行为上一般都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服从。而非权力性权威产生作用的前提是人们对领导者本身的由衷敬仰和佩服,这种权威是通过一种“内力”产生的,在这种“内力”的作用下,人们对领导者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服从,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六章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第一,坚持法制管理。法制管理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目的,也是人事管理制度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全的法规和严格的执法,使整个公务员管理井然有序。第二,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它是民主政治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具体体现。这是当代公务员管理中最普遍的原则,是科学和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严格考核,功绩晋升功绩制就是以公务员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第四,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普遍为各国所采用第五,政治中立西方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大类。第六,职务常任为使公务员不成为某一政党营私的工具,或不因触犯某一政党利益而受到报复,以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各国公务员制度都明确规定,公务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公务员职务常任,职业保险,使公务员在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力时无后顾之忧,富有安全感。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一是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相比较,具有以下特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国家公务员既不重德轻才,更不重才轻德。二是传统人事制度相比较,具有以下特色:法律法规体系,使国家公务员管理作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以增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生机和活力;严格的廉政勤政保障机制。

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录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等原则。考试录用的程序:主要有编制录用计划;发布招考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公开考试;录用考核;审批;公布;试用和培训;任职等。录用考试的方式:--主要有笔试和面试,此外还有操作考试和模拟考试。

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的终止类型:国家公务员的辞职、国家公务员的辞退、国家公务员的退休离休、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终止的其他方式(丧失国籍、开除、死亡、国家公务员被免职、撤职、国家公务员被判刑罚或劳动教养)

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保证国家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国家公务员所任职务、执行任务、任职地区等方面作的限制性规定的总称。法定应当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拟制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我国国家公务员回避的类型有: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第七章

行政监督的涵义: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管理行为所实施的全面监察、督查、督导活动的总称。

加强行政监督的必要性:行政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行政监督是政府廉洁高效的有力保障、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职权滥用的有力武器、行政监督能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落实。

行政监督的任务和作用:行政监督的任务

行政监督的作用:预防作用;补救作用;改进作用;评价作用。

行政监督的原则:依法监督原则:从事行政监督活动的主体必须是合法的;行政监督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行政监督活动还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经常性原则。公开性原则:行政监督工作本身的公开透明性;是行政监督的结果也应该公开。广泛性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的广泛性和监督范围的全面性。确定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又叫立法监督):特征:监督层次最高;监督权威最大;监督范围最广;最具法律效力.(1)西方国家的立法监督:被动的立法行政监督主要是指议会的审批权,对政府提出的预算方案,人事任免方案等按照一定的方式,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查核实.;.主动的立法行政监督:主要是指议会(国会)用质询,调查,弹劾,投不信任票等方式来主动地监督政府。2)我国的立法监督: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受理人民来信,来访和申诉);(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

司法监督:各国司法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专门的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系统对政府所颁布的行政法和行政措施进行审查,以判断其是否违反宪法和法律.;二是由司法机关对与政府行政管理有关的行政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判,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这就是行政诉讼和行政裁判。1)西方国家的司法监督:违宪审查监督机构:立法机关,普通法院,特设机关(宪法法院,宪法法庭,宪法委员会等)。方式:一是具体的违宪审查,或称附带的违宪审查;二是抽象的违宪审查,或称预防性审查;三是宪法请愿,或称宪法控告.(2)我国的司法监督:人民法院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通过审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审查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审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否有违法,失职和侵犯公民权益的行为;通过审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等,追究违法,失职的行政人员的责任,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和纪律.;是一种事后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一是直接监督,如直接立案侦察职务犯罪案件;二是通过对行政诉讼的监督,间接地规范行政权.

政党监督:政党监督涵义:政党对国家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活动。通过政治活动和政策的制定的过程实现的。(1)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政党通过议会等机构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政党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舆论工具以及党派成员揭露、支持或反对政府的某些政策和行政行为以达到监督目的.;政党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在议会中促使自己的纲领成为政府法律,政策.。(2)我国的政党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1)西方国家称社会舆论为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立的”第四权力”。(2)我国的舆论监督:通过新闻报道国家机关的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无形中使政府置于整个社会监督之下.;通过公开披露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促使改进,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通过表达民意督促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改进工作,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自我监督:(1)一般监督:主要是指根据民主集中只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隶属关系之间产生的相互监督,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平行监督三种类型.。方式:工作报告、工作指导、工作检查、召开会议和参与会议、批评和建议、行政复议。(2)职能监督:即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部门实行监督.财政监督和环保监督.;(3)主管监督:即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直属机关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上级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对各自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监察:(1)西方国家的行政监察模式:议会设立的行政监察机构;政府设立的行政监察机构;属行政系统,但独立于行政机关的监察机构;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机关。西方国家行政监察体制的特征:规格不够高;实行垂直领导;没有直接的政纪处分权和刑事处罚权。(2)我国的行政监察:我国的行政监察机关包括国务院的监察部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以及向所属部门派出的监察机构.;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我国行政监察的程序(立项——制定方案——组织调查——向本级政府或上级监察部门提出检查报告——作出监察决定或提出监察建议);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监督主体专一的行政监察体制;界定监督范围,明确监察职责;行政监察部门地位的提升;电子网络技术引入行政监察

审计监督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和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审计监督的主要职责:以国家有关法律和财政,经济法规为依据,审查行政机关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的情况,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和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预防和纠正国家财政活动中的弊端和违法乱纪行为,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审计监督的类型:财务合规性审计.主要任务是审计财务管理和会计帐目,查明财务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法律和规章制度,揭露其中的贪污和腐败问题.;绩效审计.主要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机关的领导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审计程序:准备阶段——实施审计——终结阶段.。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缺乏监督合力.;行政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监督力度.;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行政监督方式较单一,缺乏全过程监督.;行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影响监督的效能.;行政监督对象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第八章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比率关系。行政效率是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应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行政效率要有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体系中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要求;行政效率与行政组织相适应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行政效率=(产出÷投入)×100%特征:效益性、数量性、综合性、层次性。

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1)行政组织内部因素:第一行政职能的确定,即政府该管什么事,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等。第二行政体制诸因素的配置,即行政机构设置是否科学,管理幅度是否恰当,责权分工是否明确,编制法规是否健全,运行状况是否有序等。第三行政人员的素质,包括人员的素质和对人员的管理。(2)行政环境因素第一社会环境因素,含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口因素、民族、历史因素。第二自然环境因素,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这一地理位置上的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矿藏、动植物分布等自然条件。第三国际环境因素,含国际社会环境条件和国际自然环境条件两个方面。国际社会环境会影响国内的自然条件,制约行政管理,影响行政效率。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合理配置行政权力。建立和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制度。提高行政领导人员的素质和领导艺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完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很多,除了上面提及的以外,还有实现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现代化、改善行政环境和工作条件等。

我国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体制因素、公务员素质和官僚主义因素、法制因素、人事管理因素、物质基础因素、文化背景因素。

附案例

案例一: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分析: 一、他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原则立场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行政领导不同于一般工作岗位上的人,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因此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周恩来总理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他从不让步,从没有丝毫的摇摆。但在其他不涉及到原则的问题上他又不失灵活,刚柔并济、分寸适度,有理、有利、有节。在众多的谈判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国家赢得了利益。所以有人评价他“是优质的弹性刚”。、他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作为行政领导者,由于担任法定职务,自然就具有了合法权和奖惩权,而参照权和专家权却不是在担任法定职务的同时就能够获得的。为了取得参照权和专家权,领导者必须不断的锻炼、培养、充实和完善自身,以增强影响力,更有效地发挥领导职能。领导者能否使人信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品德修养的好坏。在周恩来总理身上,凝聚了许多美德: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待人以诚,宽容大度,虚怀若谷;敢于坚持真理,承认错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使用感。正是因为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周恩来总来才能德服天下,世人敬仰。、他拥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热爱。知识素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现代行政领导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不仅要熟悉现代管理知识、一般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只有看得多,听得多,指导得多,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事物,更加妥当的处理事情。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在学习。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即已开始熟悉诸子百家,并发表了多篇不同凡响的思辨文章。后又赴欧洲留学,接触了大量的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欧洲文化,知识素养越发提高。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革命实践更给了他众多的学习机会。周总理一直鞭策自己说:“我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四、他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行政领导应具有统筹性。不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还是政府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其职能、编制和人员都是有机联系、彼此作用的整体。全局观念、统筹意识是衡量一个行政领导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协调是化解组织内外矛盾,统一思想,平衡部门利益,整合组织力量,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手段。行政协调贯穿于行政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是各级各类行政领导的重要职能。有效的行政协调能维持组织平衡、和谐、一致的状态,构筑上下级以及同级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组织内耗,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周恩来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协调矛盾,凝聚众力的领导人。他这样评价自己:“我天生具有调和性。总结:走群众路线,这是周恩来的又一独特风格。他爱民如子,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平易近人,非常愿意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坦诚相见。反对高高在上,用命令来领导群众。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群众交谈时语言极具感染力,洋溢着对人民群众的一片关爱之情。他深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案例二:你认为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

分析:(1)从案例材料中,可以看出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①政治素质,即行政领导干部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②知识素质,行政领导干部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具有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业务知识或现代领导与管理知识,做到博与专的统一。③能力素质,行政领导干部要具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④心理素质,行政领导干部要具备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2)领导班子的合理组合应注意如下问题:①年龄结构问题,是指行政领导班子由不同的年龄合理构成的最佳的年龄结构,它是根据不同的领导层次,由老年、中年和青年干部按合理的比例构成的综合体。②知识结构问题,是指行政领导班子中各种知识的合理构成。现代领导班子应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强调各类人才的合理搭配。③智能结构问题,是指行政领导班子内不同智能的合理构成。④ 气质结构问题,是指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在不同气质类型方面的合理构成。
从案例中提供的对参选人员的要求以及从笔试、面试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该市在招考副厅(局)级领导干部时已充分注意到了这些方面,如年龄规定45周岁以下,知识方面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等,智能方面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还有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等要求,相信该市的招考如达到上述要求,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案例分析三《行政审批与行政效率》

分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工作难度较大,只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严格遵循改革的原则,正确把握方针政策,采取的党的措施方法,扎扎实实抓好落实,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上述案例中,保安区委、区政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方针的指导下,开展联合办公,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取得明显成效。

⒈遵循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处理了好改革进度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宝安区按照改革的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去留做出了科学的决断。宝安区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该削减的要坚决削减,该加强的要切实加强,不能单纯追求数量的减少,不能只顾改革的短期效应,更应注重质量保证。

⒉充分发挥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工作的合力。行政审批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处理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动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提高改革的整体功能。在改革的各阶段始终注意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一盘棋”。宝安区实行的区、镇两级联合办公,包括许多“常务成员单位”,正是集中了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主动性,相互支持,协调工作,行政了工作合力,使得这一改革举措取得巨大成功。

⒊宝安区的联合办公举措正是地方政府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之举。区、镇政府带头联合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有关职能部门也研究制订了改革新举措。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大胆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勇于提出新观点、新构思,制定新战略,才能把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案例分析四:为什么行政效率没有得到提高

分析:行政效率的高低与行政人员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是主要决定于行政人员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案例中,人员的增加导致行政效率的下降,主要是增加的人员未能使行政体制更合理,人员的配置没有遵循科学的行政组织原则。该案例说明了领导班子的优化,与其成员的素质类型有密闭关系。每个领导成员,只有被安排在与其专业和特长相对应的岗位上,才能施展和发挥其才华:老赵政治素质好,技术过硬,但他没有办公室管理的经验,这样的人才如果安排再生产技术部门则可以人事相宜、能位相称。安排在办公室则是浪费其才干,不容易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因此:1.A局办公室效率降低的原因在于:(1)人员增配的导向不对;(2) 忽视了行政用人中的能位一致原则;(3)增加了管理层次,影响了办公室内部的信息沟通。2.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1)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人员(2)坚持能位一致的原则;(3) 尽量不要增加管理层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690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行政管理 专业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行政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中国行政学从其重建之日起就同时面对着三重压力和任务:一是要构建我国行政学基础性的理论体系;二是要随时追踪和跟进国外行政

2010年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重点汇总 自考中级财务会计重点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单选]我国企业资金运动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单选]企业资金运动的中心环节是资金投放。[单选]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所有权关系。[单选]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

公安行政公文写作知识 行政人员公文写作才能提升方法

     现代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领导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泛指各级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订、使用的公务文书。  公文写作的基本功能包

声明:《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为网友炙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