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日记】罗源县碧岩寺·吃海鲜·海蛎
2011年11月12、13日
罗源县碧岩寺位于碧里乡政府所在地,距罗源县城18公里。碧岩寺始建于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寺院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巨石突兀之下,怪石嶙峋,鬼斧神工,有“罗川八景之首”的美誉。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全国最小的大雄宝殿”、“千叶宝莲灯-----倒生的千年古藤”、巨石形成的天然洞室”,并称碧岩三绝,远近闻名。
相传清朝乾隆下江南时到过福建省罗源县的碧岩寺,寺附近有乾隆题诗石刻:
江南滴滴云烟起
滴滴云烟起半山
烟起半山流水响
半山流水响潺潺
潺潺一树梅花发
一树梅花发碧岩
花发碧岩春讯到
碧岩春讯到江南
循环诗读法各异
在寺庙一隅,记者看到了传说中的乾隆循环诗碑文。全诗24字排成环形,像时钟的面盘无始无终。据说该诗读法各异,奇妙无穷!
当初有人把此诗理解成以“江南”二字开始到“江南”二字结束的八句诗,并刻于碑上。诗云:“江南滴滴云烟起,滴滴云烟起半山。烟起半山流水响,半山流水响潺潺。潺潺一树梅花发,一树梅花发碧岩。花发碧岩春讯到,碧岩春讯到江南。”诗中细腻描写了碧岩的风光景致。
碑上刻文说是乾隆游览碧岩寺时即兴题写,很多人认为这不符合事实。乾隆虽然六下江南,但没有到过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福建。据说此诗原题写于寺壁,后人把它临摹在石碑上。许多爱诗的人都参详此诗的读法,有人这样读:“滴滴云烟起半山,半山流水响潺潺。一树梅花发碧岩,碧岩春讯到江南。”
古称匹岩,在罗源县城东17公里的双贵山(俗称岭头山)上。因山上洞额有“回仙岩”三字,隐约可辨,又称回仙岩;因状若雄狮怒吼,亦称狮岩。
岩高百余米,拔地而起,势欲撑天。岩下有天然洞室,高20多米,广约600平方米,碧岩寺建在洞室中。寺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重修于明清。分为正厅大殿和两厢僧寮,不施片瓦而雨露不濡。
洞内上方缝隙倒生一藤,粗过拇指,长十五、六米,藤尾分枝对称上翘,状如莲花宝座。藤叶四季常绿,九月间开满白花,俗称“千叶宝莲花”。洞左侧石罅中,斜生一树,高仅丈许,终年不沾阳光雨露,却年年开花结果,果若小梨可食,人称仙果树。洞顶清泉飘然而下,日夜不绝,微风动处,抛洒如珠,有“匹岩飞雪”之誉。
洞左侧一穴曰“金鸡笼”。旧时传闻,“天色将晓,穴中辄闻鸡鸣”。左侧一石曰“留米岩”。神话传说,古时每日石缝中都有大米流出,足够寺僧食用。一日,和尚嫌米流得太慢,把石缝凿大,结果石缝就不流米了。和尚不死心,把“流米石”改称“留米石”,希望还有米留在石缝里。
洞内上方缝隙倒生一藤,粗过拇指,长十五、六米,藤尾分枝对称上翘,状如莲花宝座。藤叶四季常绿,九月间开满白花,俗称“千叶宝莲花”。
古藤倒挂成胜景
最让游人感到诧异的是从巨岩顶上倒挂而下的千年古藤,民间称之为“千叶宝莲花”。
这根藤破岩而出向下生长,四季常青,秋天会开出点点白花。此藤的枝叶茂盛,倒垂在3尊佛像的前面,就像一盏挂在梁上的青灯。
碧岩寺崖顶还有一处胜景,名为“碧岩飞雪”。山崖上渗出的水滴,在空气中飘渺飞散,落在大厅的地面上,整个落差约30米。
罗源要吃海鲜就到海边鲜那边。罗源海边鲜酒楼地处罗源县城关东外路,主要经营海鲜,闽菜等菜系,适合多人聚餐,好友小聚,店内拥有西施贝、天然花虎、土刺、跳跳鱼、锅贝等等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