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勋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余勋坦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出版的诗集有《农村夜曲》(1956)、《流沙河诗选》(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
|
目录
简介
流沙河纪事
流沙河作品
编辑本段简介
历
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 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 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 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毛泽东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流沙河在全国上下被批倒批臭,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累计20年。1957年后在成都从事多种劳作,工余研读诸子百家。 1966年押回金堂老家,劳动糊口,共12年。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年底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作品后来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1985年起专职写作。并先后出版了《锯齿啮痕录》、《独唱》、《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随笔》、《流沙河诗话》、《故园别》、《游踪》、《庄子现代版》、《Y先生语录》等著作。1995年与林文洵、贺星寒同在《成都晚报》“四声鹃”专栏发表随笔。
编辑本段流沙河纪事
因才识扬名 因清脱为人仰重
因才识扬名,因清脱为人仰重,因谦虚而备受爱戴,这便是人
们心目中的著名诗人流沙河。
流沙河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10年前,先生突然“见异思迁”,弃诗而作文,鼓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拨弄出举世瞩目的一个大旋涡。近年来,突然又波澜不兴,一时间,文化人都在询问他的“流向”。蜀国的文学圈子压根儿就消失了他那瘦比黄花的影子,消失了他那让人心头搁不下的谦恭,消失了他兴之所至谈笑惊座的幽默。先生的近况如何?难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先生已逾七旬,身高1.7米,体重却只有90多斤,怎一个“瘦”字了得,他的样子,容易使人联想到经霜后的枣树,秋塘里的残荷。光阴似箭催人老,先生已是两鬓如霜了,但双眼依然睿智深邃,神态依然恬淡超然。
问先生近来可好?他说身体尚佳,无大病,一日三餐,素食而已,不饮酒,烟已戒10年。素闻先生仅吸烟这一嗜好,因何戒了?为健康?为生计?对此先生笑侃一趣:我吸烟从来均属低档,10年前在烟摊购回一条便宜香烟,回家拆开一看,竟然是伪劣品。退不掉,扔了又可惜。于是乎,硬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坚持一支支抽完它。意想不到的是,多年抽烟的愉悦和快感也随这烟雾而散了。
先生言谈海阔天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他幽默的质量,可谓绝唱,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引经据典,从早“幽”到晚。先生说:有两个人逛书店,看到一排排包装精美的书,两人在浩叹祖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各自大发了一番高论。一人说,这个作家太骄傲了,出了一本书,竟然在封面印上“老子著”;另一人说,那个作家太谦虚了,自我作贱署名“孙子著”。先生说:有天一来访者到家中,交谈一阵后才发现来者语无伦次,神志不清。原来是个精神病患者,赶忙将其哄骗出门。此后装置了一门镜,每有敲门声,便先趴在门镜上仔细观察,并大声提问,确定来者正常无异后,再开门迎客。
先生是四川金堂人,生于1931年11月11日,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和《星星》诗刊编辑。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毛主席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流沙河在全国上下被批倒批臭,后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累计20年。1979年他被调回四川省文联,从1985年起专职写作,并先后出版了《锯齿啮痕录》、《独唱》、《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随笔》、《流沙河诗话》、《故园别》、《游踪》、《庄子现代版》、《Y先生语录》等著作。迄今为止,已出版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22种。
先生原名余勋坦,“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国人名字惯为三字,遂将“河”复补。先生说,“流沙河”三个字都有水,哪知命中注定就与河沾不得边。8岁时,母亲找八字先生算命,说我26岁那年要在河中淹死。母亲就对我严加管束,我也小心翼翼,从不到河边玩耍。岂料是祸躲不脱,1957年,就在我刚好26岁的时候,还是被淹死在流沙河里了。那时,在报上一见“流沙河”我就胆颤心惊,有一次,《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标题赫然入目:《坚决同流沙河作斗争》。我吓了一跳,读了文章后才知道,原来河北有一条流沙河需要治理。后来,我还知道全国有五条流沙河。那个时代,没有真正的文艺批评,只有“活学活用”的政治批判。我发表的《草木篇》,本来是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借草木咏志,古已有之,白居易“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之类的诗句,千百年来,没有人批它为毒草。而我却因几首小诗,被打成“反革命”,引来全国上下一片声讨。为什么要选《草木篇》作为大毒草的典型呢?因为它篇幅短小,符合当时“节约闹革命”的精神。毒草太长看都要看半天,批起来太麻烦。其它毒草都长,惟独《草木篇》短,全国大专院校、各省市县政协都把这篇毒草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进行批判,节约多少“革命”的纸张和时间?因为有了《草木篇》这根毒草,“多、快、好、省”一下就牵出了25000多个右派。这种短平快,其它毒草行吗?祸福相倚伏,大批判让我成了举国上下的“名人”。平反后,人们的逆反心理又认为我的诗水平不得了,其实现在我自己读起来就很惭愧。我儿子读了我以前写的诗后也说:爸,你写的啥子诗哟,我就看不出有啥了不得的。这评价倒很中肯。
杜门避嚣 庄子的精神境界
阅历的沧桑,岁月的剥蚀,对于先生来说,已如遥遥一曲《渔樵问答》,喧嚣滤尽,只剩下如水的宁静。近年,先生蜗居书斋,杜门避嚣,浸淫于庄子那份旷达的精神境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8年,先生就对博大精深、行文诡谲的《庄子》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先秦诸子中,思想最杰出的是庄子,连《红楼梦》中的妙玉也认为天下文章最佳的属庄子。于是殚精竭虑,历时近两年,终于将凝结心血与智慧的30万字的《庄子现代版》奉献给了读者。
《庄子》一书立意玄奥,普通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大旨要言。先生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通俗的文笔对《庄子》全文加以串讲,并在篇首的“庄先生的故事”一文中,阐释了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同时在文中各篇之前加了数千字的“引读”,从而为读者了解《庄子》带来了方便。《庄子现代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推出。
四川文艺出版社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流沙河随笔》,是先生10年来所写的随笔精华。如书中之《可怕的曾国藩》,明明要写读《曾文正公家书》后,对曾国藩这一曾被定性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历史人物的价值重估,却偏偏以反话去给曾国藩戴帽子,打棍子,叫人忍俊不禁。《这家伙》一文,以第三人称为自己画了幅漫画,其中有云:“这家伙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别可怜他,他精神好得很,一天到晚,信口雌黄,废话特多。他那鸟嘴1957年就惹过祸了,至今不肯禁闭。自我表现嘛,不到黄河心不死!”正话反说;《小小汤圆悟大道》,记百姓编故事笑洋人吃汤圆,“那钩钩鼻子轻轻咬开,拈在眼前逼视许久,见汤圆皮子内外皆无包合的痕迹,便探问汤圆心子是怎样弄进去的。”笑过之后,他就一本正经地做起汤圆。“且说汤圆下锅即沉,沉底不动如潜伏之间谍,火候一到纷纷浮上水面,各自游弋转圈,互相挤撞,活泼好玩。可就是不翻身,北半球老在上,南半球老在下。这样下去,北半球温度低,永远夹生,南半球温度高,必定过熟。正在犯疑,哈,忽然一个个相继翻身了。原来汤圆有灵,晓得自己翻身。”先生悠然地做着汤圆,从“君子不耻言利”到“自然之理”的大道都一起煮熟了;于是一碗包进了大道的心、蘸了白糖芝麻酱的香甜可口的汤圆由先生亲自精心地做好了,端到你的面前,让你慢慢地品尝……
《锯齿啮痕录》一书,先生以平实的文字叙述了自己20年右派生涯的艰难岁月,旁涉家人亲戚邻朋,也辐射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在那场大浩劫中的共同命运。文中所记各色人等,均用白描,却人物凸现,颇能品读出那个特定年代里人的良心与“凉心”。《锯齿啮痕录》虽不乏调侃和俏皮,但沉痛与沉重才是其基调,乃是:“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鲁迅语)。
先生的400则精美短文集成的《Y先生语录》堪称一绝,真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先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活字典,标新立异,出语有典,理据有度。流传颇广的《庄子现代版》就是佐证,充分体现出他的学者风范。
如今,先生不怎么写诗了,“人上了年纪,写诗的激情就枯干了,爱用哲理思考问题了”。先生慨叹现在书刊编校水平每况愈下。他的文章时常被“强不知以为知”或“好心办坏事”的编辑误改。如一首咏北戴河的诗中“比浪花为响雪”,被想当然地改为“响雷”,殊不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类以雪形容浪花的诗句古已有之,如何改得?说到当前诗歌创作,先生毕竟诗人气质,最终道出了几句精辟之见:在商品经济大气候下,因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生活、审美取向更新分流等诸多因素所致,诗歌创作乃至整体文学创作都呈现了低谷现象,这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但现在我们许多诗作虚浮空洞、言之无物,不能正视现实、离人民生活相去甚远,亦当是今日之诗歌不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然物外 求得心灵的静逸
如今是挣钱的时代。谈到文人的穷困,先生坦然说:“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乐趣。”为生活计,他也卖字。自撰对联,写在宣纸上,卖给顾客,或让一朋友裱好后出售。这个朋友曾经在杜甫草堂开了一爿 书画店,名叫“喜雨轩”。先生的对联,时时透露出真性情来,如“四方风雨写史笔,百尺楼台读书灯”、“雪后孤松别样翠,山间野水自然清”、“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艺思深入海中月,玄想远及天外星”等。先生撰联创意奇巧,出语诱人,思路诡异,趣多鲜活,棉里裹针,言皆中靶。先生的书法,一如他的人品,纯正而生静气,幽峭温蕴;于古拙中见灵秀,透出一股儒雅纯正和宁静淡泊之气。
先生的书柜与桌椅,都是老掉牙的家什,丝毫看不出一点现代文人的居室气息。而且书房临着喧嚣的大街,不待开窗,已是市声如潮。可他却能安坐寒斋,心神专注地读一些怪异的书。这是诗人陶渊明式的超脱?是古贤士颜回式的安贫?还是先生历经沉浮世事洞明后超然物外的一种彻悟和升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先生是修身养性之人,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以达到心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塑造。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无一不是思想者,他们的精神境界、灵魂质量、社会行为都令一般人望尘莫及。他深知,平静地生活,才是人生的真实目的。
先生走路的步态有异于常人,似乎有点脚不着地,给人一种飘逸感,但又不是飘飘欲仙的那种,身子薄菲菲像只风筝。风筝飞在蓝天高处,轻轻漫漫,引人仰望。先生一生中只有有限的几次出川游历,最远的一次是南斯拉夫。虽然足迹未远,虽然已逾七旬,却足以担当起一个“老才子”的名分,写起文章来纵横捭阖,才情横溢,机智幽默,反讽甚至狡黠,都在字里行间随处可见。
闲暇时,先生喜欢养养树。他家布满了各种小树,却没有一盆花。最高大的一株是橡树,他似乎颇有些为之自豪。那株橡树站在窗前,为他挡住了市尘与市声。太阳出来时,他的书桌上便满是叶影晃动。
先生对家乡菜肴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题壁赞曰:“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并对“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念念不忘。先生还在《Y先生语录》中说:“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望梅止渴。
先生日常居家好静思,喜读书,此外亦奖掖后进,扶持新人,基本谢绝社交应酬。常以春蚕吐丝之态,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倾吐着字字珠玑。沧桑岁月终未使这条河枯竭干涸,相反,它正满载至清至纯之水,以自身独有的流向,静静地汇入我们民族文化史的无尽长河。
编辑本段流沙河作品
退 休 赋
专业作家之衣冠,悄悄蝉蜕。
传统文人之身份,迟迟雁归。
改腔变貌,喜复旧我。
脱胎换骨,乐做新人。
不开会,不上班,远离文坛,不争长短。
只读书,只写字,近到菜市,只买东西。
嗟吾辈之苟活,蚁走蜂忙,天天疲于奔命。
看彼等之雄起,狼吞虎咬,处处敢于发财。
更有老子整人,儿子整钱,一家实行两制。
岂无小贼剪包,大贼剪径,百姓吓笋三魂。
方信天道好还,高调哪能久唱。
始知人性原恶,魔盒未可轻开。
比着理想,返观现实,往往长叹枕上。
对着现实,回读历史,常常微笑灯前。
且当半聋,风声雨声打架声,不可能声声入耳。
既然全退,世事国事名利事,又何必事事关心。
感人生之短暂,万事云烟散矣。
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
我家荒园有谁来!点点斑斑,小路起青苔。金风派遣落叶,飘到窗前,纷纷如催债。失学的娇女牧鹅归,苦命的乖儿摘野菜。檐下坐贤妻,一针针为我补破鞋。秋花红艳无心赏,贫贱夫妻百事哀。中秋纸窗亮,负儿去工场。赤脚裸身锯大木。音韵铿锵,节奏悠扬。爱他铁齿有情,养我一家四口;恨他铁齿无情,啃我壮年时光。啃完春,啃完夏,晚归忽闻桂花香。屈指今夜中秋节,叫贤妻快来窗前看月亮。妻说月色果然好,明晨又该洗衣裳,不如早上床!芳邻邻居脸上多春色,夜夜邀我作客。一肚皮的牢骚,满嘴巴的酒气,待我极亲热。最近造反当了官,脸上忽来秋色。猛揭我的“放毒”,狠批我的“复辟”,交情竟断绝。他家小狗太糊涂,依旧对我摇尾又舔舌。我说不要这样做了,它却听不懂,语言有隔阂。乞丐门外谁呼唤?河南父老,逃荒来讨饭。“俺们不是坏人!”怀中掏出证件。东家端来剩菜汤,西家端来陈饭。儿学英文识beggar,这回亲眼看见。愧我书生无能,敢怒不敢言。呼儿送去冷红薯,羞见父老,掩门一声叹。哄小儿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爸爸驮你打游击,你说好耍不好耍?小小屋中有自由,门一关,就是家天下。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焚书留你留不得,藏你藏不住。今宵送你进火炉,永别了,契诃夫!夹鼻眼镜山羊胡,你在笑,我在哭。灰飞烟灭光明尽,永别了,契诃夫!夜读一天风雪雪断路,晚来关门读禁书。脚踏烘笼手搓手,一句一笑吟,一句一欢呼。刚刚读到最佳处,可惜瓶灯油又枯。鸡声四起难入睡,墙缝月窥我,弯弯一把梳。夜捕儿女拉我园中去,篱边夜捕蟋蟀。静悄悄,步步侧耳听,小女握瓶,小儿照灯火。一回捕获八九个,从此荒园夜夜不闻歌。且看瓶中何所有,断腿冤虫,悲哀与寂寞。残冬天地迷蒙好大雾,竹篱茅舍都遮住。手冻僵,脚冻木,破烂衣裳空着肚。一早忙出门,贤妻问我去何处。我去园中看腊梅,昨晚幽香吹入户。向南枝,花已露,不怕檐冰结成柱。春天就要来,你听鸟啼残雪树!洛阳古碑
碑座上有狗睡午觉碑面蒙尘土碑左卖羊肉汤碑右卖烤红薯孤单单曝着老太阳古碑伫迎远客笑得好凄凉笑得好苦远客恭读碑文听繁体大字羞愧的陈述说孔子入周问礼来过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