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人生
司马平邦
以前的诺基亚直板手机上都会预装一款著名的游戏,叫贪吃蛇,很好玩的。
用游戏舵上、下、左、右控制蛇的前进方向,寻找吃的,每吃一口就能得到一个单位的积分,蛇的身子会越吃越长,身子越长玩的难度就越大,不能撞墙,更不能咬到自己的尾巴--但最终都是咬到自己的尾巴而GAMEOVER的。
日本导演行定勋根据日本作家本多孝好的小说《深夜前的五分钟》改编导演的同名中国电影《深夜前的五分钟》(中国人投资),也就采用了这种“贪吃蛇”式的讲述结构,其有意思处在于,即使仅仅从故事结构上做鞭辟入理的分析,也能颇得余味。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姐姐如玫,姐姐若蓝,由刘诗诗一人双饰;因为这部电影的出品方是中国公司,在中国拍摄,剧情也相应做了中国化处理,把故事发生地点改在了上海,但风格强烈的日本导演在创作上仍然保留了顽固的为日本观众服务的意识,比如超过2个小时的片长,还有“让爱延长5分钟”的细腻主题,其实这更是考验喜欢快节奏讲述的中国观众的耐心,但反过来说,这部电影又最迎合观众的耐心,如果你有耐心,够细心,真专心,相信又会得到相当的惊喜。
如玫和若蓝与所有的同卵双胞胎姐妹一样,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甚至心也似,但这不妨碍她们之间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比如某人更腹黑。
故事的开头就是她们的小时候,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故意打坏了别人家的玻璃,然后拉着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躲到树丛后去互换衣服,待她们换好衣服出来,事主果断抓住了肇事者--那个穿红裙子的女孩。
红色代表如玫,蓝色代表若蓝,这也就是说,玻璃其实是如玫故意打碎的,但小小年纪的她就知道把错误嫁祸给若蓝,而若蓝,从小女孩起,就以一个柔弱、低调的形象出现。
很快,她们长大成人了,如玫成了电影明星,若蓝成了自由撰稿人,如玫爱上了电影制片人天伦(张孝全饰),而若蓝因一个偶然机会认识了钟表店学徒,一个性格温和的小伙子阿良(三浦春马饰)。
长大后的如玫开朗大方,还总想与木讷寡言的若蓝互换身份,体验更多一重的人生乐趣,但机缘巧合的是,一个偶然机会,天伦也错认若蓝为如玫,并带着她参加自己新电影的首映式;之后,若蓝与如玫决定在后者正式结婚前到毛里求斯旅游,以愉快结束单身,却不想她们搭的船出了小型海难,惟一一个死者就是若蓝。
一个本来很简单的故事,就在这时候出现了逆转,海难中活下来的如玫与天伦如期成婚,但若蓝之死却给如玫和天伦造成了艰难的自我认知困境,这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常常身份互换的那些过往也渐渐浮出水面,如玫的个性变得渐渐令天伦不认识,于是,他们也分开了,那么,海难中死去的到底是若蓝呢还是如玫呢?而海难中活下来的,到底又是如玫呢还是若蓝呢?
电影的最后情节是,如玫重回毛里求斯,希冀从失落身份的故地找回真实的自己,她是不是找到了?电影给了一个开放性结局,但对观众们来说,另一个答案却跃然纸上--虽然,这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虽然她们一直都在声称有身份互换的习惯,但她们之中,一定有一个人比另一个更腹黑,即从小到大,她们的身份互换并不真正是相互的,而是那个更腹黑的女孩有意为之的,她是谁呢?
当我们回梳理这部电影的结构,才会发现,它的开头,即两个女孩砸窗户后互换连衣裙的情节,既是故事的起点,也是这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一生悲喜剧的答案。
虽然电影里没有令姐妹中的那个余生者最后明确自己的身份,但答案已然有了:
从小,妹妹若蓝,就会先与姐姐如玫互换身份,然后再去砸别人家的玻璃,然后再将姐姐拉进树丛换回衣服,这就让真正的如玫成为被责罚的对像。
也许,只有日本创作者才能创作出如此腹黑的故事,但想想,这个腹黑的故事里多少也暗藏了一些深刻的人生主旨。
除此之外,《深夜前的五分钟》的另一条线索是阿良与已死的前女友之间关于将时间推迟5分钟的生死默契,在这条线索上显现的是爱情的主题,一个习惯生活于前女友推迟5分钟的爱情里的阿良,从在游泳池迷上若蓝的泳姿开始,就深深介入这对关系特别的同卵双胞胎姐妹的生活--包括她们的爱情体验、她们的身份错置以及她们的悲喜人生,最后,温情、失落的阿良终于在如玫的关爱中找回了是被错置的爱情,生命的指针重新走上正途。
以一个小小的腹黑开始的人生,与被错置5分钟的爱情,两条故事线索,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交叉叠加,幻化成一柄专事放大细微情感的显微镜 ,如玫、若蓝、阿良和天伦4人构成的这个人生与爱情的磁场,埋伏着无数种可能的过往和结果,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
改编于日本小说,并由日本导演创作的这个故事,带着鲜明的日本文学体验的特色,线性的故事被截成碎片,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