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瘤瓣放在那里好几天,琢磨来琢磨去拿不定主意做什么好,钱袋子?小葫芦?看裂口,观花纹,做上述两样似乎都有些缺材,即使随型的把件成品出来效果也好不到哪去。那干嘛不用它做手串?!主意一定,说干就干!材料有了,怎么来做就是问题了。要把一块不规则的木头加工成一个个规矩的圆球,从工艺上来说虽然自己很清楚,但总不至于为做这一个手串去添置相应的设备,况且那样也不符合DIY的原则,因此必须因陋就简!盘点手头可用于佛珠制作的工具:小台磨一台,打磨头、钻头若干,手锯、台钳各一个,砂纸若干。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这点原料,决定不做统一大小的珠子。首先根据小瘤瓣的花纹、裂缝、薄厚锯成大小不一的小块,保证每一小块上都有瘤花!然后利用台磨夹上砂纸轮见角就磨、见尖就蹭,把所有的棱角、凸起都给干掉!就成了下图这样基本圆滑的球体雏形了。这就好比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不把身上那些棱角给磨平,怎么在社会上混,怎么能成器呀!

接下来——打孔。因为家里没有台钻,只好用台磨手持打孔。首先要认真观察每颗毛坯,确定好孔从什么地方进什么地方出,保证穿上绳后把最美丽的瘤花露在外侧而不是在两颗珠子紧挨在一起的地方,至于是否顺纹就相对次要了,况且在树瘤处纹路本身就比较乱。在手持机头打孔过程中,要不断观察钻头是否与水平面保持垂直,并保证其沿直径行进,否则就会偏心。要将球型的珠坯夹持稳定可不容易,为此特意做了个简易夹具,很有效!
尽管十分小心,但还是有暗藏的裂纹不能发现,这颗珠子就在打孔时因受力从暗裂处掉了一块。没办法,只能继续将其打磨把大珠子改成小珠子!在钻孔过程中,有几颗珠子的柏油因受热顺着钻头往外冒,那个香呀!
然后是最关键的工序——打磨定型。为了将粗坯修正成比较标准的正圆球,特意到建材市场花三块钱买了三小截不同内径的PVC管头,将其一劈两半;用一根2mm内六角扳手改制成一根转轴,一头插上珠子,一头固定在台磨机头上,内六角扳手的几个棱线能卡死珠坯使其不易打滑,打开台磨使珠子旋转;将砂纸覆在劈下来的一半PVC管上使其紧贴内弧,靠近旋转的珠坯慢慢打磨,期间不断变换方位使珠子表面的每个地方都打磨到,并不断停下来用卡尺测量珠子各个方向的直径,直到成为正圆。特别要说明的是,不同内径的PVC管只能加工比其内径小一点儿直径的珠子,两者相差太大就不好掌握珠子表面弧度!
最后的工序——抛光。定型时采用的是600目以下的砂纸,抛光分别用800、1000、1500、2000、2500、3000目水砂纸。为了在打磨过程中使打下的木粉不糊在砂纸上,从1000目砂纸开始,用一个一次性输液器悬挂在珠子上方不断向珠子上滴水,这样还能得到更好的打磨效果。最后再用棉布抛光,找到4颗黄花梨和2颗象牙小珠子作数珠,穿线,OK!经过周末一天多艰苦而又快乐的奋斗,一串自制、半手工、老料、老瘤、满花的崖柏手串终于光彩亮相!
说是老瘤、满花,其实有点名不副实。因为那裂了的老瘤精打细算一点没浪费只做了8颗珠子,连锯末和打磨下来的粉末都装到了瓶子里准备做熏香用,实在是再没有料了。为此在群里呼救求援。感谢河南网友手麻兄弟!他看到了我的求援信息后,特意在出差途中到庄里高速出口停留几分钟给老猫捎了一小块带瘤的新料。虽然这块料只出了4颗珠子,而且瘤花很浅,两颗不沉水,但毕竟凑够了一条手串!感谢北京网友龚老哥!他老人家冒雪带我上山一起锯下了这个小瘤,还教我认识了麻梨疙瘩!感谢行群主!对怎么加工和改进无私的提供经验!瘤虽裂,但朋友之间的友谊会越来越坚固!料虽新,但兄弟般的情谊会像这条新结缘的手串一样随着精心的盘玩和时间的滋养会历久弥香、愈加醇厚!工虽粗,但我将会把这串集合了京豫两地材料、凝聚了兄弟般友情的处女作好好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