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寄母亲》 冰心诗母亲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母亲的绵长思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1、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想象、感情朗读”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教学重点:体味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有关冰心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母爱的诗歌、母爱的歌曲、母爱的名言等和大家分享。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纸船—寄母亲》。

师:同学们,世上有一种感情最深厚——这就是亲情;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这就是(母爱)。母爱如春风,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母亲倾情对话。

(三)学生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出示课件。

(四)出示课件介绍写作背景。

二、初步朗诵,整体感知

1.听读:让我们搭乘冰心做的《纸船》,轻轻地驶进她心灵的港湾。(配乐朗诵)

(谈感受)

2、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要求把诗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节奏。

3、指名读。重点:载着的读音。

4、同学们,读诗歌,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读出它的味道来.谁愿意有节奏有韵味地来读读这首诗。出示课件。

5、再默读诗歌,说说诗歌讲了什么内容,蕴含着诗人冰心怎样的情感?(诗人叠纸船寄给母亲,我们感悟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

6、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读诗歌,说说诗歌每个小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图画的内容。出示课件。(叠纸船、放纸船、梦纸船)

7、一起感情的朗读全诗。

三、精品细读,领悟诗情

1、1、师:从诗人叠纸船、抛纸船,求纸船的举动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板书:思念)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母亲思念的?请找出诗中你认为表现作者思念母亲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预设: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从来不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来是一直都这样,从不破例。“从来不肯”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时的冲动。)

在朗读中这个词应如何处理才能表现情感?(这句话的重音也应放在“从来不肯”,“从来不肯”的语气要坚定而深沉。)

·“总是留着——留着”、“一只一只”:(表明所叠纸船之多,对母亲思念之深。)

·“每天”、“总希望”:(体现思念的执著、诚挚和永不改变。)

·“含着泪”、“求”:(体现了思念之强烈已达顶点。)

(学生个别朗读 齐读男女分读)

(三)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诗人要表现的情感?出示课件。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四、品析文笔,感情内化

1、同学们,诗人身在苍茫的太平洋上,一只一只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地放流着纸船,那么在小小的纸船身上,到底承载着哪些情感呢?

生:承载着女儿对母亲深沉的思念。

生:承载着母女之间的深情。

生:有女儿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依恋!

2、小小的纸船承载着如此深重的情感,足以看出作者对母亲、对亲人、对祖国的思念多么强烈啊!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借的什么物?(生:纸船)抒的什么情?(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教师板书)下面,请大家推选两名同学为大家深情地朗读一遍诗歌,好不好?

(男女生朗读表演!)

3、出示课件用借物抒情的方法,说一段话。

五、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冰心的《繁星•春水》以一个充满爱心、充满童趣、充满和谐的文学世界,让以其为代表的小诗体广为流行,使许多读者爱不释手。出示课件。鼓励阅读。

出示课件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让我们高唱母亲,送上我们的祝福。

《纸船》教学反思

纸船——寄母亲》是著名女作家冰心于1923年8月17日,在赴美国留学的舟中写的。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爱,以及因思念母亲而有的无限悲哀。

在设计《纸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朗诵感受体味诗中的感情;二是通过讨论分析,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三是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魅力。
  1、让学生听、读,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让学生走进思念母亲的美好感人的情感,让这种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得学生对诗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领悟。
 2、通过讨论和分析的方法,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让学生去诗中找一找哪些词语和句子反映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讨论后交流,充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爱。

3、通过仿写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诗人”。写诗本身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具有神秘的诱惑力,这一步本身就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上前面的教学作基石,学生的仿写兴趣水到渠成,自然就特别高涨,他们竭尽自己的写作才华,让自己的第一首诗熠熠闪光。不管这些诗本身怎样,学生的兴趣、主动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成功的。
但这堂课结束后,总让我觉得有许多遗憾和不足。
  1、《纸船》的整体意境有所冲淡。意境对于诗歌而言是魂,讲诗歌必须注重诗歌的意境。但《纸船》这一课,我总觉得缺少这一点,诗歌整体的意境好像有所破坏,被支离了,整个课堂缺少《纸船》整体感情的沐浴,冲淡了学生对《纸船》的整体感受。
《纸船——寄母亲》 冰心诗母亲背景
  2、作为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师应是智者,能从容地调控它。这一点,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真正上好课。
  总之,《纸船》这一堂课,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它的不足,我真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4817.html

更多阅读

《兰亭集》37首诗到底都写的啥 兰亭集三十七首

《兰亭集》是一本由37首诗组成的诗集,关于《兰亭集》的来由是这样的: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当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孙统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稧,曲水流觞,饮酒作诗

三年级:按要求描绘《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情景

要求:用文包诗的形式选择一首诗来写。描绘诗中的情景,大胆想像、看、听、想、感受。可以添加背景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首《望庐山瀑布》,是这样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在被

冰心《忆读书》 冰心《忆读书》读后感

《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 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 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

爱与哀愁------浅析冰心散文《南归》 冰心的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汪洋雄辩,唐宋大家的深浑奇绝,明清小品的空灵透逸,无不给后人留下了难忘印象。近百年来散文,名篇佳作迭出,奇葩异彩纷呈,为人们提供了美不胜收的精神食粮,让人读之品之爱不释手,回味无穷。在这浩入烟渺,灿若星空的

声明:《《纸船——寄母亲》 冰心诗母亲背景》为网友奶卷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