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定义文化,它太重要了。
20岁之前觉得文化就是一个花花词。你有文化,我有枪——啪,打死你;你有文化,我有钱——来,这些包走;你有文化,我有老婆——走,睡觉去。
30岁那会,察觉到文化的力量了,但搞不清文化的边界到底在哪?
40岁,觉得文化太重要了。有枪,别人不一定打你,但文化不同可能就打起来了(十字军东征);有钱,别人也不一定佩服你,价值观、文化背景相近,人却可以聚起来。
“凡事都是利益的博弈”,以前觉得这句话没错,后来发现很多历史事件中,利益是一方面,文化异同又是一方面。利益也许能决定某件事的走向,而文化却能决定历史的走向。文化太厉害了。
但如何定义文化呢?
有高人说,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这个说法很妙。
但不明确,这个“文”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文字”,那就不准确,因为没有文字之前,也是有文化的。所以不应该是“以文字化人”。那是“以人文化人”呢?这个有点道理。但人文是什么?是——人类文化中精英的、核心的部分。这不又绕回去了。
所以“以文化人”的定义虽简洁有力,却无法透彻。
要准确定义文化,先要区分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通常指的是他的教育程度,这是狭义的文化。它不在我们定义的范围之内。(另外一个重点是:不要以为狭义文化是包含在广义文化之内的,实质上,它们是两种视角下的各自定位)
其次要学会区分,文化与文明。文化与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会混淆使用,比如,考古学中说:红山文化。实质上指的是那一段文明。我认为,文明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化则非如此。
因为我们可以体察到,文化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那么物质层面难道不算文化?有人要问:那个巴米扬佛像不算文化?那个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算文化。
是,肯定应该把这些归类于文化,但更准确的是归类为文化的载体。应该这样说:佛教是文化,巴米扬大佛是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或标志)。书法是一种文化,王羲之是书法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兰亭序是书法文化造诣的极高表现。
为什么要区分文化是精神属性还是物质属性?因为过去不加区分时太笼统,什么都是的时候那就什么都不是。这也是过去定义文化的难点。
当区分清楚这些后,我们就明白,我们要对广义的文化,而且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作出定义。
这时候,我们再来思考文化是什么?
比如:我跟你有文化冲突。那么这种冲突来自于何方?来自于我们行事方式的不同,而行事方式的根本是大脑,大脑中的想法不同,决定了行事的不同。那么大脑是怎么运作的呢?
世界很复杂,但大脑又需要快速作出判断,所以它在行事(或判定)时是利用一些准则的,这些准则就像脑海里有把尺子。
这些尺子让你在陌生的环境里,也能很快找到沙发坐下(事实上,沙发是各种类型,不一而同的,所以你要学会归纳);也让你知道不要用手去碰一个放在火炉上的水壶(你一定有被烫过的经验)。
这些都是经验,经验是尺子里的一种。小孩子没有太多经验,所以他做事就没有准则,他不知道点燃火柴焚烧纸张与父亲点燃香烟的区别。所以小孩子需要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他脑海里建立起大量准则的过程。(我更愿意把它们称作“定理”,因为你的大脑一旦建立起这些准则,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照此执行)
这个执行定理的过程,大脑是条件性反射的。
但这些准则(定理)有没有可能错呢?或者说,最初它是对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渐渐变化呢?我们来看我小时候的一段反思。
小时候,我会把任何穿牛仔裤的女孩子看成是“妖精”(指不正经的女孩)。但随着穿牛仔裤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我知道很“正经”的女孩子都穿牛仔裤,我就开始质疑,我为什么会形成“穿牛仔裤的女孩就不是好女孩”这个定理?
仔细回思,在当时环境下,应该是大人、老师等潜移默化给我的。实际上,“穿牛仔裤的女孩就不是好女孩”这个判定,最初是有一点点道理的,但随着环境的改变,这个定理显然是不恰当的,但你的大脑并不会主动去修正既有的“定理”,它依旧会自动判定执行,(这也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依旧保持着时代偏见的缘由,他们没有主动去反思、调整大脑中的“定理”)
大脑接受定理的过程是这样的:接受前大脑会质疑,但随着事实证实,或你最信任的人的首肯,或周遭环境的一致意见等等,你就会逐渐接受。而一旦接受,大脑就会自动按照这个定理去指导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很少会主动的去调整自己大脑中的这些准则定理模式,它们变成经验固定下来了,少部分调整者被称为反思。
说这么多,是为了让你了解,我们行为的来源是想法,想法的来源实际上是脑海中千百个准则(定理)。那么人与人冲突(或和谐)的关键除了利益的背驰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大脑准则是否有不一样之处。
利益的得失可能反反复复,而大脑准则的不匹和却是长长久久的,所以文化的影响要比利益深远的多。
在这里我把文化替代到大脑中的各项准则(定理),这个准确吗?不够准确。因为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人类积攒的所有的定理准则中,大致有三大来源:
1、天赋感受。比如软的东西比硬的坐起来舒服;比如衣服保暖;比如尖锐的东西刺破皮肤,会流血,会疼……。这些天赋感受,与生俱来,只要经历过,就马上能体会到,而且几乎人同此理。这些形成了人的共识,并衍生出——友好就是跟你分享食物、棉被,仇恨就可能找东西扎你……。
2、逻辑性思考。逻辑是个很美妙的东西,它的美妙就在于,当你学会它以后,它会让你从已知条件中推导出本来未知的东西。比如:房间里还有几个人,如果不进去数就无法知道。但如果我之前守在门口,知道一共进去了5位,后来数着知道离开了3位,那么即便我不进门,也知道里面还有2位(这里讲逻辑,不用脑筋急转弯)。这就是逻辑的好处,逻辑的大量使用使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知识,比如,当蒸汽顶起了壶盖,就想到是否可以以此为动力,当实验室试验蒸汽机成功,那么就知道应该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大部分人类学会了逻辑思维后,这也成为了行事的准则。比如商业谈判中,我为什么不能接受你的这个方案,因为我会亏损,怎么亏损,我算给你听,一五一十,然后你就会理解,因为商人求利,亏本的买卖无法做……。这些就都是依靠逻辑在支撑。
这以上两条都是人可以切身体会,以及透过逻辑链理解到的,所以这些就构成了现代人交流、相处的基础。但是大脑准则中还有一个特殊部分,这个部分就构成了差异,它就是文化,也就是:3、非逻辑性的那些。人类大脑中还有非逻辑性的?有!比如:阴历1月1日叫春节。为什么叫春节而不是其他呢?为什么是这一天而不是其他呢?可以讲点道理,但最核心的是:这是个规定。
在人类知识的最初,一定是要有一些规定的,比如:“人”这个字怎么写,怎么念,英文和中文就不同,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也不同,没必要说谁是正确的或不正确,因为它们都只是一个规定。我们规定了所有的字该怎么写,音该怎么读,数字符号怎样表达,度量衡如何标准,哪些是需要庆祝的节日以及该有怎样的礼仪……然后,才有了社会更复杂的运作。
但每个文明都有各自文化的字、语言、数字、度量衡,各自的节日与习俗等等。这其中,有些为了方便,统一了,有些呢,则被保留了下来。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文化。人类的文化。
其中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其中的共同就构成了共同的文化。
所以至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就是你大脑准则(定理)中非逻辑化,被早先人为规定与传承的那部分。(理解这个定义的前提是必须理解“大脑准则”这个词汇)
而透过这样的定义,我们也可以理解到:为什么文化不同,可能会造成行为模式的冲突?——因为文化的这些规定,都是最初的最核心的规定,它们之间最初的细小差别就将决定未来行为模式的巨大差别。
比如:其他文明中,抚摸孩子头顶一般是亲昵、怜爱的表达,但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中,抚摸一个孩子的头顶可能会引发一场纷争,因为在它们的文化中,认为光是每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你摸小孩子头顶时,实际上遮避了他的阳光。由此引发不快,然后打架,然后出人命都是有可能的。摸一下头送掉一条命,为什么?文化(那些最初非逻辑化规定)的差异!
还有,为什么不同文化的科学家可以一起工作,相安无事,但一起生活时可能会打起来?——在工作中,大家运用的是逻辑性思维,这方面大脑准则间是没有根本矛盾的,但在生活中,我要过春节,你要过圣诞节,而另一位穆斯林要求过午不食,这就会起纷争。因为这时候,他们运用大脑中的准则是非逻辑性的,是自小到大被严格规定的,怎么调和?你也许会说,各过各的节日不就好了。那当然可以。但如果碰到另外的情况,中国人以长者为尊,美国人讲究人人平等,中国人说我老爸来看你,那你就得格外的礼遇,但美国人想:“噢,那个老约翰要来。”他会无所谓。因为他对待自己的老爸也像朋友。中国人说:“过两天请你吃饭。”所有华人都知道是客气。但美国朋友可能就傻傻的计算日子,10天过去了怎么还没有音讯,他就会认为你这个人不靠谱。这些都是文化不同所带来的。
后记:关于文化如何定义的思考,我大概至少保持了5年之久,最初的成果是,我意识到:文化的根本是大脑中行事判定的一些准则,但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准则呢?这些与那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无法区分。前数日,得某位高人定义:文化即以文化人,我很感动,现在有人愿意思考文化定义的人都是稀有动物了。但我仔细甄别,无法找出其中的确切,直到昨日,我再次冥想时,“非逻辑性”猛的跳进我的大脑,经与父亲辩论,越辩越清,遂成此文。
关于文化的定义很难,我也只是将就到这里,究竟能否准确有效,也许还需时间的沉淀。
附录:互动百科中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维基百科中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拉丁语:cultura;英语:culture;德语:Kultur)指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是其认识自身与其它生物的体现。
扁虫鱼 2014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