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叛逆者——枢木朱雀 枢木朱雀和鲁鲁修

人这种动物是很喜欢被奴役的,国家、民族、宗教甚至家庭。”这句话从那个玩世不恭的罗伊德口中说出来,我一定不会觉得惊奇。

而看了《反叛的鲁路修》不下二十遍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最为叛逆的是:枢木朱雀,而不是,鲁路修*V*布尼塔尼亚。

一直以局外人来欣赏这部动漫的时候,觉得朱雀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隐忍和坚毅。但是第一次看的时候,对他的态度简直就是反感透顶,觉得一个总是妄想依附体制,相信体制的人就是一个傻帽。

和鲁路修比起来,他不够勇敢,不够坚决,不懂得这个世界肮脏的规则。所以,所有闪光点都在这个不惜与世界为敌的聪明绝顶的叛逆王子身上闪现,而朱雀,却被逐出了我的意识领域。

可是前几日在看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能让我如此迷恋的动漫,只此一部),突然明白枢木朱雀骨子里的那份叛逆。

他是所有人眼中的走狗,当日本沦为第十一区的时候,他作为首相的儿子却投靠了布尼塔尼亚——敌人的国度,而在这之前,他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虽然众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其后,在第二部中,又因为皇帝失格,他转投第二皇子为王;最后,他成为鲁路修的zero骑士,和他一起背叛了整个世界,将世界践踏在脚下。

由此,背叛了父亲,国家,皇帝等等,几乎可以背叛的他都背叛了。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可耻的走狗,墙头草。而这样一个人,他唯一没有背叛的是:自己的信仰。

朱雀的唯一信仰是:希望不再流血,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幸福。所以,一开始为了阻止布尼塔尼亚和日本的战争,他选择了杀害自己主战的父亲。在所有的人眼中这都是一种背叛,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甚至是苟且偷生。

是的,在我们所有人的眼中都是这样的,亡国了,还有什么尊严和幸福可言。因为我们从来就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奴隶,因为我们的心中没有“人类”这个概念。虽然时代和世界都在进步,可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从来就没有终止过。可是即使有国家,民族之分,人与人的本质是并没有区别的。至少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幸福,至少所有的人都希望自由和平等。

譬如诗歌,音乐,哲学,譬如微笑,同情,博爱。这些在人类之中,不应当有差别。真正的悲天悯人者,是能够摈弃自己狭隘的民族观念,能够以一个人直面整个人类的人。而很少有人能这样做到。

所以朱雀愿意背叛自己的国家,因为他心中抱有这样的信念。可是他只是一个孩子,只能说:他没有错,而错的是这个世界。他不知道人们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在人们的心中,国家,民族,是根深蒂固的,是不可违背的。所以,有area11对布尼塔尼亚的仇恨,有布尼塔尼亚对area11的蔑视和掠夺。

可是,抛却这一点来看: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国家是一种统治工具,政治书上有明确的定义。而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是国家和民族不可分割。可是国家的意义是什么呢?国家,它唯一的作用是为所有的人谋求幸福。

朱雀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只要不让人受伤害,只要不流血,那么无论是谁统治又怎么样呢,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为何要以一个工具来牺牲人的生命呢?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难道不是人的生命吗?

可惜,抱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是凤毛麟角。不然的话,就不会有人类如此漫长的战争历史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可耻的种族主义了(这是人类对自身高贵的最大嘲讽)。人们是多么的愚蠢。所谓的优势民族和优势基因就是二战,就是希特勒,就是集中营,就是对整个犹太进行灭族。

但直到现在,所谓的阶层观念仍旧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仍以电影为例,2012中,最后诺亚拯救的是那些富人和高官。难道他们就一定高贵。难道他们的身上就一定载有人类的优势基因。可是我们在无形当中都是这样认为的,有钱人也有足够的资格来凌辱穷人,自认为高人一等。而穷人也有着极为卑微的尊严,认为自己足够低贱。

可是,貌似人类的精英文化的缔造者都是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而那些饱暖思淫的社会高层阶级们,在一边高呼着自己的头脑中掌握着未来世界的命运时,一边搂着小蜜大把的滥施淫威。套用一句老话,这些“猪猡”。

而这些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民族心理,一种风俗习惯,思维定势。譬如古代我们称呼官员为青天(至今仍有这样的叫法),上公堂要下跪,要请青天大老爷给自己做主。试想一群人给另一群人下跪(这种可耻的习俗),无论是对施礼还是受礼者,都是无疑的人格讽刺和贬低。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所有违背自己本阶级的人和事都会被广为传颂。譬如梁祝,是摈弃阶级的恋爱;譬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捧砚。都成为人们的美谈。

而正如:不慕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桀骜不驯,帝力于我有何哉,等这些文化词语的出现一样(词语本身中携带的文化基因密码是非常可贵的,它至少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传统甚至是思维模式等等。)。虽然它是对某一些人的赞扬,但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正是自己不够叛逆,宁愿隐忍的嘲讽和安慰吧。所谓被人传颂和歌唱的,正是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期望和这件事本身的稀少吧。

因此,能够背叛这些固有的国家和民族,以至于心理传统的人,是稀少而无畏的。但在此之前,朱雀已经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可谓“忠君忠父”,他皆背叛了。而且,可以为了绝大部分的人杀害自己的父亲(虽然这是他的一厢情愿,可是他的出发点是纯洁无罪的),这一点,至少是有:敢于开枪的人,应该早就有杀害自己的觉悟这种觉悟了。

而后来,朱雀投靠了布尼塔尼亚之后,他想从内部改变体质。因此,当他被诬陷为是杀害库洛维斯的凶手后被化为zero的鲁路修救了之后,仍旧要求回去受审,他很愚蠢,不知道那是一种陷阱。可是,他是坚定的相信自己信仰,认为公正和正义的存在才会有这样种种的反应。

其后他知道了鲁路修是zero,将他交给了皇帝,成为了圆桌骑士,他背叛了友情。其后背叛了夏路路这个皇帝,投向修内泽尔,都只是因为他们和他的信仰相悖。甚至于最后背叛整个世界,也在所不惜。

其实朱雀是唯一一个不会背叛的人,因为他从来就是忠诚于自己信仰的。而所有的世俗背叛,都只是为了一种成长,一种经验的累积。换句话说,其实是为了信仰 的实现而变换的方式。

而另外一个人物:迪特哈特路。他是和朱雀形成鲜明对比的人,一个毫无准则和信仰的人,真正的叛徒走狗墙头草,所以鲁路修在最后对他说:你没有让我利用的价值。

孤独的叛逆者——枢木朱雀 枢木朱雀和鲁鲁修

和那位闪着光芒的王子殿下不同,朱雀一开始就是亡国之君的儿子,他本来应该带着他的民族抵死反抗,成为英雄,可是他却成了敌国的骑士,以至于在百万大逃亡那一集中时,他放走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个对他有感激之心。

能够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的人很少,而能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人更少。因为前者是世人皆亲,而后者则是与整个世界为敌,流言蜚语,孤立,谩骂,甚至人身伤害,这些足以将任何一个人击溃。

依旧和那位闪着光芒的王子殿下不同,所有的开拓者走的都是朱雀的路,都会被人成为疯子,叛徒一样。但是这些人,因为有着对自己的信仰和真理的那种坚贞,所以从未向世界低头,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信仰。正如屈原所说: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没有背叛,就不会有创新;没有背叛,就不会有传奇。

一味的固守传统,唯一的下场就是重蹈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屈辱历史。而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甚至一向妄称学术平等的大学,也在逐渐,走上中学制的传统。老师说的话学生不能反驳,对他们要言听计从。如果得罪老师,你是不会有前途的。因此谄媚巴结之态在大学之中也甚是泛滥。

我们的国家不愧是一个“人”的国家,因为最为叛逆和大胆的年轻人也知道要看人脸色来行事,这个国家还有什么不是人的呢,不是乖巧懂事的呢。可是可悲的是,即使那些所谓的高层自身有问题,他们自己的心智和人格不健全,为了自己的前途,下面的人也不敢反抗,不敢说出异议,指出缺点。

那就只会导致历史的重演。中国之所以会有文化大革命,也许自身的奴性传统也要被考虑进去(我接触的这方面知识很少,只是有的时候看书时会看到,因此只是一种猜测,对于这些我不知道的,我只能猜测,而不敢妄下断论)

难道在两个凡是被否定之后,在小的范围内还要对某些人的话依旧言听计从吗?难道得把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改为:凡是老师的话都是对的,凡是老师的指示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吗?

记得土耳其有位作家曾说过:我对教育唯一的态度是,滚开,别挡住我的阳光。上大学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成人,而成人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如果不是基于平等和互相尊重,那么这个老师本身的态度和人格也应当被考虑进去。既然他自己还在“忠君忠父忠师”的思想中炫耀自己的那点“父”的权利,那么他又怎么能够充当“真理和科学的”引路人呢?对于思想固化的人来说,只有一种可能:腐烂。梁启超先生曾说:我八十岁的时候还要像自己七十九岁挑战。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参加戊戌变法吧。

一直以来对这部动画片的态度痴迷到如此的地步,乃是因为我从鲁路修和朱雀两个人身上获得了莫大的勇气和动力,一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气魄和对自己的绝对忠诚。所以每当我疑惑或者动摇时,我总是以他们为参照,看到自己性格中的怯懦,卑劣,以及对真理和美的不坚定。以此来警示,审判自己。

而这两个人的身上,又都闪现出那种为了使别人获得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价值观。最为讽刺的是:这是日本人的价值观,自我牺牲精神,在二战之中演化为了军国主义。而且狭隘的民族主义(以日本为尊,贬低甚至丑化其他国家)在这部以主角为全人类的幸福奋斗的动画片中屡屡出现。而如果是由美国人来编写这个剧本,就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和结局。

人都是自己所知的囚徒。至少在被奴役这一点上,鲁路修和朱雀,都没有那么叛逆,或者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种叛逆。这对编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讽刺和嘲笑。

可是,抛却这点来看。至少这两人都是非常纯洁的。虽然从一开始,他们都只是想让自己爱的人活的幸福,可是后来却演变为要让整个世界迈向明天,得到平等,幸福。不止这两个主角,里面大部分的人,尤菲米娅(女神一样的存在),娜娜莉,以至于修内泽尔(本质上),都是这样的人。

而近期日本流行的各大动漫,都是以保护自己珍视的人为主题。而主角的身上闪现的那种壮美的光芒和人的真性情的美,都是国产动漫缺失的。我们一直在说我们的动漫产业不行,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叛逆者”——从啃古典文化(啃的都是糟糠),让动物去探险(从国宝级到家畜家禽,简直就是一个马戏团)中,从矫揉造作(听了台词之后有反胃之感)中突破。我们需要一个真性情的英雄,而不是只会说教的叔叔和调皮搞鬼却没有梦想的孩子。

虽然日本的动漫中也有他们狭隘的民族性格,但是起码他们的动漫中融入了他们的民族性格中比较精华的一部分,使人看了之后受到启发,感动和鼓舞。而我们的动漫,有趣的都是恶俗的,而不恶俗的又太枯燥。可悲!可悲!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我的朋友告诉我的,他看过《钢炼》之后说:最后钢炼用自己的炼金术换取了弟弟的生命。因为感情而背叛了真理。这一点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如果是鲁路修的话,他最后选择了对娜娜莉使用geass。

这部动画片是我找到我的诗歌之前的精神支柱,现在依旧会怀念高考之前那段黑暗的日子中只要一听见鲁路修的声音就会热泪盈眶的感动。

无论是作者在里面暴漏了多少个思维漏洞,也无论是为了迎合大众的趣味而凸显的浮华与深深的商业化外炒作,还是英雄主义倾向(个人是一个很信奉英雄主义的人),更无论是这是一部日本的动画片,而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样迷恋一部日本动漫实有卖国之嫌。(作品要被二次创造,而我却觉得,我的二次创造要远甚于鲁路修的“母亲”。)

这些都不能减免我对这部动漫的感情!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感觉;我不想做一个“人”(做一个人意味着,我要成为这个世界的奴隶),我只想做我自己。

感谢最近的一次心情不好,因为你让我从新认识了枢木朱雀。这些活在我的意识中的人,才是最为真实和可以触摸的。

而所有伟大而孤独的叛逆者,即使你们被这个世界否认,即使遭受折磨,排挤和冷眼。那只是这个无聊而肮脏的世界无法忍受你们的纯洁和执着。所以,何必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几千年前屈大夫子无疑是第一个践行了伏清白以死直兮的高洁之士,而在现代,有最深刻的批判者鲁迅先生,有纯洁的海子和顾城与他遥遥呼应着。我们应当感激这些挑起我们民族精神重担的人,他们是我们的脊梁。

殉道者和朝圣者一定不会止息,我是这样相信的。犹如海子的《以梦为马》中所说的: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七月的大海

——海子

  老乡们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

  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

  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

  放下手中痛苦的诗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他高过你们的粮仓

  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

  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

  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这篇文章是送给你的哦,Rain,因为他们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呀。还有就是,你和朱雀都是巨蟹座的嘛,嘿嘿,我和鲁路修都是射手座的哦。

哈哈,好一个命中注定呀!)

Lelo于2010-12-17

凌晨一点零七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4657.html

更多阅读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 最让人感到孤独的情景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如何与人相处"爱是人类为什么存在这一问题的唯一合理的正确的答案"-EricFromm近来凯丽阿姨的去世让我的思想陷入一种与世隔绝、彻底地孤单的状态。我觉得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不同的时

QQ讨论:《独坐敬亭山》最能体现作者孤独的诗句是什么?

QQ讨论:《独坐敬亭山》最能体现作者孤独的诗句是什么?网友甲:我觉得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论坛里的大虾们,你们觉得呢?网友乙:应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三百卷生:为什么不从全诗来考虑,具体阐述自己的意见呢?诗题不是“

感觉孤独的时候怎么办? 孤独的时候想起你

感觉孤独的时候怎么办?一个人总有孤独的时候,但如果总是感觉孤独,就得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不一样的健康心理学》一书中说到:如果孤独请把自己置于人群中。孤独和自卑一向狼狈为奸,有自卑心理存在,往往就很难摆脱孤独的阴霾。孤独并

声明:《孤独的叛逆者——枢木朱雀 枢木朱雀和鲁鲁修》为网友月光诗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