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5:03:07分享人:自知来源:互联网31
原文地址:苏辙《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欣赏作者: 非常七班苏辙《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欣赏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欣赏】 苏辙的六国论虽然同是探讨六国破亡之因,但得出的结论和论证的方式都不同于他的父亲。他认为六国的败亡之因在于他们不明白天下之势,不能全力保住韩、魏,失去这个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导致灭亡。其论证方法也不同:他采取演绎的方法,逐层推进、步步深入。文章一开头,苏辙就摆出一个很奇怪的历史现象: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六国亦相继灭亡。作者以此引起读者的注意。苏辙的结论是:六国破灭,是由于他们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至于这个天下之势是什么,为什么不知天下之势就会破亡?作者并不急于马上告诉我们,而且也没有直接作答。他首先着眼于六国与秦的军事态势,分析韩、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我们知道齐、楚、燕、赵的失策之处在于他们不了解这个天下之势。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演绎,使我们对六国破灭是由于不知天下之势这个中心论点一步步明确起来。首先,作者从韩、魏的地理位置来阐明他们在诸侯纷争中的重要位置:魏国东有淮、颍,与宋、齐为邻;南有鸿沟,与楚为邻;北有酸枣,与赵为邻;西有函谷,与秦为邻。韩国西当秦的函谷要冲,更是秦吞并六国的第一个障碍。苏辙认为,从这个军事态势来看,无论是秦还是六国要争天下,都要在韩、魏郊野发生冲突。对秦来说,韩、魏是他的心腹之疾;对山东诸国来说,韩、魏却是他们的翼蔽,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故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以上是从地理位置来分析天下之势。接着,作者又从历史事实、秦与六国的国策来分析齐、楚、燕、赵等不审天下之势,从而导致六国破灭,苏辙从秦、山东诸国和韩魏这三个方面逐一加以剖析:首先分析秦国,秦如不先吞并韩、魏而去贸然进攻山东诸国,就会造成「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这样一个两面夹击之势,这是「危道也」;而秦之所以敢于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也正是由于韩、魏已依附了秦国。这样一反一正,就把韩、魏在秦吞并六国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白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在列举史实时也是如此:秦孝公用商鞅之策,先击败魏,逼魏从安邑迁都大梁,这样秦就可以凭借黄河、函谷天险,出兵进击山东诸国,从孝公到始皇都执行这个既定国策。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与这个正确的方略是有一定关系的。至于范雎说昭王收韩也是出于同样的战略考虑:韩国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贫弱,易于击破。更重要的是,它扼守函谷大门,秦要东攻齐、魏,北击燕、赵,都必须先吞并韩。所以范雎认为「秦之有韩如木之有蠹,人之有心腹之病也」。苏辙在此段引用范雎、商鞅先收韩、魏的言论,就在于说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势,他们采取先收韩、魏的方略是正确的,所以能吞并六国。与此相反,山东诸国却不明白韩、魏是他们的屏障,轻易地让秦人得以出入其间。作者反问一句:「此岂知天下之势耶?」最后,再分析韩、魏。他们是强秦窥觎的对象,又加上本身弱小,被吞并是在所难免的,而韩、魏一旦被吞并,秦人就可以以此为跳板去进攻山东诸国,使天下遍受其害。在这里,作者表面上为韩、魏开脱,实际上是在强调韩、魏被吞并的严重后果,这样就愈能显示出韩、魏的重要,愈能让人们感到燕赵诸国不助韩魏,不明天下之势的愚蠢和不可原谅。
文章至此,是着重分析韩、魏在军事位置上的重要,告诉人们六国破灭之因主要在于他们不明白这个天下之势。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明白天下之势呢?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齐、楚、燕、赵诸国厚韩魏而摒秦。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呢?作者仍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对秦国来说,它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诸国;对齐楚燕赵来说,它可以得以自完于其间;对韩、魏来说,有四国之佐就可以有强大后盾,放心地与秦国抗衡。总之,六国之间如能「以二国委秦,而四国阴助其急」,那么,就可以应对万变,不至于为秦所亡。这样作者就从正面阐明了六国救亡图存的根本之道,实际上也就是要明天下之势。正面阐述之后,作者再从反面指出六国没有采取上述做法,而是为着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这正是六国的可悲之处,再次点明六国破亡的主要原因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所以从本文的结构上看,它是围绕上述的中心论点,采取一正一反的手法,从秦、齐楚燕赵、韩魏这三个方面逐层演绎、步步深入下去的。苏辙 六国论的背景虽与乃父相似,但苏辙是从如何用兵、如何加强边备这个角度来古为今用的。北宋初年,赵光胤片面接受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采取「虚外实内」的军事部署,天下劲旅驻守京师和通衢要道,边境上却是羸弱之卒,而且又由皇帝遥控,节度使无任何调兵之权,因此边境之战一败再败,京都受到威胁。公元一○○四年九月,辽圣宗率大军南下直趋澶州,威胁东京,苏辙对朝廷「边备之计渐弛」向来痛心疾首,对大员们迁都以避敌的主张更不以为然,提出要加以边备,御敌于国门之外。他在六国论中强调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认为失去屏障是六国破亡的主要原因正是他的国防主张在史论中的折射。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4530.html
更多阅读
原文地址:《公输》原文与译文作者:紫善 原文 《公输》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公
原文地址:七上30课《寓言四则》设计、实录及相关资料(余映潮等)作者:平原五中2010七上30课《寓言四则》设计、实录及相关资料(余映潮等)——《赫尔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整理:平原五中20101、《寓言四则
原文地址:《七七宪章》原文作者:路德维希捷克斯洛伐克法律汇编第一百二十卷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十二日出版,其中收集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于一九六八年就签署了这些公
【简介】《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前赤壁赋(1201人评分) 8.4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