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只要有矢志不移的精神,蓝可以成为青,水可以成为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人更是如此,只要坚持到底,奋斗不已,最终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矢之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箭一旦射出,它就义无反顾,因为它的目标只有一个——耙心,什么也改变不了它前进的路线,因为它没有犹豫,没有迟疑,没有迷茫所以它很坚定,坚定的走自己认定的路,决不回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了志向才能做到矢志不移。人类社会迷雾太重,粉饰太多,具有志向的人也不多,能做到矢志不移的人则更少。梁启超为此写过一篇《论毅力》的文字,很有可取之处,而墨索里尼则写了一篇《坚强的意志是成功之母》的文章。箭是没有思想的,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而作为有智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的人却往往相形见愧。智慧本应使我们的志向更为坚定,然而因为害怕痛苦,逃避现实,贪图享乐等种种原因,射出的这些有思想的“箭”自己改变了方向。哀莫大于心死。志者,士之心也,人若无志便是无心之人,无心之人即行尸走肉,毫无人生价值可言。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我们都应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心逐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历代的仁人志士们与恶势力的斗争,便是我中华民族的泰山昆仑,他们为了志向,为了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以自己的血来激励后人走振兴中华之路。“吾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闻天祥的《指南录》书名便将其不移之志表露无遗。精卫衔微木,其志将以填沧海;愚公之志在移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人若无志,空有此身又何必!纵观历史上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他们的个性、经历、风采可能大相径庭,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即能为自己的志向,矢志不移奋斗终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的汉高祖刘邦,也曾放怀高歌以明其志。(注《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注《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种坚定的志向,源于人们正确的信仰,博大的胸怀,深沉的爱与非凡的才智,以及对正义事业的情有独钟,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热爱宇宙,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热爱正义吧!只有满怀爱心的人,才能得到这种超凡脱俗,广大深邃,坚定不移的——矢之志。公元一九九五年七月九日初稿于吞吴书斋
公元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再稿于凌云阁
如果你因阅读文章而有所收获;如果你赞同作者的观点,
请广为宣传,以便利乐人群,从而使更多的人受益!
文章出自http://blog.sina.com.cn/u/1047308520
教化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欢迎加入博客圈《宇宙智慧》http://circle.blog.sina.com.cn/g/yuzhouzh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