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有一个“惊世骇俗”的道德判断:白毛女应当嫁给黄世仁(地主);只要有钱,年纪大一些不要紧。
在尝到了初步富裕果实之后,中国人马上接受了以金钱为核心的“利益”概念。中国社会的基础很快就从或者道德转移到了利益。
权和钱各自驱使着道德的衰落,而权和钱之间的互相交易功能更是加速着这个进程。对年轻一代来说,无论是“权”也好,“钱”也好,只要能够得到其中的一个,或者和其中的一个靠上边,就有了自身的价值。
我们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是我们依然像穷苦的时候一样痛苦,同样受挤压。中国年轻一代的权钱膜拜,为什么呢?
原因分析:人们丧失信仰,信奉“唯物、唯金”主义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暴露出制度的漏洞和社会道德与诚信的“失守”。食品商家“为利无德”,如一面镜子,也照出了制度漏洞、社会道德“失守”的冷峻现实。
年轻一代对权钱膜拜,是因为我们这个13亿人的社会缺乏一个更为宽大的信仰平台支撑,没有比生命更宽的信仰。
人们丧失信仰,或者简单信奉唯物主义,或者根本就信奉“唯物、唯金”主义,根本不信因果报应,认为没有前世,也没有来生,天没有眼;因此不修善,不积德,不种福,不慎独。这是因为人们没有任何信仰,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会遭报应,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这是因为人们不相信生死轮回,不相信有来生,才有很多人只管当代不顾后代竭泽而渔、官员在其位以权谋私成为必然,因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只管自己不顾他人自私自利、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无所畏惧,及时行乐,我身后管它洪水滔天。
当前绝大部分人只是口头上说信奉唯物主义,其实他们连什么是主义都说不清楚,唯一信奉的就是金钱了!中国社会之中的人际关系就这样被商品化了,所有标的物都变成了商品,一个金钱万能的时代已经来临,道德臣服于金钱的势力之下。这就是中国当代道德沦丧的根本原因了!!正是因为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缺斤短两出现潲水油、将剩饭烘干后又卖给农民工、往各种食品里加化学药剂、往面粉里加漂白剂、卖纸皮鞋、毒牛奶等现象层出不群、如此频繁的根本原因了!食品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监管的缺失,更在于人们的道德沦丧。
没有信仰,对社会来说会导致紊乱;对个人来说,会导致晚年凄惨。由于信仰缺乏,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很迷茫,而且在不断重复,并导致社会紊乱。生活变成了简单的重复。简单重复会导致乏味,然后人就会想很多违反道德的刺激,于是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就产生了——破坏家庭的、吸毒的,各种各样的不良刺激,最终这个社会因犯罪率增加导致紊乱。
解决方法:加强制度建设、责任落实,重建精神家园
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硬实力,但是经济发展有短期性,文化建设是一种软实力,但是文化建设对中国未来发展更有深远影响之长期性。
商家无德,要加强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群众监督,但更要重树人们的价值观念、重建人们的精神境界。尽快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恢复宗教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中国道德沦丧的根本原因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儒家经典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反观现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人际关系奠基在利益之上,缺乏彼此的互谅关怀,完全没有温情可言;居住在门对门多少年竟然不知道对方信什么,只不过是见面后一个一闪即逝的微笑;见义勇为后反而被判要承担赔偿责任,整个社会被教育为见死不救;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而引发的伦常悲剧,差不多每天也可在报纸上读到,儿女一朝飞黄腾达后,便把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餐风露宿的事已屡见不鲜;人们的浮夸作风,自以为是、吊儿郎当的处世态度随处可见,这的确是现今社会的一大哀歌。民族传统在中断、文明传承受挤压、民族精神在衰弱。
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里,只要我们的良知还没有泯灭,神经依然敏锐,你就会时时刻刻体味到在我们的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卖官买官;经济交往中的制假贩假、走私贩私、不讲信用、恶劣竞争、坑蒙拐骗;公共生活中人对人的陌生、冷漠、隔膜,对他人不幸的残忍、麻木等等都给人留下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它使一颗颗敏感而天良尚存的心灵在刺伤中颤抖失望,也一点点地侵蚀着、戕害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魂魄。
难以想象,一个在各个领域都不遵守公共的道德、伦理、规范,没有共同权威的约束,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私德、行规盛行的社会会是健全的。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的危机,而这种精神上、灵魂上的危机更深刻,也是更大的隐忧。
缺乏全民族共同的信仰、理想、道德的长久支撑,表面的物质繁荣绝不会持久,人的精神和灵魂世界的危机会反过来导致经济的危机。
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中国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好像人们可以为了某种目的,不惜践踏人间的法律和现有的各种道德准则。为什么会这样,导致我们的社会风气败坏的最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 官德的失范
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中国人自古便“以吏为师”,直到目前仍是“官本位”的社会,不是以法治国,而是以德治国,在没有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下,政治的清明与否全系于做官的人的品德、操守,清正廉明、道德高尚者能够领袖群伦,垂范社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应有清廉、亲民、朴素的政风。但这套传统的政治伦理渐渐瓦解,失去了规范的作用,只具有口号的抽象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以权谋私、贪渎腐败之风的泛滥。
那些精于为官之道,老于人情世故,擅长溜须拍马,走上层路线而不受百姓欢迎者往往官运亨通。官德的败坏不止于腐败,还在于官员们公民权利意识的淡漠,法律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的淡漠。个别官员的主人意识、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和优越感极度膨胀,鄙视平民百姓,对百姓的生命和权利视若无睹,冷漠残忍的作风极其恶劣。而吏治腐败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道德权威的失落,政治的腐败就是道德的腐败。
造成官德败坏最重要的就是权力的失去制约。在一个充满着机会和诱惑的环境下,手中又握有无限制的可以换取所需一切的权力就是危险的,要熄灭欲望之火仅靠官员个人良心的约束是困难的,必须有实质的外在的制约。
所以,要扭转社会风气和公共道德,首先要整顿吏治,转变官风和官德,这不仅要官员们有公仆的意识和责任伦理意识,更重要的是改革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营造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环境。
二、公德的淡漠
梁启曾超抨击中国人只有私德而不讲公德,思想家如鲁迅,政治家如早年的毛泽东,社会学家如费孝通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人民族性中的自私基因痛加批判。
人们只讲小圈子的道德——遵守家庭的、朋友的、单位的、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到了陌生的公共的环境中,就往往对那些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视若无睹,甚至故意破坏那些明文规定且张榜公布的文明公约或文明守则。在公共场所,人们表现的是极端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正像储安平在40年代慨叹的那样:谁说中国人没有自由?中国人享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由——社会领域里的自由。
所以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唤从中学开始开设公民课,进行公民教育,可谓切实之论。
三、 人格的缺陷
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共同塑造了中国人人格中的缺陷:依附性——对权力的依附性。
在高度集权的社会,权力控制着一切资源,要想达到个人的目的和理想,你就必须在权力面前屈尊俯就,放弃人格的独立与尊严。
有人为获取一张党票而行贿;有人为了升官而溜须拍马,甘当奴才;有人为了批件、调工作而千方百计……人们的精力不是放在提高能力水平上,而是更多地消耗在争夺权力上,于是种种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的出现了——不择手段不讲道德依附于权力的人得到的要比那些埋头于专业、遵守职业道德的人更多,前者被公认为能人,后者被公认为傻瓜。一个暗中鼓励依附权力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养成健全、完整的人格。
生而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荣誉、廉耻,他之所以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是因为他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在残酷而狭窄的生存空间里,人连自己的权利都丧失了,何谈得上人格与道德?
救治之道是逐渐扩大社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一方面还权于社会,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让社会去做,形成自律性的公共道德规范管理约束自己。另一方面是允许舆论的批评监督,对那些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进行公开的报道、批评。
四、世俗化的陷阱
世俗化的潮流锐不可挡:享受人生,重视眼前、当下而不顾及未来的现实主义最为时髦而潇洒,敢于打破规矩,一夜暴富,能挣会花者成为人生的典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哲学的流行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脚。
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从某个角度说,这股世俗化、功利化的大潮迅速泛滥为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目前道德危机的一个根源。
相反,那些高高在上的大道理和崇高理想,还因民众的冷漠和厌恶而显得可笑、滑稽,于是亵渎神圣、躲避崇高,对神圣、庄严、崇高一类价值的鄙弃,在部分国人的眼里,这些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成了虚伪和可笑的代名词。
五、 多元化的误区
多元化本来应该是孕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中才可能出现精神的生机活力和健康发展,舆论一律的环境只能长出干瘪的精神和道德。但这种多元应该是价值的多元——它当然允许对现实的无条件认同,但也一定欢迎对现实的不妥协的批判。而我们所主张的是前者,这是无价值判断、无道德批判的多元——只有事实、功利,而没有善恶、对错、美丑,存在即合理,行为的合理性只存在于个人的内心,否定公共的道德标准。其实质乃是极端的相对主义,否定一切价值的后果便是肯定一切现实,什么都可以,爱谁谁!
在这种多元化口号之下的宽容、容忍便成为伪世俗化的护身符——对痞子化、道德沦落要宽容,都不要批判、指责。这种宽容要求人们在不合理现实面前保持沉默,放弃批判精神,这样,价值、思想的多元化便被现实的物质的世俗的一元取代了。所以有人说,今天的中国人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于是,深通生存智慧的知识分子便在多元化、不争论的口号下放弃了知识分子的灵魂——社会的良知和批判者——与世俗化同流合污了。不仅如此,他们还进一步论证了“恶”乃历史进步的动力,论证“一切向钱看”“自私自利”的合理性。于是,历史取代了伦理,恶取代了善,成就了最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
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国家政治的完善
道德、伦理、信仰等精神方面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其改善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况以中国国家之大,人口之众多,又处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之中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之下。所以,重建一个道德中国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干部到民众多方面的长期的持续努力。
道德、伦理问题的出现有更深刻的内因,那就是国家的体制和法治方面还不够完善。从本质上看,道德、伦理和政治体制、法制是一样的,即都是规范、约束和调节人的行为,区别在于后者是硬性的,前者是软性的。如果国家体制完备,法治健全(不仅是在条文上,更要紧的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和执行上),必然会促成社会风气的好转与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
要真正落实“以德治国”就必须继续推进“以法治国”的进程,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改革政治体制,扭转官德官风;让公民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扩展公民的自由选择空间,培养独立的健全人格;继续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以法治国,而不是仅仅以德治国;开放舆论,落实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对吏治腐败、党风、社会风气败坏的现象公开批评,树立社会正义和良知。
成功可以复制 无耻却不能克隆
4月27日,唐骏现身南京林业大学,做了一场主题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讲座。一位南京大学的女生带着一沓“西太平洋大学”学位证书邀请唐骏签字,并质问其美国绿卡的由来等问题。该女生表示:没有道德的人不应该站在高校讲台上。对该女生的行为也引来了争议(见4月30日《扬子晚报》)。
自从唐骏的“野鸡文凭门”事件曝光以来,唐骏一直采取着回避和拒不道歉的态度。就在前不久唐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就学历门事件公开表态,我的错在含糊不透明。一个人靠一张假的学历证明而发迹,凭此“窃取”到了企业高管的位置,却对于自己的造假行为不屑一顾,大有“你用欺骗伤害了公众,却一笑而过”的味道。
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唐骏的“野鸡文凭门”事件曝光以后,唐骏不仅没有淡出公众的视野,反而受到一些“幼稚”大学的热情追捧。唐骏一再在大学的讲坛里进行所谓的讲演,来兜售他的那套寡廉鲜耻的,所谓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功,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可是成功需要遵守社会的规则,成功需要保持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诚信底线。如果“成功”需要靠挑战社会的规则,如果“成功”需要靠出卖自己的道德诚信,这样的“成功”简直就是不择手段。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铭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者和卑鄙者是泾渭分明的两条河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岂能混为一谈。我们判断高尚者和卑鄙者的标准,岂能是以胜败论英雄;岂能是以“成功”论英雄;岂能靠挑战社会规则“成功”;岂能靠出卖个人的道德诚信“成功”。如果“成功”需要靠出卖自己的道德诚信,那么富人靠巧取豪夺发财,那么官员靠买官升迁,是不是都是一种形式上的“成功”?每个人希望成功的高尚的目标,岂能靠有违公平的卑鄙的欺骗手段来实现。
当然了我们无需讳言唐骏的“野鸡文凭门”事件,一方面暴露出来了唐骏的个人道德诚信问题。唐骏的所谓的个人“成功”经验被某些高校所推捧,更暴露出来某些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不计手段的高尚与卑鄙的心态。唐骏的“野鸡文凭门”事件,从另一个方面也暴露出来某些单位,在用人上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学历,而忽视对于人才的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这样的用人标准和制度,在今后的用人过程中需要加以完善。然而在现有的用人标准没有得到完善的情况下,遵守现有的用人标准和制度,才是维护用人公正的必要条件。
唐骏在南京林业大学举办讲座,只有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提出质疑,真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可悲的是在众多的听讲的人群里,众多的听讲者在陶醉于唐骏“成功学”的讲座时,竟然完全忽略了在唐骏“成功学”的背后,其谋求成功的手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崇尚独立之思想和人格的大学校园里,怎能成为兜售不择手段“成功学”迷魂汤的市场。
成功可以复制,我们却不能容忍无耻被一再地克隆。
危机与契机
“天下第一画驴人”因驴而扬名富贵。他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山水画家,只因同行的诋毁“擅画驴”而受到徽宗皇帝的关注。
于是,他受到皇帝召见,进宫画驴。无奈之下,他苦练画驴技艺,最终将危机转化为契机,被徽宗皇帝封为“天下第一画驴人”而走上成功的道路,名垂青史。
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应相信未来。塞翁失了马,经济上受到了损失,可他却笑着说:“这可能是件好事。”果然不久,他家的马带回了一批良马回来。儿子摔成残疾,这是人生和家庭的不幸。可他又说:“焉知非福?”果然不久,残疾儿子免上战场而保住了性命。塞翁并不能预测未来,但他知道世间万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因此,他面对危机从容镇定,等待着转化好的结果的到来。
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危机,从从容容才是真。面对生命中的危机,谁人都不应抱怨,抱怨不会解决问题,假如朱子明停留在抱怨的层面上,不积极地应对,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而因欺君之罪命丧黄泉。朱子明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并能将不利因素—危机就转化为契机,冷静地思考,积极而从容地应对尴尬的局面,几个月的时间,画了几百张各种各样的驴画,一举成为真正的“驴画家”,危机就成为他通向成功的桥梁,成就了他的未来。
积极应对,还应抓住危中之机,促使矛盾的转化。大文豪苏轼身陷乌台诗案,被贬下狱,后一贬在贬,最后被贬到了湖北的黄冈。他曾经消沉过,苦闷过,甚至放浪形骸。但是,但他冷静思考后,抛弃了自己先前的做法,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他调整心态,游山玩水,躬身种田,转变诗风,提升自己的内涵。最终消除了轻狂和浮躁,显示了真实和成熟。黄州的贬所,成了他打造经典作品的天堂。诗人的不幸就是读者的万幸,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他才完成了“三赤壁”——豪放一族的奠基之作。
危机与契机,其实一直都是捆绑一起的两个矛盾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同起同行。只要我们怀有希望,运用智慧,勇敢挑战,促进转化,就什么都不足惧怕,什么苦难都压不垮我们。将危机转化为契机,成功就如同我们手掌上的指纹,被紧紧地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请坚信,我们一定能赢!
励志故事八则
1、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2、飞翔的蜘蛛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3、永远的坐票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温馨提示: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4、心中的顽石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温馨提示: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4、追求忘我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肯定被猫吃。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温馨提示: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5、勇于冒险
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
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温馨提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6、再试一次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温馨提示: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
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7、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温馨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9、大海里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给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温馨提示: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地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8、驴的哲学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温馨提示: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