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论坛特约记者:吴景刚
(以下问方为记者:吴景刚 答方为:长安安)
问:长安安女士您好,《无药仙方》在凤凰网连载后,好评如潮。您的事迹也在《中国道教论坛》和《人龙道学论坛》作了介绍,许多读者都对您有了关注,籍此对您想有所了解。您能否简介一下您的身世?
答:首先非常感谢《中国道教论坛》和《人龙道学论坛》对《无药仙方》作品的介绍,感谢总编延熹道人对我这样一位后学的大力支持,也感谢读者的关注,我愿意向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长安安。但我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身世无关紧要。
问:你现在是什么职业?你喜欢你目前的职业吗?
答:我现在没有职业。
问:从您的履历来看,您有着多重的学习经历,这对您目前学习和写作起了一个怎样的作用?
答:通过长达二十来年的不间断的多元化的学习,基本构建了较为立体的知识结构,这为写作《无药仙方》及后续的小说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问:您是从1989年开始对中国道教道学感兴趣的,是什么促成了您对它感兴趣的呢?
答:1988年,全国兴起气功热,我参加了气功培训班,接触到了一些道家的养生思想和理论,进而对道教和道学产生好奇。1989年大学二年级,我到高年级的同学宿舍坐客,看到了一本《道德经》就向他借来读,他当时很郑重地告诉我:这是修炼人生的丹书,不要拿它和普通的四书五经一般看待。就是这一句话,促成了我对道教道学开始了研修。
问:从您的履历来看,您并未进入正规的“道教学院”学习,但小说却体现你可能的学习背景和丰厚的道学文化修养,请问,这一切是如何得来的?
答:自从1989年我通读了《道德经》以后,便开始四处收集有关道学方面的书籍资料,进行不系统的零散的学习。但平时仍以读《道德经》为主,在一天任何时候,随时随地地读,或者抄写,然后进行无主导意识的瞑想。
问:俗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药仙方》的推出,让外人知道了长安安,也让修真世界从道教玄坛走向了世俗生活。你是怎么看待道教修真的?它对我们世俗层面的社会也着怎样的影响和作用?
答:道教修真并非高高在上,玄之又玄。我个人的体验是每一个人都有神仙种子,都渴望着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和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通过适当的理论学习和自身对生活的参悟,逐渐形成较为独立和辨证的思考模式,进而就可以着手进行道教修真的实践活动。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严肃深入地审视生命,他便会对生命升起敬畏之心,这个生命不止是他个人,而是包涵万物。道教修真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全面、真实、立体、客观的认知,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谁会为了吃肉而砍掉自己的大腿?然而,世俗层面的名利争斗和地区之间的战火硝烟,乃至环境污染等等,难道不是和砍掉大腿来吃肉是一个道理吗?通过学习和实践道教的修真,我们会不自觉地从内心深处产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思想和认识。可以试想,若四海之内拥有了大量的修真之士,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那一定是互敬互爱、和平友好,从而达到和睦共生、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因此,道教修真对整个社会起着平息纷争、增加互信、净化风气、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
问:您去过真正的道观吗?了解道士们的生活吗?
答:我经常去道观参拜。从侧面了解一些道士们的真实生活。
问:您有道教信仰,还有什么信仰?
答:我信仰道教,我相信人类的智慧能够驱逐贪婪和愚昧。
问:道教信仰在你日常生活中影响大吗?
答:道教信仰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的日常生活,行走坐卧,不敢须臾造次,敬畏天地,苦已利人,谨言慎行,时时反省。
问:2009年您开始收集《无药仙方》写作素材的,素材采集的灵感来源于哪儿呢?是怎样完善的?
答:素材采集的灵感没有特别的来源,每一次动笔之前,我都是长时间的打坐,长时间地默读《道德经》,只有这样,我才知道该去哪里找素材。有时写得精神崩溃,几乎以头撞墙之时,我就放弃写作,来到渭河边或是文王庙,一坐一天,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到了一定的时间,灵感就会自动来临。我相信无为法是上乘大法,山河大地就是我的恩师,当我需要完善的时候,我仍然是通过瞑想,得到许多的启发,大量的写作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问:您在写《无药仙方》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和阻力没有?比如来自过精神上的,或是身体上的及家人方面的?
答:当我写《无药仙方》时,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我写作的步骤是先在草稿纸上写,修改几次后抄到笔记本上,全部写完后从笔记本上再打字到电脑里。家人首先认为我没有必要写这类小说,认为读者会很少。其次认为我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地写,直接上电脑写就可以。最后认为我在做无用功,浪费时间,自始至终都在劝我放弃。甚至于把我的草稿纸扔进垃圾箱,把本子藏起来,刚打开电脑就强行拉我出去等等,或者在我写作时播放娱乐电视,打乱我的思路,等等不一而足。
问:《走进长安安和她的小说无药仙方》在我的博客发表后,当然好评很多,但反对的声音也有,比如有个叫“堕落亡灵”的博友就这样评论:为什么说是妙文呢?我看到只是尔虞我诈。那么您怎么看待这个小说的主题的?
答:小说的主题是讲实证灵魂的向上之路,表达对信仰的坚守。那位博友只是看个开头,一定没有看到中间,更不会看完。如同大象刚摸到了鼻子就说大象是条蛇一样,是因为没有总体概念。小说中的尔虞我诈其实着墨并不多,集中在前半部分,代表世俗间的争名夺利的实相,其目的是以此为背景来衬托道家的以出世情怀来做入世实事的宝贵精神。根本点就在于对人生的不同感知,描述的是人并不是只能前进、攫取的动物,人是可以寻找到一条向上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以放舍和奉献为主旨,抛下小我,得到真我。
问:小说以描写广阔的社会背景来塑造深刻的社会命题,你认为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命题?
答:当今世界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驶向不可知的未来,人类膨胀的私欲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满足和刺激,从而为每个人构成了更大的生存不确实性。目前的社会命题越来越集中和尖锐,那就是如何通过降低人类的贪婪、残忍和愚昧,来获得存在的豁免性。这也正是病重思良药,良药还需有良心做。做为有良知的写作者,在合盘拖出社会问题的同时,不能不奉献出良药,虽然它是无影无形的,却使中华文明平安度过了五千年,历史已经证明,道家精粹思想正是整个世界的一剂无药仙方。
问: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基本要素,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独到之处?它的塑造对我们小说传播对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小说的主人公是元玄子,他既有道人风貌,更具道人风骨。立足不随俗随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古道人的仙风傲骨和真知灼见。他的师妹为了爱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他为了匡复正统,舍弃了儿女私情,投身红尘,毅然弘道。元玄子是古往今来优秀道人的杰出代表。
至于他的徒弟们,将会在另一本小说中集中展现。这里面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钟离不昧,他虽然拥有茅山法术,却因为留恋富贵,自以为是,结果是鸡飞蛋打,几头落空。说明术在道之后,术为道用,是锦上添花,否则,就会玩火自焚。
问:常言道:板凳在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您的这部小说呢可谓是笔调清新,古韵清幽。我把她比喻为如月华泻地,小说在语言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中看出,您的语言功力十足,请问,这是否得益于你1988年在西北大学的汉语言学习?
答:校园里的学习是短暂的,重要的是平时极爱唐诗宋词,有空即拿来抄录品读,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中华传统文化。
问:一部真正的文艺作品,一部优秀的文学小说都是启发人、教育人,引导人的,她将人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真善美——这一永恒的社会命题,那么您认为这部小说达到了这个目的了吗?
答:我很欣赏你所说的文艺作品的社会命题。如果能够将《无药仙方》认真地通读,仔细地体味,我相信这个目的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问:任何一部小说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你作为创作者认为,这部小说存在着什么缺撼?
答:这部小说对读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会流失许多没有耐心的读者。
问:从您的博客上看,您对《道德经》有着很深的理解,您能否简要的谈一谈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它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答:对道德经的理解不是一句话能够概括的,我只能冒昧地说,道德经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道德经尤其珍贵,如同漆黑之夜的灯塔。
问:你是怎样看待玄幻小说的?
答:没有特别的看法,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模式。
问:《无药仙方》作为一部并不多见的道教修真的小说,你能否预测一下,这类小说未来的走势或者说叫发展前景?
答:随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重压的日益增加,一定会促使更多的人关注自身灵魂的走向。这一点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证实,所谓反者道之动,物质的尽头就是精神的起点。
问:网络小说可否是未来小说阅读的发展走势?
答:目前网络小说还停留在快餐和眼珠经济层面,真正的好作品最终一定会走向出版,那是需要放在枕边的书,如同读者的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见。
问:您写完《无药仙方》之后,还有什么打算,是打算再写一部什么类型的小说?
答:《无药仙方》之后,还有同类的姊妹篇,是其续集。但还要看《无药仙方》的后期反应再定。
特约记者吴景刚:长安安女士,对您接受中国道教论坛的专访,表示感谢。预祝您能写出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为我们文艺花园增辉添色。并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家人幸福。好,再见。
采访后记:对长安安采访结束后,我的眼睛微微地有些润湿。在我眼前和心头挥之不去的是一个清秀女人略显单薄的身影,感动我的还有她那坚强隐忍的学习及写作精神,及具有哲学迥思的对话。她的才学修养底蕴深厚,个性突出。彰显出了一个文化学者丰厚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关怀的情愫。她对生活不苛求,面对生活的压力,她顽强的挺起了脊梁,让这一切变成了无声润物的细雨和温暖的春风,一如她向道的为人,她执著于道、耕耘于斯,用她春花秋月般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生动、多彩多姿的人生画卷。写作之余,我体会到的是她:彩笔描绘真锦绣,云舒云卷任人评的舒展情怀……大道赐福,我衷心的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吴景刚(网名悟玄子道场)采访写作于2012年6月24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