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 十大传世国宝

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这个巨大的方鼎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已经有将近3200年的历史,从发现、出土到收归国有、完整修复,司母戊大方鼎历经了沧桑岁月,命运坎坷。

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文物。自从这里发现了甲骨之后,盗掘之风盛行。后来,经过考古发掘才确认,这里就是商朝的故都、史书上记载的殷墟。

1939年3月的一天,农民吴希增正在用探竿找宝。突然,探竿触到一个硬物,坚硬的探头竟然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了。当挖到10米深的地方,突然听到“当啷”一声清脆的声响,铁锹碰到了金属器物。村民们仔细观看,原来是一个长满铜锈的巨大青铜器。这个长方形大家伙,大如马槽,七八个人都抬不动,村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它,就叫它“马槽鼎”或“大方鼎”。

按说,鼎应该有一对立耳才对,可不知为什么这只大鼎只有一只立耳。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想象中的另外一只立耳,有人猜测可能在埋入地下之前,鼎耳就已经被弄断了。

鼎太大、太重了,怎么才能把它弄出地面呢?有人提议把鼎锯成几块,再分别把它们弄出地面。村民真的开始肢解起大方鼎来。他们用钢锯锯,但铜鼎的硬度高,锯了很长时间才锯出一条缝。就在大方鼎将要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有人对肢解铜鼎产生了怀疑,说:好好的东西,就这么锯了岂不太可惜了?要是锯碎了没人要怎么办?大家认为这话有道理,就停了手。

正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回填土的方法把大鼎抬出来。于是,四五个人先抬起大鼎的一条腿,其他人往下面填土,等把土填满了,再抬起另外一条腿,再填土,就这样循环反复,用了整整三个晚上才把这个“大家伙”弄出了地面。

小屯村挖出稀世宝鼎的消息传得很快,四月中旬,北平古董商萧寅卿就闻讯而至,他和吴希增秘密取得了联系,表示愿意出20万大洋买下大方鼎,正在他们就要成交的时候,日本宪兵队得到了消息,三番五次派人到村里侦查,妄想掠夺国宝。形势严峻,吴希增把大方鼎又重新埋入了地下,等待出售的时机。大方鼎出土的时间正逢国难当头的岁月,它的命运真是让人堪忧。那么,兵荒马乱之中大方鼎命运如何?吴希增和村民又能否保护国宝呢?

一天,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突然包围了村子,强迫村民挖开了埋宝的大坑,可是,坑里没有发现大方鼎。日本兵把村民驱赶到一起,四周架起了枪,威胁说如果不交出宝物就要血洗村庄。

大方鼎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宝物,说什么也不能让日本人掠夺去!可是,硬拼不是办法。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机智的村民想出了办法,他们拿出来一些小件的青铜器和陶罐把日军搪塞走了。

您一定会问,大鼎没有在坑里到底上哪里去了?难道出了什么意外?原来,为了防止宝物被日本兵抢走,村民们事先已经将大方鼎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重新掩埋起来,大方鼎由此躲过了这场劫难。

抗战胜利后,也就是1946年4月,大鼎被重新挖了出来。大方鼎的秘密被公开了,大方鼎也随即被安阳县政府收缴。

驻扎在新乡的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得到了消息,派专车把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了南京,作为寿礼献给了蒋介石。蒋介石观看大方鼎后感慨了一番,可是他并没有把大方鼎据为己有,而是下令把它交给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的专家们接收了大方鼎。他们精心复制了一只鼎耳,安装在缺失鼎耳的部位,让发掘时只有单耳的大方鼎恢复了全貌。

1948年5月29日,大方鼎在南京展出,首次与观众见面,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1949年春天,国民党政府由中国大陆撤退到台湾时,将大批珍贵文物运往台湾省,这其中就包括商周时期许多珍贵的青铜器,例如铭文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等等。

抗日战争胜利了,国宝大方鼎历尽艰辛终于展现在华夏儿女眼前。真可谓:“国宝出土多磨难,智斗日军保安全。”有着“中国古代青铜器之王”美誉的大方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据说,众多文物带往台湾时,众多宝鼎被定为运送青铜器的重中之重。可是,有“中国古代青铜器之王”美誉的大方鼎,却被留在了祖国大陆,这是什么原因呢?

1996年,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先生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访问。李先生站在毛公鼎旁留影,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青铜器中有两件之最,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在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大方鼎是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现在保存在北京国家博物馆,1949年,国民党政府将大批珍贵的青铜器运到了台湾,可为什么没有把大方鼎带走呢?

台北故宫秦孝怡院长揭开了谜底。原来,国民党政府本来是想把大方鼎运到台湾的,由于战事紧急,再加上大方鼎太大太重了,想运到船上必须用起重机才行。文物运台时间再找起重机,大方鼎也就没被运走。

1959年,大方鼎从南京运到北京,被珍藏到新落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开馆后,观众如潮。在规模宏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展览馆里,各种精美的青铜器交相辉映,司母戊大方鼎傲视群雄,庄严、持重,气势压人,给人一种无言的强大震慑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人们久久伫立在大方鼎前,赞叹源远流长的中华青铜文化,赞叹中华民族出色的艺术创造才能。

司母戊大方鼎整体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4厘米,重达832.84千克。大方鼎呈长方形,有两个立耳,腹下连接四个中空的柱足,两耳外侧装饰一对虎嗜人纹,鼎的腹部装饰有饕餮纹等图案。腹的内壁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所以,它的全称是:“司母戊大方鼎”。那么,大方鼎是商代后期王室的礼器,学术界对大方鼎的年代重新进行了研究,认为是商王祖庚、祖甲为他们的母亲铸造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李先登先生研究了一辈子青铜器,对国博的司母戊鼎更是颇有研究。他说:司母戊鼎珍贵,不仅仅因为它大,它的精美花纹图案,也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和令人感叹的象征意义。那么,下面我就给您介绍一下铸造在司母戊鼎上的饕餮纹和虎嗜纹,看看这些神秘、瑰丽的纹饰代表着什么?

饕餮纹又叫兽面纹,它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处理儿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形象。这些精美的花纹图案代表了自然神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物的崇拜。

《吕氏春秋·先识览》说,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食人凶兽;《左传》中记载,饕餮是古代一个凶残的氏族部落。商周时期将饕餮纹装饰在青铜礼器上,使礼器显得更加神秘庄严,气势威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可以达到“上下相协,以承天休”的目的。用今天的话说,饕餮纹可以使社会达到安定团结。

虎嗜人纹装饰在大方鼎的两耳外侧,虎性情凶猛,是百兽之王,在人们的心目中,虎又是威武勇猛的象征。大方鼎上的虎嗜人纹更让人不寒而栗: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

司母戊鼎 十大传世国宝

可是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被老虎叼在嘴里的人头并没有恐惧的神态,好像猛虎并不是要真正吃人,而是在保护他们,显露出一种平静的表情。这不符合逻辑的图案令人费解,为什么即将被老虎吃掉的人竟能面不改色呢?

其实,虎嗜人图案不单单出现在大方鼎上,在商周时期的其他青铜器上也有体现,例如安徽出土的龙虎尊、流失到日本和法国的猛虎食人卣上都有类似的图案。研究人员认为虎嗜人图案具有某种图腾的含义。有的学者认为:大方鼎是祭祀礼器,巫师是祭祀人,被老虎含在嘴里的人头可能就是巫师本人,而老凶猛虎也只不过是正常祭祀中的一个道具罢了。

大方鼎重832.84千克,铸造这么巨大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浇铸它必须有巨大的熔炉。在距今3200年以前的商代,这样巨大的宝鼎是怎么铸造的呢?

司母戊鼎是青铜铸造的,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周礼·考工记》中有“金有六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剂”的记载。研究发现,制造大方鼎的合金成分与古书的记载完全相符。

古代铸造青铜器用陶范。陶范就是模具。大方鼎的鼎身每面用2块外范,鼎身用4块内范,底用4块外范,每足用3块外范拼成,整个鼎共用28块陶范;让研究人员感到吃惊的是,结构复杂的司母戊大方鼎,除双耳是先铸成后再嵌入鼎范之外,鼎身部分都是一次浇铸而成的。这种铸造工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不但反映了中国商代青铜文化的水平,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真可谓:“方鼎辗转定中原,神秘纹饰喻春秋。”

本集顾问:李先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3101.html

更多阅读

世界十大高山 世界十大山脉

世界十大高山如何区分拥有多个山峰的高山与单独的高山一直是个难题。一种较常见且直观的判断方法是利用最高鞍状山脊与毗邻较高山峰的高度差距,这一方法被称为地形突起(topographicprominence)或re-ascent(较高的山峰称为“母峰”)。高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经典电影歌曲 十大经典摇滚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经典电影歌曲一1956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乔羽作词、 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二1956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卢芒作词、吕其明作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排行榜 中国古代美男子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NO.1弥子瑕?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

转载 中国十大移民史 中国移民史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移民史作者:emperor97中国十大移民史一、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

声明:《司母戊鼎 十大传世国宝》为网友帅比柠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