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表示解释说明)
3、“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这两个破折号的用法?
1.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林海》)
破折号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表示注释说明,二是表示声音延长,三是表示话题转移。可是在具体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难题,如例1、例2中的破折号,看起来全都有注释说明的作用,又有话题转移的作用,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两种作用都不是。
这两处破折号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史进
广东省四会市城东小学 段淑群
例1、例2中的破折号都有突然转移话题的作用。所谓转移话题,是指一句话————的意思还没说完,思路突然转变又另起话头。凡是中途突然改变叙述角度的,都可用破折号表示。
例1写大年夜,天快黑了,每家每户都开了灯,烧好了烤鹅,正准备过节。写到这里突然改变叙述角度,说:“她可忘不了这个。”因此用了破折号。
例2叙述的主体是“小花”,后来突然改变叙述角度写了“小蝴蝶”(“它们”),因此用了破折号。
《小学语文教师》
[2005-12-07]
例句:“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关于这个破折号的用法,有的教师认为表示解释说明,有的教师认为表示意思的递进。
这个破折号的用法究竟是什么呢?
查找了相关资料才知道,这个破折号的用法是:表示解释说明。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6年6月1日起实施)中,破折号的用法有四种:(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话题突然转变;(3)表示声音延长;(4)表示事项并列分承。这个新标准,把原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和“意思的转折”这两种用法合并为“表示话题突然转变”。所谓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无非是指前后语句的意思发生了跳跃,不用破折号会使人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新标准将它们合并为“表示话题突然转变”是十分科学的。
例句中的那个破折号,前后语句的意思是一致的(都说那双鞋子大),并没有发生跳跃,故即使按旧标准的说法,也不可归入“表示意思的递进”。《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3期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