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泥人张〉》教学设计
学校开展“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活动,我有幸被老师选中给同学们讲《《俗世奇人〈泥人张》,李老师给了我半节课20分钟,这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爱画画的大作家
冯骥才,外号叫大冯,现年73岁,画画很棒的作家。个子比咱班最高的继行还高5厘米。是天津市个头最高的作家。
【一起看冯骥才的照片和他的书画作品】
【板书】作家分四级,中国、省、市、县。冯骥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书协、音协、美协等专业协会组成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简称文联,冯骥才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14春节晚会的艺术顾问。
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中国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 音乐家协会……
省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 音乐家协会……
市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 音乐家协会 ……
县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 音乐家协会 ……
在天津,他那1米94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造成对一些文化遗存的毁灭性破坏。冯骥拉起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提问】大冯要干嘛呢?
当然他不是暴力抗拆迁,他的队伍里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当然更多的是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大冯弄得动静挺大,所有的费用都是大冯自掏腰包,几十万元的稿费全填了这个大窟窿不说,连画作也所存无几了,全都换了钱用在了考察上。
【提问】大冯散尽家财搞的这件事儿大家支持不支持呢?
支持他的人却很少,政府官员要政绩,开发商要挣钱,居民想换新房子,于是很多人说,你放着小说不写,净搞些没用的。这让大冯很伤感。
【提问】大冯所做的工作有没有用啊?
但今天看,大冯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
2001年,冯骥才又戴上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顶“乌纱帽”。有一次去河北农村,路上突遇大暴雨,车子滑进了沟里,大家只好在泥泞中徒步前行。大冯的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摔了几个大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为了拯救民间文化,大冯先是想卖房子,后来还是重操旧业,夜以继日地画画,硬把手背上画出一个大包来。这30余幅画在拍卖了百万元,
【提问】大家算算,一幅画能卖多少钱?
大冯设立了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为的是让那些志愿者们能有口茶喝。台湾演员赵文瑄(注意:不是赵文浩)被大冯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也捐出了100万人民币,以表对大冯的支持。
好在大冯和他的志愿者们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也正在整理,无论对国家对民族,这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提问】为什么要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包括“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
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提问】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好!大家一起鼓鼓掌吧,
【提问】这话是谁讲的知道吗?
习大大
【提问】在城市中怎样保护历史文化呢?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提问】这话是谁讲的知道吗?
习大大
二、天津味儿
冯骥才的作品,带着浓厚的天津味儿
【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作家的风格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老舍《四世同堂》北京路遥《平凡的世界》陕北 张爱玲 《倾城之恋》 上海
【听天津快板《猫和老鼠》】:
猫:来到了天津卫,是嘛也没学会。
我学会了开汽车,压死了二百多,
警察来找我啊,吓的我一哆嗦,
我是连滚带爬钻进了耗子窝。
进了耗子窝,哟里面还真不错,
我左看右看这里还挺阔,
耗子见了我,吓的打哆嗦,
又稍息又立正跪下把头磕。
鼠:二伯儿二伯儿,你长的可真不错,
脸上的麻子是一个赛一个。
你家买黄豆,可不用带家伙,
一窝一棵足能搁二斤多。
【谁不听讲我就把谁编进天津快板啊】
竹板这么一打啊
咱要说点啥
咱要说点啥
咱要说点啥
(装想不起来状)
竹板这么一打啊
别的咱不夸
夸一夸咱班学霸
小翠敏她貌美如花
这个小翠敏啊
模样真不差
学习还顶呱呱
团支书兼课代表啊
她党政一把抓
……
【看图片】泥人张作品的照片
同学们小时候玩泥巴或者橡皮泥,有没有想过要把泥人捏得跟真的一样?
有一个人能把泥人捏得比真人更像真人,他的泥塑作品《编织女工》在1915年的时候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他的传人在奥运会期间为奥运健儿塑了栩栩如生的塑像,他开创的泥塑风格成为一个闻名于世的文化品牌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单。他是作家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中十七个奇人之一,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泥人张。
三、整体感知
我们先一起来读准生字,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跟读两遍。
(幻灯出示课文生字)
怵(chù)抠(kōu)撂(liào)气最冲(chòng)谁有钱谁横(hèng)
(多媒体播放配乐)
三、品读课文
过渡:作者在这个故事中一笔写出了两个张,泥人张和海张五。泥人张是捏泥人的,所以他来天庆馆饮酒为的是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海张五是个有钱的盐贩子,他到天庆馆就是来做吃客的。按理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可怎么就出了一件“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的事?
可能的回答:海张五狂,泥人张回击。
海张五的狂原文中是如何描写的?我们一起来朗读。
(幻灯出示: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人们都听见了,等着瞧泥人张怎样回报海张五,那么泥人张是怎么回报的呢?
可能的回答:泥人张用行为来回击。
同学们一起来读原文中描写泥人张回击的这段文字。
【提问】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找一找有天津味的句子
比如: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提问】请同学们按这个句式造句:
举例:翠敏的成绩继行的个头 李老师的才华
还有天津地域风格的字: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解释】横:不讲道理。
【提问】天津卫,天是什么意思?津是什么意思?卫是什么意思?
天津:天子的渡口,卫是屯兵之所。
还有
当下,成立城里城外最冲得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
冲:风头正胜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嘛:什么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赛:就像
【提问】泥人张常去哪两个地方?
——东北角的戏院大观楼和北关口的天庆馆
哪个地方去多点?
去哪儿干嘛?——去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提问】我们看下这天泥人张看到了哪些角色?
文中找一下。——泥人张、海张五、众人
四、说一说,概括人物性格:
泥人张:【提问】____世____人
俗世奇人
第一段:作者介绍——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市井里巷的艺高胆大的奇人:手艺高超、性格奇特(冷静沉着、不畏权贵)
海张五:
【提问】____世____人
俗世牛人
A、有钱人暴发户。
B、看外号——海张五,海是海仁的海,张,自己的姓屈居第二,五,则是在海家排行老五,意思就是说他狗仗人势嘛。人家当面就张五爷,背后叫海张五,要注意,背后的话才是真实的。
C、走路大摇大摆的,横冲直撞的——行为粗俗
D、大粗嗓门:在哪儿捏?……在裤裆里捏吧!——嗓门粗,语言更粗。粗俗
E、貌似生活在雅的世界里,实际上骨子里透着俗劲、俗气。
【提问】众人:____世____人
俗世俗人
也懂得巴结有钱有势的人
有热闹,也喜欢看热闹
表面巴结人家,其实也喜欢坏人倒霉,仇富
【拓展】
【提问】从安全角度讲,泥人张的做法可取不可取?
【板书】
对方己方
人数:31
战斗力年轻力状年老体衰
外援有帮手没人敢帮忙
风险:无无穷大
【个人意见】 这样当面对抗不可取,联系招远事件
【提问】
是什么力量使海张五没有报复泥人张?
海张五报复有没有能力报复
一、告泥人张侵犯肖像权
二、找俩个打手打他一顿
三、把泥人张灭了
但是他最后把泥人都买走了,不跟泥人张计较,息事宁人。
这样看,就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了吧,“正面人物”泥人张也有不可取之处,“反面人物”海张五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以我们读书不能人云亦云,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读别人读不出的东东,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
附:
泥人张
冯骥才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