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季人”出自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问答:“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呀?”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没有看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跟他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这个故事中的“三季人”在现实生活中真是不在少数。可以用“刺头”、“杠头”、“不吃亏”来形容他们。出现的场合大致两种:一是面对面的和他说某些事,无论与工作有无关系,无论是否为活跃气氛,拉近彼此亲密度,闲谈扯题外话到多远,“三季人”都会在令人兴奋一笑的高潮中给你当头一棒,喝斥着说你的不对,声音提高着满口这个不是,那个不应该的。二是你在和别人说话时,没他什么事,在一边干着别的事的他也会竖着个耳朵听听,说到一些他认为不对的地方,立刻插进来声音一定是盖住天地的,大刀阔斧的驳斥着你们种种不对,间接的显着只有他对,只有他懂。
遇到这种人真是十分扫兴,脾气大的人有想立刻抽死他的感觉。个人观点看法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立场、视角和透视度,通过语言的沟通和交流,达到和彼此信任的对方互换意见、倾诉衷肠的目的。但“三季人”的出现,令场面变得火药味十足,他们自认为“有理就在声高,你们说的全不对,我说的都对,你们都要听着”,这样的结果令人气愤的同时,他们也会失去很多东西。首些,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淡薄,没有人愿意吃两次或多次亏并和一个在他眼里永远别人没理的人聊任何话题,得到的反馈永远以失望告终。久而久之,这种人一定是没有一个真心朋友在他的身边。另外,“三季人”的性格脾气如此糟糕真是很容易得罪人。遇到心胸宽广的人时,对“三季人”的态度不过一笑而过,以“你对你对你说的全对”的话语来缓解紧张氛围。心眼小的人不乏少数,当时的脸红脖子粗的尴尬场景可能会让她们记一辈子。
当然,凡事都应乐观面对,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人,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一个春天生秋天死的可怜虫,何必跟他一般见识,这样就会让你心平气和了。如果你和他争执下去,那么可悲的是你也在渐渐的走入“三季人”的圈子,所以有时“吃亏是福”。再有就是,知道对方是“三季人”或有“三季人”在场时就不要进行深入的对话,最好能避而远之才就避之,这样你我都好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