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两本专业书,《真实的人的经济学》、《理性乐观派》,前者有点枯燥,是断断续续好不容易才看完的,后者比较吸引人,几乎是每天都要翻几十页。坚持看书,看纸质的书,受益还是比较明显的。
很多年前我就跟学生说过,我们每个人看世界了解世界都不过是盲人摸象,所谓经济学,只不过是以经济学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谁能保证我们看到了“经济”这只“全象”?正是如此。跨界,多视角地了解世界,会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客观。跨界,意味着不只是要看专业的书,不只是要了解本专业的的最新动态,也要了解其他的。跨界,意味着读不同的书、跟不同的人交谈、走不同的路。
记得几年前金融危机刚刚肆虐的时候,我跟同事W有过一次交谈,我是看到了身边很多企业遭遇寒冬而对未来感到有些渺茫,或者,是有些恐惧。W说,不用那么担心,事情总会往好处走的,这么一个大国,不必那么悲观。她总是很乐观,给人一直充满力量的感觉,我打心眼里佩服。
事情总是会往好处走的。的确如此,我们的世界不那么美好,却也不至于那么糟糕,跟久远的过去相比,无论是整个世界还是我们自己,的确都是在变好。我们的人口在不断增长,但因疾病、饥饿、战争、天灾等死去的人却在减少,至少在比例上如此,在平均寿命上如此。我们没有必要那么悲观。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了很多改革的讯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样的字眼令人欣喜。随之出台的很多细节性措施更是触动万人心,比如单独子女可以生二胎,我所知道的同事好友中就有好几个为之动心的,但也纠结,要不要二胎都有利弊吧,毕竟,孩子,不是只要生出来那么简单。
也许是年岁渐长的缘故吧,不乏好思想的我,行动上却是迟缓了很多,除非应付课题结题等急需事项,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尝试快速地将思路理清变成文字,遥想多年以前,我可以废寝忘食一周内变出自己满意的论文,但这样的景象已经很久没有再现了。这样,我多少有些悲观。
几年前,同事Z告诫我要抓住美好的几年多研究学术,当时,我是他较为欣赏的才女。他说,“创作的热情和才能也就只有那么几年最辉煌而已”当时不觉得,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如今,深以为然。
与我的一些总是积极向上的同事好友相比,我实际上是很消极的。很多事,内心并没有强烈的欲望,都是被人推着往前走的。最近有些惭愧的是,推我走的人变成了我的学生。
好在,有忧也有喜。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吧,看到学生展现出的激情和干劲,我自当欣慰。理性乐观派,理性乐观派,但愿我的那些思想不要跟行动力一样也快速消失。孩子们,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