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
《塔木德》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为此,一直得到上帝的赐
福,生有7个儿子,3个女儿。家产丰饶,有7000头羊、3000头骆驼、500对牛、500头母驴,还有许多男仆婢女。在东方人中,约伯是第一个大户人家。
约伯虽然十分谨慎地侍奉上帝,有一天还是突遭横祸,而这无端之祸竟然还是来自于上帝。
上帝在魔鬼撒旦面前因为约伯的虔诚而自豪。撒旦却认为,约伯之侍奉上帝,只是因为上帝赐福于他;如果上帝毁了约伯的家产子女,约伯必当面弃掉上帝。
上帝一时争胜心起,便将约伯交在撒旦手里,随他处置,以便从无端遭祸的反应中,验看约伯是否真的虔诚。
于是,在一天之内,约伯的牛羊驴和骆驼被人抢去的抢去,被火烧死的烧死,全部子女也在吃饭时因狂风吹塌巨房而被压死。
约伯突然遭此大变故,却没有改变他的虔信。
上帝为此在撒旦面前大大地炫耀。撒旦却回答说,这些毁掉的,都是身外之物;要是伤了约伯的身体,他一定会弃掉上帝。
好胜的上帝便又将约伯的身体交付撒旦处置。
于是,约伯从头到脚长出了毒疮,整天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妻子劝他弃掉神,死了吧。约伯却认为,人可以从神手里得福,也可以从神手里得祸,坚持不改自己的虔信。
后来来了三位朋友,想安慰他,看到他的这副惨状,都放声大哭,陪着约伯一声不吭地坐了七天七夜。
到此时,约伯终于开口抱怨,诅咒自己,而这三位朋友则轮番劝说他。
这些对话,占了整卷《约伯记》的主要篇幅,概括起来就是:约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没有行恶事,何以突然遭此惨祸?上帝降祸于他,究竟为的何事?为什么不给他说明,也不给他一个辩白的机会?恶人得福,义人遭祸,上帝行事究竟有没有道理?
而朋友们的劝解都是,上帝善恶必报,约伯必有罪恶,才会招致如此之祸,上帝不会不公道。
由于三个朋友没有一个说服得了约伯,故事中又突然插进了一个布西人以利户,他滔滔不绝地批驳了约伯,意思无非是,作为一个人,约伯根本不可能知道全知全能的上帝的道理。
以利户的长篇大论刚说完,上帝就在旋风中出现,并对约伯痛加训斥。
可上帝只字未提约伯遭祸的理由,只是大谈了一番自己的全知全能,以及对比之下约伯的无知无能。
约伯一见上帝显现,马上转过意来、虔诚忏悔,再无一点怨意。
有意思的是,接着,上帝却说,约伯的三位朋友所说的维护上帝公正形象的话,还不如约伯的抱怨正确,令他们去到约伯那里献上燔祭,否则,就要向他们发怒气。
最后,上帝重新赐福给约伯,让他重新生了七子三女、家产则增加了一倍。约伯自己又活了140年,直到年纪老迈,满足而死。
从这篇议论风生的《约伯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充分体现犹太民族智慧的若干独特的观念和思路。
约伯怀疑上帝的公正,而三个朋友维护上帝的公正,结果反倒是约伯的怀疑比三个朋友的维护来得正确。这决不能理解为上帝承认自己的非公正,而只能理解为约伯所怀疑和三个朋友所维护的“对象”有问题。
约伯--怀疑的不是上帝本身,而是他所知晓的上帝的道理。三个朋友维护的,也只是他们所知晓的上帝的道理。然而,以人类的这点智慧怎么能保证他们所知晓的上帝的道理便是上帝的真正道理呢?
既然不是真正的道理,那么对这种道理加以怀疑,当然要比对其加以维护来得正确。因为怀疑还可能引发出对真正道理的认识或接近之,而维护则只能永远停留在这一纯属误解甚或曲解的境地。
犹太人特别注重研习《托拉》(律法书),注重从“成文”《托拉》中重新发现“子虚乌有”或至少已像声波消失在空气中一样的“口授”《托拉》,甚至主张人在来世所能享受的最大幸福,乃是同上帝本人一起研习《托拉》,其中所包含的,就是这一“怀疑比盲目信仰庸俗化道理来得正确”的道理。
可以说,那种庸俗化的道理,已迹近于偶像,因为它已经成为某种刻板模式,其信奉者也迹近于偶像崇拜,而偶像崇拜正是犹太人最为反对的,“摩西十诫”中就有“不可造偶像”的律条。
犹太民族把“真正的道理”抬高到这般玄而又玄的高度,既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僭越上帝的可能,同时也给予人根据现实需要而构想种种道理的“意志自由”和“思想自由”。这种“适度的开放性”正是犹太民族在固守一本不变的《圣经》的同时,却能始终跟上时代步伐甚至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根本奥秘所在!
越是“不可能的”事做起来越顺当
《塔木德》上说:“世间的事非常奇怪,越是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做起来越顺当。”据说,犹太人哥伦布经常引用这句格言。
1485年5月,哥伦布到西班牙去游说:“我从这儿向西也能到达东方,只要你们拿出钱来资助我。”当时,没有一个人阻止他,也没有人刺杀他,因为当时的人认为,从西班牙向西航行,不出五百海里,就会掉进无尽的深渊,到达富庶的东方,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是,在他第一次航行成功,第二次又要去的时候,不仅遇到了空前的阻力,而且还有人在大西洋上拦截,并企图暗杀他。至于原因,非常明确,因为沿这条航线绝对能够到达富庶的东方,他再去一回,那儿的黄金、玛瑙、翡翠、玉石、皮毛、香料,就会使他富比王侯,不可一世。
越是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做起来越顺当。这一道理,在哥伦布死后就被人遗忘了。直至五百年后,在华尔街上,才被一位名叫巴菲特的美国人发现。
1973年,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认为,曼图阿农场的股票能够复苏;有的甚至认为,曼图阿不出三个月就会宣告破产。然而,巴菲特不这样看,他认为,越是在人们对某一股票失去信心的时候,这只股票越可能是一处大金矿。果然,在他以每股5美分的价格买入一万股之后,不到五年,他就赚了4700万美元。众所周知,现在他已是紧排比尔·盖茨之后的大富翁了。
哥伦布所发现的那个道理,前不久又被一个人发现。他是法国的一位小男孩。这个小男孩7岁时,创办了一个专门提供玩具信息的网站。当时,没有一个人把他放在眼里,没有一家同类的公司视之为敌,也没有哪家行业公司会来找他签订行业约束条款。他们认为,那个网站只是一个孩子的游戏,成不了什么气候。
谁知结果却出人意料,这位小男孩不仅把网站做大了,而且在他十岁时,就通过广告收入,成了法国最年轻的百万富翁。
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越是有可能做到。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必然谁也不去关注,谁也不去攻击,谁也不去设防;再者,不可能实现的事,一般都没有竞争对手,第一个去做的人正好可以独自乘虚而入。
另外,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肯定是件十分困难、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事。因为太难,所以畏难;因为畏难,所以根本不去问津。不但自己不去问津,甚至认为别人也不会问津。
犹太人相信,世界上真正的大业,都是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的;在人类一步步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过程中,不可能的事,一件还没有。
既避开合同的漏洞又不违约
有一次,洛克菲勒想在巴容县铺一条与竞争对手平行的油管,但对手已让县议会通过一个“除了已经铺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巴容县”的议案。他苦思一计,一夜之间铺管完毕。
次日,面对控制他的县当局及媒体记者,他说:“希望大家到现场参观一下,以判定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管是否已经铺好。”结果令自知议案不严密的县当局哑口无言。犹太商人像这样钻法规空子的事例很多。马克思曾说过“犹太人的狡猾手法,就是狡猾地规避这些法律”。
在“钻空子”方面,卓别林也曾有过一次上乘表演。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79部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有声片。他在1938年开始为拍片秘密做准备。1939年1月1日,卓别林着手编写剧本,三个月后即告完成。同年六月,他公开向报界透露片子的内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的侵略魔爪伸向欧洲各地。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独裁者听说要开拍一部公开讽刺他的影片,气急败坏地叫嚣:“把那个肮脏的犹太人抓来绞死。”
纳粹德国的驻美使馆向好莱坞发出通牒,威胁说,如果卓别林的拍片计划不受阻止,纳粹德国将抵制美国好莱坞的全部影片。同时,卓别林也收到许多恐吓信,扬言要处死他。但是,卓别林毫不畏惧地说:“让这些狗去狂叫吧!”
1939年9月7日,《大独裁者》正式开始拍摄。
《大独裁者》开始的名字是《独裁者》。它改名还有一段故事呢。
卓别林带着演员前往外地拍摄外景。正当工作紧张的当儿,忽然,派拉蒙电影公司向卓别林写信说,《独裁者》的题目原是他们的专利品,因为他们有过一个剧本,题目就叫《独裁者》。
卓别林感到事情节外生枝,很有些棘手,便派人前去跟他们谈判。谈来谈去,对方坚持不肯退让,除非将剧本的拍摄权交给他们,否则决不罢休。
不得已,卓别林只得亲自找上门去,好言好语地同他们商量。可是派拉蒙公司坚持,如果卓别林不肯出让拍摄权,又要借用《独裁者》这个题目,那就必须交付2万5千美元的转让费,否则就要以侵犯版权罪向法院提出诉讼。
硬也不行,软也不是,感到左右为难的卓别林灵感爆发,机智地在《独裁者》前面添了一个字,使得派拉蒙公司勒索2万5千美元的计划顿时化为泡影。
原来,卓别林添上了一个“大”字。按卓别林的解释,那部电影的题目加了“大”字,成了《大独裁者》,就不是派拉蒙公司剧本所意味的一般独裁者了。两者之间有了质的区别,怎谈得上侵犯专利权呢?
《大独裁者》1940年10月15日正式公映。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光明与黑暗交战的关键时刻,卓别林用自己的影片为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贡献。
既避开合同的漏洞又不违约
从前有个国王,他只有一个女儿,长得聪明美丽,深受国王喜爱。
一次公主得了重病,危在旦夕。束手无策的御医告诉国王,除非得到神药,否则公主就没救了。
国王焦急万分,赶紧贴出布告:任何人只要能治愈公主的病,不仅公主可以嫁给他,而且还立他为王位继承人。
在遥远的地方有弟兄三人,其中老大有一个千里眼望远镜,正巧看到了国王的布告。他便同两位兄弟商议,要去治好公主的病;两个弟弟也各有宝物:老二有一块会飞的魔毯,可作交通工具;老三有一只魔力的苹果,不管什么病,吃了这个苹果马上就会痊愈。
三兄弟商量好后,就一起飞往王室。公主吃了苹果后,果然疾病痊愈。
国王欣喜若狂,立即命令准备宴会,向全国宣布新驸马。
可是,国王只有一个女儿,而治病的却是三人,从生活实际和犹太律法上都不允许“一女事三夫”,那么究竟让公主嫁给谁呢?
老大说:“如果不是我用千里眼看到布告,我们也不会想到这儿为公主治病。”
老二说:“如果没有魔毯,这么远的地方,怎么能来得了呢?”
老三说:“如果没有魔力苹果,即使来了,也治不好病。”
这个问题使国王很为难,公主既不能嫁给三个人,又不能单独嫁给其中一个人,否则就是对其他两人的失信。违约同样是犹太律法所不允许的。那么,只能说布告上的内容有漏洞,若想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避开漏洞。
国王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定了拿苹果的老三为驸马。
国王认为,有千里眼的老大,仍然拥有千里眼;有魔毯的老二,仍然拥有魔毯;只有老三将苹果给公主吃了,最后什么也没有了。根据《塔木德》律法:“当一个人为一人服务时,最可贵的还是把一切都奉献出来的人。”这就是国王为了避免违约,而又避开合同的漏洞所寻求的一条标准。即不看谁对治病的贡献大,而只看谁奉献得多。
事实的真相往往并不是黑白分明的
事实的真相往往并不是黑白分明的
《塔木德》上说:“有些争论连上帝都无法裁决。”
以利泽拉比与同道们在一个复杂的律法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论。以利泽拉比引用了各种论据,就是不能使同道们信服。最后,以利泽拉比只能要求神来干预以证明他的正确。
以利泽拉比大声说道:“如果律法同我的观点一致,就请这棵角豆树为我证明!”
于是,角豆树移动了100尺。
然而,同道们却说:“角豆树作不了证。”
以利泽拉比又大声说道:“要是律法同我的观点一致,就请这小溪之水为我证明!”
于是,小溪便离开原来的河道,往后退了一段。
然而,同道们却说:“河道作不了证。”
以利泽拉比又大声说道:“要是律法同我的观点一致,就请学院的围墙为我证明!”
于是,学院四周的墙开始崩裂,眼看着就要倒塌。
这时,约书亚拉比喝道:“研究《托拉》的学者们争论,与你围墙何干?”
出于对约书亚拉比的尊重,围墙没有倒塌;但出于对以利泽拉比的尊重,墙也没有恢复原状,就一直这么倾斜着。
最后,以利泽拉比只好祷告:“要是律法同我的观点一致,就请上天为我证明!”
于是,天上传来了声音,宣告道:
“你们同以利泽拉比争论什么?律法同他的观点是一致的。”
约书亚拉比闻声站了起来,当即宣布:
“不是在天上。”
约书亚拉比的这句话,语出《圣经·申命记》:“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不是在天上,使你说,谁替我们上天取下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
显然,此话本意应是:上帝的诫命不是世人难以遵守的,不像天上之物不可企及。
那么,这句话用在这儿又是什么意思呢?
杰勒米亚拉比解释道:“《托拉》早已在西奈山上给予了以色列人,我们对天上的声音已不再关心。因为上帝早在西奈山上就写下了:必须赞同大多数人的意见。”
犹太人认为,在很多时候,事实的真相往往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不同人的观点可能存在分歧,这并不意味着其中一定有某个人的观点错了,必须做出某些改变——经常的情况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
巧妙地解决交织着矛盾的问题
《塔木德》上说:“知道什么问题最好不回答,也是一种智慧。”
中世纪时,有个埃及国王接连打败了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王国。但他连年用兵,国库快空了;此时,又急需一笔巨款,却发现再也拿不出钱了。他的主意打到了犹太富翁麦启士德的身上。但他知道犹太人决不会轻易出钱,得做个圈套让他钻才行。国王思索了好久,总算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把麦启士德请进宫,摆上山珍海味盛情款待。酒过三巡,国王喷着酒气向富翁请教道:“麦启士德先生,听说您学识渊博,智慧过人,我想借此机会向您讨教一个问题。”
麦启士德见国王那副故作谦恭的表情,怀着戒备的心理说:“不敢当,不敢当,我麦启士德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
“不必谦虚。”国王继续说,“听说您对宗教很有研究,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到底哪一种才算是正宗呢?”
聪明的麦启士德一听此话,就知道国王在耍弄阴谋诡计,假如自己偏袒哪一方,而贬低另外一方,说不定会中他的圈套。这问题不能直接回答,不妨同他兜个圈子再说。他想了一会,沉着地说:“陛下所提的这个宗教问题,真是太有意义啦!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假如陛下允许我讲完那个故事的话,就一定能得到一个美妙的答案。”
国王点点头说:“那您请讲。”
麦启士德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大富翁,家里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特别有一件稀世珍宝,是一只闪烁着异彩的戒指,价值连城,富翁特别珍爱。临终前,他在遗嘱上写道:得到这戒指的便是他的继承人,其余的子女都要尊他为一家之长。遗嘱要后代永久保存好这个传家之宝,不能让它落到外人的手里。
得到这戒指的子子孙孙,都用同样的方法立遗嘱教后代们遵守,谁得到戒指谁便是一家之长。后来,这戒指传到某个后代手里,他有三个儿子,个个受到他的钟爱。在临终前,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把戒指传给谁。
当时,三个儿子都向他请求得到戒指。他想不出好办法,只得私下里请来一个身怀绝技的匠人,仿造两只戒指。父亲临终前,就把这三只连匠人也难分真假的戒指,私下里分别传给了三个儿子。这下可好,待父亲一闭眼,三个儿子都拿出戒指作为凭证,要求以家长的名义继承产业,可是谁也分辨不出哪只是真品。于是,究竟谁应该做真正的家长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无法解决。
麦启士德讲完故事后,微笑地对国王说:“尊敬的陛下,天父所赐给三种民族的三种信仰,难道不是和这三种情形一样吗?你问我哪一种才算正宗,其实,大家都以为自己的信仰是正宗。他们都可以抬出自己的教义和戒律来,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义、真正的戒律,以为自己是天父的真正继承人。这个问题之难以解决,就像是那三只戒指一样,实在叫人无从做出正确判断。陛下您说对吗?”
国王面对聪明机灵的麦启士德,一时无言以对……
在历史上,像麦启士德一样聪明、灵活的人是很多的。
罗马的皇帝和以色列最伟大的拉比关系密切,因为他俩是同一天出生的。
有一天,罗马皇帝派一位使者给拉比带来口信说:“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我死之后想让儿子继位;第二件事是准备让以色列的大巴列市成为自由关税城市。可是我只能先做一件事,但不知该先做哪一件?”
由于当时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如果以色列人知道拉比回答了罗马皇帝的问题,一定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拉比无法回答使者带来的问题。
使者回来向罗马皇帝汇报了事情经过,皇帝便问他:“当你把我的口信说给拉比听的时候,他正在干什么?”
使者回答说:“拉比让儿子骑在自己的肩上,然后把鸽子交给儿子,儿子把鸽子却放飞了。
除此之外,拉比什么事也未做。”
罗马皇帝马上明白了拉比的意思,意思是让他先把王位传给儿子,然后由儿子让大巴列市成为自由关税城市。
过了一段时间,使者又送来了皇帝的请教事项:“我手下的官员欺骗我,我该怎办?”
拉比同样以哑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走到菜园里,拔起一棵菜;几分钟,又拔起一棵……
罗马皇帝同样明白了拉比的暗示,那就是:“不要一下子除掉你的敌手,要分成几次,逐步消灭”。
这则故事说明,拉比和罗马皇帝的私交既没有损害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也没有违法,那么是无可厚非的。但当罗马皇帝向他提出咨询时,他又不便于当面回答,而他本人又不愿意断绝这份友谊,所以他只好采用暗示的方法,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拉比的智慧在于,他既没有在“说”上违法,也没有因机械地守法而压制自己的表达,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交织着矛盾的问题。即所谓不可以说,却可脚踏实地地去做,这正是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迪。
诱使对方产生错误的“想像”
诱使对方产生错误的“想像”
《塔木德》上说:“尽量不要说谎;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说实话。”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使人难于把握分寸,犹太人在生活中却做得非常灵活。
售货员费尔南多在礼拜五黄昏经过一个小镇。由于身无分文,他无法食宿,只好到犹太教会堂找执事,请他推荐一个提供安息食宿的家庭。执事查了一下记事本说:“本礼拜五,路经本镇的穷人很多,每家都住满了客人,唯有一家
开金银店的西梅尔家例外,不过他从来不接纳客人。”
“他肯定会接纳我的。”费尔南多很自信地说。之后,他就去了西梅尔家。等敲开门后,他神秘兮兮地把西梅尔拉到一旁,从大衣兜里取了一个砖头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声说:
“请问您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
金银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这时已到了安息日,不能继续谈生意了。为了能做成这笔生意,他便连忙挽留费尔南多在自家住宿,到明天日落后再谈。
按照犹太教规,每周五日落至周六日落,这24小时为安息日,这期间不得从事任何工作。另外,孤身在外的旅客在这期间有权利在路经的犹太人家里获得食宿方面的照顾,因为这一天,即使旅人也不出门。
于是,在整个安息日,费尔南多都受到热情款待。当周六晚上可以做生意时,西梅尔满面笑容地催促费尔南多把“货”拿出来看看。
费尔南多故作惊讶地说:“我哪有什么金子,只不过是想问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而已。”
在这则故事中,那个售货员“暗示”对手上当的技巧可谓高明。他在一个不谈生意的时候,问了一个似乎是生意上的问题,而且表情神秘兮兮,拿着一个砖头大小的小包,这就使对方产生了“想像”,感觉是有客户来了,加之对方又求财心切,结果只能上当受骗,一厢情愿地把别人的“随便问问”当作客户。
采用旁敲侧击、转移视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