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下旬,为期两天的摄影艺术现场交流会结束时,已是中午12点,匆匆收拾行囊赶往永春,第二天与康哥一块攀闽南的“小泰山”,去圆孩提时之梦。
一大早,康哥娴熟地驾车由永春县城出发。一路上,我时不时重温孩提时依偎外婆怀里听她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车缓缓驶入了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走下车,举目仰望,孤峰独耸,古树参天,林茂翠绿,奇花异草,处处散发着一种原始的纯朴和野性,好一派江南无山不树,无树不绿的古朴风貌一览无余。
拾级而上,一条傍着山腰修建的小路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沿着这略曲的小道缓缓前行,风景这边独好我走走停停的尽情地观赏这里的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当我行到这里一处原始神态林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小道两侧的植被上许多树基本老态龙钟,且大多为逢春开花的树种,看得出它们千百年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你搀我扶,抱得铁紧,有的甚至同根所生,枝同连理,不仅独秀,而且情深。
走出山腰小道,眼前豁然开朗,一块硕大的广场中央伫立一尊容貌慈善,令人敬仰的石雕。康哥介绍说,这尊石雕就是仙妈。环视广场四周,层峦叠嶂,山下炊烟袅袅,桃溪蜿蜓;站在巅峰,凭栏远眺,颇有登泰岳,一览众山小之感。
这神秘且高洁的百丈岩,海拔999米,山势险峻,地理独特,因其一峰独耸,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仰天烛火,得以百丈岩之美誉。
百丈岩,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云集,饮酒赋诗。宋朱熹、清宰相李光地、水师提督施琅等,都曾登临游憩。清•水师提督施琅“一峰孤出插晴天,百丈崔巍烛样传。真个凌云惟咫尺,不知何代隐三仙。登临已是虚空上,潦倒无非绣佛前。谢得苏君能醉客,指看桑梓数峰悬。”清•榜眼邓启明“馋岩宛接蔚蓝天,胜迹于今孰指传。众道钟灵齐泰岳,自渐证果出琼仙。一身羁系官江界,片纸酬恩寄殿前,登陡拟乘骢马暇,丹枫林外羽衣悬。”和“荣荄旃蒙荒落,毓秀上章执徐。”等杰作诗文、楹联均出自百丈岩,寺内现幸存有朱熹、弘一等寺匾、碑刻多方,已成为闽南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之瑰宝。
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千层垒叠的万级梯田由飘渺的山脚观山伸至百丈岩峰颠,尤如天梯一般,这一道独特地自然景观,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曾经有一诗人慕名亲登百丈岩即兴赋诗“叠翠峰峦万层田,云梯百丈接青天,攀登不惜盈身汗,雾里耕耘岂是仙。”诗人即兴赋诗的赞美,可见百丈岩梯田蔚蔚壮观。
据资料,百丈岩巅峰的马寺庙兴建于宋代,迄今有千年历史。相传为马氏女入山修炼,为当地民众疗疾治病,其德感天。坐化之后,上千乡邻受其恩惠,民众自发捐资为其塑像建庙,奉以香火,寄望仙姑广佑众生。民间至今广为传颂马氏女(马金英)因救父一事感动皇帝而被册封为义女的版本之说,故马氏庙亦称公主殿。
殿中供奉历经千秋的仙妈真身(为闽南罕见的肉身佛),其脸部因长年香薰而变成黑色,文革期间,仙妈尊佛受当地善信的秘藏,得以幸存。现古朴典雅,刻工精细的公主殿,系八十年代重建,主殿两侧为厢房,设有“仙乡一度”,供香客、游人住宿或祈求仙梦之用。
游完整个景区,我的游兴还未尽,手中的相机依然不停地采撷百丈岩风光。一护寺的老者道笑着对我说,每逢春季,百丈岩之晨,曦光初露,红日在云海之中冉冉升起,庙宇似天外琳宫,极为壮观,此处不失为观赏云海日出的最佳之处。
护寺老者之话,着实令我遗憾,时值仲秋,我与康哥是日出两小时后才抵达巅峰的,自然是看不到百丈岩云海日出的美景。
嗨,说啥也无济于事,真要想一睹百丈岩的云海日出,明年的春天再来吧。
结束语:每年的中秋佳节,是百丈岩观光的旅游高峰期。N多游客在百丈岩通宵达旦,赏月谈天,品赏桃源夜景。此时的百丈岩,又为海内外赤字聚会的场所,亦是文人墨客呤咏唱和的首选之地;到百丈岩观光、游憩,诗人的笔下能生花,画家的画卷能润色;游憩观光、俯察江山秀色,陶冶性灵,各得其所,人生夙愿,其乐无穷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