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与批判 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

摘要:“解构”是“在场的”当下状态,是反理性、疯狂的反逻辑和反体制文化的。后现代是解构的时代文化背景,解构思想批判发展传承了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建筑在这种批判结构主义的思想下具有了共性特征,本文立足于解构思想指引下的建筑形式,从追溯建筑思潮的发展到用语言学的观点去演绎解构主义建筑。最后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深刻剖析,站在批判的角度去理解解构主义建筑。

关键词:解构、解构主义、批判、现代主义、语法规则、形式、逻辑、整体

1解构主义思潮的历史沿革

当代建筑思想的发展已进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很难评定哪一种思想是主流。但纵观历史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得出了三大主流建筑思潮: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图1)。从解构主义建筑思潮的历史发展来把握建筑思想于时代背景下的演进,深切地理解“解构”的文化内涵。

图1建筑思想三大主流发展框架图

如果说古典建筑是手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建筑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信息社会的产物[1]。古代建筑有宏大的体量、三段式布局、中轴对称,也就是通过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来表现皇权的威严。在手工业时代的背景下,建筑非常强调装饰,绘画、雕塑、装饰构件在古代建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工业时代,建筑师渴望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条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主张形式追随功能,重视建筑标准化工业化生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给予建筑师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建筑师开始反思现代主义信奉的普遍性真理,反对现代主义过分关注技术与功能。后现代主义重新确立了历史传统的价值,承认建筑形式独有的联想及象征含义,使之摆脱了技术与功能逻辑的束缚,恢复了装饰在建筑中的合理地位,最重要的是树立了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根本上弥补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不足[6]。

解构主义就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浪潮中诞生的,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之后已经出现的那些历史主义或通俗主义的思潮和倾向都持有批判态度,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颇具先锋特征。

2解构主义的内涵外延

解构主义建筑不是一种建筑技能的运用,它是承载着建筑师思想,采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去传承其批判精神。在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冲击下,解构主义建筑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下对建筑的反映。就像不断扩大的后现代城市,喧嚣、狂奔、呼啸、尖叫、庞杂、斑驳、形形色色、杂存、鲜活的拼贴[5]。

2.1解构主义的起源

解构主义这一名称并不是起源于建筑领域的,它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2.2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哲学是在对结构主义哲学的继承与批判中建构起来的,解读解构主义要从它们之间的差异去考量。结构主义认为人类对知识与概念的表述要依靠语言,语言系统是一个符号系统,有一定的规则,能传达意义,语言的意义取决于语言符号的差异性,符号传达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只要遵循语言规则和约定的语意才能达成相互的交流。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提出了质疑,认为如果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符号的差异性所决定,那么寻求符号含义的过程只能是一个新的符号取代另一个待解符号的过程。这样,语言系统自身是不稳定的、开放的。通过直观的对比(图2):解构主义在结构特性、总体性、逻辑性上传承与批判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展了新的建筑思想的模式。

图2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对比表

2.3解构主义建筑思潮的外延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的形成并非只是一种哲学使然,它乃是这个时代多元文化思考的一个折射面,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当启蒙运动所开启的理性精神为西方带来了进步与繁荣之后,又不得不担起个汇总现代性问题的“病因”之责,成为各种反思的众矢之的。解构主义建筑力图消解被强加的一种形式与意义的所谓逻辑对应关系,在形式上突破传统,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新的建筑美学。

解构主义的建筑美学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3解构者的语言规则

解构思想的涌现,发动了一场空前盛大的颠覆、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运动,充斥了包括哲学、美学、文学和艺术等在内的多个领域。解构主义最先被运用到文本的解读分析上,引发了一系列对语言学、符号学的再思考。

解构是对语言的一种消解,若把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比喻作语言规则的游戏,我们可以根据符号、语义、句法之间的关系和对后现代建筑语法规则的解释来了解解构主义的句法与语义组合制度(图3)。在语言学体系中,有深层结构,我们解释为集体无意识原型,包含感情和象征等因素;也有表层结构、语音或物化形式,比如材质、构件形状等;还有词素、形态素,具有隐喻性,在建筑上表现为构件,它们共同都存在着要由语境来规定其意义的特点[4]。身体通过视觉、触觉,感受到了形状与尺度、材料与颜色,在我们心理上形成“影像”、标志和各种符号,通过我们的“解释”,即通过对符号约定俗成的意义进行联想、类比、组合、想象、理解,符号构建成系统,形成意义。最后,符号序列被话语化。

如果,把建筑的构件(柱式、梁、门、窗、线脚等)、空间(尺度、体量、形状)、材料、结构、构造、光影比喻作建筑的语汇。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解构建筑创作者运用了特定的语法去组合语汇,并构成语境。解构主义建筑摒弃了逻辑构图,运用拆解、相贯、偏心、反转等手法消解了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打破原有秩序,创造新的秩序。它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那一套语法规则,批判了传统的、逻辑的、理性的标准,却运用了现代主义的语汇,创造了新的语境:通过拆解建筑语汇再编辑成结构序列中的片段,在人的主观意识作用上能动的感受空间效果或构成一个精彩故事。

解构者利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形态制造出“解构”的建筑场所,通过伯纳德·屈米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去理解解构者创造的语境。

图4点线面系统图5构思草图

在公园的设计上,屈米舍弃了法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结构上由点、线、面三个互不关联的要素体系相互叠加而成(图4、5)。“点”有120m的网线交点组成,在网格上共安排了40个鲜红色的、具有明显构成主义风格的小构筑物。这些构筑物以10m边长的立方体作为基本形体加以变化(图6)。“线”由空中步道、林荫大道、弯曲小径等组成,期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林荫大道有的是利用了现状,有的是构图安排的需要。在规整的建筑与主干道体系之中还穿插了弯曲的小径。小径将一系列娱乐空间、庭院、小游泳池、野炊池、教育团等联系起来。“面”是指地面上大片的铺地、大型建筑、大片草坪与水体等。

图6“点”——小构筑物(部分)

对于这种深受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并且纯粹以形式构思为基础的公园设计,屈米认为是一种以明显不相关方式重叠的裂解,为基础概念建立新秩序及系统的尝试。这种概念抛弃了设计的综合与整体观,是对传统的主导、和谐构图与审美原则的叛逆。他将各种要素裂解开来,不再用和谐、完美的方式相连与组合,而相反用机械的几何结构处理,以体现矛盾与冲突。这种结构与处理方式更注重景的随机组合与偶然性,而不是传统公园精心设计的序列与空间[11]。

解构者构筑的空间意境使得建筑叙事向语言回归,语言本身成了一种“阅读”,一个“行为”。所以,笔者试图用语言的构成法则来说明创意概念的转化,因为理解语法规则就是理解思想如何成为形式,也即理解思想如何成为建筑。

4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

解构主义建筑由“解构”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形式追求幻想的实践,尽管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设计技巧和形式,但探究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可以看出它们形象上的一些共同特征。

一是散乱。解构建筑在总体形象上一般都显得支离破碎、疏松零散,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处理上极度自由,避开建筑学中一切已有的法式、程式和秩序,努力叫人摸不着头绪;

二是残缺。不求齐全,力避完整,有的地方故做破碎状、残损状、缺落状、不了了之、令人惊愕又耐人寻味,充满残缺美;

三是突变。解构建筑中的各部分和各种要素的连接都很突然,没有过渡。它们好像是偶然地、碰巧地撞到一起,为什么这个样子?又为什么那个样子?说不清,鬼神莫测;

四是动势。大量的采用弯曲、扭转、颠倒、波浪型都等具有动态的形体,从而造出失稳、失重,好像马上就要滑动、滚动、移位、翻转、坠落以至于给人一种要坍塌的不安架势。有的比较活泼,给人轻盈、灵巧、潇洒、飞升的印象。和西方传统建筑的稳重、端庄、肃立的形态相比较,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

五是奇异。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的标新立异,倾心于解构的建筑师更是变本加厉,可以说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绝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东西,而且竭力超越常规、常法、常理。他们在处理建筑的形式如玩杂技一般,有着不惊死人不罢休的气概。在他们那里,正常为不正常,反常道变成了正常[7]。

5解构主义建筑的批判

以上,从建筑思潮的发展脉络,到解构主义的起源,再到解构主义建筑的模式语言,最后到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去深刻解读了解构主义。那么,解构主义建筑这样的一种形式又该怎样去看待呢?笔者作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这种吸引眼球的建筑形式进行考量和提出质疑,希望以一种批判的视角去审视解构主义建筑。以下,笔者提出四个批判的观点:

一是拆解构图把玩形式。

解构的“解”是指消解,消解的是现代主义建筑僵硬的形式语言,消解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所体现出来的二元对立。解构的“构”是指设计构图,是建筑语言的形式,而不是建筑的结构[20]。建筑的结构不是被解构的对象,它牵扯到建筑的核心功能,是不能被消解的。解构者本意就是要否定传统哲学的逻辑性与整体性,但是,建筑本身就是具有功能特性构筑的空间。在这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逻辑,是不能随意否定和颠覆的,当然解构者也不能。于是,解构者往往只能把玩形式。

盖里设 计的很多作品都是抛弃功能的,像一种搭积木的游戏,只是几何体的任意拼凑(图7)。就如盖里设计的柱子,裸露在建筑外部,毫无目的,这是形式追随幻想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建筑给人的感觉是:漫不经心的随心所欲、不顾功能任意追随形式的美感以及令人们的视觉支离破碎感[12]。

图7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二是摧毁城市界面。

对于一栋建筑物,外界面的存在形成了建筑轮廓;而对于一座城市,界面打造了城市的天际轮廓与边缘形状。如巴黎的戴高乐广场、北京的古城区,构筑成了该城市特有的建筑空间形态,也反映了城市特有的本土文化。而解构主义建筑旨在追求形式,过分在乎部件本身,而忽略对整体的逻辑结构上的回应,往往使建筑缺乏了对周边环境和城市界面的考量。解构主义建筑被喻为“沸腾的天际线”。

扎哈·哈迪德通过体量、线条、光影、空间尺度来表达某种“雕塑”的形式感,非中心化、不平衡、随心所欲以及某种“仿生学”一样的形式(图8)。她背离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集中式、平衡感、和直线方盒子,建筑从此变成了抽象雕塑一样的空间形式。建筑造型犹如爆炸中的建筑碎片、以锐利的弧线、强烈的动感和力度,在宇宙空间飞舞[4]。

图8维尔纽斯古根海姆博物馆

扎哈骨子里的叛逆正是酝酿“解构”思想的温床,当记者提问扎哈:“你的设计怎样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使建筑与其和谐融洽。”“我不与任何东西互动,我不相信和谐,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那为什么要和它们和谐?”扎哈标新立异并深深质疑一切已有的建筑模式与规则,她要擦去一切东西,开始一个新的样式。也是因为对建筑这样的理解,在大地上竖立起的一座座解构主义建筑,无形地打破了城市界面。

三是立体拼贴式“建筑雕塑”碎片。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建筑三要素:坚固、实用、美观。笔者认为,建筑的特性是思想意识、功能、物质技术和美学法则四因素的总合而缺一不可。而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形态,与建筑有着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建筑当作一个艺术品般创作,就会偏离了建筑对空间创造的意义。解构者把建筑视作一座空间构成的艺术品,用“无序”的空间作有效的控制,是拼贴建筑雕塑片段的模拟手法。

盖里是解构主义的佼佼者,他擅长不同体量的多元构成,将迥异的空间形态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同时并置在一个形态当中。他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将很多体量组合在一起,用现代雕塑艺术的创作语言来进行建筑形态的创作,使纷繁的构成要素“随机”的组合产生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图9)。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立体拼贴式的构成艺术品,结果是,不同要素的多元并置产生“建筑雕塑碎片”。

图9西雅图体验音乐博物馆

四是“外科手术式”的空间剪辑。

解构主义与批判 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

“外科手术式”就是由一系列“单一空间”组成的整个建筑形态体系,就像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个“单一空间”就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器官。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把建筑形态的皮肉脱离,并使沟痕中的骨骼外露,这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中强调用流线来感知空间体量的方式完全不同。这种外科手术式颇有强蛮的味道,它通过拆解建筑语汇,再编辑成序列中的片段,有的构造成雕塑的偶然形式,有的仍然坚持了现代主义的几何性与抽象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断裂历史,没有历史的意象,重视改建项目。他们有的偏重直觉、灵感、自发性、冲动、颤抖,有的偏重理智和几何形式的组合、分析、处理、控制[4]。

伯纳德·屈米的著作《哈曼顿手稿》中阐释了解构主义建筑空间事件的诱发关系:将建筑表现从传统的形式里解脱出来,转而表现空间与用途的关系、类型与项目的关系、主体与事件的关系。主导思想是将建筑的用途、形式和社会价值分离,将空间、活动、事件独立,然后站在新的角度审视它们的关系。这样传统的建筑元素就分崩离析,从而建立了新的关系。

笔者以为,解构者这种处理建筑空间的方式,蛮横地拆解了建筑自身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利用建筑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暧昧消解建筑传统美学形式。如蓝天设计组的经典解构主义作品——奥地利维也纳的屋顶改造(图10)。在这个项目中,传统的条理被表现成线性精神,那弧形越过了屋顶并撕破屋顶的开放性,原来的比例,材料或颜色所定义的一切全部被更换了:倾斜的透明玻璃和交叉的金属代替了黑色的屋顶瓦面,开放代替了封闭,分裂代替了完整,构图的破碎代替了紧密,自由代替了严谨,交叉的线条突破了屋顶的固有界限,建筑设计,空间和视觉感受在这里被重新定义。蓝天组解释道:在我看来所谓的解构主义不过是将自然界和建筑物的基本形体在两个方面进行“拆”与“分”,并引入变异,扭曲和自由的因素,形体在“拆分”之后变成了各自独立的东西,变成了最基本的体块,表皮和线条[16]。基于这种思想模式,解构主义追求了建筑形式的创新和思想的颠覆,却放弃了美学法则。材质、色彩、体量等建筑词汇的运用达到了一种彻底自由和随心所欲的地步。

图10奥地利维也纳屋顶改造

解构主义建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扩散。而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对于这种具有强力形式美感的解构主义建筑更是趋之若鹜。如今,看着一座座解构主义建筑在神州大地上竖立,我们是否值得去思考,这种建筑形式对于中国现今的社会环境状况是不是一种破坏?我们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是否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批判性地去解读多元化的建筑语言模式,而不是任其成为国际建筑界的试验场?就如解构主义勇于批判理性、逻辑、体制文化那般。

参考书籍: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尹国均.后现代建筑杂交[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尹国均.城市的尖叫:后现代建筑图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尹国均.建筑事件·解构6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尹国均.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毛坚韧.外国现代建筑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陈帆.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8]隈研吾.负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9]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伯纳德·屈米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2]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13]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14]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彼得·埃森曼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15]达涅拉·勃诺吉.彼得·埃森曼[M].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6]《大师》编辑部.蓝天组[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7]刘松茯,李鸽.弗兰克·盖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9]卢永毅.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0]刘剑.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观念与审美特征[D].山东:山东大学,200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0715.html

更多阅读

从法律形式主义到法律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摄影

从法律形式主义到法律现实主义摘要:法律形式主义肇始于法律文化发生与发达古代罗马,它不是一个学派或法律的分支,而是一种在适用法律、分析法律过程中凸显逻辑作用的思想。经过中世纪斯多葛学派的影响及十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从文艺思潮到艺术方法——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摘要]五四新文学全面开放的姿态为我们迎来了象征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时至今日余威犹存。着眼于二者的复杂勾连,理清象征主义的概念,无疑有利于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家对其偏爱的多方考虑

完整未删改版 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 素食主义者完整版下载

本博按:拙作“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B.劳尔版现象概念策略的拓展分析”的一个删改版本(主要是因为版面原因而被删改),即将刊发在《世界哲学》2013年第4期。从2011年1月初着手开始写这篇文章,4月初完成初稿,然后就是参加各种讨论,再断断续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 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2005-03-24 21:29:37] 何爱国 燕园评论内容摘要:以色列学者S.N.艾森斯塔德反对“一个社会传统越少,也就越是现代化”的极端观点,他主张重新考察传统与变迁的关系,以便对“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以

刘仲敬 | 威尔逊主义与世界秩序 威尔逊世界

刘仲敬| 威尔逊主义与世界秩序2015-01-25 刘仲敬 冬川豆The Signing of North Atlantic Treaty in Washington, D.C., on 4 April 1949美国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它的自身利益和理想原则始终存在完美的和谐,它的政治家不难保持这种和谐。

声明:《解构主义与批判 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为网友把梦护好别碎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