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BarryLyndon而生的两只特殊镜头 lyndon johnson

原文出处http://www.visual-memory.co.uk/sk/ac/len/page1.htm

已经获得网站所有者授权(原作者已故,权利继承人不明)

未经本人及权利继承人许可,禁止用于任何商业行为,禁止发表于平面媒体

为BarryLyndon而生的两只特殊镜头

——两支无与伦比的镜头是如何在一位追求完美导演的执着下产生的

作者:Ed DiGiulio ( Cinema ProductsCorp的总裁,2007年离世)

译者:银河铁道工业设计局/valenr

发表于AmericanCinematographer杂志(推测该文章在1975~1980年间写成)

此文章是关于50mm F0.736.5mmF0.7,附带提了一笔24mm-480mm T920倍变焦镜镜头的改造过程(其实算是三只镜头吧…)。

我和库布里克的第一份合同是我们共同的朋友,American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的Haskell Wexier(1922年出生,现年91岁,导演,电影摄影师,制片人。有名作The Adventures of Ozzie andHarriet,奔向光荣 Bound for Glory获得奥斯卡奖)介绍的。在库布里克筹拍发条橙(Aclockwork orange)期间,Haskell向他介绍了我和我的公司,推荐说我们公司专注服务电影人,特别是着力解决电影技术上的各类疑难杂症。

为了《发条橙》,我们买了一部标准型号的MitchellBNC摄影机并进行了彻底维护,不过没有增加反光镜系统或进行特别改造。库布里克的态度总是倾向于使用无反光镜的BNC型号(没有斜45度的叶子板?),以此来获得对各类特殊镜头的最大兼容性(类似于单电相机的转接能力是最强的一样)——就像我们在BarryLyndon中所做的。而发条橙中我也为其改装不少拍摄器材,比如现在所知的JoyStick 变焦控制器,BNC以及Arri摄影机用石英马达(crystalmotor)。

左,Zeiss50/0.7加装对焦环(并拆除了快门叶片)

中,前排为改造后的50/0.7,后排为原始版本(所以肯定制造了不只一只)

右,Zeiss50/0.7加上Kollmorgen附加镜,获得36.5mm的焦距(光圈不变)

左,Zeissf0.7的这支镜头装在特制对焦环上

中,Zeiss50/0.7加上Kollmorgen附加镜

右,Cine-Pro T/924-480mm 20倍变焦镜(恒定光圈F9哦),带J-4变焦控制器

在库布里克筹拍BARRYLYNDON的最最开始,库布里克就在满世界寻找光圈大的异乎寻常的镜头,因为他知道自己将在极其微弱的光线环境下拍摄。“只使用烛光来拍摄古代英国城堡中的场景!”这是他的目标,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作为曾经的Look杂志摄影师,库布里克对镜头的了解远超常人,甚至对其所用器材的任何技术问题都了如指掌。有一天他问我能否给他搞到的那只Zeiss50/0.7改口。他随后提供给我相关数据,我在测算后回复他说这没法用在他的BNC摄影机上,因为这镜头后组之镜太大,而且镜后距仅仅只有4mm。而行事缜密的库布里克不接受我的回答,在他的坚持之下我只好勉强说来试试看。

当镜头送到之后,我们发现这镜头是用于摄影的而非摄像,装了个compur快门(3#电子快门)。镜头后组是如此巨大因而只能勉强塞进BNC的镜头口,调焦系统都没有空间了。因此我们得另外设计调焦系统,使得整个镜头能在镜头口自由旋转。为了避免镜头偏离中心的问题,我们在BNC原有镜头接口上增加了第二根定位针,来保证镜头任何时候都位于接口的中心位置。

镜后距过小是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我们先去除快门叶片,然后铣掉一部分镜头座,将片窗板(aperturePlate)向内移动不少距离,这样固定角度快门才能尽可能接近底片(关于电影摄影机的结构请自行参考相关资料,我对此并不专业无法详细解释)

Compur快门当然拆除了,但保留了光圈叶片并进行改造,使得可以手工操作(从其他资料的大图看,快门外壳并未被拆除,而且光圈指针还在)。校准对焦尺也是艰巨的工作,这等光圈超大的镜头景深自然极浅,库布里克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要求尽可能细的标定对焦距离。因此我们在(加装的)调焦桶上用了超细螺纹,但这也导致了从无穷远到最近对焦5尺的距离,调焦环要转两圈。我们把最近对焦距离设定为约5尺,否则调焦环可能要转3圈甚至更多了…(因为超过360度标尺距离就会重复,也即370度和10度的转角容易混淆)库布里克同意了我们的做法,这也差不多是他能接受的,如果再转多几圈估计就没人知道到底对焦标尺指向哪里了。

记住这镜头是装在无反光镜BNC机器上的,而镜后距又只有4mm,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镜头留在原位,摄影机就没法从拍摄切换到取景位置。于是我们设计了连锁开关,使得切换拍摄/取景的开关能工作之前镜头得旋出来整整9圈(这就使得镜后空间增大了),取景得以实现,也避免了无意间切换给后镜组带来的伤害。

EdDiGiulioCinemaProducts Corporation总裁,照片中手捧Cine-Pro20-to-1 (24mm-480mm)镜头者,也是按照库布里克要求设计用于BarryLyndon镜头的人。Zeiss50/0.7加装Kollmorgen附加镜,装载于MitchellBNC摄影机上用于拍摄烛光场景。

镜头和摄影机被送回库布里克那里进行了试拍,结果非常令人满意。不过库布里克发现距离标尺不太准,显然因为镜头在机器上卡的不够牢,运输中发生了轻微偏移。因此我们觉得需要把定位榫弄紧一点,因为这镜头景深实在太浅。(对于摄影机结构我不懂,大概是上文的意思)

为了保护50/0.7的后组(镜后距4mm),设计了特制的连锁安全开关。使得切换取景时镜头已经旋出来9圈(后屁股就不会碰到咯)

这时库布里克抱怨说50mm的焦距(用于18x24遮幅电影)上有点狭窄,因此他想要一个同样光圈的较广的镜头。库布里克开始从各种光学畸变(我估计这里指哈哈镜之类的)或者其他手段上来设法获得广角效果,我于是告诉他在采取非常手段之前不妨听取下专家的意见,看是否有简单的办法。幸运的是我正好认识一位,Todd-A-O(MichaelTodd in partnership with Americal Optical,Magna影业的子公司,关于Todd的宽幅电影的东西以后抽空翻译…)的RichardVetter博士,一个我十分敬重的人。他建议我们说不定能用Kollmorgen公司(曾吃掉过Goerz光学,后转售给Schneider/施奈德)生产的投影机镜头来扩展视角。这镜头原本用于70mm投影机,使之能完全覆盖剧场中的荧幕。

我们买了一个附加镜,将它装在原本镜头的前面,经过一系列光学和机械调试我们欣喜地发现焦距变成了36.5mm,光圈则保持F0.7不变,实际光圈由于前两片玻璃的吸收而稍微小了一点点(这里意义不明,难道透过后3片玻璃就不损失光线了?这个附加镜头可是有5片玻璃呢)。我们将这个镜头送去库布里克那里,他对结果喜出望外。然而作为一个技术狂,库布里克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加极端一些,他要更广…为此我再次拜访了Vetter博士,这次他推荐了Dimension150型镜头,将其作为附加镜使用时能把原来的50mm焦距变成24mm。但是这次我们凑合出来的镜头碰到问题,库布里克认为这一组合带来的畸变略大,因此他不打算将这些画面和另外两支镜头拍摄的剪切在一起(也就是说这支镜头确实参与了拍摄,留下了画面?)

Zeiss50/0.736.5/0.7被用于拍摄BarryLyndon的烛光场景而不使用人工光。镜头源自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由CinemaProducts Corp改造。图中的50mm镜头装在对焦环上,并拆除了令用于摄影的快门叶片。

作为技术人员多过艺术家的我(作者也曾是导演),曾经问过库布里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搞的这么麻烦,而不使用现成的高质量大光圈镜头(比如Zeiss和Canon生产的那些光圈比较大的,当时电影镜头的最大光圈镜头为F1.4)配合人工光线?他回答说他不是玩噱头,而是真正的想重现那个时代英国古堡里的夜晚,那天然的氛围,任何补光都会使得场景显得虚假。为了应付纯烛光的弱光条件,也为了整个影片明暗一致,库布里克才预先改造了这个镜头并在冲洗时将底片迫冲一档(从ISO100推到ISO200)。我在这里可以肯定任何一个在大荧幕上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认同库布里克在电影艺术上所成就的那些美妙画面的。

上,特制片窗版,用来配合Zeiss50/0.7(的后屁股)

下,特制片窗版装在改造过的摄影机中,这两个改造都是为了能装上这支超大光圈镜头。库布里克拒绝使用现有的较大光圈镜头+人工补光的方式拍摄,因为他希望场景中能做到同故事年代一样,只有烛光照明,

在《发条橙》中,库布里克很好的发挥了其从伦敦SamuelsonFilm Service租借的20倍变焦镜头,比如影片中从主角的近景慢慢拉远到整个河岸的一段(发条橙我看过一部分,但不记得这个,不是搞电影艺术的不太留心这些)

库布里克喜欢订制一切东西,甚至包括他自用的移动房车。这可以看成是某种程度的自我满足,不过我更觉得他是个在设备上追求完美的人,让库布里克用别人的设备他会非常不舒服。言归正传,不管我怎么说,库布里克坚持让我给他造一个20倍变焦的镜头用于BARRYLYNDON的拍摄,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库布里克以及AngenieuxCorporation(法国爱展能)之间的一通通电话,传真与信件,而后者则是这些20倍变焦镜头的部件提供商。这一系列事件中,库布里克展现了其在电影人圈子里难能可贵的技术知识,这也使得他能明确的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他所希望的镜头。

我们加班加点勉强赶出来了一支可用的原型镜,还没有来得及做表面处理和校准,库布里克就赶着拿去拍摄了。这一次他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电影中能拍到几处用这个镜头拍摄的片段。我们在之后才完成了这个镜头,也就是Cine-Pro T9 24-480mm变焦镜,制造和出售了几只给其他人(现在库布里克完成了拍摄,我们也终于完成了这支原型镜的定型工作)

我和库布里克的关系是互相激励的,但却是最为特殊的。我们为了技术问题打过无数个电话,写过无数封信,但我迄今为止却没有见过库布里克!我想那时我应该同我妻子Lou一起在伦敦参加73年电影工业展,由库布里克的电影监制JanHarlan送到他既是办公室又是家的地方。不过我们到达的时候库布里克出去给BARRYLYNDON踩点去了。他对未能与我们相见表示遗憾,不过我们同他可爱的妻子Christiane聊得甚欢,她也是个优秀的艺术家(ChristianeSusanneHarlan,德国人,1932年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演员,舞蹈家,画家,歌手…跨界很厉害啊。我去网站看了下她的绘画,不是噱头,但不是那么厉害)。

撇开未见过真人这点,总体来说和库布里克这样技艺登峰造极,天分十足的人一起工作是令人兴奋的的经历。最近他又让我开始研究实现他新的光学构想,不过在他投入实用前我得好好保守秘密(这种说话方式我们称之为…贱),唯一可以透露的是这玩意将用于他的下一部电影,一部恐惧与兴奋交织的作品。

我们公司的座右铭是“技术服务创意”,这也完美诠释了我和我的公司在BARRY LYNDON拍摄中所扮演的角色。

最后:

关于作者提到的“下一部”电影,是1980年的《闪灵》,应该符合trepidationand excitement的描述,大概不会是1987年的《全金属外壳》,那个片子和trepidation不沾边。至于这个器材…应该是改良型的Steadicam,即手持稳定摄像机,可以手持移动同时拍摄稳定的画面,发明者GarrettBrown,后由本文作者的公司注册专利并投产。

Wiki上是这样描述的,库布里克要求摄像机紧贴地板拍摄(还好没有要求像《公民凯恩》那样把地板砍了…),这就催生了倒置悬臂(配重在上,机器在下)的steadicam,这使得原本镜头无法低于腰部的(整个悬臂主要固定在腰部)的缺陷得到了克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这也是整个Steadicam系统发明以来的最重要革新。

关于steadicam的更多细节,请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Steadicam

最后的最后。

关于翻译,这并非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所以信达雅方面我只管信,达和雅没人给钱我也就不多花心思了。参考了网上的各种资料对原文进行了补全,蓝色部分为本人译注和吐槽。严谨性基本可以保证,但对 于电影工业方面的专业名词翻译问题,本人已尽所能,如有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为BarryLyndon而生的两只特殊镜头 lyndon johnso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0105.html

更多阅读

专为物联网而生的操作系统——TinyOS google物联网操作系统

关键词:物联网,操作系统,TinyOS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一个智能终端节点的存储空间往往不足100KB,那么如何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高效稳定的运行多进程多任务的程序呢?TinyOS的诞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TinyOS的介绍TinyOS是一款开源

韩语赞美诗歌为爱而生歌词 赞美诗歌 心泪歌词

你就是为着获取真爱而存在的人,在你的生命中,正享用着那份爱。自从太初以来,亘古不变神的爱,借着我们的相遇结出果子。因你在这个世界之中真实的存在,我们因此而充满着天上来的喜悦。你真是为了得到真爱而活着的人,现在也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主我愿像你

张效法(2011.12.24第一场)《赛》9:6“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各位来宾朋友:圣诞快乐!中国文化最伟大的一句话,就是“天人合一”这个崇高的理想,有

声明:《为BarryLyndon而生的两只特殊镜头 lyndon johnson》为网友藏丶我心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