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美国参考雾谷飞鸿博客发表于2013-11-25 Jianan
表现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清教徒们第一次过感恩节的油画,画家是以诠释美国历史著称的费里斯(Jean L.G. Ferris,1863-1930)(国会图书馆)
感恩节产生于北美,是来到美洲大陆的移民们的节日。它虽然由欧洲特别是英国来的移民所首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不同种族的移民们把它植入自己的文化之中,成为这块土地上的民族融合的象征。不同风味的感恩节大餐主菜,烤火鸡,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感恩节这个名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当年欧洲人历尽艰难险阻移民新大陆,渔猎耕耘,在秋收之后欢宴庆祝,在16世纪中期就有记载。到了1621年秋天,英国清教朝圣者建立的普利茅斯殖民地人民为此欢宴了三天,总督布雷德福(WilliamBradford)邀请当地印第安人万帕诺亚格(Wampanoag)部落的首领马萨索伊特(Massasoit)和他的族人参加盛宴。宴席上有烧烤的野生火鸡等禽类,还有鹿肉、龙虾、蛤蜊、鲈鱼、玉米以及各种蔬菜、水果和干果,体育比赛和军事检阅也是庆祝活动的内容。
普利茅斯的秋收庆典为以后遍及整个北美的感恩节格局立下了规矩,以后无论是在社区团体的盛宴还是家庭团聚的餐桌上,烤火鸡就成了一道主菜。但是不同族裔的移民,在融入主流的同时,在感恩节的宴席中加入了自己的民族风味,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美国的印度裔在准备感恩节的时候,喜欢选用小个子的火鸡,最好不超过10磅重。而且一般都不在火鸡肚子里面放填料,也不用传统的黄油涂抹火鸡的表皮,而是用家乡味道的咖喱粉、芫荽粉和孜然粉,加上辣椒粉、蒜泥和姜糊,用柠檬汁和酸奶调成糊状,在头天晚上涂抹火鸡的里里外外,第二天在烘烤的过程中还要把火鸡翻几次个儿,每次都要把盘底接着的辣汁再浇到火鸡身上。等到烤好上桌,那只渗满了辣汁的小火鸡,绝对散发着印度人闻到就要流口水的马萨拉味道。
印度河流域以西的中亚和西亚地区,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以及高加索等地,传统食品很多都是贴在炉壁烘烤出来的,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馕。那感恩节的火鸡怎么做呢?显然整只火鸡是没办法贴在馕炉的内壁上的,而且在美国的这些家庭也极少有馕炉的。他们就把火鸡的胸脯肉切成片,卷起来用绳子扎紧,放进一个大塑料袋里。再用剁碎的去皮生姜、大蒜和香菜伴上奶酪,加上孜然粉和辣椒粉,还要用一点昂贵的番红花花蕊,用少许盐搅拌均匀,也放进塑料袋,封好口之后用劲摇匀,在冰箱冷藏柜至少放置8小时。拿出来倒掉腌出来的汁,用家庭 烤箱烘烤。烤好之后切成薄片上桌,家人与宾客就可以品尝家乡风味的感恩节火鸡了。
至于我们华人,最常见的火鸡做法,就是把中国的八宝鸭改头换面变成八宝火鸡就是了。还记得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第一次把老板和系里走得比较近的几位教授请到家里吃饭,就是过感恩节。虽然没有参考资料,但是前一年我做的八宝火鸡味道还不错,就很自信地请他们来尝尝别具一格的烤火鸡。
华盛顿郊区华人集中的马里兰地区中餐馆广告,推出节日八宝火鸡套餐
八宝火鸡用料不少(火鸡一只大的超过20磅),做法与八宝鸭没什么区别。因为肚子里的填料很多,虽然头天已经把糯米、红豆和莲子等泡软,而且提前煮到半熟,但是比美国人在火鸡肚子里放点面包屑的烤法,时间上还是需要长一些。而且不仅要用烤箱用的温度计插在火鸡肉最厚的地方,监测鸡肉是否熟透,还要用一只温度计检查火鸡肚子里的八宝填料,一定要达到华氏175度以上才能出炉。
记得那次请客,大家都赞不绝口,尤其是喜欢从火鸡肚子里面挖出来饱含肉香的八宝饭,还有其他中式的菜肴和小吃,加上人人都尝了一点中国带来的高度白酒,让那些老美体会了一下感恩节的中式过法。
现在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多,在华人集中的大都会地区,一些中餐馆最近几年纷纷在感恩节推出定制八宝火鸡或以八宝火鸡为主的套餐,生意都很不错,甚至一些美式大型食品超市也加入这一行列。可见虽然已经进入了21世纪,各种文化在美国的浸润融合仍然在各个层面上不停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