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是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且注重学习的计划性和高效率,不“死读书”,而在家庭方面,都有着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会给他们很大的空间,且尊重他们的想法。
诸康妮: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在被6所美国知名大学同时录取之前,诸康妮已经是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名人,她创办哲学社,担任学校社团联合会理事长、学校模拟联合会主席,还是学校辩论队的最佳辩手,去年她还参加21世纪英语全国演讲比赛,得了高中组全国总冠军,还代表中国参加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世界演讲比赛,今年到印度参加国际模联比赛,获得最佳代表称号。
丰富的兴趣爱好、课外活动并没有影响诸康妮学习成绩的优秀,她托福考了117分(满分是120分)。谈到学习经,诸康妮坦言上课时必须要专心,做到高效率的学习,习题只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手段。无论是兴趣爱好、学科还是学校,诸康妮都一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她认为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兴趣广泛的校园明星
性格外向的诸康妮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感觉,这也是她为什么喜欢主持、辩论。当然,这并非天生而来的兴趣,其中妈妈的功劳最大。诸康妮告诉记者,她念幼儿园时很害羞,妈妈为此专门找了幼儿园老师,希望能让女儿得到上台锻炼的机会,而诸康妮的主持人“生涯”也就从那时开始的。
诸康妮的兴趣广泛,获得跆拳道的红黑带、钢琴7级,喜欢游泳、滑冰和瑜伽,特别钟情哲学。她从小喜欢读萨特的书,初中就看完了哲学史,上了高一后,了解到学校没有一个哲学社团,便和3个同学创办起哲学社,“现在的人普遍比较浮躁,学习哲学能让人静下来思考一些东西”。诸康妮说。她还喜欢心理学,看了很多佛洛依德的书。当然她也有“死穴”,“我体育很差,考试时拼了老命才考了个C+。”
高效率完成课业做到举一反三
在初中阶段,她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排名第一,谈起自己的学习经验,诸康妮说上课一定要精力专注,在课堂上做到高效率的学习后,就不用给课外增加学习负担。同时她还喜欢做计划,她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会在 每个月的月初做出接下来一个月每天的学习计划。
她还会买教材全解,只做上面的例题,因为例题会比较经典,做透了的话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她说虽然不是每门课程她都喜欢,但还是会认真学习,“做任何事情对你今后可能都有用,在你不确定今后的情况下,打好基础还是有必要的。”
在学习英语方面,诸康妮说,她的方法就是看英语原版电影,阅读英语原版小说。此外,她还认为学习语言起步阶段很重要,“像我当时是在双语幼儿园上的学,可能有一些好处吧。”
国外大学比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领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因此很多学生通过活动来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但也有些学生是为了在留学申请上写参加了什么活动而来参加活动。“我在模拟联合会上演讲时就说,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在申请书上写自己参加这个活动而来的,那就不用来了。”诸康妮说,国外的大学会看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什么、语言、组织等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而不是仅仅看参加了什么活动。所以她建议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
诸康妮建议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特点来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的大学,而不是仅仅看排名,“适合自己最重要。”
“放养式”教育培养独立性
谈及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诸康妮说小学3年级以前父母对她管得比较“紧”,为了培养她好的习惯,父母每天督促着她学习。而当她“严于律己”的习惯养成后,父母便放手让她独立思考、自主发展。于是3年级之后,她接受的更像是一种“放养式”的教育,父母不大干涉她的事情,包括学习、结交朋友、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等等。父母也不给她任何的压力,她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她们知道如果我考不好,我都过不了自己这关。”
诸康妮告诉记者,她和父母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她在家里也算是“意见领袖”之一,家里去哪旅行等一些事情都要听取她的意见。诸康妮说,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诸康妮现在已经决定到哥伦比亚学习经济和数学专业,同时辅修哲学专业。谈及为何会做出此种“搭配”,她说,经济是比较偏社会学的科目,而数学比较量化,两种学科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她可以更好的理解世界,而且这两种思维也可以互相支持。而选择哲学,是因为很感兴趣,对一生都有帮助。
杨粤祺:
要对学习生活有所规划
杨粤祺的爸爸、妈妈经常带她去国外旅游,欧洲、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很多地方她都去过。“有一种内心向往外面世界的欲望,想以后在国外发展。”杨粤祺笑着说。这个披着长发、看起来有点瘦小的女孩对自己在学习方面要求严格并知道如何做出规划。从小学到初中,她的成绩都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因为她明白要出国留学必须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上了高中后,她预留了更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以便培养自己的“创新、独立思考、领导力”等能力。谈及学习方法时,杨粤祺说重要的是要“高效率”,“写作业时就写作业,别想其他事情”。在杨粤祺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到自己的热情和擅长之所在,不能盲目的随大流。
注重分阶段发展
从小学到初中,杨粤祺80%的精力用在学业上,“毕竟要先考到一个好的高中”,剩下的时间和精力会参加校学生会的一些活动,还有就是跟学长们聊他们的经验,搜索信息,以便对高中学习生活做出合理且有针对性的规划。她了解到,如果想出国,要注重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有领导力、与众不同、懂得创新、有目标,这些都是国外高校所看重的。尽管能被保送到重点高中,但她认为自己更适合在深中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发展自己,所以便放弃保送,考取深中国际体系。
在高中,杨粤祺更多的将时间留给了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我用50%的精力完成课业,准备升学考试,腾出来的50%精力用来做自己更喜欢、想探索的事情。”高一时她和同学创办翻译杂志,她主要负责选稿、市场推广等工作。“同学们选好文章、排好版,等着下月出版,但我还没有拉到赞助。压力很大。”杨粤祺说,为了拉几千元的赞助,她曾在短时间内跑了深圳几十家跟教育有关的机构。
杨粤祺对商业与设计的结合非常感兴趣。高二下学期她在学校开办了一个公司,在寻找商机的过程中,她发现深中学生的校园荣誉感很强,便想到做一些既能展示学校荣誉感,且美观又实用的东西,最终她将腕带和优盘结合起来,上面还印有深圳中学的logo。想法出来后,杨粤祺和其他同学一起设计,还联系学校附近的电子厂生产该产品,在学校推广。因此她还被选拔代表中国参加在印尼举行的亚太地区青少年商业比赛。
杨粤祺还曾在深中的咖啡屋内当过一年的厨师,做奶茶的技艺是学长学姐教给她的。她告诉记者,在高中参加的这些活动都是她喜欢的,极大程度上锻炼了她,也因此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领导能力。
找到自己热情和擅长之所在
高效的学习是杨粤祺一直奉行的宗旨,此外,她还认为到了高中除了上学校的课程完成课业外,自己要为自己“开课”,了解哲学、宗教等不同的领域。
对于英语,杨粤祺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她认为学习不能太应试,多读一些英语原著、背诵一些篇目都是不错的英语学习选择。开始时选择一些薄、简单、情节吸引人的英语读物学习,“不要贪数量,要真正读懂,读完一整页后没读懂,可以上网查下这页到底讲了什么,以此来印证自己到底理解了多少,有多少是错误的。”杨粤祺还会制订学习计划表,每段时间都有需要优先处理的事情。“比如今年五月我有三场考试,那我四五月可能就主攻考试,处于‘闭关’学习的状态,而二三月份,我会参加活动多一些,比如去做演讲,讲自己申请大学的过程,或者辅导学弟学妹,处于‘出关’状态。”
在杨粤祺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到自己的热情和擅长之所在,不能盲目的随大流。“像现在出国风潮越来越火,一些学生在选择活动方面会跟风,千万不能为了做活动而做,因为这样做在浪费你的精力,做不开心的事情,很难有热情,也很难让你与众不同。当你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你不喜欢的事情上,就少了尝试别的事情的机会,你不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更感兴趣、更有能力。”
据了解,杨粤祺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的是商科,她告诉记者会考虑辅修第二专业。对于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杨粤祺用“平等交流”来形容,因为她和父母之间大部分时间是朋友的关系。
任思远:
享受学习带来的痛苦与欢乐
很多初识任思远的人会用“阳光、帅气、有主见”来形容这个高三男生。尽管他说自己跟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比他厉害的同学还有很多,尽管他说自己没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但因为同时被美国8所名校看中,任思远还是成为了很多人瞩目的焦点。对于将要选择哪所大学,任思远尚未决定,但根据他此前的说法,大概会在耶鲁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中选取一个。面对师弟师妹的“取经”,他简单的回答说要学会“享受”而不是“享乐”生活,要享受学习给你带来的痛苦和快乐,然后沿着自己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
他的“与众不同”也可以从一个小细节中看出,在近日深圳中学召开的一场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他如何申请美国名校,有何经验以及最终如何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之间作出选择?任思远说,“没什么特别的,申请也就那么几个步骤”“还没想好最终要选择哪个,或许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他幽默的反问惹得在场人士纷纷发笑。
任思远说,他的出国选择,源于一次中考说明会。当时正在考虑保送的他,被深圳中学的出国课程吸引,也很好奇国外的学习生活,于是和父母商量后便进入了深中的国际课程体系,开始为出国做准备。
如何取得“SAT2200分(满分2400分),托福118分(满分120分),绩点4.2”一连串的高分、如何能够被国外顶尖大学录取,这是大家最想了解的。谈及为何会被美国顶尖名校“看上”,任思远说:“大概我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吧。清楚认识自己是指能认识到机遇,并且抓住它。”他还告诉记者,在学校学习有挑战性的AP课程以及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和实践其实都是在为申请国外大学做很好的准备。
学习语言的关键在于定目标
任思远的英语特别好,他还在初中时自学德语,并积极参加德语社活动,他曾受德国政府资助去德国学习了三个星期的德语。
关于语言的学习,任思远说自己的经验是定目标,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当时我就想成为一名英语播音员,然后经常听VOA练习口语。”说起学习英语,他非常感谢爸爸。上初中时,他的MP3里都是爸爸帮他弄的VOA朗读文章,爸爸还会在周末陪他一起大声读英语。
任思远告诉记者,父母对他的教育相对比较宽松、平等,也比较尊重、支持他的想法,一些时候是朋友的关系,有时也会是“教官和学生的关系”。
爱好学习语言的任思远在学校还和其他几个同学创办了专业的翻译杂志《novomonthly》,创办杂志的几位伙伴也不简单,有的被宾夕法尼亚大学相中,有的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任思远说,和优秀的同学共事也让他学到不少的东西,而如果没有社团里这些优秀的同事,他的留学材料也无从写起。他还在学校参加了模拟联合会等活动。
刘琪:
不要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
刘琪在初中时就决定今后要去美国读书,她喜欢那里鼓励独立思考的环境。刘琪很喜欢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四成,其他的时间都是在玩或者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她会将所有作业在放学前做完,几乎带着空书包回家,回家后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英文小说、弹钢琴或者打网球等,周末只会集中抽出一小段时间写作业,绝大多数时间也都在玩。因此谈起学习,她没觉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不赞成“题海战术”
刘琪的学习成绩一般在班级前5名。父母对她学习成绩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他们对我的影响是,人生成功的追求就是不要后悔任何一件自己决定去做的事情。比如我决定花40%的时间来学习,我就不能因为这个决定而后悔。”
对于学习方法,刘琪说“高效率”很关键,她不赞成“题海战术”,认为这样很低效,她学习一章内容,会把其中的难点记录下来,把做错的题目也会记录下来,这样复习时就有针对性,补上自己的薄弱环节就可以。她还强调课堂上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课,“只要利用好上课40分钟的时间,课外就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对于英语学习,刘琪说首先要培养兴趣。她告诉记者,小学时,父母为她报了一个兴趣班,外教说着一口正宗的英语,还会带他们做各种游戏,这让她对英语学习有了兴趣。为了学到标准的美式发音,刘琪和同学一起看《老友记》,学习里面的发音,还和同学发英语短信,偶尔用英语交流对话。她建议看电影学习英语时,一定不能光看情节,要尽量逼迫着自己看英文。
除了高效的学习外,制订学习计划、定目标对于刘琪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而计划不能定得很笼统,必须得详细。“比如有的同学定计划说自己SAT要考2300分,但这些分怎么去分配却没有细分,如果是我,我会把2300分具体分解到数学、写作每门要拿多少分,最多可以失多少分。”
想到的事情就要付诸实践
其实学习只是刘琪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学习,她热衷于弹琴、打球和做环保工作。刘琪对环保情有独钟,她在高一时加入学校绿色星火环保协会,负责拉赞助、联系新闻媒体、找场地、布置舞台等事情,“我之前性格有点内敛,跟关系好的朋友玩得很好,跟陌生人交流并不太擅长,这些经历对我的性格改变挺大的。”她还跟其他学校建立环保联盟,经常举办一些主题活动。高二时,她还跟同学做了“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关系”的一个研究实验,并且写出较为专业的论文。“高一时觉得这些高深的东西离我很远,但通过这件事情我知道一定要把想到的一些东西付诸实践,没有什么不可能。”刘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