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
日前,一部以萧红为主角的电影登上银幕,另一部同样性质的大片据说也将接踵而至。可以想见,媒体为此会变得如何兴奋。
然而,围观萧红未必是一件幸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值得关注的,莫如他/她的作品,而非写作之外的个人情史等类。恰好,作为大众文化的骄子,电影执意放大的,正是那些多少蒙带罗曼蒂克色彩的故事。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没有比这更能刺激世俗目光的了!即使撇开作品而回到萧红的人生实践,包括爱情生活中间,转瞬即逝的镜头所向,也多集中于富含戏剧性的场景,很难揭示人物背后的深潜的文化冲突,甚至不肯在萧红的热烈而寂寞的灵魂那里作更长久一点的驻留。萧红是五四的女儿, 她身上有着“五四新女性”的执著于自由追求和个性解放的部分,近百年间暗暗流失的部分。在庞大的传统文化势力面前,萧红无疑是一个受伤者、不幸者,但是不能说她是一个失败者。她大胆地追求,勇敢地反抗,顽强地挣扎,为了一个梦想(知识分子喜欢称作“理念”),一直坚持到生命的尽头。老实说,对于萧红,我们是没有怜悯和同情的资格的。
趁拙著在此间重版的机会,在史实上做了若干修正。不能说我已经完整而准确地画出了萧红的影像,无非借此表达内心里对于一个本来意义上的自由战士的敬意,如此而已;当初如是,今日亦如是。
2013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