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黑板儿”的学名叫作“大拉翅”,是慈禧晚年的发明,所以如果是在同治年以前的清宫戏中出现,就是大笑话。传说慈禧晚年的时候,因为头发脱落,无法再梳满族传统的两把头,才发明了这种以铁丝做架子、以布做胎、以青缎或青绒布做套的帽子式的头饰,因为这种大拉翅不是以自己的头发梳成,可以做到一尺多高,又能承载许多沉重的珠宝首饰,深得慈禧的欢心,在满族的贵妇中也广为流行。但宫女或者平民女子绝对不可以戴这个的。穗子也有讲究,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以在大拉翅的一边穿上一串红穗子,平时大多饰以鲜花、绒花或者珠宝。
由美国画家卡尔绘制的肖像,慈禧头上戴的就是大拉翅。
对于这种最为现代人所熟悉的清宫发型,曾在清宫中居住过一段时间、并为慈禧太后绘制油画肖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在自己的著作《禁苑黄昏》中有过详细的描写:“从前拥有一头秀发的满族贵妇人都通过一枚金、玉或玳瑁的簪子(指扁方)把自己的头发从这发髻中引出来,挽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皇太后和宫廷女官们用缎子取代了头发,这样较为方便,也不容易乱。她们的头发光滑得像缎子一样,头发结束而续之以缎子的地方很难看出来。发髻周围绕着一串珠子,正中是一颗硕大的‘火珠’(应为东珠)。蝴蝶结两旁是簇簇鲜花和许多首饰。头饰右方悬着一挂八串漂亮的珍珠组成的璎珞,一直垂到肩上。”
显然,慈禧晚年遮掩脱发而创造的变通之法在这位来自西洋的女画家眼中,成为了东方魅力的代表,大量的珠宝大概也是令美国女画家目眩神迷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清初几位皇帝的后宫中,自皇太后、皇后开始,各宫主位都秉承俭朴之风,日常除鲜花和绒花之外,并不在头上佩戴任何首饰。即便是在鼎盛时期的乾隆皇帝后宫,孝贤皇后富察氏也只佩戴通草花,以时时刻刻为后宫作表率自律。早年清宫贵妇的发型,以小两把头为主。这个发型类似于我们通常在电视或是古装仕女图中看到的丫环头:将头发从中间平分,每边在耳朵上方盘一个松松的低髻,需要佩戴首饰时,就在两髻之间插上金、银或翡翠制成的扁方,家常燕居时,摘下扁方,便是一个舒适而不沉重的发型。
这就是只能插戴鲜花的“小两把头”
从乾隆晚年开始,清宫越来越崇尚奢靡之风,全靠自己头发梳成的“小两把头”因为无法承载沉重的珠宝首饰,而日益被后妃们厌弃,一种既能体现满洲风韵、又便于展示珠宝财富的新发型应运而生:这就是“大两把头”。相传“大两把头”由道光皇帝的宠后孝全皇后发明,这个发型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首先要用铁丝根据脑袋的大小盘制一个圆圈,用来作为“发架”,在发架之上,再制作一个类似于眼镜架似的架子,梳头时,可将这个架子像戴帽子一样戴在头上,将头发从“眼镜架”中穿向后面,再从“眼镜架”上发拉下来固定。有架子撑住的头发,比原来的“小两把头”结实紧密得多,可以插戴更多的鲜花和珠宝。从此,清宫贵妇的头上,便越来越璀璨夺目。慈禧年代,终达顶峰。
需要特制架子的大两把头
清宫旧藏首饰:完全由宝石雕成的蝴蝶牡丹发簪,无论花卉还是草虫,都栩栩如生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年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活泼朝气。年老的选质地高贵的,体现端庄稳重。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颈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扁方,为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所用的特殊的发饰之一。只有清代使有扁方其名。
扁方,顾名思义,其形是又扁又方。有扁尺形、缩腰宽瓣形、缩腰狭叶形、所要两端尖叶形...
扁方上都饰有牡丹、石榴、宝相花纹,或蝙蝠、蝴蝶等吉祥鸟兽以取各种祝福的寓意。
我也不是很清楚是什么……大概是这种的……
头花是清宫后妃的主要首饰,多以珠宝镶嵌而成。后妃喜戴头花,因花朵大、覆盖面大,戴在“两把头”正中,显得富丽堂皇。头花有美饰发髻的用意,亦有显示身份、地位的意思。在慈禧的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头戴大朵头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还喜戴大朵绒花。这是因为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戴绒花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以求吉祥。
扁方的完整佩戴参考图:翻拍自《KINGFISHER BLUE》第79页,这是本介绍点翠饰物的专书。
这是扁方的佩戴架构参考图:翻拍自《MONGOL JEWELRY》第41页,这是本介绍蒙古首饰的专书。
扁方是清代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所用的一种特殊支撑物。
基本上,扁方是一个长约30cm、宽约3cm,一端卷曲,中段平坦的长条物;材质有金、银、玉石、玳瑁、香木等。台北故宫《清代服饰展览图录》、北京故宫《清代后妃首饰》两书中,都有宫廷扁方的图片多福〈蝠〉多寿扁方长30cm,纹饰传统。金玉〈金鱼〉满堂扁方长32cm,两端卷曲,纹饰高浮雕,具有明代风格。
这种的大概是带在大拉翅上的吧……
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京头”。 到了清末,随着各国文化的涉入,女子发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先看看以下女子发式 统治清代的满族原生活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耕种、采摘的生活方式。为了行动快捷,便于骑射,满族男女都有辨长盘髻的习惯。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一长辨,盘一圆髻。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统一。到后来努尔哈赤建后金国,始建冠服制度。宫廷后妃命妇为了大典时戴朝冠的需要,将头顶之盘髻松散于脑后。清初,再次健全冠服制度。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清初的几位皇太后、皇后生活节俭,梳小两把头时,只戴鲜花,不佩首饰。“小两把头”在清宫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不戴金银首饰。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小两把头”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小两把头”的出现,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容、美饰的审美型发展。 清中期,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小两把头”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横着的眼镜架。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年纪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年老的梳“两把头”,首饰选质地高贵的,体现出老年妇女端庄、稳重。皇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节、脖梗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到清代晚期,清宫后妃又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发型。“大拉翅”是一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需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可谓两全其美。《清宫词》曰:“凤髻盘出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底。”大拉翅取代了用发架梳的两把头,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与她在清宫中的地位有关。慈禧以秀女选入清宫,由贵人、嫔、妃晋封为皇贵妃。在咸丰帝病逝承德后,慈禧唯一的儿子戴淳继承皇位。尊慈禧为圣母皇太后,并开始垂帘听政,操纵清代政治大权达半个世纪。慈禧名为皇太后,实为一代女皇,她所处地位与清代的皇太后、皇后都不同。加之她奢侈无度、生活靡费。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美”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