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阳关今在否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阳关,杯酒,每读王维的这首诗,心中就会生起一股悲壮之情。大学毕业之际,在制作班上的留言册时,我选用了这首诗的后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为离别题辞印在每位同学的封面上。
在距敦煌市七十公里的大漠深处,每当大风过后,就会有许多金、银、玛瑙和古代的钱币露出地面,当地人称这片沙滩为“古董滩”。几年前,考古工作者勘察了古董滩的几十道沙梁后,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建筑遗迹,专家认为,这里就是消失了一千多年的古阳关遗址。当地人都说:“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卷子上记载,“水源东北三里半,是阳关古址”,西土沟向西三里半正是古董滩的位置。这也是专家们认定古董滩就是阳关故址最确凿的一个证据。
西汉时期,汉武帝征服匈奴收复河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就是酒泉、张掖、武威、敦煌,两关就是阳关、玉门关。从此,古丝绸之路到了敦煌,通过阳关、玉门关分南北两路,南道出阳关,北道出玉门关,阳关、玉门关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关。
阳关的悲壮并不是因为它的荒凉,在自汉代设关以来,阳关就相当的繁荣,是联系中原与西域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到了鼎盛的中唐,与西域来往频密,商旅络绎不绝,阳关也达到了最殷昌时期,据考究,阳关的路面宽达36丈,我们常说的“阳关大道”谚语即来源于此,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现经考古发掘出的阳关遗址,面积上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齐,城堡墙基犹存。依稀可见当年的车水马龙景象。
在初唐,唐军征服了西域大片地区,并设立了多个都护府和都督府,作为唐朝的地区行政机构,但实际上的自治权仍交还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只要承认归属大唐,定期进贡朝觐即可。所以,阳关和玉门关成为唐人划分中原与西域的一个地标,在《通典》中,总是以阳关为界注释西域各国与中原的距离,如“楼兰,在婼羌西北,汉时通焉。王理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东去长安六千一百里。”“乌秅,……去阳关五千九百里,去都护理所五千里。”“条支,汉时通焉。去阳关二万二千一百里,在葱岭之西。”“奄蔡,汉时通焉。西与大秦接,东南二千里与康居接,去阳关八千余里。”楼兰、乌秅、条支、奄蔡是当时分布在西域的古国。
王维当时送一位姓元的友人,他是个使者,奉朝庭之命出使安西。安西就是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唐朝大将侯君集平定高昌国后,于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今新疆库车县),离中土大唐数千里,苍苍茫茫,一望无垠。
不但是出使、经商要走阳关道,军队出征或戍卫边疆也得经过阳关。
因此,对于唐人而言,西出阳关,就如同出国,远离故乡,踏上一条未知的路途。无情的风沙,恶劣的天气,险厄的境地,一切陌生而又遥远,无论是谁,到了那种地方,会情不自禁的思念故乡、思念故人,心情如同古诗所写“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思念家乡,郁郁累累”,但是又不能回头,必须走下去,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也许会葬身于茫茫戈壁,再也回不去了,悲壮之情油然而生。
唐后期国力日益衰落,已无力维护在西域的统治,西域各少数民族纷纷摆脱唐朝的控制,当时的吐藩趁机侵占了西域大片疆土,阳关、玉门关等都落入到吐藩的手中,丝绸之路被斩断,商人不愿再冒险走丝绸之路经商,中土与西域的来往骤然减少,加上马贼作乱、战火不断,随着岁月的流逝,阳关人去楼空,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渐渐湮没在无边的黄沙之中。
后来,“阳关”就成为了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诗歌语汇,寓意离别、悲怆、孤独的情怀,而不具有指实际的地方。后人还根据唐代诗人王维这首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了一首著名的琴曲——《阳关三叠》,广泛流传,只可惜,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
“把酒喝了吧,西出阳关就遇不到故人了。”脑海中又浮现出当时送别的情境,除了感慨还是感慨。现在回想,莫说出了阳关,就是出了校门就很难再逢故人了。
乌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