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华色比丘尼(梵文:Utpalavarnnā,巴利文:Uppalavannā),又译为优钵华色比丘尼,出身于南方阿盘提国,释迦牟尼弟子,证阿罗汉果,为比丘尼众中神通第一,与大目犍连齐名。
她的名字来自于她的外貌出众,被认为如同青色莲花一样美丽。她的出身,有许多不同的传说。相传她死于提婆达多之手。
关于她的故事在佛经上有两种不同的本生故事,一种是九岁结婚跟丈夫生下女儿,怀孕期间丈夫跟母亲外遇,生产后离家出走并改嫁,改嫁后丈夫纳妾才发现是自己的女儿,遂又离家出走以当情妇为业,生出一子一女分别弃养在东西城门,恰巧她的子女被东西城门守门人收养,几年后子女长大又因两家的约定遂结为夫妇,而自己的儿子又娶了自己。她知道和自己儿子结婚并跟女儿同事一夫后伤心出家, 接受佛陀教导成就圣果。
另一种本生故事是说他原本是大妇,但忌妒小妾生了儿子,所以用手段把孩子弄死,结果恶报现前,饥寒痛苦,终于看破而出家,接受佛陀教导成就圣果。
韦斯特马克效应(Westermarck effect)指出两个早年共同长大的儿童在成年后不会对彼此产生性吸引力。这个现象由芬兰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EdvardWestermarck)在他的著作《The History of HumanMarriage》(人类婚姻史)中提出。韦斯特马克效应在许多地区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观察到,包括以色列吉布茨集体社区文化和中国的童养媳习俗,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这个现象被认为是人类进化中为避免近亲性交发展而来的。
研究发现
在中国的童养媳制度中,年龄较小的女孩会被带到家里和未婚夫一起抚养长大。韦斯特马克的研究发现,童养媳长大后通常很抗拒此类婚姻,就算勉强结婚,他们的婚姻也鲜见美满,而且女方生育率下降,可能是因为双方发现彼此没有性吸引力的缘故。
以色列吉布茨(集体社区)中,孩童们会依照年龄(而不是血缘或其他关系)分开,在不同的群体中生活。在针对吉布茨成员的婚姻研究中发现,这些孩子长大后,同一群体成员间结婚的比例仅占3000个案例中的14例。而在这14对夫妻中,没有任何一对是在出生后的头六年一起被抚养长大的。这带出了一个重点,亦即出生后六年的成长环境是一个关键时间点。若是这个关键时间点不存在,例如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亲生兄弟姐妹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那他们日后相遇时则有可能会对彼此产生性吸引力,这个现象叫做遗传性性吸引。
争议
韦斯特马克效应的反对者指出,历史上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并不少见,例如古埃及皇室中。然而,古埃及有嫁婚配传统,皇室女性下嫁平民是不光彩的,因此她们与皇室兄弟结婚并非出于自愿。除此之外,皇室成员的孩子为各种原因分开抚养的情形也很普遍。
另一个因果相反的理论由佛洛伊德提出,他指出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对彼此有与生俱来的性欲望,因此社会中必须有乱伦的禁忌。但韦斯特马克持相反意见,他认为人类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主动回避近亲性交,乱伦禁忌因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