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心经》解释 观音心经全文

转载原址;baike.baidu.com/view/63599.htm2010-6-13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其显意是指观世音;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自在菩萨(即摩尼珠)在出出入入。摩尼珠是天目前出现的极亮光团,在它具足能量时,脑中一片光亮,显出观音像来。观(接受)、世音(宇宙信息)、自在(自然信息)。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   是修行的意思。   “深”   是彻骨彻髓之意。   “般若”  般若即智慧,分深般若与广般若两种,观世音修的是深般若,故称行深般若(修深智慧)。   “波罗”   波罗即到达彼岸(目的地)。  “密多”   密为太虚、宙心、万物;多为不同种类、属性。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一体同观,故曰密多(万物同观)。   “时”  无过去、现在、未来,同归一时。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指入静反照,产生条件反射之所见。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根境。入静反照,照见五蕴净(空),清净本能,觅之了不可得,故曰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若不得五蕴空,依旧堕落生死界,再受轮回苦。入静反照,本身清静,自能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舍利子”  显意指释迦的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密意一为房舍,一为舍离,利是有利于,子是生命本质,真我,自我,大灵。四大五蕴之身如客店,生命体暂住其中,生命体离开房舍,有利于它走上回归之程而常存。  “色不异空”  以心观境,境上有空,见色便见空,心即是空。反观自己,是色,色即是空。观种种相,种种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空不异色”  色与空异相而同源,凡夫视为两般而不见同源。诸佛菩萨行平等智,不生分别相,而凡人不能将二者归一,机见不同,有色有空堕落二边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见,唯真空能见。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无眼能见,无手能行拳。神通妙用遍身互换。  “空即是色”  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三界众生则著相分别。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周沙界。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即不可执着于色,亦不可执着于空,而落入二边见。亦无空,亦无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识,因有识故便受六根,因有六根便有六尘,……故随声逐色,流浪生死,终无止境。若要生死断,轮回息,但从一根照破,令四大五蕴净尽,廓然无我,当下空寂,方可寻得空劫前自己。  “亦复如是”   全经文的上半至此。也是如此。  既无我故,万法皆无,总归于空,唤作万法归一,不落第二见。诸漏已尽,以归寂灭。求出三界,天地不能拘。身超法界外,自在更无忧,名曰舍利子。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舍利子”   如前所解。   “是诸法空相”  一味谈空,只为众生。但一味谈空,又不能方便有情无情,故设立种种假名,引导众生皆归空寂。若信未及,但去坐,反照照见,五蕴实无所有,自然入空。既得入空,其法亦空,人法俱空,自然休歇。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全谈理性,有生有灭,全谈实相。众生原本具足法身,虚空之体,亘古亘今,不生不灭,不变不移,无去无来,无旧无新,湛然常寂。时间有永恒性,不消失性。生命本质也具永恒性,不消失性。生灭者仅生命形体,而生命本质与时间一样,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指众生本源,其法身皆清净,无瑕无染,无污无垢,无浊无尘,如莲花,如水中月。佛面如满月,如千日放光明,佛面指生命本质,即大灵。行功时可见一轮满月,又明又亮,即摩尼珠,大灵的灵光。  “不增不减”  虚空之体不增不减,犹如不动。上乘之士信无疑,中下之士必生怪。生命灵体乃一冷光团,能量高时则亮,能量低时无光,随能量增高而增亮,最亮时如眼明珠,即摩尼珠。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是故空中”   空中清净本然。棒打虚空不痛,刀切虚空不断,火烧虚空不着,空其中也。   “无色无受想行识”  虚空之灵,色空不受色,声空不受声,行空不受行,识空不受识,一切假名皆无所受。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面为六根,众生皆有六根,六根清净(无六根)则为法身。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为为“六尘”,皆从一根上起,但去一根,反照从何而起?若识起处,则知根本生,反照根本生(法身),非我之身。既无身,顿然清静,观身无身,观色无色,观法无法,总归空寂。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因有眼界而连累十八界,是诸恶业。但去眼根,反究虚假。六根败坏,总无真实。静观四大,都无实义。唯虚空之体是长劫不坏之身。有眼乃有意识,无眼则无意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无无明”   一切众生皆有无明,一切劫难皆从无明始。修行从断根始,根不断,无明不灭,定无成。   “亦无无明尽”  有身则有无明,有无明则有三毒(贪嗔痴)。若能转三毒为三德(舍善慧),转六根为六神通,则是转凡成圣。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乃至无老死”   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诸佛修行到无身,既无身,便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如剥芭蕉,去一重又一重,直到去尽,无下手处,即是反本还原,得五蕴空(见前),如未生。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又称佛门四谛,属佛门小乘主修内容,释佛在世时,主要传授此四谛修法,身边弟子修此法成功率极高,皆成罗汉身,出三界。但修至一定程度时,不肯再管人世之事,故称四谛法为小乘,只渡己,不渡人,大乘法则渡己又渡人。

无智亦无得

  修炼至此,反照自身,无智慧,无得失,无人亦无佛,非心,非物,非佛。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以无所得故”   修炼至此,已入无的境界,一无所得,无得无失。   “菩提萨埵”   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法空曰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般若波罗密多六个字在前面已作讲解。古人云,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般若。般若通透,大光明藏,有六神通应现种种相,引导群棕同达彼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用双行,浑融归一。动静言谈,句句平等,一体同观,名曰密多。(反照前文)  “心无挂碍”  悟得真空妙理,无挂无碍。心同虚空界,无是无非。外清净,内清净,内外空,未有天地先有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此心即宙心,故无挂碍。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无挂碍”“故”   无挂碍即清静之体,无去无来,无变无异。故乃圆满之极、不可说,说亦不得,曰故。   “无有恐怖”  悟得性空,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不受明暗之拘,无挂碍,有何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根除贪爱二字,爱是根本,爱不除则贪不断。颠倒梦想即被贪爱幻境所惑,为欲所惑,圣者远离贪爱,绝思绝虑,故可无惑。

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究竟涅盘”  究是打坐入静,反究此身,本无四大,只一冷光团,众生妄认四大,不能解脱。竟乃尽也,究尽之义。全身放下,知见无见,咫尺之间,不睹师颜,故曰涅盘。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千佛,更有穷劫佛,数量不可穷,不可说,全部放下,不去管他,但去静坐,坐定再观过去现在未来,皆同一体,于此顿悟,三世自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依照此句修行圆满,成正觉。离此修行,虽经多劫,守勤苦,也可成道,均属小乘。有为之法须精进,依照般若波罗密多而达圆满(故字为圆满之义),为修行之最高位。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阿言无;耨多罗言上;三藐言正;三菩提言真。即无上正真四字。一切佛、菩萨从初发心求此四字,尽得圣果。众生依此四字修行,亦能顿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过去诸佛,为渡众生,求百种方便,泥龛塑像,黄卷赤轴,说因说果,天堂地狱,诸佛菩萨位次,三贤十圣等,全是假托,权宜之说。修行者一旦省悟,自见本性,哪有什么天堂地狱?哪有三世诸佛,全是假名。这才真起码是用大般若波罗密多(无上正真)法去修行。  “是大神咒”   神咒是修炼出来的,非靠传授而得,即如运水搬柴,亦是自身修炼。得此有大神通。

是大明咒

  此咒照天照地,光明盖天,过于日月,故称大明咒。

是无上咒

  此咒是众咒之王,万法不出此咒,故称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此咒无边际,不可比,不可说,靠修炼而悟,故称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众生难渡,五欲难除,是一切苦的根源。若贪此咒,见性成佛,一去不回头,故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此咒不异语,不诳言,证实相。有相之相,皆是虚妄,无相之相用语真实之相,故曰真实不虚。真实不虚有两层含义:   1、人的生命是永恒的。因生命本质是生命的光音色能量体,与时间一样都是无始无终的,这是真实不虚的。  2、生命虽然是永恒的,但生命的载体(肉体)是暂时的,不可能永远保持其形体所占有的空间。所谓金刚不坏之身不是指肉体,而是指生命的本质(交音色能量体)。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有同归一心之义,若人专心受持,悟此神咒,功行圆满。常持此咒,鬼神远离,诸天寂听,恒常欢喜。

即说咒曰

  (念咒)   重举四揭谛,维护持经人不离其侧。四揭谛顺念,世间一切所求无不果遂。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揭谛揭谛”  过去所作一切善恶,幻化五蕴,荡然净尽,尘劳妄念,一时顿除。揭谛者人空;又揭谛者法空,人法俱空,二空全忘,故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到空无所空,生死永断,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波罗为彼岸,揭谛为空,空同彼岸,彼岸同空。故曰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与空同达彼岸,与僧同到彼岸,彼岸为空。   “菩提萨婆诃”  梵语菩提为初,萨婆诃为末。初发菩提心,坚持修行,永无退转,终达彼岸。菩提萨婆诃者,善始(菩提)善终(萨婆诃)也。

《观音心经》解释 观音心经全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9209.html

更多阅读

《我叫MT》火焰之心上层攻略 我叫mt祖安上层攻略

《我叫MT》火焰之心上层攻略——简介 火焰之心是《我叫MT online》 V3.0版本中开放的公会副本之一,本文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火焰之心(上层)的关卡资料、BOSS重要数据及打法。《我叫MT》火焰之心上层攻略——方法/步骤《我叫MT》火焰

《媚心媚肺》《皇瓜》随感 媚心媚肺番外

《媚心媚肺》最近看到的最好看的小说!!明月珰的书,和《芙殇》《挽留》是同个作者。一口气看完,那真是痛快!第一次看游戏背景的小说,很有新意很有意思。虽然是游戏设定,但其实等同于架空。99.9%的是古代的;0.1%是加入了现代的思想现代的理念

声明:《《观音心经》解释 观音心经全文》为网友星恋影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