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 队列之末——转载 队列之末第一季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67458/

 导航:
  A.关于译名的小猜想
  B.九月九日长评更新
  C.九二三的补充评论
  -
  A
  第一集后的纪录片中一位作家认为题目Parade’s End的意义可以这么解释:
  “嗯,这可以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你懂的,‘都回各自的窝吧’,实际则是在说以后都不会再有‘parades’了。那什么是‘parades’呢?什么是军中的parades?是一种庆祝形式。福特是在说将不再有庆典。罗伯特•格雷夫斯将此做了不同阐释——《向一切告别》*。那么,‘一切’又是指代什么?——他指的是战前的世界。”
  一说如此。
  确实,“队列”是一种庆祝形式(a public celebration when musical bands, brightlydecorated vehicles etc move down thestreet),“庆祝的尾声”,是对曾经繁华的告别,对往昔安宁的挥手。就这么解释也不是不能让人满足。但是,蒂金斯口中提到的这个词真就是庆祝列队的意思吗?还是得再看看。Parade的拉丁词根par,有“匹配的,合适的”之意;Parade一词首次出现大约是在1656年,这是个来自法语的词汇,原意:虚张声势的表演,沿革下来,或可将“合适的行为准则”——甚至,“绅士的准则”——作解。这么一场“虚张声势”,正着看有蒂金斯这样的绅士对原则的坚持,反过来看便是时代的虚假。福特的四部曲是一战题材小说,战争逼走的是蒂金斯的忍耐,扯下的是英国在战前最后一个十年最后的浮华布景。
  如此说,本剧片名的各种翻译,“队列之末”尚可接受,“行进的目的”恐怕游荡得稍远,人人字幕组给出“一战往事”这么个答案有点耍赖——咱们都知道这是一战题材原著的改编,可你这个太泛化了吧?;还有一个,倒是听朋友说有过一个我自己没见过的译名“繁华尽处”——得了些原作精神。
  小小猜想,欢迎大家指正和讨论。
  
  *谢谢豆友Favillae 关于格雷夫斯的自传《向一切告别》的提示。以及关于“AllThat”的真正含义,F君提到的一篇读书笔记,由eastvirginia所写: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743632/#comments
  
  *******************************************************************
  B
  长评导航:
  本文一共四个部分——
  (一) 作者:关于福特;一处细节探究,小小彩蛋出没;
  (二) 另一个:比较,无责任联想;【此段有严重剧透】;
  (三) 同一个:关于演员,主要看三位主演;
  (四) 每一个:结。
  -
  
  (一) 作者
  
  在作于50年代晚期的《流动的盛宴》中,海明威追忆了1921至1926年间他在巴黎旅居的难忘时光,其中专门有一篇文章里出现了对福特本人生动的描述:“他透过浓密斑白的胡子粗重地喘气,身体挺直的就像一只能走动的、衣着合宜的倒立的木桶”。根据海明威的记述,在诗人埃兹拉•庞德眼中,福特“真的是个好作家,经历过很严重的家庭问题”,可我们可爱的美国作家却说“那个下午因为见着福特已经被糟蹋了”——福特"笨重沉闷,乏味无聊"。
  
  福特于1916年往法国参战,受伤后遣返回英国家中。他于1922年回到法国,在那里开始了《队列之末》的创作。四部小说在1924年到1928年间出版,上文回忆中描述的福特,正是在四部曲的创作期中,海明威的文章临近结尾记述了两位作家间关于“绅士与否”的一段问答对话*,而“绅士”的概念也是长期束缚、塑造克里斯多夫•蒂金斯的元素。主角蒂金斯身上是否有作家本人的投映呢?
  或可从福特本人的生平去猜想,更可从小说里探轶。一只小彩蛋,权供玩味。
  
  福特1872年生在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乐评家,祖父福特•马多克斯•布朗是画家,拉斐尔前派(PRB)的指导者,拉斐尔前派的奠基画家罗塞蒂曾是布朗的学徒。如果注意一下,第一集中蒂金斯收到妻子来信,要求回到他身边时,蒂金斯的好友文森特•麦克马斯特拿着自己新鲜出炉的论著,念起来其中引用的几行罗塞蒂的诗:
  “……Lest thy sad eyes, meeting mine, 就让你哀愁的双眼与我的相对
  Tempt my soul away! 勾走我的魂魄!”
  
  诗确实够撩拨勾人的,历史中罗塞蒂本人也是个浪荡子。起先只是看片时想起福特和罗塞蒂的联系,外加看着麦克马斯特这么个绅士喜滋滋读着露骨的情诗,还有蒂金斯刻薄的反应,觉得有趣罢了,后来发现不止“有趣”而已。
  
  在帕里•杜舍明家的早餐会,杜舍明入席,鱼片刚上,他问:“下一样上猪腰吧?”后来就是重口教育登台时间,当这教士操起拉丁文对马提亚尔的亵语如数家珍时,仆人终于打断说“您的鱼凉了,上腰子吧?”这时麦克马斯特对着伊迪丝夫人:“If he’ll eat a little it, brings theblood down from thehead!”此外,教士的那些亵语——出于可想见的理由,我就不复述了——意味强烈简直“明示”;杜舍明在肾的位置挨了一拳,退场,伊迪丝对着文森特低下头:“您一定要看不起我了”,文森特回答:不,您真是最勇敢的女人。——最勇敢?最??后来文森特和伊迪丝的进展也是相当迅速。
  
  说到这儿,结论就是:杜舍明很有可能是个性变态,而伊迪丝虽已与他结婚,仍是处子。可是等等啊,刚才那首诗还晾在那儿呢,罗塞蒂如何?再提示一句,电视剧中出现了好几幅画作,而早餐会里,镜头里时不时晃出的那一幅,就在教士身后。印象派作品(贴士:PRB对印象派影响较大)。再把作家福特本人所处的时代一对上号,把我们猜想的那个人与拉斐尔前派的关系想想。……那——杜舍明先生就是拉斯金(最早支持拉斐尔前派的评论家之一)的投映吧?兴致起来,去看原著里这一场餐会,原来杜舍明多次提到拉斯金,是其铁杆,而麦克马斯特找到杜舍明,也是为了请教关于拉斐尔前派。
  
  这是福特的大招之一,或许也是编剧斯托帕德的。原著中的这部分,由一个反复出现的核心词汇完成了谜语。而电视剧改编时的压缩,让这条旋律线——至少在第一集——显得暗昧不明,那个词甚至在上文所围绕的几个人物口中出现次数不多,克里斯在与文森特的餐桌上说过一次,西尔维娅是说了好几次。一个词,一颗石子,定义简单,投在水里便充满了泛化的波澜。这情色的诱惑堕落,与之对立的坚持,也反映着关于人格关于准则的某个侧面。那个词是克里斯的准则的一部分,绅士对挑逗撩拨的憎恶对浪荡的彻底鄙视,漾开去,也是对妻子不贞的愤怒;批评里的酸涩和骄傲,也带有对自己坚守原则的无奈和自豪。教士堕落败坏的行径,想远些,不就是当时世界的一斑吗?逼迫克里斯捏造数据的当局不也正占着腐坏的一部分吗?末世的气息拂过头顶,唤醒了克里斯这样的第一批人,他在喝酒时对文森特说战争近了。维多利亚时代最后的浮华终于触碰到末端?末端,会是暮色还是又一个拂晓呢?而写下这一切的福特,他在20年代的法兰西,在爵士时代的醉生梦死里,他在笔端落下时脑海里是怎样情景?他是不是在这故事的开始就已看透结局的晨昏?
  
  说得远了。还是把那个“核心词”放到朋友们手心里作旅途礼物——Chastity.小小感想,风景带到就好,所以这趟车不再开拉长路线,朋友们若有疑义,不如就在原著的那场餐会里去亲自瞧瞧,有不同结论也未可知。这部分也仅能算作一个小彩蛋,博看官一笑。然而我们不得不佩服福特,这么一个小细节作得注此写彼,手挥目送,小说的丰富厚重是无疑义的。有人说时间确实是最好的试金石,作品如果素质绝佳,大多不会多年来处在不上不下被人忽略的境地。“最好的”作品已经多到一生花于阅读都不够用,“第二梯队”难得出头,但《队列之末》的尴尬,除却排在它前面的“最好”太多,也许还因为它像是织体过于复杂的乐曲,不内行的听不来,内行的也不一定喜欢,好些听众可能偏好更轻盈分明的音乐,另外,书中的现代主义手法使作品中时间空间交错,四部曲的一切线索是否都按初衷被驾驭清晰而不致困惑?如此种种,也许造成了多年来关于《队列之末》的遗珠之憾。
  
  不知道福特•马多克斯•福特是否有遗憾。
  他于1939年六月在法国的多维尔去世。
  
  
  
  (二)另一个【此段有严重剧透】
  
  福特的这部作品让人联想到伊弗林•沃的《旧地重游》,后者首次出版是在1945年。这联想有些不合理的是,伊弗林•沃一点不喜欢现代主义,甚至直接在BBC的一档节目中表达过对意识流的厌恶(“我年轻时存在着这么一条瞎路,很多好作家都陷在里面过,他们尝试呈现他们所谓的‘意识流’”)。可我还是忍不住将两部作品联系,因为在《旧地重游》中,莱德的回忆里,有同样美丽的庄园,同样混杂【】着末世的伤感和爱情,同样的禁锢和挣扎。更重要的是,作这样的联想,不仅仅因为两部作品中诸多相似元素,更是因为两部作品中蕴含的复杂分庭抗礼。
  
  正如《旧地重游》,塞巴斯蒂安的内心与世俗桎梏的缠斗,朱丽叶在爱情与信仰间的游走,莱德对自己意识深处真正愿望的探索,这一切再加上宗教神秘的阴影,使得作品呈现迷人的错综复杂;《队列之末》中,西尔维娅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恨着自己冷漠的丈夫,婚姻近乎一座只插了栓子的牢笼,两人只要从同一方向推或拉,就能自由,他们却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用力——克里斯的退让在别人看都是宽容,在妻子那里成了无动于衷的残忍;克里斯与瓦伦汀相爱,都是不为现世容纳的人,前者太守旧后者太超前,他们同处时代之外,有着相似位置,暧昧吸引,可世俗(绅士的准则?)的眼光又是天堑。西尔维娅、克里斯、瓦伦汀,虽然内外都充满来自社会和内心的躁动,无奈三人角力形成了最稳定的形状,始终杀不出一条血路。《队列之末》与《旧地重游》,这两者的矛盾十分不同,困局却旗鼓相当。
  
  相似的应该还有那“缓慢”的节奏。甚至到了电视剧改编,剧组人员都有相似的担心。纪录片RevisitingBrideshead重访81年电视剧《故园风雨后》的主创,他们说:开播前我们真是很担心啊,这部剧这样缓慢推进,会有人看吗?人们还有耐心吗?而此番《队列之末》上场,人们也表达过相似的忧虑。其实缓慢不一定是缺点,相反,缓慢常常是精致的必要前提。当年《故园》开场,好评如潮。
  
  那么开播后《队列之末》是否取得了同样巨大的成功呢?收视率开门红,一直以来媒体们也不吝盛赞,但是观众的反应就微妙得多了,给好评的亲不少,同时还有好些观众说从开场就一直处在迷糊状态,不明白到底在表达什么,也有人抱怨剧情拖沓、线索混乱。队列之末五星冲冠之旅也遇着了N条中差评。不能说是观众的鉴赏力不够消受不起高雅艺术,一来那么说就成了自认站在制高点的品位流氓,再者,私人地看,High-browart?电视剧这个体裁啊??——你懂的亲。由于观看前已经翻一些资料,我没能有那种直接迎接作品的体验,故事看下来还觉得清楚。只能说,福特的作品站在现代主义的开端,没完全陷在坑里也至少是在意识流这坑的旁边,小说本身就不简单,压成迷你剧,斯托帕德完成得至少不过不失吧。
  
  而最让人联想到《旧地重游》的,是两者相似的情怀。与过去告别的情怀与伤感。就如伊弗林•沃的笔下,当成为上尉的查尔斯莱德再次站在白庄,故人和故事都已悄然零落,唯余回忆峥嵘,《队列之末》里当镜头一帧帧流过,战前那个未经创痛的世界渐行渐远。而我从电视剧Parade’sEnd拿走的这一星评分,除了该剧在一些角色的合理性上存疑(后文会谈到),也算是在抱怨它的繁华落得不够洒脱。战争最终给一切压抑或无奈找到了破解的理由,三人的苦斗也有了出口。
  
  作家的笔往往能做到一种迷人的残酷,故园一旦再见便永成故园,情人如果错过,命册上再难批下重逢的感动。福特没有用这种决然,没收了安宁以后还要再半遮半掩地还给你,克里斯和瓦伦汀还是相伴了。乡愁在故乡回不去的时候才能最强最美,《队列之末》给的这口酒没灌到底,人顶多是脑子喝晕,却醉不了。这么说也许对现代经典作品的电视改编不够公平,就像评论古典音乐时,只说乐团的表现而不该再去讲曲子本身如何如何,再者电视剧还没揭晓结局,这么说有些不讲理,就请客官们原谅我一点遗憾,不吐不快。
  
  
  (三)同一个
  
  我们不得不承认电视里的瓦伦汀青春无敌,一点点男孩儿气也是很贴合角色。
  
  瓦伦汀如此与众不同,她是个女政客,她的智识、家里“不安分”的母亲和内心躁动的弟弟构成了喧哗鼓动的气氛,让她的非凡与坎坷显得如同注定;她受过良好教育,与克里斯初识的那几场戏里就可见端倪:她的父亲就是位古典文学的学者,与克里斯的父亲曾为挚交;杜舍明早餐会一场,我们看出这姑娘通晓拉丁文;同克里斯夜里赶路,浪漫得《罗密欧与朱丽叶》随口就对上了,“但我亲爱,这确是夜莺”。既说起“夜莺”,正好想起济慈《夜莺颂》里的一行用来概括两人当时情景再好不过:Alreadywith thee! tender is the night.我想沉闷的克里斯当初之所以为十八岁的瓦伦汀所倾倒,很大原因是这姑娘的玲珑以及优雅的浪漫一丝一丝、分毫不差地扣上了他心坎。——谁能不为这样的安排倾心呢?迷失在夜路,那年轻女孩的脸在雾中浮现,看不清心仪那位,爱情在破晓之前总是最美。而后日厮月久的纠结亦由此开始。
  
  澳洲演员阿德莱德•克莱蒙斯的瓦伦汀带着稚气未脱的感觉,这么说不完全出于对她的天真自然的欣赏,也有对演员演技稍显青涩的遗憾——演得太简单了。由于改编的原因,电视剧显然没有时间对瓦伦汀与克里斯的感情生长作过细交代,这本就使得第二集临近结尾处我们发现的“三年一面,念念不忘”有些费解,更遗憾的是克莱蒙斯好像是每一场戏都很投入,放到一起却没有角色生长的清晰逻辑,让人禁不住困惑:到底是什么让两人有如此强烈的连接?我们知道一场场戏在拍摄时是分开且不按顺序的,而克莱蒙斯的表演缺乏站在单个场景之外、对故事整体的把握。比如第二集伊顿板球会开始,连续的几个场景中克莱蒙斯都有机会让观众一窥暗涌,来暗示观众,三年来对克里斯的思念一直缠绕在这个女孩心中,包括杜舍明太太告知与麦克马斯特的不堪之事时,瓦伦汀感到世界纯真破灭的心碎,但克莱蒙斯只给了我们正宗的心碎,而出色的演员可能还会植入一丝困惑忧郁的神情,因为心里有一个人的时候,那份感情随着时间线缠绕,每时每刻你的举动中都有那件事的影子。外界的人和事,有关无关,都能激起涟漪——更别说杜舍明太太的事情恰恰事关感情,只不过麦克马斯特的所为恰恰蒂金斯的反面……。
  这段分析有很多是个人直觉的成分,我的重点就是:在艺术方面,朴素是可贵的素质,但简单并不总是力量,瓦伦汀在本剧中到底单薄了些。另外,愚绝非口音纳粹,但是克莱蒙斯姑娘每每开口说话,我还是很出戏。那些飘忽的元音,还有不自觉带上的少许卷舌……剧组也许本该找一个本土演员的。
  
  丽贝卡•霍尔的西尔维娅是本剧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美得边缘美得破碎,从第一句“一切都太迟了”开始,她身边的寸寸空气都被仇恨和绝望点燃。一个闯进克里斯生活的社交名媛,西尔维娅就像是命运的手无端引来的丝纶,华美非常,却在克里斯低调的礼服上无处穿引,这一对没有福分错过彼此,命运没有放过他们。他们其实分属两个轨道,一个是爱德华绅士,而西尔维娅,和她的情人皮特(昵称Potty)一起,该属于黄金时代的醉生梦死。后来的西尔维娅渐渐收敛,开始努力向丈夫靠近,颇有些“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意味。婚姻作为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之一被认为由基督亲自建立,一旦成礼不可离婚;另一方面,成熟渊博的绅士到底是吸引了这个留恋灯红酒绿的女子,西尔维娅去修道院静修、买画,她学会了讨好自己崇拜的那个男人,也正经做起了虔诚的天主教徒,可惜当念珠攥得再紧,当玫瑰经念完,她仍未能得救。我注意到有部分朋友在这里有困惑,有的以为克里斯也信奉天主教。不,他是圣公会教徒,圣公会是1534年经过与天主教的分裂而出现的,在神学和仪式上与天主教都有较大不同。克里斯与西尔维娅是矛盾重重的一对,这一点在信仰上也有体现。而且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对天主教徒的态度谈不上一视同仁,是带有一点讽刺眼光、边缘化天主教徒的,所以一个老派绅士娶西尔维娅于己于人有多不可思议,在宗教上也是一桩。除开这一些细节,两人在探索世界的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克里斯是早在心里想好了一套规则,抱着手臂点自己要的东西就好,至于不在那套规则里的,就像他说过——Thatdesire, must be resisted;西尔维娅则打开怀抱,面对一切灯红酒绿,笑着挑拣。
  
  西尔维娅一角,演员丽贝卡如此出色,甚至导致很多观众“倒戈”,觉得她其实与克里斯托弗•蒂金斯更登对,从这一点来说,由于演员的充分发挥,剧本的疏漏反而被放大了。电视剧毕竟和小说不同,没有阅读那么大的空间来条分缕析来回摇摆,有时需要有一条道到黑的魄力才能成事,尤其是在这种超级压缩的改编里,必要的人物极端化会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避免逻辑不清的尴尬。有人会说那么黑白分明就没意思了,可是这只是电视剧,说得残酷些,“Becausemy Wine was of too poor asavour”,在追求玩味之前,还是先追求逻辑吧。或者西尔维娅的无辜是刻意为之,但这样做也是得不偿失的。
  
  就该角的表演来说,丽贝卡发力相当全面,人物本来复杂,被演绎的够无知也够可怜,信仰的忠诚、浮华的诱惑、爱情的吸引、欲望的纠缠,这一对又一对或在角色内部或内外对冲的矛盾被演员无畏的表演件件摆在了我们眼前,戏剧性挥发出充足气味。丽贝卡的演出层次分明,传达了她对故事的理解,我想这部分来自她受的良好教育,更多来自天分和作为演员的敏感。
  
  该说说几乎出现在每一场戏里的蒂金斯了吧。
  “我没有血液循环,没有脉搏。纹丝不动就是我。”这是塞林格一部中篇小说里的一句,觉得也实在很适合给蒂金斯。这克制优雅的老派绅士,这十八世纪的头号粉丝,这爱而不得的情人。《队列之末》的蒂金斯隐忍得像一座休眠火山,岩浆从不喷发,只在内部自灼。面对妻子和心爱的人,他一直背对着内心真实的欲望;在事业上,他选择沉默地离开官场,走向战壕。关于这个绝对主角我反而没有太多话要说,他的特质都在旁人的映衬中体现,前面谈到的杜舍明夫妇、麦克马斯特、他的爱人和妻子,都是一面面镜子。本剧中蒂金斯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但是人物本身层次也不算繁复,不管是对官僚的不屑还是关于爱情的纠葛,这个聪明非常的人物都是在为观众呈现现实堕落与个人高尚的拉锯战场,他是一个重要的窗口,给观众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透过他去看,时代的影子落尽眼底。
  
  本剧中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表现不失水准。作为演员他有着理性的方式,角色成长得有逻辑,表演不疏漏细节;他丰富时而带有舞蹈性质的身体语言也是可贵的,这个演员还很能发挥台词的能量。意识流先驱伍尔夫在一篇演讲里说“Words,English words, are full of echoes, memories, associations,naturally.”英语的腔调拿的好,可是能够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澎湃或感伤的。在同辈演员中,BC的台词功夫可能不是最优,但在发挥语言的效力上,得天独厚的嗓音和深植感情的能力还是让他出色,队列之末里他的话音出现变化,比以往角色慢了一点,他本人说话时送气不明显,这部剧里也有改变。仅在表演专业领域来说,康伯巴奇几乎无可指摘。若要在专业上说他的不足,那就是希望这位演员能再多一分冷静——这可能有些苛刻了,但他的演绎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另外,或者下次若再接到这种上流出身的角色,再有像第一集里给西尔维娅回信之类的场面,剧组找个人代写给到手上摆样子大概较好,像第二集里的圣诞卡片那样处理。上层人士,尤其是克里斯这个时期及之前的贵族,在幼年就会有家庭教师带,优美的字体和“正确”的口音一样,是基本和一贯的要求。当然,这些都是小瑕疵,未能掩瑜。
  
  以上对各角色的分析只基于前三集的基础上,随着后两集的播出,有些疑问会被解开、缺憾被圆满,也未可知,我也和大家一起期待。
  演员之最好,于我,是希望他的身影与角色完全重叠,成为同一个人。《队列之末》里主演都有不错的表现,配角们的演绎也是可圈可点。杜舍明夫妇荒诞疯狂,马克•蒂金斯在世故方面和他的弟弟形成了鲜明对比,麦克马斯特可笑,后来令人生鄙,沃诺普夫人的狂热也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这一切让《队列之末》这幅大作细节生动,本剧中许多幽默的成分也是由他们添加的,增加了不少趣味。总的来说,虽然成为“同一个”是不可能的事,但《队列之末》的演员有很多已无限靠近这个理想了。
  
  
  (四)每一个
  
  这部《队列之末》是属于每个人的。虽然本剧被称为“思考者的《唐顿庄园》”,我还是相信斯托帕德的初衷不是仅仅给少数人奉献一场阳春白雪。这是一封长信,字里行间是对每一份挣扎和希冀的关切,汇到一起,成了递给时代的书简。里面探讨的主题是多样的,战争的残酷和爱情的追随一道跟着时间线如影随形,有很多问题到今天仍有思考价值。
  
  前几天在豆瓣读到一篇读书笔记:“经典主要是由艺术家们本人建构起来的。……只要是经典产生一种显著的变化,或者人们对所谓的非经典作家、作曲家或视觉艺术家重新产生兴趣,产生在任何此类情况下,动力都来自某些特别的艺术家们,是他们通过自己对它们的创造性反应或受其影响而把某些作品带进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一类文学不再能充当创作的标准时,它就会暂时性地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如果这类作品有能力去唤醒未来的几代,它就会在稍后的时间里回归时尚。”
  
  《队列之末》自出版之初就未获足够重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更是少有人过问,此番进入大众视野,改编得成功与否人们各抱观点,但就经典的再造来说,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
  *海明威与福特的对话摘录片段如下
  "A gentleman," Ford explained, "will always cut a cad."
  
  "Was Henry James a gentleman?"
  "Very nearly."
  "Are you a gentleman?"
  "Naturally. I have held His Majesty's commision."
  *************************************
  C
  9.23 葡萄美酒兑雪碧,协奏硬改交响曲
  
【英剧】队列之末——转载 队列之末第一季
  
  本不曾想到还有话没说尽,但既然拿走一星还是再做交代。谢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这个补充评论仓促写就,只是A能捕捉的一点想法片段,疏漏处大家包涵。
  
  在九月九日更新的长评中我解释了之前拿走一星的理由:“……福特没有用这种决然,没收了安宁以后还要再半遮半掩地还给你……”,结局似乎不是在半遮半掩地还,简直是把“幸福”硬塞到了观众怀里。
  
  西尔维娅在第五集的所作所为真是本剧的天外救星,第四集里,在熬过了漫长等待以后她得到了丈夫的一点安慰,于是第五集立刻前功尽弃玩起了底线探测?砍雪松?燃旧情?——“要有一条道到黑的魄力才能成事”,但是人物为什么要在看到光明的时候奋不顾身地向黑暗狂奔?再退一步,不问为什么要在最终集里如此绝望地加料,其中也许有贴合原著之虞——但是观众们难免困惑第四集里,加入西尔维娅和克里斯几乎“无可挽回”的重圆,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增加戏剧性吗??可是除了让克里斯再次原则失守(他先前声称爱着瓦伦汀呢)以及使得第五集加倍生硬别扭,这一段让人彻底看不清本剧的逻辑。
  
  《队列之末》的克里斯托弗•蒂金斯到底要向观众们展示什么呢?
  体面绅士,火车上一面之缘他与陌生女子亲密;不爱对方,出于仁慈在圣坛当着上帝许誓;有妇之夫,情不自禁在奔赴未知的战场前问纯白如纸的女孩可否做自己情人。蒂金斯一直在做好人,试图做个圣人,但是经不起一点推敲,在“更高的善”面前他屡屡丧失必要的判断力,真正的光荣需要用真正的牺牲来换取,在最高的战场上蒂金斯却选择转身相背。
  
  第五集就像是本剧的叛徒,它甚至还夺走了瓦伦汀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可被理解”的立场。沃诺普一个个“I don’tcare”说得相当轻松,配上她的轻软口音和总是眯起的眼睛简直都要让你相信那些问题都不值得care了。爱情是什么呢?好吧,就算如那相信浪漫的所说,两人之间“每一句都是爱的宣言”,本剧中这对苦命鸳鸯有多少个交集场景?宣言在哪儿?说了几句?电光火石以后,编剧不能光用“Idon’t care”来搪塞人间烟火。
  
  这些天来我偶见的一些评论这样开头,“设身处地地想,有谁能……”、“如果是你……”。
  去评论作品真正表达了什么,为观众带来了什么,而不要拿所谓“常理人情”去为角色解释,镜头是唯一语言,作品是唯一证据,而我们看看手里的东西——蒂金斯和瓦伦汀的爱没有被充分表现,西尔维娅的恶毒未被展现完全,即使用主观情感为某个角色找出各色借口,那样很难评出价值。
  
  《队列之末》的前三集质量上佳,第四集并非不好,却开始让人担心线放得过长,大鱼还钓不钓得到,第五集官子下得仓促狼狈,注定了这一局棋型不美。
  编剧斯托帕德理顺了原著小说中的时间线,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一种损失,因为Parade’sEnd的光彩之一就在于它的错综复杂瞻前顾后,形式结构在主题表达中常常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相信很多朋友也有经验。电视剧改编有其无奈,有所妥协可以理解,可惜取舍之中,情节的去留里看不出高明。整部剧的结构也有轻重不分之嫌,A仓促下笔,这里不再细说。
  
  福特的原著如果是一瓶酸度尖锐的葡萄酒,电视剧《队列之末》便是向其中掺了雪碧,虽然变得好入口多了,却不伦不类,喜欢酒的会嫌厚重的单宁被过多的糖分盖了风头;喜欢软饮的又嫌它不够轻松明了。也像是钢琴协奏曲被硬改编成了交响,野心勃勃,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不管是爱情、人性、战役、女权都不分明,全是插曲性明显,钢琴丧失了与乐队的区分,不尴不尬。
  
  减至三星,因为“推荐”已经不太好说出口。《队列之末》无疑有很好的条件,丰富灵活的原著,较多的预算,出色的演员,却“什么都说了”也“什么都没说”,难免遗憾。
  
  不过也有人想把BAFTA颁给这部剧,那就像人们常说的,“各自买账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8897.html

更多阅读

《黑执事第一季OP1/黑白之吻》 黑白之吻op

《黑执事第一季OP1/黑白之吻》(1—25话)演唱:SID(シド)、作词:マオ、作曲:Shinji出会いに色はなくてモノクロ吹き抜けるdeai ni shoku hanakute monokuro fukinuke ru痛みごと 君 委ねましょうitami goto kun yudane mashou伤迹 强くな

转载 色遇第一季之的士诱惑_DAMON 疯狂的士第一季

原文地址:色遇第一季之的士诱惑作者:爱上晴朗一个灯红酒绿的凌晨夜晚,一个百无聊赖的司机,一个不知道要去哪里的乘客……现在是凌晨两点钟,我漫无目的的开着,游荡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这样一个落寞夜晚,我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期待……

声明:《英剧 队列之末——转载 队列之末第一季》为网友丶迷失在红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