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暹罗国在18世纪中叶的确出现了一位明确是中国血统的国王,这时已是百回本水浒传第一次出版后200年左右了。但是暹罗国自古有华人航海到此定居也是事实,而且因为暹罗是后起国家(相对缅甸、越南、高棉等国),华人作为新定居者很快就能占据到比土著更高的位置,这是从宋元时就如此的。李俊称王,大概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
2、如果具体到李俊个人,一个可以看《宣和遗事》中,有个“海贼李横”,这人应该是李俊原型之一;此外有些时候还有“混江龙李海”之说法,可以说明李俊这个人物比起梁山其他所有人物都更与“海”相关。所以出海的是他也不奇怪。另外他的两个小弟童威童猛也是贩私盐的,可见也在海边有过经历。
3、李俊出没的地方叫“揭阳岭”,书中虽说是在江州附近,但目前查不到江州一带有这样的地名,此名很可能是个移植来的名字。出处最可能的是广东海边的揭阳,这个地方属于潮汕地区,潮汕人正好就是暹罗华人的主体,该国大批王族、首相都是潮汕人。
补充:
李俊属于水浒前70回表现得不够充分,但在70回后有精彩表现的少数梁山好汉之一。而且由于陈忱的《水浒后传》的影响,李俊的形象即使在70回本占据主流的清朝,也是相当高大。根据《水浒后传》改编的京剧《打渔杀家》就是例证之一。在当代,在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印象中,对李俊的主要概念就只有一个——暹罗国主。
李俊几乎是一个很难挑出缺陷的人物,他的能力是全面的,虽然没有张顺那样的水底本事,也没有阮小七那样的幽默感,但他就是能当上水军大头领,我相信这是《水浒传》作者一开始就赋予他的领袖特质所致,李俊的文学原型与“海”有明显关联,这是其他水军头领不具备的,水的王者是海,所以李俊自然是水军的头。
因此我认为,无论李俊最后出海并称王暹罗的情节是何时进入书本,是否“后人”所加,这都不重要,因为这个结局是很自然的,除非李俊半路上被哪个张叔夜或陈希真干掉了。
有“招安”情节的水浒有时被人质疑,但是在这之中,李俊是不应被质疑的,因为他自始至终保持着独立的特性,他的招安明明确确只是为了“还”宋江的“义气债”,而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某种“封妻荫子”愿望,他对大宋朝廷并无明确的喜恶,但他几乎是完全无视这赵官家。他很明白自己的角色,而且他不会让其他人也按照自己的角色[]行事,他只是他自己,所以说,这样的人,是有做领头人的潜质的。李俊本质上从头至尾没有被任何人“收服”,包括没有被梁山收服,也没有被朝廷收服。换句话说,是李俊“收服”了梁山,因为最终梁山在昏君奸臣和历史大潮的联合作用下消散的时候,只有李俊保留了火种,他是当之无愧的梁山第四任“寨主”,而且他的才能实际上比前三任都只高不低。
我一直认为,水浒的百回/百二十回本的结局部分是设计得很好的,比征四寇时的那些狗血情节设计得好多了。这个结局部分紧扣了历史,也有着浪漫主义的气息。从李俊来看,这个结局绝对不是对招安的肯定,因为在这个结局里,真正让人注目的绝对是李俊而不是别人——因为只有他后面还有故事。但它也不是简单否定了梁山的这次招安的:因为这结局处处暗示着北宋被金国摧毁的惨状,梁山只能无奈地这样“帮助”朝廷一回,让故国少受(或者说晚受)几年兵灾。
但最终李俊已超脱于这历史的悲剧以外了,伟大的悲剧可能会让人绝望,但伟大的文学会让人在悲剧和绝望之余还看到一丝希望。李俊出海的安排,就是这种希望。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附:由于《水浒后传》中地理描述的偏差(作者故意为之的虚化描写),“暹罗”的所指有多种说法。但我觉得还是只有泰国一说靠谱。首先,《水浒后传》带有少许神魔色彩,地理上的准确性作者根本没有考虑(比如日本兵骑大象等),而且《水浒后传》是陈忱的个人作品,不能代表《水浒传》。第二,有人根据“航线”来认为,李俊航行到高丽什么的也比到泰国靠谱,这是很生搬硬套的说法,打虎、拔树还不靠谱呢……
以上为个人浅见,请各位方家赐教。
泰国(旧称暹罗)纸币上的郑信大帝,中国血统的泰国国王。
泰国美女总理英拉,也是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