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始于隋,盛于唐,终于清。

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开创者,但是,这个短命的朝代还没有来得及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就在瓦岗军的冲击下七零八落,走向了灭亡。

唐朝开国以后,继承和发展隋代的科举制度,其目的是打破自曹魏以来实行的九品官人法而造成的世族豪门对官位的垄断,吸收广大庶族文人参加新政权,扩大唐朝的统治基础。

唐代的科举起初设置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五科,但经过几次的实验以后,就只保留明经和进士两科,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明经和进士一直保留到大唐灭亡,但是,这两科的考试内容和难易,尤其是地位的高下,很是不相同。以文词优劣为考试内容和录取标准的进士科,其名气和录取后的官职待遇,以及以后的官职升迁,都大大的超过明经科,以至于今天的人民只知道进士及第,而完全忘记了曾经的明经考试。

进士及第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唐代的进士和明经考试,均在正月二月进行,考试设在贡院,,经过地方层层选拔而来的各地举子们,在进入考场的时候,除了带一部《切韵》一书,相当于现在的《数学用表》以外,杂书一律不准带进考场。但进考场的举子们却要带上照明用的蜡烛,吃饭用的餐具,取暖用的木炭。一边是肩扛手提的举子,一边是大声呵斥的胥吏,举子们的狼狈可以想象。

考场狼狈,进士及第更难。每年应试的人,大约在2000以上,但从唐贞元《公元802》年起,唐德宗明敕:“自今年以后,每年考试所取之人,明经 不得过一百人,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如无其人,不必瞒此数。”唐代诗国天空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就终生没有进士及第。另外,据<唐语林》统计,自公元847年至874年的不到30年里,以文章著称的何植、李玫、皇甫松、等,以词章华丽的温庭筠、郑渎、沈驾、,以律诗而传诵的贾岛、刘得仁、李淘、许琳,以古风著名的张维、皇甫川都是考场失意者。李商隐才高八斗,但考了六次才勉强及第。

进士及第,不容易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8500.html

更多阅读

张浚受赵构年长重臣黄潜善的赏识推荐 杨万里见张浚

张浚受赵构年长重臣黄潜善的赏识推荐一、北宋靖康年康王赵构有年长文臣辅佐北宋元祐六年(1091)宗泽(1060-1128)同进士出身录取。元符三年(1100)黄潜善(1078-1130)甲辰科进士。崇宁二年(1103)汪伯彦(1071-1144)考中进士。政和二年(1112)李纲(

(推荐阅读) 宋代词人列传下 宋代词人

宋代词人列传(下)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紫薇,为南宋初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元,以忤秦桧罢职,晚年深居讲学。诗属江西诗派,作有《江西诗社宗派图》、《东莱集》、《紫薇

陆游简介及其诗 陆游简介资料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

曾广汉母刘鉴家训 曾文正公家训

51.  刘鉴(1852—1930),字惠叔,湖南长沙人。祖父刘权之和曾祖父刘湘容均系进士出身,父亲刘若珪担任过湖北知府等官职。她的丈夫曾纪官,系曾国荃次子。刘鉴生长于数代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幼时受过良好的家学教育,诗词文赋、琴棋书画均有涉

礼部员外郎懋芳 工部员外郎是什么官

礼部员外郎懋芳朱懋芳(1560~1617),字本厚,号肖梅。公生而岐嶷,读书过目成诵,十六岁补庠生,万历辛卯(1591)举天乡,至戊戌(1598)赵秉忠榜赐进士出身第三十二名进士。释褐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县令六年,以治行高第征入,法当台省,以便道待二亲恋恋不忍释,后

声明:《进士及第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为网友套路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