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肖复兴散文:母亲

原文地址:肖复兴散文:母亲作者:风如松

母亲肖复兴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个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转载]肖复兴散文:母亲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养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 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1、当代著名作家

  肖复兴(即萧复兴),当代著名作家,祖籍河北沧县,1947年生于河南信阳,在北京长大,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居北京。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

  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又名《中学生梦幻曲---一个女生的日记》),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小溪巴赫》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到天堂的距离》。较近的作品还有长篇回忆录式的纪实文学《黑白记忆》和散文集《蓝调城南》。散文《拥你入睡》被选入北京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宽容是一种爱》入选2006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生命的平衡》入选2007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代表作:

  线上作品阅读 报告文学 《啊,老三届》《当金山的母亲》

  中短篇小说 《面的司机》《今冬无雪》《远在天边》《影壁》

  2、《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北京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1982年赴北大荒插队务农,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新体育》编辑。1978开始发表作品。《人民文学》副主编。

  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我叫儿子写作文》上有大量的他的作文。

  还著有《一幅画像》(现被选为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童年的小花狗》(现被选为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小溪巴赫》(现为上海市高一第二学期课文);《我的第一个笔记本》(现被选为小学六年级课文)

  早恋

  《早恋》是我国第一本触及中学生感情的长篇小说,它涉猎了一个重大的、敏感的、牵动千万个家庭神经的社会问题。作者以他的大胆和敏锐,以他清丽、质朴和起伏跌宕的笔墨,通过几对儿中学生之间朦朦胧胧的感情故事,以及围绕着这些情感而展开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教育思想,真实地反映了这些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的思考和探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8057.html

更多阅读

散文:《马车夫之恋》

散文:《马车夫之恋》作者:杨辉日期: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马车夫也叫车老板,还有的叫赶马车的。在农村闲着的时候,很多人像点兵点将一样挨个数道他们。有的人把马车夫称赞一番,有的把马车夫贬低一番。但是在马车夫之间从来不相互的瞧不起,而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来源: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网论坛等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时时遇到麻烦。

现代文阅读:名家作品——肖复兴

作者简介:肖复兴,1947年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人。早年,母亲病逝。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

我们需要怎样的母爱:肖复兴《苦瓜》的教学设计

苦瓜肖复兴原来[d1]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已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d2],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

声明:《转载 肖复兴散文:母亲》为网友浅笑轻吟梦一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