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赏析 古诗十九首其一

《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赏析

南山种豆翁 2009。9。20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题解】:这是一首游子秋夜即兴之作。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一位远客异乡被富贵友人抛弃的游子失意人生的孤独和惆怅心绪。

【赏析】这首共十六句,从内容上看可分作三层。

第一层(1-8句),是诗人对所处环境景物的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特点。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皎”:《说文》:‘皎,月之白也。’这里作动词用 。“促织”:蟋蟀的别名。因蟋蟀的鸣声标志着秋天的到來,是妇女们忙着织寒衣的時候了,所以古人称蟋蟀为促织。“鸣东壁”:即鸣于东壁。东壁,向阳的墙壁。因天气转寒,蟋蟀这类穴居土穴的草虫,就会由田野迁入室内,表明气候已经进入渐渐寒冷的深秋了。首起两句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秋天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古人按照东、南、西、北方位把天空划分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宫,并分别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来命名。然后根据斗星所指方位的变换来辨别节令和时间的变化推移。“孟冬”:代表十二宫中的亥宫,本义是冬季的第一个月。而在这里指的不是初冬节令(因为下文明说还有“秋蝉”),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个时刻。这句是说由玉衡所指的方位,表明现在时间也是仲秋的后半夜了。“历历”:分明貌。一说,历历,行列貌。三、四句通过对夜晚天象的描写进一步点明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仲秋的后半夜。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又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易”:变换。五、六句诗人是对地面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点明此时季节也是仲秋,时间已是深夜---露水己沾满地上的野草;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节令变化快速的感慨。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古人称燕子为玄鸟。“安适”:往什么地方去?燕子是候鸟,春天北来,秋时南飞。这句是说天凉了,燕子又要飞往什么地方去了?七、八句是诗人转而对夜空中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节令特征。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寒暑易替,自然界的草木虫禽的处境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有的如秋蝉只有无可奈何地哀鸣树间,无助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有的如玄鸟又要避寒就暖飞往另一个新的天地,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玄鸟逝安适?这是诗人在月下仰望夜空发出的怅然问叹。从这声问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既有诗人对避寒就暖高飞的玄鸟的羡慕,也有一丝对自已未来命运的忧虑。

第一层(一至八句),诗篇开始诗人就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秋夜月色图,眼前月色皎洁,耳畔蟋蟀低吟。仰望夜空,北斗横转,玉衡星正指向孟冬方位,满天星星是这样的闪烁璀璨。夜已很深了,地上的野草已挂满了一层白色的露珠,树枝间不时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天空中不时地有燕子飞过……。诗人笔下描绘出的秋夜月色图是这样的静谧美好。但此时已经是仲秋季节的后半夜了。在如此清寒深沉的夜晚,诗人为什么还没有就寝而在户外月下漫步呢?。对此,诗人在这八句诗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但透过其中的第六句和第八句诗,我们还是可以隐约地看出诗人内心中有一丝感叹光阴易逝和对未来命运不可捉定的忧郁之情怀。

第二层(9-12句),是诗人对自已现实处境的描写。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同门友”:即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受学的朋友。“翮(hé合)”:鸟的羽茎。据说善飞的鸟有六根健劲的羽茎。这句是以鸟的展翅高飞比喻同门友的飞黄腾达。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携手好”:指共患难的友谊。“遗迹”:行路时所遗留下来的脚印。“弃我如遗迹”,引用成语。《国语。楚语下》:“(楚)灵王不顾其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极言毫不顾念之意。

第二层(九至十二句),是诗人对自已现实处境的描写。通过这几句描写,也间接地回答了诗人夜不能寐,月下独步的愁思所在。作为一个游历京华以求宦达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人人都希望能一朝出人头地获得功名富贵。但能走通功名利禄这条道路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一旦有人侥幸走通,平素间的同门交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诗人的同门好友腾达青云之际,诗人起初痴想同门好友一定会提携自己,总有一天,他也能与友人一起比翼齐飞,获得功名富贵。但事实却大大出乎诗人预料,昔日的同门之友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认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平步青云之际,把自己当作他走路时留下的脚迹一样,留置于身后而不屑一顾了!“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这句比喻,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那不谙世态炎凉的多少惊讶、悲愤和不平!至此,全诗的主旨至此方才揭开,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诗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位被同门好友所欺骗、所抛弃的落魄者。富贵升天堂,失意沉下僚。难怪乎诗人会月下独步忧思不寐了。

第三层(13-16句),是诗人对自已内心感慨的描写。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赏析 古诗十九首其一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南箕”:星名,形似簸箕。“北斗”:星名,形似斗(酌酒器)。“牵牛”:指牵牛星。“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颠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这二句是化用《诗经》成语,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宿的有虚名无实用,比喻己“高举振六翮”的朋友空有“同门”的虚名而无真实的友谊。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良”:诚也。“盘石”:同“磐石”,大石。古人常用磐石来比喻朋友间友谊之坚固。这两句是诗人因遭昔日同门友抛弃幡然醒悟后的感叹。过去声称同门友谊坚如磐石的朋友,一朝富贵就忘记了昔日的同门朋友,虽然同门的名称尚在,但这样无用的虚名又有什么用处呢?

第三层(十三至十六句),是描写诗人现实的处境。面对如此现实,诗人内心忧愤难平,仰天长叹之际,偏偏又瞥见了夜空中的“箕星”、“斗星”和“牵牛星”。而这些星座虽有的状若簸箕,有的状若酒具,有的状若健牛,但它们却空有其名,毫无一点实用的价值。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着同门之谊“坚如盘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盘石”友情安在?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慨,包含了诗人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愚弄的多少伤痛和悲哀呵!(读诗至此,掩卷长思,千百年前此位无名诗人的遭遇和感叹,在今天社会现实中仍在无数人身边重演,真是痛则自痛,哀则自哀啊!)

【译文】:

明亮皎洁的月光啊照耀着夜空,

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啊已指向了孟冬,

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的闪烁璀璨。

晶莹的露珠啊己沾满了地上的野草,

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啊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

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过去我的那些同门好友啊,

如今个个都已青云腾达。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及曾经携手同游的交情啊,

就象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啊,

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象磐石那样坚固啊,

仔细想来世态炎凉那些虚名拿来又有何益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8051.html

更多阅读

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皎夜光”毛笔字练习

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接 片原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赏析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赏析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

苍旻遐缅何若归——《感士不遇赋三 》赏析 感士不遇赋 译文

苍旻遐缅何若归——《感士不遇赋(三)》赏析感士不遇赋(三)陶渊明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商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奚良

声明:《《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赏析 古诗十九首其一》为网友我不要爱情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