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简介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明清时代山西省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人,出生于富裕的乡绅家庭,其故里在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
明崇祯十二年中“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进入官场,历任广西罗城知县、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州府同知、湖广武昌知府、湖广黄州知府、湖广下江防道、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他在初仕赴任途中曾向朋友宣称:“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不昧‘天理良心’四字。”终身奉行,言行一致,不负初衷。于成龙出生在明朝后期,前半生经历丰富,饱尝忧患。曾经少年得志,早早地中了秀才,考上“副榜贡生”,又曾经乡试不第,痛感挫折。曾经享受过富裕的乡绅生活,又曾经在灾荒战乱中倍尝艰辛。明亡清兴的时代大变革,让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经历了重大考验,在痛苦中思索新的人生之路。
于成龙后半生的官场之路,也充满了磨难和考验。广西罗城和四川合州都是当时最艰苦的地方,于成龙在煎熬中挺了过来,创造了不凡的政绩和廉洁的声誉。湖广、福建、直隶、两江,也都是当时的繁剧之地,有盗匪,有灾荒,有战乱,还有复杂险恶的官场斗争,于成龙都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挺了过来,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官吏,成长为功勋卓著、朝野钦敬的政治明星。最后积劳成疾,鞠躬尽瘁,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光辉的句号。
于成龙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熟读儒家经史,浏览佛典道藏,于诗词小说也广泛涉猎,知识丰富,才智过人。他又是忧患时代磨炼出来的人才,饱经离乱风雨,心忧天下苍生,以做官从政的手段,去致力于恢复太平。
在罗城时期,他编制保甲,缉捕盗匪,改革盐务,修复城池,创建学宫、养济院,医治了罗城的战争创伤,恢复了经济民生。在合州时期,他革除官府弊政,招徕流民,增加户口,开垦荒田,让这个寂无人烟的荒州,逐渐恢复了繁荣。
在黄州时期,他抓捕盗匪,维持社会治安,赈济灾民,办学兴教,后来又剿抚叛乱,办理军需,恢复经济, 稳定社会,在烽火扰攘的战乱时期保障了一方的安宁。
在福建时期,他平反了大量的冤狱,释放了数千名无辜百姓,解救了数百名战时奴婢和儿童,免除了数万名百姓的不合理差役,解冤救苦,功德无量。
在直隶和两江时期,他作为地方长官,又做了大量的兴利除弊事务,造福无数黎民百姓。同时还为朝廷和百姓选拔推荐了一批德才兼备的贤良官吏,共同开创康熙盛世。
于成龙一生信奉“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又信奉因果报应、行善积福的佛道观念,总结出独特的“天理良心”格言。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他过的是一种类似出家修行的清苦生活。布衣蔬食,淡薄自甘,平生的物质享受,大概只有一壶老酒而已。除了领取朝廷发放的微薄的俸禄银米,他从不贪取一丝半缕的不义之财,反而经常捐出俸银,用于赈灾及其他慈善公益事务。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之时,他不是典当衣物骡马,就是以糠粥青菜,勉强度日。后世流传了他大量的清廉传奇。
于成龙不贪图财利,也并不留恋功名。不仅经常在诗作中流露出急流勇退的情绪,也多次付诸实施,向上级和皇帝上书,要求辞官归隐。但是在特殊的战乱时代,他的请求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成龙是一位性情刚烈的人,敢和上级顶嘴吵架;又是一位严肃认真的人,面对不正之风绝不姑息;另外他还是精明多智的人,面对繁杂的政务,他总能想到有条有理的解决办法;是勇于担当的人,好几次在紧急关头他都敢于挺身而出,破格办事;是宽厚仁慈的人,对属下的小失误能够包容原谅,而对百姓的疾苦,则经常伤心地泪流满面;他也是一位浪漫风趣的人,面对风花雪月、名胜景观,他喜欢吟几句诗,填几阕词,完全是一副文人士大夫的情调。
于成龙身材高大,须发茂密,面如重枣,目光如电,长相十分威武。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白须伟貌”是他的标准形象.
于成龙为官以廉能著称,平生三次被举为“卓异”,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廉吏第一”,卒后谥为“清端”。深受广大百姓爱戴和朝野人士敬重,其事迹在后世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