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夜无月?
――读苏轼《夜游承天寺记》
妻去黄山旅游,难得一人在家,感无束无拘。时,外面酷热难当,我把门窗关严,开着空调上网,真惬意也。
晚,躺在床上,信手拿起一本书,随手一翻,竟翻到苏轼的《夜游承天寺记》,细读此文,颇为叹服。作者惜墨如金,全文仅八十余字,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是一篇随笔式的小品文,寥寥几十字,朴素淡泊,自然流畅,却极鲜明的勾勒出一幅月色如澄碧,树影婆娑,两人闲游的夜景,宛如一幅意境高远的国画。颇让人回味。
我在资料查知,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职无权,有名无实的人,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自嘲说是“闲人”呢。知道了这些,再读此文,我隐隐能够感觉到作者透露出来的被贬谪后的那种无奈,以及自我排遣、安闲自适的心境。
这篇小文也能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轮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交错,于是乎恍恍然宛如仙境。这篇小文,确实让我折服于苏轼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让我领略到了才子就是才子,没有二话。文章的高妙之处还在于,作者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且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文章最后几句应该说是议论了。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我感觉,整篇的点睛之笔就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当这样的官,与苏轼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折射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常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这又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宠辱不惊,进退自如。这也是他在逆境中所写的文字更能折射出他人格魅力的关健所在。
但这似乎也并不能够说清苏轼当时的心境。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应该还包含了作者对那种追名逐利小人的鄙视,那些小人们趋炎附势,奔走钻营,他们哪里能够领略到这清虚冷月的仙境?当然,作为“闲人”的作者,在文章最后,也隐约透露出他空有一身报负却不能够为国出力的一丝抱怨。想到这一刻,我觉得我已神交古人了,我的心灵与苏轼是相通的。
附:作者硬笔书法:苏轼夜游承天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