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加有效地吸收知识,这不仅是为了配合学校教育,更是让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习惯。
我们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要在家庭中养成,主要的教育责任在我们的家长。从时间上来看,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则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今天我要讲五个问题:
1、学习习惯是什么;
2、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怎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性规律);
4、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具体措施;
5、培养学习习惯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这五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主要是便于家长们理解和接受。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字典上解释习惯,是一种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一种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简单的说,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什么是学习意义上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呢?
举例子1:就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不敢上车,后来敢上车了还摇摇晃晃,就算是骑上了,也不敢看别处,也不敢和别人说话。但是时间一长,骑车就成了一件非常自如的事情,还可以单手扶车把,还可以边骑车边聊天,这都是我们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骑自行车的各项动作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了一种自动化行为方式。其实就是“习惯成自然”。 |
二、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们都知道,好习惯很重要,而习惯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这里我就来说说“路径依赖”原理。这个原理源于一个科学问题:美国航天飞机火箭推进器的宽度为什么只有143厘米,为什么是这个宽度呢?原来,它的宽度竟然是由两千多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具体说,这个宽度的决定,经过了:两匹马屁股的宽度→罗马战车的轮距→英国马路的辙迹→电车轮距→铁路轮距→然后是隧道宽于铁路一点点→最后是火箭推进器的现行宽度。
“路径依赖”给我们的启示:童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将奠定以后的人生道路,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一定要找准一个正确的方向——行为习惯。
例子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那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老教授回答:“是在幼儿园。”“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儿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他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培养的良好习惯。(终生成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 |
例子2:日本心理学家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学习习惯实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鼓励、矫正),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的改进。因此,今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也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的越早,也越容易纠正。3—12岁时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习惯不是长大了就自然而言就形成了。 |
以我个人的经验看,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碰见正确的人,经过点播和指导,做正确的事,即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孩子奠定成功基础。
三.怎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性规律)?
(一)任何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和三个步骤。见下表:
阶段 | 经历时间 | 阶段特点 | 实施步骤 | 注意事项 |
第一阶段 约束阶段 | 一至两周 | 修正和约束行为,这时人会觉得很不舒服,甚至很难适应。 | 确定需要养成的习惯(目标要具体)。 | 需要将行为习惯细化成可以立即评估的内容。 |
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 | 三至五周 | 有意的进行坚持,但心理已经基本适应,坚持已经不是很难。但是,这个阶段最容易半途而废。 | 实施养成。 | 1到15天(约束),16天到50天(适应),第51天到第150天(自然)。 |
第三阶段 自然阶段 | 三至四个月 | 巩固第一、第二阶段的成果,将适应变为一个人的自觉行为。 | 父母帮助孩子评估成果。 | 让孩子学会评估自己习惯养成的成果。经常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以制定日程表,并在每一个阶段之后,为孩子写一份鼓励性的评语。 |
这个表格为家长们描述的是每一种习惯养成的共性规律。为了让家长们明白,我再给家长们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培养孩子有“时间观念”的好习惯:
阶段 | 经历时间 | 行为养成 | 效果 |
第一阶段 约束阶段 | 一至两周 | 在写作业时使用计时器。 | 家长监督实施 |
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 | 三至五周 | 孩子自己使用计时器(作业,游戏等)。 | 家长偶尔督促 |
第三阶段 自然阶段 | 三至四个月 | 孩子不仅自觉使用计时器,而且主动规划时间。 | 做时间的主人 |
专家提示我们说: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实践和相当长的坚持。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没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好习惯的。也就是说,培养孩子好习惯,必须有严格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不严格和不知如何去严格,是家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任何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要遵循“两个结合“。
1、要和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习惯是多方面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运动习惯等,学习习惯也是很具体的,复习习惯、预习习惯、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等。我们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各种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形成的环境。
进一步讲,孩子的学习生活,是孩子整个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之间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视生活习惯。一个生活懒散的孩子,不会对学习有责任感;一个不尊重父母的孩子,不会尊重老师和同学;生活拖拖拉拉的孩子,不会追求学习效率。为此,我们一定要在家庭生活中,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例子1:曾见过这样的家庭,拐角沙发挺大,前面是电视,孩子玩、睡都在沙发上,孩子上学后就是坐不住。我们当时给出提示:小椅子——和幼儿园一样的小桌子——写字台、椅子。 例子2:陈凯歌(现南京大学学生)在小学五年级时和我们一起去四川九寨沟旅游,在旅游区里,他把糖纸和鼻涕纸都放到裤子口袋里,准备到有垃圾箱的地方去扔,这就是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例子3:摆放碗筷,负责卫生纸、牙膏,负责进门脚垫的整理。 例子4:小苗为班级清理旧光荣榜上的五彩星粘贴。 |
2、要与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结合起来。
好习惯靠塑造,就是养成教育;不良习惯则靠矫正。我们说不破不立,在矫正不良习惯中,好习惯也就自然会“敌退我进”了。孩子形成不良习惯最初全在于家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也是逐步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坏习惯,越早纠正越好。
例子1:一个小学五年级女孩“谁谁来了?”“谁放枪?”“现在音乐放了四遍”——不良习惯;孩子小的时候,不管孩子干嘛,这个抱起来亲一口,那个抱起来亲一口,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形成——形成原因;后来我们商定,孩子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不要去和她说话,别人也不要再学习时间造访——对策。 例子2:由于家长总是会打断孩子的话头,所以形成孩子的思维不形成连续性,容易边学边玩,没有写完这项又去干那项,所以家长要注意倾听。 例子3:家长反复唠叨,而老师只讲一次,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倾听。 |
例子:我的孩子开始上学时有磨蹭不良习惯。早上穿衣服磨蹭,老师说收拾书包也比别人慢。我先反思:孩子磨蹭是我平时帮助多,替代多,训练少,而且叮嘱多,唠叨多。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几条措施: ①减少对孩子的叮嘱、唠叨; ②夫妻之间减少提醒、督促; ③让孩子每天晚上学习之后自己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逐一放进书包; ④睡前脱下的衣服按顺序放好(自己叠好、放好)为了第二天穿的快; ⑤我坚持让孩子睡前把明天的学具再思考一遍,防止忘写忘带; ⑥开始背着孩子帮助检查一遍(悄悄进行); ⑦穿袜子比赛,收拾书包演习; ⑧看电视设定时间(买计时器)。 启示: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的好方法,是停止催促,坚持表扬,想好方法,坚持到底!孩子做到了就给一朵小红花,满20个可以满足一个愿望(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可以是去图书大厦看书,去海河边喂海鸥,妈妈搂着讲故事等。 |
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训练中,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要坚持发展性评价。家长要知道孩子行为习惯的现实起点,以及孩子在自己起点上的进步。从一米一长到一米五就是发展,一定不要用两米三五姚明的身高来要求。当孩子有进步了,要分析进步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措施。
四.养成哪些学习习惯以及具体措施。
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家长们特别愿意听的,原因很简单,家长们都特别愿意借鉴实际的做法,并把这些做法“移植”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以求迅速达成良好效果。但是您在“移植”的过程中特别应注意,要与自己孩子的实际相结合,并做到长期坚持,方能有成效。我要给家长们说的具体学习习惯有以下十个:
1、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完成的习惯——详讲
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3、认真检查作业和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详讲
4、积极回答问题和提问的习惯
5、帮助同学学习的习惯
6、大量阅读书籍杂志的习惯——详讲
7、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8、认真写字的习惯
9、慢慢看课本的习惯
10、记作业记笔记要规范的习惯
由于时间所限,在这十项好的学习习惯中,其中三项我会详细为家长们解读,也有大量具体的事例,并罗列出非常详实的操作步骤,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一 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完成的习惯(详)
(一)具体操作办法:最好用条格纸,每科每周一页。
例如数学:条格纸对折,写上学科——数学(*月*日——*月*日)
周一:1、复习当天所学;(A.回忆课上老师所讲,B.看课本)
2、做作业;
3、自己检查作业;(对做过的作业进行反思总结)
4、整理错题集;(可以让孩子给家长讲)
5、预习新课。(把第二天要讲的预习一遍)
……
周六:1、复习一周所学(通读课本);
2、复习一周作业(包括测验);
3、看错题集;
4、选作与错题相似的课外题;(有针对性)
5、也可自己综合测试(不用每周一次)
6、预习下周所学
周日:回忆上周数学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为了周一的复习和测验)
当然,如果周六时孩子很认真,周日也可以不做,给孩子课外阅读、活动、娱乐、玩耍的时间。
(二)操作提示。
1、在右下角空出地方,家长写鼓励的评语,贴“小红花”。(画小红花要简单,以免分散注意力;粘贴贴纸不要分散注意;表扬鼓励要具体,不要写“希望在某某方面提高”这样的变相批评,应具体帮助。)
2、每完成一项让孩子自己在序号上打上红勾。
3、可以对某一项、某一种计时。
(三)关注英语学科的计划和安排。
事实证明,很多理科好的孩子,英语不一定好,而英语好的孩子,其他科目也很好。因为学习英语的特殊原因,除了课上学习,没有语言环境,必须依靠多读多说。英语最能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自觉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就要形成对英语学科扎实的学习习惯。例如:
1、完成当天作业
2、读第8课5遍(新课)
3、默写第8课单词(口头拼读一遍,汉译英一遍)
4、第1至3课课文读3遍
5、第4至7课课文读3遍
6、听1至3课课文磁带1遍
(一般来说,英语内容多,作业包含课文、单词、词组、背诵、默写、听力、检测等较多的方面。)
尤其建议大家要注意:
1、各种形式不要在一天内面面俱到,要一周里交叉安排。
2、如果因其他特殊学习原因,英语计划不能落实,但必须坚持朗读课文。
3、坚持依旧带新,滚雪球的方法。
如果您的孩子,在外面上英语学习班,也要这样要求。有的家长对课外学习只重视花钱报班,而没有纳入规范来要求,这是不对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规律是一样的。形成好习惯不容易,形成坏习惯很快。在校外学习中,不复习、不预习,这样的学习态度必然影响到校内学习。
例如,有一个男孩现在上高二,小升初时考市重点差一点,中考差一点,高考还会差一点儿。他爸爸工作忙,认同课外班,从小学三年级上到现在一直上课外班,他认为: ①还没开学孩子就学了一遍; ②开学准摸底考试,为了让孩子有信心。 他的看法很对,但是,他没有订计划,没有按程序。所以他的孩子总是很好,但是再向突破就是差一点儿。因为习惯,习惯限制了能力。有人说,中考分加20分就是高考成绩,其实不尽然,因为没有按照科学的学习程序,导致孩子突破不了。 |
1、计划越具体越好。
2、严格要求孩子完成计划(严格就是鼓励孩子完成)。
3、计划不如变化,可以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整。a.本周没完成的可以放在下周。b.因考试某科临时多了,其他课可以减少(时间有限)。c.因有活动,尽量提前完成,实在不行再后补。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习第一”的习惯。
4、宁要少,但要好。
5、用红格纸一周一科一页。这样,孩子压力小。同时,用来保存一个夹子里,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信心。过几天让孩子看看,家长持欣赏鼓励的态度表示由衷的高兴。
6、及时鼓励和一周鼓励。
二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一)预习习惯
※重要性:预习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预习得好,既提高了听课质量,也节省了复习和作业时间。尤其对学习吃力的孩子作用更大。让学习差的孩子改变落后状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针对基础薄弱问题,在预习中着重弥补新课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扫清听课中的障碍,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我们班的王志允,初中的毕业成绩很好,可是由于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他对高中的数理化课程的进度感到吃不消,几乎天天都在讲新课,崩溃是必然的,所以要提前预习,为自己学习扫清障碍。迁移到小学也是一样,比如拼音,组词,造句等都应提前预习,做好准备。 |
※预习的做法:
1、预习分为学期预习,周预习,当天预习。
2、预习时不需要过分细致,只要对新课有个大体的了解就可以,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读课文,试着回答课本的问题。(不需要必须准确的答案)
语文:(1)通读课文
(2)过好字词关。
(3)初步分析课文,回答书后问题。
(4)归纳中心思想
数学:(1)通读课本
(2)试做例题、练习题
3、低年级开始只是读完课文就行,过多会影响孩子预习的积极性。
发现一个新问题,不知怎么才好。——需不需要买《语文全解》或者是《语文参考书》?这种书不用查字典、词典,中心思想都是现成的,但语文能力差!所以如果不是老师要求买,尽量不要买。
我的孩子在五年级的时候告诉我,他们同学都有《语文教学参考》,这样就可以很迅速的把老师留的每课书的人物理解、中心思想等的小卷子完成,但是我没有给他买。到了六年级,由于课程进度安排紧张,老师要求人手一本,所以也只好买了。
(二)复习习惯
复习就是巩固记忆,加深理解。课上的学习内容,经过一天就变成60%,到了第三天就少到30%左右。温故而知新!(展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复习的种类:(1)当天及时复习;
(2)周复习;
例:小苗在二、三年级时,数学第一次得了92分,是3位数加减法数位错了,原因就是没有及时的复习和周复习。 |
(4)期中复习,期末复习;
2、复习材料的准备:(1)课本;(2)作业;(3)篇子;(4)错题;
3、复习的步骤:(1)先回忆;(2)再看书;(3)后改错;(4)作对的大题也要细看;
综合题具有典型性、传统性、综合性、易错性,每张试卷都有综合题!
4、小学生复习的多样性:调动眼、耳、口、手、脑、听、说、读、写、思
例:“聪”字和“明”字。
5、家长可以积极参与,没有家长的帮助是不行的。
提醒:A.期末预先借新学期的课本;B.保留旧课本,越是高年级就越要保存好。借给别人,但一定要追着让他还。
6、复习的几种忌讳:
①.忌讳复习无计划,考前临阵磨枪
②.忌讳贪多求快,应平均使用力量
③.忌讳滥用“教辅”,打“题海战”。(有的家长买来教辅就万事大吉,给孩子留,其实这种最笨、最懒的办法促使孩子厌学或者笨学,教辅应该用于纠正错题,巩固重点难点)
④.忌讳方式单调,盲目乐观,应多样化
⑤.忌讳劳逸过度
⑥.忌讳猜题押宝。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最后,在讲一讲阶段复习的程序和方法:
1、主题准备,明确中心内容。
2、时间准备
3、材料准备(课本、作业、试卷、检测、教辅、错题)
4、先回忆后看书
三 认真检查作业和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一)做作业的步骤:
在家完成作业尽量坚持四个步骤:1、先看书;2、后作业;3、细检查;4.重改错。
孩子在学校刚学完的知识记忆深刻,有老师现场辅导,有同学随时讨论,但回到家就不一样了。可能上午第一节是数学,已经过去八九个小时了,记忆和理解可能会淡化。
在家完成作业的第一步是看课本。打开课本容易使孩子形成条件发射,进入课堂情境,便于注意力集中。如果先回忆后看书,作业质量更高。因为所学知识已经预习过,课上老师刚讲过,如果直接翻开书,有些孩子的头脑没有思维的主动性,哪些知识只不过是像照镜子一样机械的再现。合上书先回忆今天所学的知识要点,大脑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学习的效率最高。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也就是素质。
为什么许多孩子做不到这一步?
1、家长轻视了看课本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不看课本照样做得都对;
2、快写完得了,孩子还闹着看电视,大人也落个放松放松;
3、孩子正在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家长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中。
4、家长没有意识到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错过了最佳时期,家长式跟在孩子后面,而不是走在孩子前面。
于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作业的错误不仅越来越多,学习的问题也一一反映出来。当然,还有孩子作业负担过重的客观原因,这是中高年级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小学低年级,您最好现在开始帮助孩子作业之前先看书。如果孩子中高年级,最好也从某一个科目开始做起,巩固之后再增加科目。
还有陪读,就要在落实这第一步的过程中示范、督促、提醒、鼓励。
(二)检查作业和改错
先看书后作业是作业的第一步。细检查重改错就是作业的第二步。
孩子写完作业后,家长检查完,有错的让孩子改过来,签上名。这时最常见的流程,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议您试试以下方法:
1、让孩子先自查,没问题了,家长再检查;
2、孩子和家长同时检查,约好发现错误谁也不说,都检查完后两人对下。特别注意,让“孩子也不说”,最后孩子说出来了,你要积极鼓励,培养细心的习惯和发现错误的能力。
举例:小苗五年级时,班主任高老师告诉我:监考老师发现你们小苗在考数学时,写完了卷子跟卷子没完,一直在检查!我后来一问,孩子说他自己检查了三遍,每一题都没有放过。最后的成绩当然是100。这次六年级月考也是一样,他告诉我在最后10秒钟检查出了一道口算错题,好险! |
4、逐步放手,每周确定一两天为“家长免检日”。即使交作业后老师发现错误,也不要对孩子有任何指责,还要表扬要鼓励,毕竟是孩子在走向独立学习中的不可避免的。更要看到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心理品质正在形成,孩子自己承当学习的责任远比作业上有错误重要的多。
(三)整理错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出现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家长怎么认识怎么做。学习,是争取正确的过程;正确,是排除错误的结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不可少的,说明孩子在学习。不要以出现错误来否定孩子学习,就好比泼洗澡水连孩子都泼了。家长对错题的态度,影响孩子对错题的态度。
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比金子还要珍贵!错误暴露了孩子掌握知识的欠缺处,反映了孩子学习过程的薄弱点。通过分析才能找准原因,改正错误,实现发展。智慧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是着急上火数落孩子,也不是叫过来讲一遍后就完事大吉,而是帮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错题的习惯,让错题成为经验。换言之,错题是另外一个方式的学习。这如同小狮子学捕猎,每一次失败都是不是能力的锻炼,都是学会生存的必然经历。
对待错题要有正确的观念。
1、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学习资源。(错误——经验——下次学习的资源)
2、分析错题是锻炼思维能力。
3、纠正错题是强化责任意识。
正确对待错题,起码有以上几点好处。一个不善于总结错误的人最终是不会成功的。开始他缺乏的可能是某一点知识,而后缺乏的则是能力,是一种素质。素质教育其实是素质培养,孩子最长的生活是学习,素质教育就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包括对待错题的态度。
整理错题范围:(1)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题。(2)考试中的错题。(3)自己选作中(拓展题中)的错题。
整理错题的步骤:首先准备一个较好的本子,写上学科和起用时间。为它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1)先抄录错题;(2)再用红笔写出错误的原因,不要机械,也可省略这一步,视年级视题目而定;(3)写出正确答案和步骤;
使用错题集:(1)将当天的记录浏览一遍;(2)隔三天看一遍;(3)周复习看一遍,并选出其中重点题重做;错题隔一段时间重做最重要。家长抄错题的原题,最好在一张纸上复印。(4)鼓励孩子在教辅中找出相似的题进行自测;(5)完全掌握的可以标出记号,使复习错题的数量减少;(6)错题集用薄本,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作业是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不集中等现象都要具体帮助。
四 积极回答问题和提问的习惯
(一)积极回答问题,它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很多同学课上打不起精神,就是因为从不回答老师的提问,把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
1、积极回答难题好处很多(重要性)
(1)可以能充分调动老师高昂的情绪,老师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对一个老师最大的鼓励莫过于他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的热烈反应。如果一个老师在上课时得到这种力量的鼓舞,他常常会有超水平的发挥。他的声调会有更强的感染力,他的语言会带来更多的信息量,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学生与老师的思想同步,老师会特别关注您的孩子,促进孩子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
(2)可以给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极大的自信。自信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除了好的考试成绩能带来自信外,常常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也能给人自信。那些在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般都是这枚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他积极地、高声地、迅速的回答中,所有人都能听出他的骄傲与自信,而这种骄傲与自信反过来又能极大地鼓舞他学习的热情,成绩好也理所当然。
(3)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的听讲。一个学生如果总是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那他很少会走神。而且,对问题的答复也说明他对上一个步骤充分理解了,这样会促使他的思路也跟着老师一环紧跟一环的走下去,紧跟老师的思路,不会“掉线”。
(4)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胆量。锻炼独自面向他人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能有效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5)我们可以从老师提问的出发点看回答问题的好处。①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②锻炼孩子的用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快速反应能力。
2、引导孩子积极回答问题
(1)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而果断。
(2)克服怕答错的心理。怕答错有三个原因:①在家孩子打错家长马上纠正,不是先肯定再引导;②老师对答错的孩子态度有不足;③同学对答错的孩子嘲笑。
(3)不要抢老师和同学的答话。
(4)争取到黑板进行听写和演算。家长要鼓励孩子,站起来读课文,上黑板演算等,最好的锻炼,叫到你,就没叫别人。
(5)当同学回答是,与你心里的答案对照。
(6)当同学回答不对或者需要补充时,是应该的,是学习的互助。(如果你对同学有得意的态度,他以后也会对你有得意的态度。)——应持合作态度。
3、家长平时应该注意:
(1)在与孩子交流时,善于用设问和反问,启发孩子思考。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要直接告诉答案。
(2)家长在听孩子回答问题时,不要打断、不要代答,更不要批评和否定,允许孩子出错。
(3)父母之间在讨论问题时,给孩子做出回答的榜样。
(4)背诵和默写、朗读的作业要滚瓜烂熟,最有机会被老师叫到。
(5)预习时让孩子试着回答问题,千万不要过了。过了,影响课上思考。
(6)当孩子告诉你他课上回答问题了,无论对错都要赞扬。
(7)家里玩一些让孩子表演、报幕、当主持人的节目。换角度朗读课文,课外适合的。
(8)和孩子猜谜语。
(9)认真做好第二天的学习准备,例如背诵、默写,有准备才有被老师叫到的机会,机会等待有准备的人。
(10)功夫在平时的积累,鼓励孩子多说多看、多想、多问、多表现自己。
(二)敢于提问:积极回答和敢于提问实质上是一个问题。
问的范围:1、预习时记下的问题;2、作业时的问题;3、课堂上的问题
问的时间:1、老师给的问的时间;2、老师课间休息(一定要问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问候要谢谢);3、不要问课外的;4、发现老师的错误(课后悄悄的问,研究的态度)。
举例:①比自己学习好的孩子问时,先听听,他那么好还有什么问题,肯定重要②不如自己的也先听听,向 他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的精神。 这一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不可能做到,而现在培养他问问题的好习惯,大了自然而然就会做到。 |
五 帮助同学学习的习惯
(一)帮助同学学习的重要性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这句话具有深刻的意义。学生只能吸收老师在课堂上将内容的70%左右,但如果学生再将所学的内容教给别人,那他将掌握内容的90%以上。(例:小苗给我讲作文)
1、当孩子主动的帮助别的同学的时候,他的大脑处于学习的最佳境界。他会像老师一样思考问题,更全面,更高,对自己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2、心中是自豪的,宽容的。无形的锻炼了自己的自信心,对下一步学习充满热情。
例:小苗在五年级的数学兴趣小组中,好几个班的孩子一起上课,老师让他上讲台讲题,他用10种方法做出一道题,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班同学的夸奖!老师对8班的一个学霸说:怎么样,人外有人吧! |
例:王世珍科研思路。正确、友谊、促进自己思考。 |
1、同学因事因病缺勤需要补课;
2、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3、靠后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对的原因;
4、对于作业中的难题;
(三)家长应该做到的理念: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重要。
1、父母在生活中做出榜样——帮助别人。
2、鼓励孩子在各方面在小事中帮助别人。
3、向您的孩子问问题的孩子,是帮助你孩子成功的天使。
例子:小苗在二年级时给同学家长讲“翻杯子”的奥数题,一开始很不高兴,但是后来考试中有这道题,他从来没错过,通过这个例子他也认识到讲题,帮助别人的益处…… |
六 大量阅读书籍杂志的习惯(详)
(一)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1、我们看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是正相关。孩子阅读的内容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如果家长只重视阅读的功利性,只让孩子读与课本相关的书籍,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2、阅读首先是让孩子得到阅读的快乐,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得到的是家长通过读书传达给孩子的爱。
(二)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①不强求孩子记住书籍的内容和文字;
②不要要求孩子回答一大堆问题;
③不强求对阅读的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
④不只选家长认为有意义的书,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
⑤读书不需要奖励,读书是愉快的,愉快是强化剂,不要外加鼓励;
⑥家长的榜样永远是第一的。家长是真爱读书、看报,阅读是家长的常态。在这样的生活中,孩子自然热爱读书。
⑦家长要善于和孩子分享读书的快乐,把自己独到的感动的故事和新鲜的知识信息及时讲给全家;
⑧13岁前,孩子听的理解能力胜过读的理解能力,家长给孩子读故事,也可以下载好的有声读物给孩子听。
⑨为孩子订阅一份杂志,杂志一般每月一期,半月一期。知识、故事局域连续性。到时间杂志就来了,这样特别有利于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家长还要会帮助孩子整理杂志。
(三)建议书目:
1、杂志:《少年科学画报》、《小读者》、《读者》、《小学生作文》
2、知识类:《中国上下五千年》(曹余章、林汉达著)、《世界五千年(共六册)》、《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3、故事类:《木偶奇遇记》、《OZ国历险记》、《格林童话》、《小王子》
4、高年级之后:肖复兴《拥你入睡》;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狼图腾》;
龙应台《什么是“文化”》;史铁生《我的梦想》;《追风筝的人》;周国平《人的高贵在灵魂》、《孔子的洒脱》;毕淑敏《抵制“但是”》;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七 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一)重要性
语文很美,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内涵;语文很重要,它对一个人的品格,底蕴等都具有奠基作用。学习语文,既要重视书面语言,又要重视口头语言。
朗读,可以锻炼口头语言,帮助学好语文;可以锻炼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信,朗读语文,也是朗读英语的基础。朗读也是背诵的基础。我们说,朗读是第二次创作。朗读是把静止在纸面上的任务、时间、情节活跃起来,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洪亮、有感情。
(二)如何做
1、认真听老师范读。电视、朗诵节目,朗诵的光盘要看。
2、熟练掌握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本。
3、在家里大声练习。(家庭朗诵会:每人一首诗、一段话、一个情节;分角色朗读;让孩子作报幕员;小伙伴在一起都可以练习,旅游车上提前准备小节目,笑话、诗歌、脑筋急转弯)
举例:吕锦华大队委,王纯怡在居委会唱歌,赵艺铭成语接龙,蔡欣没讲自己先笑。 |
当然,作为英语学习,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课程学习,同样应该鼓励大声朗读的学习习惯。
八 认真写字的习惯
(一)重要性
举例:在高考前一个月,有位班主任安排学生每天用一小时认真写字。一是清楚,不一定多好看;二是标点准确,不忽视任何一个标点符号;三是姿势端正。高考后,这个班90%的同学的总成绩比预想的高出15分左右,认真写字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集中精力,沉住气,调节心理,使一个人处于沉着的思维秩序之中,等考试了,一个月养成的沉着习惯发生作用了。二是提高卷面的清洁和表达的质量。写字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
认真写字的习惯至少具有以下根本意义:
1、认真写字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展现。“字如其人”,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2、认真写字孩子的身体全面发展。对于一个一年级小学生书写过程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小肌肉的协调发展,眼,手的协调发展。
3、认真歇息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书写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孩子对事情认真,讲究章法,从内心要去追求比较完美的东西。对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认真写字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沉着。认真写字的习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对事、对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总之,认真写字对于培养自制能力和稳定的心理品质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写好字的几种内心状态
1、玩儿心重,习惯赶作业,匆忙了事。
2、对学习缺乏信心,作业也就随随便便。
3、认识不到位,只要对了就行,写字好不好无所谓。
4、作业书写不认真,顶多老师说几句,又不是考试。
(三)教孩子形成认真写字的习惯的几个过程:
1、激发。给孩子讲写好字的作用——清楚,别人欣赏,培养自己的好品质。
2、赏识。写的再差也要看到好的地方。(一年级写拼音、数字、字母,二年级简单的字词,单词都要坚持表扬写得好的地方)
3、协助。字,一是结构,二是笔画。纠正姿势:眼睛离桌子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4、成效。从一两个字开始,慢慢看到成效。
5、强化。不断坚持,要有耐心。(田字格本,写楷书,写动画片名,写人物名,有兴趣)每天专门练几个字,了解字的间架结构,避祸位置,笔顺先后,准备后再写。教会孩子用笔力量的大小,橡皮轻擦,经常清理橡皮。(小学一年级用2H的铅笔)
举例:到了三年级老师会挑选写字好,不出错的孩子先使用钢笔。 |
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父母,只要我们时刻要求孩子写好每一个拼音,写好每一个笔画,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孩子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且还能培养良好的自制力,让孩子更加专心学习,热爱学习。
九 慢慢看课本的习惯
这里说的慢慢看,实际就是要仔细品读,现在我们成人不也是提倡品读经典吗?课本就是经典!
我们说,无论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都紧扣课本。老师备课,考试出题也要依据课本。课本是一个学生一切学习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在的考试,虽然越来越重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但这些能力和技能仍然来自课本。小升初,中考,高考都体现这个特点——每个题目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因为升学考试面对所有学生,它必须有对所有人一只的依据,这唯一的根据就是课本。考试的折中指向,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教材。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
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这是一条成功的规则,更是孩子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习惯法则。看课本,研究基本概念,就比大量做题重要一万倍!
1、把书读“薄”。就是把书概略的通读一遍。按目录大概过一遍。
2、把书读“厚”。又叫细读。一字一句的读,有的段落反复读。
3、再把书读“薄”。就是“复读”。主要用浏览,略读的方式进行,熟悉的知识一览而过,生疏了的知识要花一点时间记忆,疑难的下功夫弄懂。
养成孩子慢慢看书习惯的基本要求:
1、培养与训练注意力:①拿一个东西,看后进行描写,再对照。(描写局部也行)②找错。(如:开心找不同游戏)③查牌,看东西,找东西。
2、掌握好速度,慢慢看,简要复述。
十 详细记录的习惯。
(一)记作业
1、在适当分类的情况下,不必界定应该记什么,记就行。
2、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画。
3、让孩子爱记。
4、养成记好作业的习惯。
一定要训练孩子养成记作业的好习惯。一年级的孩子不会写太多字,但是也要让他记。写就画成一支笔,听就画耳朵,读就画嘴巴。比如读英语课文第三课三遍,就记成:E嘴巴L3-3。一定要记,不要依赖学校给家长发的一校通。有个孩子家长每天都等着老师的一校通来,在布置孩子写作业,这时非常不好的,孩子不认为记作业是他的事情,认为发作业的短信时老师的事情,告诉我作业是家长的事情,我只要写就可以了!不利于孩子对学习的责任心。
(二)记笔记
1、语文课本的笔记
2、试卷笔记
3、英语笔记本的笔记
五、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家长要始终坚持鼓励为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靠对成就的满意感来支撑的。成就指:学习成绩、完成作业、做出来了、做对了等。
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表扬要具体,复习、预习、认真、学习计划,月具体越好,就像知道孩子学骑自行车,学游泳。
小学生总是愿意大人评论自己的活动,这种评论对孩子树立信心,明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巩固习惯起到很好的作用。①家长直接表扬,家长给的表扬一定要多于老师。②老师的表扬,家长转告,孩子复述。③别人的间接表扬,家长转述。表扬的技巧运用:A.口算既要速度又要准确率,写作业也如此。“要注意错误啊!”改为“速度真快啊,错误也少多了!”B.对计算慢的孩子“快点啊!”改为“行,这回又熟练多了,下次肯定又快又好!”C.给孩子记光荣册
切忌:A.千万不要当众揭短。古人说:当面教子背地教妻,这是不对的,家长不用为了谦虚而去故意说自己孩子哪里不好,为了让对方表扬,这时很愚蠢的。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进步。如:这两天小苗口算可有进步了,从10秒多到9秒,我都跟不上了!B.不要用责备的口气说话。“学习吧”“就知道玩儿”“别看电视了”孩子处于被逼迫的压力下,总是把学习与不愉快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逆反和厌学的原因。
(二)散步的智慧——在散步放松的状体下,让孩子讲述学习上的情况,反馈各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以找到适当办法应对。
(三)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开放日等主动联系,有什么新要求。
(四)家长的榜样作用
“让我写作业,你看电视”“让我睡觉,你玩电脑”、“我学习,你逛街”,从孩子的这些态度,可以看出在习惯的培养上,共同形成好习惯。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以上对下的问题,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五)三分教,七分等。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是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多一份宽容。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养成过程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集中的实践有限是孩子的特点。《小猫钓鱼》童话中的小猫,看见蝴蝶追蝴蝶,看见蜻蜓追蜻蜓,对于小猫来讲也是正常的,符合小猫的身心特点。钓鱼时全神贯注、纹丝不动,是老猫的特点。从小猫到老猫有一个成长过程。家长不但要在习惯上善于引导,还要有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三分教,七分等。在习惯的培养上,任何急功近利,想一口吃个胖子,对孩子都是伤害。因为习惯是定性的行为,是长期的反复练习后形成的,是条件反射的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
(六)淡化孩子的失败。在习惯培养过程中,适应阶段中的行为反复是正常的,所以家长是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行为来刺激孩子的,应该淡化失败,强化成功,帮扶孩子顺着正确习惯的轨迹向前行进。
例:二年级,小苗在卫生间里告诉我:别告诉爸爸和奶奶考试成绩。一方面我很惊讶孩子在成绩上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我也很庆幸,因为我对孩子的信任与宽容,孩子能把这个秘密告诉我。孩子这么说就说明他已经预计出奶奶和爸爸对他的评价。 启示:家长把一次孩子偶然的失败看得太重,那么失败就成了给孩子心理施加压力。包袱会越背越重,久而久之形成自我恫吓的心理习惯。孩子遇到挫折,家长就要理解支持,帮助孩子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