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奔驰,从临江到莫尔道嘎,便是从草原走向森林,从蒙古民族的生息地走向了大东北。莫尔道嘎,虽然尚处于内蒙境内,却已经是大兴安岭的一脉,据说,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森林公园,据说,每年秋季,这里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我们在第三天,来到了这个位于内蒙东北部原始森林腹地的小镇。
·故事一:采蘑菇的小姑娘·
只可惜,8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却并不属于森林,沿路经过“五彩童话世界”,却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各色青绿。在驴友们的攻略里,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个可进可不进、性价比偏低的景区,无他,票价高(130元),景区内是森林,景区外也都是森林,此森林与彼森林并没有多大差别。连我们的司机也不建议进景区参观(其实这一路上,司机小杨似乎就没有建议我们进过任何一个收费的景区,这常常让我怀疑,他老先生是不是也太不“敬业”了?)于是,我们便过公园门而不入,转去了另一片免费的森林。
其实,这里与其说是森林,不如说是树林更贴切,甚至,这只是一个“小树林”,树虽多,却尚处幼年,最粗的也超不过少女的腰肢,细的便如小儿臂一般。树虽直,却没有参天的树冠,夏日的阳光仍可透过略显稀疏的枝叶在林间筛下无处光影。整个树林,似乎便只有我们四个人,安静得仿佛这是只属于我们四个人的童话世界。
树林虽小,林中该有的却一应俱全。比如:蘑菇。歌里唱过:“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岗”,我们虽然没有大竹筐,也没有光着大脚丫,却也兴高采烈玩起了采蘑菇,因为,树林的蘑菇真是太多啦,不采都对不起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哦!
第一个看到的白蘑菇,后来才发现这种蘑菇多不胜数——
看起来很淳朴的浅褐色蘑菇,跟我们平常食用的差不多吧——
这一片就不那么安全了,褐红色的蘑菇——
颜色最深的红蘑菇,或许有毒?——
最美丽的一对儿肉红色蘑菇母子(或者父子)——
当然,除了蘑菇,树林里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可惜,我们没有与植物学家为伴,这些美丽的东东都不认识——
林间有木栈道,也有小憩的木条凳——
还有大树根。看到这些比腰粗了很多的树根,才发现,原来不是没有老树,是都被砍掉了啊——
少有游客的林中,是我们发疯的乐园——
·故事二:龙岩山遇“熊”记·
莫尔道嘎,在蒙语中是“上马出征”之意。于是,在城郊龙岩山顶,便应景儿地树了一座成吉思汗出征像,只见大汗勒马弯弓,雄姿英发,哈哈。8过,那些什么上马石、下马石的,想来都是牵强吧,蒙古民族一向随处迁移,率性而过,八百年时光悠悠,哪里还能留下什么遗迹啊。
龙岩山不高,植被算是丰富,最搞笑的是,山间林中,时有动物雕像出没,不晓得是不是在提醒游人,“熊出没,注意”。反是我们的司机一路上认真地告诉我们说,此山深处,确实有熊。谁知道,这一番警告,原来是为后面的好戏做铺垫。
到了山顶,立在成吉思汗勒马像前,可以俯瞰莫尔道嘎城。正当我们远眺小城、心旷神怡之际,忽觉林中簌簌响动,似有一黑色动物奔窜而出,只听一声大喊“是熊!”......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回事,总之是吓得转身就跑,身边的小叶一定是被我吓到了,居然连黑影也没看见,就跟着我狼狈而逃。直到司机小杨在后面哈哈大笑,我们这两个胆小鬼才醒过神儿来,原来不过是一只肥肥的大黑狗而已,囧死了!
·故事三:逛夜市·
白天的莫尔道嘎是一个安静得有点寂寞的小镇,直到傍晚,才会复活过来,我并不是指那些酒吧、KTV什么的,你知道,这些东西其实与这样的森林小城总嫌有点格格不入。我说的是莫尔道嘎的夜市。旅游地的夜市,我们逛过不少,例如清迈那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巨大夜市,例如马六甲那个如家庭聚会版自得其乐的夜市,不过大多数的夜市都是平庸乏味的,贩卖着粗制滥造的廉价货色。莫尔道嘎的夜市虽然规模极小,只是旧城十字路口一溜儿的小摊贩,但却百分百叫卖着本地的特产。
这里有太多对我们来说新鲜的、有趣的、不曾见识过的好玩意儿:当然蘑菇、木耳、灵芝之类就不用说了,这个季节可以随便采摘,它们的模样大多很丑,但是营养价值可不一般;而我们吃了多天的蓝莓酱,今天也终于看到了新鲜蓝莓果的庐山真容,原来是如此之小,蓝紫蓝紫的,上面似乎还有一层白霜,卖东西的大嫂告诉我们这蓝莓果很娇嫩,果皮非常薄,所以不能用水冲洗,只能就这么吃,“都是野生的,没有农药”,摊主如是说;古诗里头浪漫的红豆也有,还有一种叫做臭李子的,紫黑色,吃起来有些生涩夹口;连葡萄都与我们一般所见不同,红艳艳的是水葡萄,还有黑色的旱葡萄(据说就是很洋盘的黑加仑),不过好像都没有很浓郁的味道,大嫂们说了,这些果子都要大把大把抓着吃,才有味道——看来这方水土,不单是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连果子都得大把抓呀;花儿也是好东西,晒干了便可以做花茶,红色的玫瑰花、黄色的金莲花、紫色的勿忘我(之前我们曾经以为是薰衣草),虽然没有新鲜的水嫩,但也是美丽的;丑丑的东西也有,比如松塔,但是里面的松子一向是我最喜欢的干果类零食,只是这里的松子个头小,吃起来有些费劲,做法也与我们不同,不是炒制,而是水煮,因此便不够脆香,但大嫂们又说了,“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做的”......
看到这样琳琅满目的场景,还是要再一次感叹,大自然果然是慷慨的,要我们怎能不爱她呢!
·故事四:与剽悍的东北大娘吵 了一架·
这天晚上我们投宿在一家小旅馆,老板娘是一个胖胖的东北大娘,看起来很豪爽的样子。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豪爽,有时候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情呐。
可以说,这是一条窗帘引发的“战争”。
起因是,晚上回到房间,正要打算洗个澡,司机小杨在窗外叫我们,“你们赶紧叫老板给加一条窗帘”,——原来,白天看上去很厚实的红色丝绒面窗帘,竟然在灯光的映照下,呈现绝对的透视效果!
大囧之下,赶紧找老板娘吧。谁知道——
“把灯关了吧,看不见的!”(经过试验,灯关了,还是清晰可见)
“我把后门一锁,没人进院子,谁能看见啊?”(您能保证没个人经过吗?这旁边可还有一家旅馆呢!)
“没法换房间了,都住满了!”(其实楼上几间都没人)
“谁让你们要住一楼的,叫你们住楼上来着!”(白天看房间的时候,谁知道您这窗帘这效果啊!)
“便宜的房间就这效果!”(150一间也不算很便宜啊,再说,便宜也得保证基本条件吧。)
“我家里从来不挂窗帘的,谁看你们啊!”(或许没人看您这胖大妈,咱可是四个大闺女呀!)
“爱住不住!不住就走!”(换地方,走人,退押金!)
“退什么押金,你们耽误我半天生意了,现在大晚上要走,还想退押金,不可能的......要告我,行,去工商局吧......”balabalabalabala()
后来,你一定猜到了,我们走不了,在司机小杨的调停下,胖大娘总算找了条床单,叫他儿子帮我们挂到了窗帘上,总之,妥协是最终的解决方案。至此,来自南方的我们终于对东北大娘们做人的豪爽风格和做生意的剽悍风格有了切身体会,以至于后来的后来,在如下场景里,我们已经能够淡定,相当淡定了——
某小食店,某四人,某司机,某女老板:
“老板,我们要一笼包子,一碗肉丝面......”
(被打断)“别点那么多样,都点一样的吧,快点儿。”
——囧,那,那好吧......
“老板,倒杯茶呗。”
“没有茶了。”
“那白开水吧。”
“也没有。”
——吭哧,哼哧,咱自己拎水瓶倒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老板,给拿五个汤勺呗。”(要喝汤)
“没有汤勺。”
“那拿五个小碗吧。”(咱总不能抱着大汤碗喝吧)
“没有小碗了。”
——吭哧,吭哧,咱自己到厨房去拿碗。(老板娘看着希戈闯厨房,不说话,碗拿出来,不说话,瞪她,还是不说话,比淡定,还是比不过她啊)
“你们的包子。”
“帮我们把蒸笼分开吧?”(两笼包子重叠在一块儿)
“自己取下来不就行了。”
“烫啊!”
(继续不动)“有那么烫吗。”
——那您老人家为啥要用抹布包着呀?!
一直默默无言的司机小杨同志说话了:“别那么讲究了,这边都这样,要讲究这些,又得吵起来了......将就一下吧!”
——那,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