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型 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


法国文豪罗曼·罗兰的伟大著作《约翰·克里斯多夫》卷帙浩瀚,形式不拘一格。我总惊讶于它能集小说、散文、评论于一体。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奖励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书中主人公、音乐家约翰·克里斯多夫嫉恶如仇追求真理的形象和他丰富多彩的感情经历早已深深地印在读者心里。

多年以前,朋友对我说:这本书是写贝多芬的。当时我有点惊讶,因为我读过全书觉得不是。后来又几次听到别人也这样说。于是勾起我的兴趣:这个人物的创作原型到底是谁呢?

克里斯多夫是出生在莱茵河畔的德国人,天生具有超常的音乐禀赋。他的父亲嗜酒,病态般地逼迫童年的他苦练钢琴,想让他出人头地。谁都知道,这些是以贝多芬的童年作为蓝本的。



克里斯多夫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十分清贫,以教有钱人弹钢琴维持生活,有时也搞点音乐作品。他的音乐才能逐渐在当地得到认可。有一天,他出于义气惹上了麻烦,不得不逃往法国。在巴黎,他忍受过贫困、屈辱,混迹在形形色色的艺术家当中,遭白眼,受排挤,但从不退缩。不久交上了志同道和的朋友。随着他的才华展现,在艺术界半被推崇,半被敌视。终于以新的艺术思维和别开生面的歌剧作品站稳了脚跟,并名声大噪。

书中的这些曲折经历,只要把主人公的名字用一位德国大音乐家的名字去替代,立刻就还原成为历史的真实。这位德国音乐家的名字是W·R·瓦格纳。瓦格纳是因为遭遇税务官司而先到荷兰,后逃到巴黎的。他出逃的事和他在巴黎艺术界的种种遭遇、成就与约翰·克里斯多夫两两相扣。

还想提一句,作者罗曼·罗兰在本书很多地方都阐述了对法国艺术的观点。大意是,他认为当时法国的艺术是靡废不堪的享乐主义,应该痛加变革,使法兰西民族精神振作起来。作者被这样的思绪所萦绕,他在纠结什么呢?

答案就在德国人克里斯多夫和法国人奥利维的友谊中。作者在这一部分充分表露了对德国的强大精神——不太贵族,但有力量,在诗歌、音乐、绘画、科技方面堪称法国的榜样——的崇尚,他还认为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法兰西民族是不可分离的兄弟,必须互补、融合,构成欧洲的一对翅膀。由此可以大胆推测,对于当时德国兴起的瓦格纳的充满进取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音乐,作者是十分关切,充满渴慕的。


瓦格纳其人年轻的时候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参与过德国民主革命。约翰·克里斯多夫也参加过社会改革的宣传。书里书外的两个人物都是通过对艺术的批判而认识到社会的弊端。而且他们都没能把这种批判进行到底。瓦格纳是在政治主张上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本书主人公是把自己的自由民主理想传给了后人-他的朋友奥利维等人。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详细的瓦格纳生平介绍,目光一旦聚焦,立刻使瓦格纳和《约翰·克里斯多夫》主人公重合了。虽然参考资料仅此而已,但是已比贝多芬的童年更充分得多,足够作出我自己的结论:约翰·克里斯多夫这个人物主要是以瓦格纳为原型而创作的。

【瓦格纳的反犹太主义和国家主义后来得到纳粹的狂热推崇,这使得瓦格纳本人在音乐史上备受争议。许多人不喜欢他,厌恶他的音乐。要想说清楚这些,还需要研读欧洲思想史、德国史(中世纪就有排犹现象)、音乐史、音乐家个人生平史……。需要学术功力。那是我这小文无法涉及的领域。我孤陋寡闻,不知《约翰克里斯多夫》这部内容宏大深邃的书,有没有“约学”著述可供拜————读。】

有人说,罗曼罗兰也写了他自己。这是当然。作家想不写自己都难哪。他们总会在笔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见解主张。何况,罗兰·罗兰钢琴弹得极好。他写钢琴家得心应手,对音乐艺术的评说是专业性的。那些写大自然和音乐的篇章倾注了多少他对音乐的真知及细腻感受啊。

再来说从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他当年也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欢欣鼓舞,对拿破仑崇拜之至,英雄情结深刻反映在他的音乐当中。罗曼·罗兰关注这两个人物,证明他自己内心也是桀骜不驯的,充满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情怀。

罗曼罗兰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心。在最后的卷章中,他创造了为劳苦群众和工人阶级而战的社会主义者。有人说:“罗曼罗兰一生追求真善美,不断反抗腐朽没落的艺术和庸俗的社会环境。”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一书中,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正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自己的身影。若说他写了自己,此言实在不虚。

【附】博友对此文的评论对我很有启发。引出我又一番饶舌话。整理到此吧:

我并没有探究小说主人公原型的癖好。从少年时代开始翻看《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把主人公当作一个虚构的完美的典型人物看待。后来听到别人提到它的原型,开始只以为人家错把此书和《贝多芬传》记混了。后来听的多了,自己开始质疑,在心里形成了谜团:时代和事件都不对呀。大约三年以前我看了瓦格纳的生平,顿觉内心投进一缕光明。近来时间充裕,又和博客上的爱乐师友提到法、德乐派的差异。这提醒了自己,就把对《约翰·克里斯多夫》这部涉及法、德文化的大书的小心得写了出来。

博友的反应都很直率、诚恳。特别感谢移居海外三十多年的徐家祯老师,为我找来英文罗曼·罗兰给友人的一封信,专门提到了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型!这不啻是第一手的“约学”资料。

Mynovelisthestoryofalife,frombirthtodeath.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型 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
MyheroisagreatGermanmusicianwhoisforcedbycircumstancestoleavewhenheis16-18yearsold,livingoutsideofGermanyinParis,Switzerland,etc.
Thesettingistoday'sEurope[...]
Tospellitout,theheroisBeethoveninthemodernworld.

看来许多人认为《约翰·克里斯多夫》写的是贝多芬,还是事出有因的。这好像是一个根据。可这几句话却使我更坚持原来的想法。因为“现今世界的贝多芬”只是一种修辞方法,恰恰说明他不是那位大家熟知的贝多芬。作者的意思是:书中这位伟大的德国音乐家像贝多芬那样,也是意志坚强,思想激进,感情崇高,生命伟大,精神上非常相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也很大。在我有限的知识里,贝多芬从来没有离开过德奥地区,且不要说“被迫”;从来没有在巴黎和瑞士生活;从来没有和法国音乐家、思想家交过朋友;也没有在巴黎发表过享誉世界的歌剧。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这些经历,全都来自瓦格纳。

罗曼·罗兰的这封信这段话,应该没有与主角原型无关的废话吧。那么,他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点明:主人公的原型曾经被迫离开德国,在巴黎和瑞士生活,该怎么解释呢?难道不是在启发友人真正的原型是谁吗?其实,正是这位瓦格纳先生,年轻时为避税务纠纷逃往巴黎;德累斯顿起义失败被通缉逃往瑞士……,而且两人都对意大利情有独钟。

罗曼·罗兰在《轮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是这样结尾的:”他(莫扎特)的清明之境好比一个线条和谐的奥林匹克山峰,在上面可以高瞻远瞩,眺望群山,眺望贝多芬和瓦格纳的英雄与神明在那里厮杀,眺望波涛汹涌的人间的大海。“这里看得再明白不过了,罗曼·罗兰是以同样的热情赞美贝多芬和赞美瓦格纳的啊。

如果说,《约翰·克里斯多夫》以贝多芬为原型,那还会引起一些错误的结论。比如,在网上看到一种变相的说法,说这部著作“是贝多芬的传记小说”。显然,这个结论更是完全的不对了。

有人要问:既然如此罗曼·罗兰自己为啥不直说呢?这还真是问题。不过贝多芬处理“英雄交响曲”的例子,可能会让我们受启发。贝多芬对法国的民主革命非常崇拜,他的英雄交响曲原本是准备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但拿破仑称帝以后,他愤然取消了拿破仑的名字,只说“献给一个伟大的人”了。罗曼罗兰会不会因为瓦格纳后来复杂的思想及某种其它原因而不肯明确这一个原型呢?

“这一个原型”说明不是唯一的原型,还有童年贝多芬的遭遇嘛。我觉得贝多芬和瓦格纳在性格上有不少共同之处。不过,看了所有博友评论,和徐老师引用的作者亲笔信,更注意到作者对贝多芬高尚精神的认同。这一方面增强了对约翰·克里斯多夫精神面的理解。领一方面想到,这种崇高精神的荣耀首先应该属于贝多芬。

我们对读过的书许多细节也许记忆模糊了,但有些超出故事情节的收获,叫感悟吧,刻在心里,和其它方面的认知交汇、组合在一起,筑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再读此书,感受到它写的当时法国、德国各种人物、各种社会思潮,涉及文学、音乐、戏剧…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对社会弊病的长篇批判,写得激情澎湃、波澜壮阔。翻译家傅雷说它是“史诗”,真是一点不为过!《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确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说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7386.html

更多阅读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 约翰保罗戴维斯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小约翰·P·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Jr.)与1908年生于中国四川,1999年在美国去世。他的父亲老约翰·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Sr.)是来自美国的、生活在四川的传教士

史蒂文斯诗歌笔记 马修史蒂文斯

赵孟頫(元)纸本设色纵28.4厘米长9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史蒂文斯说:“我是人间必要的天使,因为从我眼里,你重见到人间。”有关诗歌中意义的一点评论起源于想像或情感(诗歌)的事物的意义往往在本质上不同于起源于理智的事物。它们具

声明:《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型 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为网友捍卫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