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曾广贤文完整篇

少年时读古书,读到“曲有误,周郎顾”、“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时,不禁心旌摇荡,直觉日月无光。痴想:为将士饯行的宴会正酣,觥筹交错,酒意渐浓,不胜酒力的宾客多已东倒西歪,云鬓高耸的二八佳人转轴拨弦,众人拍手称妙,中有一英俊的青年将军,忽然停下杯子,皱起眉头,蓦然回首,剑眉如刺,抚琴人顿时双颊飞红,心跳如鼓,操琴有误,本心怀不安,但,遭遇那样英俊的面宠,她却暗自窃喜,不有误,焉得周郎顾!自此,诸多春心荡漾的歌妓,为了达到美目一顾的心跳效果,凭空制造出了许多曲误,这样的心思,周郎倘若能解得,回眸中定有三分谴责,七分柔情吧。

后来,看影片中柔情万丈的师奶杀手梁朝伟,便想:周瑜定也有这样一双瞬时便俘获女人的电眼吧。

宴席上的周郎,自然是美女们的大众情人:一来因为他精通音律,二来因为他是悦人心目的美男。

古来精通音律者颇众,魏晋有嵇康,蔡邕、蔡琰父女,唐代的王维、白居易,他们在音乐方面都有过人造诣。他们多是风流名士,而像周瑜这般从事“沙场秋点兵”职业的一代武将则鲜有闻矣,“曲有误,周郎顾”,是歌妓们的小心思,是周瑜的大才情,这种传奇式的细节,如软化剂,为血雨腥风生涯的周瑜脸上平添了一道柔情的光环。除了才情过人,迥异于普通将士还有,周瑜是一名真正的美男子。“瑜长壮有姿貌”,“美姿容”,他高大英俊,白面美髯,俊眉俏眼,玉树临风。我坚信,他定有一双新鲜如初春草莓般的红唇,有意误曲的歌妓的心思如蜻蜓般飞憩其上……

历代才女,焉能不爱周郎。

而如苏东坡为代表的须眉敬慕周瑜,则是因为他重友情胜于多情。

周瑜是不折不扣的儒将。如果不曾驰骋沙场,他--可能会是一位倜傥的诗人,白衣翩翩,才情焕发,如果他能养生长寿,甚至跻身建安七子之列,然,他生逢乱世,连连烽火点燃了他廓清天下的壮志豪情。少有鸿鹄志的周瑜不愿耽于弄琴,而是埋头苦读,熟读兵法。

周瑜的一生,共穿开档裤的少年朋友孙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周瑜情愿为肝胆相照的少年朋友两肋插刀、生死相随。重友情的秉性,使周瑜极具人魅力。

董卓一乱,英雄纷起,孙坚也乘机兵讨,孙坚将家小移居舒县,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岁,他俩臭味相投,两小无猜,形同兄弟,用如今的话来说,那是铁党。史载,周瑜居安徽舒城时,“扩道南大宅以寓策,升堂拜母,有无相通。”周瑜和孙策英雄少年,联袂出手,广交江南名士,一时声誉鹊起。

不久,两人洒泪而别,孙策要去承父遗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任丹阳太守,孙策写信给周瑜,告诉他自己将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准备东渡,周瑜以实际行动对少年好友作全力支持:率兵迎接孙策。当孙策看到扬尘而来的一列人马,大喜:“吾得卿,谐也。”周瑜是孙策自信的源泉,是他的定心丸。“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二人合手,有如神助。

周瑜和孙策并肩纵马沙场,扫荡江东,不亦快哉。很快,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心居袁营心在孙部的周瑜灵机一动,想出权宜之策: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那些个曲误郎顾的风情事件,怕就是从这时发生的吧。周瑜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自有解释:“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声声唤周郎,只因满心满眼充溢着喜爱激赏之情。

摘自阳光妈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angguangzhenghao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曾广贤文完整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7369.html

更多阅读

对唐代诗人李端《听筝》的赏析 唐代边塞诗人有哪些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是一首饶有趣味的小诗,描写一位怀春少女为博取意中人的青徕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景。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的“周郎顾”就是借三国时东吴将领周瑜,字公瑾,来描写少女怀春时想着如果博得如

《增广贤文》: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增广贤文》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格言释义】凶恶的人可以下别人,欺负别人,但是老天不怕他;善良的人可能有时候有人欺负他,但是老天不会欺负他。

声明:《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曾广贤文完整篇》为网友追梦抓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