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膏药制作:常用配方大全

特效膏药制作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

1、准备工作:

(1)、工具:炉灶、铁锅三个(一个炼油,

一个下丹,一个过滤用)、铁勺一把(撩油用)、

60 目铁筛一个(过滤用)、防火盖(宜铁质)、搅拌棍一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1.2—1.5

米)、水池或大盆一个、小水盆一个。

(2)、材料:

①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但以香油为佳。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药色泽乌黑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在应用上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而易被皮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②、铅粉(官粉):以含铅量多、质重者为佳。应用时宜炒去水份过筛,250g/市斤香油。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别真伪!

2、炼油:

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嫩”。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

(1)、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水(30℃)成珠、吹而不散、散而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防火盖将火压灭。

3、下丹成膏:

将炼好的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老兑适量较嫩的炼油,一般嫩些比老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55—68 度。

4、去火毒:

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待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小坨,浸于冷水内7—10 天,每日换水 1—2 次。

金丝膏药基质:香油:松香=1:3.5(约)

膏药:透皮剂=1000:(5-10g)

红膏药的制作工艺

熬药设备:煤气罐、铁锅、防火盖、水盆、搅药棍、铲子等。

药物配比:松香 300g、色拉油 90g、黄丹 30g、药面 100-150g。

熬制方法:将松香放入铁锅内,微火烧,至松香完全化开,闭火,把锅端下,搅拌一会后,下色拉油,黄丹,继续不停的搅拌,油开始冷却,没有烟时,放入药面。继续搅动,待膏油已冷却,有粘稠感时,倒入凉水凝固,去火毒1-2 天,勤换水,2 天后,从水中捞出膏药,水份蒸发后可入袋存放。

使用方法:将外表无水的药块放到锅中慢慢微炎熔化,在膏药有粘稠感时,涂于硬纸或硬布上,用时将膏药温热化开即可敷于患处。

黄膏药的制作工艺

黄膏药也是采用松香时为膏药基质,制作方法与红膏药大致相同,但欲将膏药熬制成黄色膏药时,在制作过程中将下黄丹一节免除即可,因为大多数膏药为黄褐色,松香本身也为黄色,所以熬制手工艺膏药自为金黄色。

白膏药的制做工艺

此膏药同样采用松香为基质,其操作方法与前种膏药大同小异,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1、炼松香时不要加樟丹,2、最好选用白色的上等松香为基质。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骨仙膏的制作工艺

处方:

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生南星 50g,生半夏 50g,甘遂 30g,土虫50g,蛴螬 30g,七叶一枝花 50g,洋金花 50g,生白芥子 30g,三七粉 30g,没药各 45g,血竭 30g,虫30g,生延胡 60g,郁金 60g,扑尔敏片 100 片,炎痛喜康片 150 片。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 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乌蛇 60g,灵仙 90g,麻黄 60g,桂枝 90g,鸡血腾 90g,桃仁 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 50g,姜黄 50g,生地 50g,羌活 40g,大活 40g,秦艽 45g,防风 30g,地龙45g,透骨草 50g,苍术 30g,三棱 60g,莪术 60g,丹参 50g,枳壳 40g,牛夕 50g,木瓜 45g,伸筋草50g,鹿含草 90g,海风藤 60g,寻骨风 60g,申姜 60g,山奈 60g,干姜 120g,苏木60g,桑枝 60g,川山龙60g。

制作工艺:

B 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 3200g,以文火熔化

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

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 70 度时入 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骨仙膏120 贴。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同灵仙膏。

灵仙膏的制作方法

处方:

A:生马钱子 60g,生草川乌各 50g,蜈蚣 30g,全虫 30g,肉桂 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 50g,粉甘遂 30g,洋金花 50g,蛴螬 30g,生白芥子 30g,土虫 50g,血竭 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 30g,炮山甲 45g,辽细辛 45g,七叶一枝花 50g,樟脑 45g,冰片 20g,麝香 1g,扑尔敏 100片,炎痛喜康 150 片,氮酮 32 毫升。(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96g。

B:乌蛇 60g,威灵仙 90g,麻黄60g,桂枝 90g,鸡血藤 90g,桃仁 45g,红花 45g,当归 45g,川芎 50g,姜黄 50g,生地 50g,羌活40g,独活 40g,蓁艽 45g,防风 30g,地龙 45g,透骨草 60g,三棱 60g,莪术 60g,丹参 50g,米壳40g,木瓜 45g,伸筋草 50g,鹿含草 90g,海风藤 60g,寻骨风 60g,干姜 120g。

制作工艺:


B 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 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 70度在不断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 度时入 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灵仙膏 100 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蠲癌灵

处方: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甘遂 30g,洋金花 50g,七叶一枝花 60g,蛴螬30g,

生白芥子 30g,生乳没各 45g,三七粉 30g,血竭 30g,公丁香 30g,辽细辛45g,紫硇砂 30g,生南星 60g,生旱半夏 50g,雄黄 45g,蜈蚣 10g,全虫 30 克,蟾酴 20g,樟脑20g,冰片45g,麝香 3g。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 888g。

B、白芷 50g,姜黄 50g,米壳 60g,乌蛇 60g,灵仙 60g,皂刺 60g,丹参60g,三棱90g,莪术 90g,八月札60g,麻黄 60g,桂枝 60g,鸡血藤 60g,桃仁 60g,红花45g,当归50g,川芎 50g,生地 50g,枳壳 50g,地龙 60g,透骨草 60g,花粉 90g,黄柏60g,山奈60g,生元胡 30g,天龙 45g(壁虎)。

工艺:

B 水煎二次,每次 1 小时以上,2 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 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 70摄氏度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 度左右入 A,搅拌

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蠲癌灵 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对肝硬化亦有显著疗效。

绿云膏

处方:

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元参、木鳖仁、全虫、甲珠各 60g,乌蛇 20g,蜈蚣 40 条,铜绿90g(块),松香 3500g,麻油 1000g。

制作:

将麻油加热至 40-80 度时,将诸药下入油内,文火煎熬,约 20-30分钟左右,药色为棕褐色,油温为 240-260 度时,将锅离火,稍凉后,纱布过滤,洗净油锅,将滤油用 100目筛再次过滤煎熬至滴水成珠时,油温约 320-360 度时离火降温至 240-260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温至熔化,做老嫩试验,不粘手,拉撕较好为佳,后入冷水中不断拉丝 1-2 时去火毒分条,浸泡 1 周后摊膏。

新法制作绿云膏:

A、全虫、甲珠、蜈蚣研细粉。

制作:

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至 240-260度左右时入松香,再加温至溶化,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至 70-80 度左右入流浸膏搅和后将 A 药加入,搅匀后入水分块浸泡去火毒,1周后摊膏。或在制作时,先将麻油或和松香制成基质,水浸 1 周后,加入 A、B药收膏。

主治:

1、乳腺病。(1)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达90%。能明显缩小肿块减缓胀痛。(2)对急性乳腺炎未形成脓肿时应用效果显著。伴有高烧已形成脓肿时配合广谱抗菌素口服或静滴,1周愈。

2、在外科体表感染中的应用(1)毛囊炎;(2)疔;(3)痈;(4)丹毒 1 周 1贴;(5)桃体炎;(11)淋巴结核。

副作用:红痒疹,膏药规格 58 或 56。

黄玉膏

1 处方:

当归 80g,白芷 40g,紫草 20g,甘草 80g,米壳 120g,冰片 24g,黄蜡120g,香油 1000g。

制作:

将香油加热至40-80度后,把当归、白芷、紫草、甘草、米壳下入油锅内煎熬,油温约240-260度,药色变成黄褐色时过滤去渣,然后把黄蜡入药油加温溶化,待滴水成珠后做老嫩试验,合格后停火降温,待药油将凝时,油温约 40度时入冰片收膏。

新法制作黄玉膏:

(1)冰片。(2)当归、白芷、紫草、甘草、米壳。(3)麻油、黄蜡。

制作同绿云膏:

主治:

烧伤,糖尿病引起的疽。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处方:

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 10g。

制法:

香油 4 两,桐油 3 两,棉子油 3 两,黄丹 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 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 5-10分钟。下丹后约 3-5 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 3-7天,每日换水 1-2 次去火毒。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主治:

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新法修改方:生川草乌各 50g、全虫 30g、蜈蚣 30g、乳香、没药各 45g,红花 45g、血竭30g、炮山甲 45g、透骨草 60g,基质 1200g。

制法:

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疤痕灵膏

处方:五倍子 420g、蜈蚣 5 条(研粉)、冰片 1.5g、白花蛇 2 条(研粉)、肝素钠1g、黑醋 2.5斤、蜂蜜 900g。

制法:

将醋入内加热,煎沸后,继续再煎30分钟后,把蜂蜜兑入醋内溶化,再把五倍子粉逐渐下入锅内,文火熬制成膏,老嫩试验后能拉丝有韧性,不粘手即到位,停火凝固时兑入蜈蚣粉、白花蛇粉、肝素钠熬成药膏后,色泽光、黑润,装玻璃瓶备用。

主治功用:

破瘀软坚,对硬化性肥厚性疼痛疤痕组织、软化,使之变平的作用。

用法:将药膏涂于斑痕及边缘,厚度 2-3 毫米,用密度大的布覆盖,3 天换药 1次,换药前清洗掉残留物,3 月一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半年,不能间断。

注意事项:

(1)按上述操作制作;(2)用瓷器贮藏。(3)换药不要提前。

本方治疗后,皮肤逐层脱落长平,对斑痕治疗有效率100%,对小斑痕能治愈,对大斑痕有效。

骨灵膏

1、处方:

细辛 10g、徐长卿 20g、生川乌 10g、木瓜 20g、透骨草 20g、红花 15g、乳香10g、土元 10g、栀子 10g、灵仙 10g、生大黄 5g、赤芍 15g、红藤 10g、冰片 5g、麻油240g、松香120g。

制法:

将麻油加温至 40-80 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 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降温 70 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 40 度时加冰片。

功效适应症: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备注:按以上工艺制作后,膏药贴于患处时,有僵硬感,若脱落、需用胶布固定,此方法不可取,若需配制,可按新法制作。

特效接骨膏(独特)

处方:

生大黄 30g, 生栀子30g, 生南星30g, 骨碎补20g, 自然铜20g, 续断20g, 上药共研末,鸡蛋清 1 个,面粉。白酒适量。

方法:上药调成膏状蒸热,均匀涂在纱布上,厚度约0.5cm,包扎在患者骨折之瘀肿处,外层加小夹板固定,2 天换药 1 次,一般 2-3 次即可,若局部皮肤作痒,即解药。

临床疗效:局部敷药后,骨折处软组织肿胀一般 3-5 天一次即可,一般骨折 15天左右即可愈合,功能恢复正常。

按:本方是在消肿灵基础上辨证加减而成,重用生大黄、生南星、生栀子消肿祛瘀止痛(因瘀不破则新不生,新不生则骨不能接),以强筋补骨之续断、骨碎补、自然铜,可使局部肿胀,气血瘀滞为主的症状,早期消肿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新法修改方:上方研粉入基质500g,成膏备用。

主治:骨折。

骨刺膏

处方:

皂荚 5-7 粒。

使用方法:

将皂荚浸于酒中备用,用时将皂荚剪碎捣烂,如泥于面粉调匀,然后贴在纱布上敷患处,如腰椎退行性改变为3-5 椎者,用皂荚 5-7 粒,依次类推,用药 3 天更换 1 次。

临床疗效:

此药可以治疗颈椎、胸椎、腰椎、足跟、膝关节、手指等处骨质增生,敷用 2次后,局部疼痛可基本消除,但仍需多敷 1 次,以巩固疗效。

新法修改:

皂荚 300g,研细粉入基质 1000g,收膏备用。

热灸膏

处方:红花、川芎、草乌、生南星、樟脑各 20g,共研细末,生姜汁适量。

使用方法:

上药共调成药饼,直径一般 2-3cm,厚度不超过 1cm,敷于疼痛处,再以艾条点燃,熏烤药饼,每日 2次,每次 30 分钟。

主治:

本药对风寒导致急性颈肩、腰腿疼,尤其急性胃、腹痛、哮喘、过敏性鼻炎效果甚佳,颈、肩、腰腿疼应熏烤局部疼点,内脏病疼应选者背部对应俞穴或肚脐部。备注:此方为针灸时所配方剂,可根据临床需要酌情使用。

红色万应膏

处方:

樟丹 1.6g, 松香20g, 银珠 0.1g,樟脑0.1g, 蓖麻油 2.5g。

制法:

将松香和蓖麻油加热熔化后,将药物入锅时搅拌均匀。烟气尽,倒入凉水内去火毒,抻拉几次冷却成固体即可,用时热水化开外敷。

功效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驱风除湿。主治各种软组织损伤,骨折中后期和陈旧性关节疼痛,如腰痛、腿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肌腱炎、髋、膝、踝、足、肩、肘、腕等关节扭伤和各种风湿关节炎,并兼治各种痈、疖肿、疔毒等外科疾病。

注意:

皮肤过敏者慎用。

新法修改:

香油 250g,松香 2000g,樟丹 160g,银珠 10g,樟脑 10g。

制法:

将香油加温至滴水成珠后,稍凉入樟丹,煎熬后做老嫩试验。到位后时稍降温入松香加温熔化,作混合剂试验后,倒入冷水中浸泡 3-7天以上,取出加温熔化后加入银珠、樟脑、收膏备用。或者取基质 410g,加温熔解后入松香、银珠、樟脑。

黄膏药

处方:雄黄 10g.,儿茶 10g,血竭 12g,大黄 50g,凡士林膏适量。

制法:

先将凡士林化开后加入其它药搅拌均匀即成,用时摊敷料上,外敷患处。

功效:

活血消炎、消肿止痛、止痒。

适应症:

跌打损伤初期,红肿热痛,用其它外用药皮肤过敏,各种痈疮、疖肿、疔毒。

新法配制:

雄黄 40g,儿茶 40g,血竭 48g,大黄 200g,研末入基质1000g,成膏备用。颈椎病膏药(活血镇痛膏)

1、处方:

A、生川乌 60g,生草乌 60g,细辛 40g,白芥子 40g, 花椒 40g,炮山甲 40g,沉香40g,乳香 50g,没药 50g,磁石 50g。

B、红花 60g,蓁艽 60g,独活60 g,川芎 60g,当归 60g,伸筋草 60g,公英60g,透骨草 60g,灵仙 120g,羌活 20g。麻油 1000g,铅粉 500g。(基质)

制法:

按新法配制。

主治: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处方:

乳香 120g,没药 120g, 麻黄100 g,马钱子 60g, 生川乌、生草乌各60g, 骨碎补200g, 自然铜100g, 生杜仲120g, 地龙300g, 血竭120g, 黄连120g, 广丹1500, 香油 3Kg

复骨膏

主治:股骨头坏死

处方:

A、生南星 100g, 土鳖虫50g, 生半夏100g, 生马钱子50g, 制乳没、阿魏、肉桂、炮辛各 30g。

B、当归、独活、生川乌、生草乌、制白附子、千年见、川牛膝各50g,共研细末,加黑膏药(基质)3500g,烊化后摊膏(15×15cm),7 天换药一次。

接骨散

处方:山楂 500g,续断、丁香、百胡椒、乳香、没药、栀子各 30g,冰片 9g

制法: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主治:骨折。

消 肿 1号 膏

1、处方:生大黄 30g, 生栀子30g ,共研粉末,鸡蛋清 1 个,面粉适量,白酒适量。

使用方法:

上药共调成膏药状,用调药棍均匀的涂在草纸上,贴敷在扭伤患处,草纸上覆盖一层塑料或将药膏于患处覆塑料布,最外层以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固定四周及中央(或以绷带固定)。一般晚上敷药,休息一夜后,第2 天清晨取掉即可,不需辅以其它疗法。

临床疗效:

本药专治 3 天内的新鲜扭伤,一般患者经 1次用药,红肿即可消失,疼痛可解除。患者经消肿灵贴敷后,很快就有凉爽舒适感,疼痛即可减轻,对陈旧性扭伤疗效较弱。

新法修改:

取上药 10 等份共研末入基质 2000g,成膏药备用。

主治:由于跌打扭伤所引起的红、肿、热、痛。

消肿 2 号膏

生枝子 90g,白芷 30g,生半夏、生草乌、细辛、制乳没、红花、当归尾各9g。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主治:急性挫伤、扭伤。

申姜膏(跌打损伤膏)

主治:

损伤、伤折外伤、骨折

处方:

申姜 120 g,血竭花 84 g,老儿茶 84 g,川续断 84 g,没药 84 g,乳香 120g,大象皮84 g香油 1000 g。

制用法:将其处方药均研成细末倒入香油内慢火熬。用槐枝搅约 4 小时左右,膏即成,照

一般膏药摊贴方法备用,。附注:此膏贴痈疮,疔疮无效。如果伤筋,应在膏药上复上一层白糖方可有效,如有骨折,应先将骨正复,根据医嘱贴用。

观音救苦膏

现代主治:

1、功用:风寒湿痹、腰腿疼痛,筋骨麻木,四肢不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症瘕积聚,肚腹疼痛,女子经血不调,赤白带下。

2、痈疮、红肿毒症。原方功用:

(1)偏正头风:左患贴左,右患贴右,正患贴印堂间,兼卷条塞孔中,咽喉三十六症。

(2)单蛾双蛾闭喉风,贴喉上,若要速效将膏放口含化。

(3)眼科七十二症,瞳病将耳上边角针刺出血贴之,星障翳膜睑毛例睫,迎风流泪等症,左患塞左鼻孔,右患塞右鼻孔。

(4)牙痛贴上即止。

(5)诸般肠痛、胃口痛俱贴痛处。

(6)中风瘫痪,左患贴左,右患贴右,尚不省人事,痰声如锯,作丸清汤送下,其痰立止。若牙关禁闭用铁筋撬开,水灌下或在卷入鼻孔中,直有起死回升之功。

(7)痨瘵贴夹脊穴,长强穴,神阙穴,七日痨虫尽死,咳嗽吐痰贴前后心,仍服清降补药。此膏能攻病不能补虚,不可吞服膏汁。

(8)臌胀、水臌、气臌、血臌,俱贴脐下丹田。

(9)噎膈、气膈、食膈、痛膈,俱贴中脘、神阙,如气塞在喉咽不下,即贴喉外,如要速好,作丸吞之。

(10)哮喘咳嗽诸病皆前后心。如气塞不通或作条塞鼻孔或作丸吞服。

(11)大小便闭俱贴肚脐自通。如数日不通危在旦夕,作丸送下,小腹用葱汁、甘草汁调敷立下。

(12)伤寒时疫贴神阙,饮酒一盏,汗出即愈,如五六日不下,作丸吞服,便解而愈矣。

(13)疟疾一日,二日,三日皆贴神阙,如发四五次者作丸早一时服饮热酒数杯即止。

(14)、妇人赤白带下,贴脐下丹田。

(15)、各种痢疾俱贴中脘、神阙,如四五日不愈,红者用圆眼壳核七个打碎煎汤送丸下。白者用荔枝壳核七个打碎煎汤,送丸下,红白兼者用圆眼壳核七个,荔枝壳核七个煎汤送丸下。

(16)、妇人滞产逆生胞衣不下作丸热酒送下,立刻产下,产门小腹煎甘草水频洗。

(17)、小儿惊风,目翻上气喘,痰塞不通作塞鼻孔贴一膏于神阙,如危急作丸服之。

(18)、小儿诸疳疾贴肚脐上。

(19)、妇人经闭不通贴丹田下,如病久作丸服之。小腹上用甘草水调葱汁涂之。

(20)、疔疮内服外贴背疽各痈疥毒贴患处,肠痛作丸服兼贴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21)、血块痞积贴肚脐上并贴痞上,人健壮者作丸日服便泄即愈。

(22)、臁疮脚气摊膏反贴针刺多孔,使药性得入,外盖以纸用带缚定。一日洗净1 次-10次即愈。

(23)、大便肠风下血,梦遗白浊俱贴神阕。

(24)、痔漏内痔卷条插入,外痔用膏药贴之。

(25)、跌打损伤贴患处即愈。

注意事项:

凡外贴此膏者,须服生甘草汤,服此膏者不可饮甘草汤。

处方:大黄 60g,花粉 21g,牙皂 24g,蓖麻子 60g,全蝎 21g,积壳 24g,生地黄30g,桃仁 21g,白芷 24g,草乌 30g,五倍子 21g,莪术 30g,羌活 24g,麻黄 24g,肉桂 24g,红大戟24g,香附 21g,厚朴 21g,穿山甲 21g,蛇脱 15g,当归 45g,甘遂 60g,木鳖子 60g,川乌 30g,三棱30g,巴豆 24g,黄柏24g,黄芪 21g,杏仁 21g,防风 21g,独活 21g,槟榔 21g,细辛 21g,玄参21g,黄连 15g,蜈蚣 10 条。

制法:

用麻油 2500ml,入群药浸数日,用慢火熬枯,将药渣除去,纳入黄丹 720g,密陀僧120g,

熬炼成膏。

用法:贴患处及小腹。

新法配制:

A:牙皂 24g,全虫 21g,草乌 30g,五倍子 21g,肉桂 24g,炮山甲 21g,蛇蜕15g,甘遂 60g,木鳖子 60g,川乌 30g,巴豆 24g,细辛 21g,黄连 15g,蜈蚣 10 条,蓖麻子 60g。B:大黄60g,花粉 21g,香附 21g,枳壳 24g,生地 30g,桃仁 21g,白芷 24g,莪术30g,羌活 24g,麻黄24g,大戟 24g,香附 21g,厚朴 21g,当归 45g,三棱 30g,黄柏 24g,黄芪 21g,杏仁 21g,防风21g,羌活 21g,玉片 21g,元参 21g,麻油 3000g,黄丹 1200g,密陀僧 120g。

备注:A 组药研细末为细药,B 药水煎,成流浸膏。用基质 4200g 配制。

万应宝珍膏(验方)

功用:一方治多病之特点效果灵验。

现在主治: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跌打损伤。

原方主治及穴位贴治:

1、负重伤力,腰膝酸软贴两膏盲穴,两肾俞穴。

2、挛急偏枯,满肩疼痛贴两肩井穴,两曲池(屈肘,在肘窝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穴,两手腕骨穴,两膝眼穴。

3、心胃气痛,肚腹饱胀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穴,中脘穴。

4、鼻塞脑漏,便正头风贴太阳穴,风门穴。

5、冷哮咳嗽,痰鸣气急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穴。

6、遗精白浊,淋滑不固贴丹田穴,肾俞穴。

7、经血不调,赤白带下贴关元、长强穴。

8、满身走气,闪挫疼痛贴章门穴。

9、寒湿脚气,鹤膝酸软贴膝眼穴。

10、小肠疝气,偏坠木子贴气海穴。

11、脾虚泄泻,久渗痢疾,受寒腹痛贴神阙穴。

12、一切损伤,风湿积聚。流注等。不必按穴各贴患处。

备注:此膏治五劳七伤,中风偏瘫,气痛痰嗽,疝气遗精,妇人经事,淋带,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风寒积聚。痞块流注,瘰疬等症功效之大,难以尽述。各症须按穴贴之。此为主治内伤膏。

处方:

生地9g,苍术(炒)9g,五加皮9g,枳壳(炒)9g,莪术 9g,桃仁(去皮)9g,三萘9g,当归9g, 川乌(制)9g,陈皮 9g,台乌 9g,三棱 9g,大黄9g,首乌(制)9g,草乌制)9g,柴胡(制)9g,防术 9g,刘寄奴 9g,牙皂 9g,川芎 9g,肉桂 9g,羌活9g,灵仙9g,赤芍 9g(制),天南星 9g,香附(制)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藤、藁本各 9g,川断9g,良姜9g,独活 9g,麻黄(去节)9g,干松 9g,连翘 9g,血余 60g,黄丹 900g(炒),没药 9g(制),阿魏 9g,细辛9g。

用法:

用棉子油 2000g 将生地以下 37 味煎枯去渣滤清,加入血余黄丹熬成膏,再将肉桂下11味研细末搅入膏药内推在纱布上,大号用膏 15g,中号 9g,小号 7.5g 贴患处。

新法制作:

A、川乌 9g,草乌 9g,牙皂 9g,肉桂 9g,天南星 9g,小茴香 9g,乳香 9g,没药9g,细辛 9g,血余 60g。

B、生地 9g,苍术 9g,枳壳 9g,五加皮 9g,莪术 9g,桃仁 9g,山奈 9g,当归9g,陈皮9g,台乌 9g,三棱 9g,大黄 9g,首乌 9g,柴胡 9g,防风 9g,刘寄奴 9g,川芎 9g,二活各9g,灵仙9g,赤芍 9g,香附 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腾 9g,藁本 9g,川断 9g,良姜 9g,麻黄 9g,干松 9g,连翘9g,木香 6g,附子 6g。

C、麝香 6g,冰片 9g,樟脑 9g,阿魏 9g,麻油 2000ml,铅丹 800g。或取基质2800g,

将 A 药 B 药按先后各取细粉或流浸膏搅入基质均匀收膏,待冷后再加温至 70 度左右再入 C药均匀搅拌,再加月桂氮酮 28g 搅拌摊膏。

备注:膏药规格重量按原配制法。

暖脐膏药

主治:痞块症瘕,妇女血寒,白带清冷,久不孕育,腰腹腿痛。

处方:鲜姜 100g,花椒 500g,贯众 250g,生草乌 60g,生川乌 60g,三棱60g,莪术60g,牙皂 30g,肉桂 30g,母丁香 30g,阿魏 15g,麝香 3g,生马钱子 30g。

制法:用香油 5000g,将上药熬枯去渣,入樟丹 2500g,共熬成膏,摊于布上。

改良方:A:花椒 50g,生草乌 6g,生川乌 6g,牙皂 3g,肉桂 3g,广香 3g,公丁香3g,阿魏 1.5g,麝香 0.3g,生马钱子 3g。

B:贯众 25g,三棱 6g,莪术 6g,生姜 10g,香油 500g,黄丹 200g。

备注:可用基质 700g 配制上方,生姜另煎 30 分钟,兑入流浸膏。万应膏可代替,不必制做。

保胎膏

处方:

当归 300g,白芍 150g,生地 240g,甘草 90g,川断 180g,黄芪 150g,白术180g,肉苁蓉 150g,木香 30g,黄芩 300g,益母草 300g,龙骨 90g,麻油 3000g,黄丹 1350g。

制法:香油炸料,入细料龙骨粉。

功用:益气补血、保育胎元。

主治:由妊娠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胎元不固,屡经小产(治习惯性小产)。

用法:贴于脐部,十四日一换,贴过八个月为妙。保胎万全。

规格:布光 4.5 寸×4 寸,膏重 15g。

新法配制:

A、木香 3g,龙骨 9g,研细粉。

B、当归 30g,白芍 15g,生地 24g,甘草 9g,川断 18g,黄芪 15g,白术18g,肉苁蓉15g,黄芩 30g,益母草 30g,煎成流浸膏。麻油 1000g,铅粉 400g,或用基质 1400g,成膏。

输卵管阻塞膏药

处方:

A、炮山甲、乳香、没药、肉桂、两头尖各 30g,生川乌、生草乌各 30g。

B、三棱、莪术、红花、大黄、地丁、公英、红藤、羌活、木通、皂角刺、透骨草、鸡血藤、路路通、王不留、香附、川楝子各30g。按新工艺制作,上药各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 2600g,成膏。

用法:

外贴两侧少腹,1 贴药可贴 5 天,连贴 6 贴为一疗程。

独角莲膏药

主治:

疖肿疮疡(疖、脓肿、溃疡)

处方:

甲方:独角莲根 60g,三棱 30g,莪术 30g,杏仁 30g,透骨草 30g,莱菔子30g,穿山甲 30g,木鳖子 30g,独蒜 120g,大黄 30g。

乙方:乳香 30g,没药 30g,阿魏 30g,麝香 0.9g。

制法及用法:以香油 2500g同甲项药入锅慢火熬至枯黑,滤去渣,酌加适量黄丹,再入锅熬,时时捣拌膏成,离火,加入乙项药末和匀摊于油纸上,贴敷患处。

新法制作:

A、独角莲 60g,穿山甲 30g,木憋子 30g,乳香 30g,没药 30g,阿魏 30g,麝香0.9g。

B、三棱 30g,莪术 30g,杏仁 30g,透骨草 30g,莱菔子 30g,大蒜 120g,大黄30g。

取基质 3500g 配成膏。月桂氮酮 35g。或甲方为流浸膏,乙方为细粉。加入基质成膏。

腮腺炎膏药

处方:天竺黄 6g,石膏 6g,牙硝 3g,甘草 3g,雄黄 6g。

制用法:研细和匀,敷患部。

改良方:

1 方:天竺黄 60g,石膏 60g,牙硝 30g,甘草 30g,雄黄 60g,明矾 60g,冰片5g。取基质 1000g 将上药研细末后调匀成膏。

2 方:肉桂 30g,白芷 30g,赤芍 30g,元参 30g,独角莲 15g,乳香 20g,没药30g,当归 30g,生地 45g,麝香 1.5g,黄丹 1000g,连翘 24g,轻粉 6g,大黄 15g。

制法:

除乳香、没药、麝香、轻粉分别研成细粉之外,其余群药用香油 2000g炸枯,取净渣,加樟丹法收膏。

用法:贴患处。

主治:疮疖(腮腺炎)(独角膏)。

改良法:

A、肉桂 30g,独角莲 15g,乳香 20g,没药 30g,麝香 1.5g,轻粉 6g。

B、白芷 30g,赤芍 30g,元参 30g,当归 30g,生地 45g,连翘 24g,大黄15g。取基质3000g 成膏。

(28)香雄膏

处方:乳香 15g,没药 15g,儿茶15g ,轻粉 15g,红粉 15g,血竭 15g,生硇砂15g,樟脑 24g,雄黄 1.5g,麝香 0.9g,肉桂 0.3g,胡椒 0.3g,松香 500g,花生油1000g。制膏外用。摊于 1 寸,2 寸见方布上,隔日换药 1 次,必要时每日换药 1 次。

主治:

疖、肿、毛囊炎。

密陀膏(雄黄膏)

主治:痈疮(痈)。功能除死肉,生肌引脓拔毒截肿。

处方:密陀僧 15g,雄黄 15g,(细研),香油 210g,丹砂 15g(细研),铅丹 45g,黄蜡30g,

蛇黄 15g(煅醋淬 7 遍研末),牡蛎 6g(煅研)。

制用法:

上药研末和匀,先煎油滚,下蜡熔尽,次下丹,以柳棍搅动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匀,收瓷合盛,细布上涂于患处,每日换 2 次。本方可用基质255g 配制。

绿脑膏(夹纸膏)

主治:臁疮、深部脓肿。

处方及制用法:铜绿 3g,樟脑 9g,用猪油和药捣烂如泥,以油纸夹之。贴患处,1-3天翻转贴之,若病

不好,再患再贴。


糖尿病膏药

处方:熟地 10g,山萸肉 10g,山药 10g,茯苓 9g,泽泻 9g,丹皮 9g,牛膝9g,车前子 9g,白术 9g。

制用法:

用麻油 200g,将上药熬煎枯去渣,加黄丹 150g,收膏。摊贴腰部肾区。

新法配制:将上药制成流浸膏入基质 300g 成膏。

二茴膏(暖气膏)

主治:祛寒止痛,腹痛泄泻(腹泻、急慢性肠炎)

处方:大茴香 120g,小茴香 120g,当归 120g,白芷 120g,肉桂 6g,乳香 6g,没药6g,木香 9g,沉香 6g,麝香 3g,(共研成细末)。

制法:香油 7500ml 煎沸加黄丹 3120g,搅匀收膏,每 500g 膏药基质,对上药研成细料粉末15g。

用法及禁忌:微火化开贴脐上,忌生冷。

修正方:

A、肉桂 6g,乳香 6g,没药 6g,木香 9g,沉香 6g,丁香 6g,麝香 3g。

B、大茴香 120g,小茴香 120g,当归 120g,白芷 120g,基质10620g,(配制时可缩小10 倍),基质应为 1062g 或 1000g。此膏可用万应膏代替,不必制做。

麻黄膏

麻黄 210g,白胡椒粉 90g,共研末入基质 1000g,配制成膏。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每日换药 1 次。

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膏

处方:川乌、草乌、麻黄、细辛、南星、白附子、白芷、牙皂、川椒各 90g,冰片 60g,白砒9g。

上药研粉入基质 3000g 成膏。

用法: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3 日一次,九天一疗程。

急慢性支气管炎膏

处方:

牙皂 120g,冬虫夏亓 90g,肉桂 9g,生半夏 9g,生南星 9g,冰片 6g,铅粉220g,麻油500g。

制法:上药研末入基质 700g 成膏。

用法:

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3 日1 次,九天一疗程。


樟冰膏

处方:

樟脑 30g,冰片 40g,松香 60g,红粉 40g,香油 1000g,黄丹 500g,蜂蜡60g。按新工艺制作。

用法:2 日换药一次,1-2 周即愈。

主治: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

1、牵正膏:

A、生白附子、生南星、僵蚕各 50g,全虫 30g,蜈蚣 10 条。

B、荆芥、防风、桂枝、川芎、赤勺各 50g,香油 1000g,黄丹 500g,按新工艺配制。

制法:上药分别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 1500g 成膏。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2、麻痹膏:

A、全蝎 50g,僵蚕 20g、白附子 20g、蜈蚣 9 条、生马钱子 9g、冰片 3g、樟脑6g、麝香 1g。

B、当归、白术、蓁艽各 20g,羌活、防风、白芷、川芎、独活各 10g,白芍、茯苓各 15g,黄芪30g、灸甘草 5g、乌梢蛇 15g,小白花蛇 2 条、香油 3600g、红生丹 480g。

制法:上药各取细末和流浸膏入基质 4080g 成膏备用。

用法取穴:主穴取听宫、下关、翳风,配穴:颊车、太阳、大椎。每天晚上贴,白天揭掉,累计48

小时更换一次药(4 个晚上)。

面神经炎膏药

处方:A:天南星 100g,肉桂 120g,蓖麻仁 50g,生草乌 20g,乳香 100g,白附子100g,全蝎 30g,白僵蚕 30g,马钱子 15g,冰片 2g,樟脑 6g,麝香 1g。

B:蝉蜕 50g,白芷 20g,鹅不食草 20g,香油 3600g,红升丹 580g。

按新工艺制作:上药分别各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 4180g 内成膏备用。

功能主治:祛风痰、通血脉,畅经络,利关窍,主治面神经炎。

用法:每天晚上贴,白天揭掉,累计 48 小时更换 1 贴药(4 个晚上),取患侧,每次 3-4个穴位

交替使用。

取穴:下关,四白,阳白,颊车,地仓,外 0.5 厘米,牵正,翳风,合谷。

面瘫膏

处方:天南星 50g,马钱子 100g,松香 450g,蜂蜡 135g,麻油300g。制作按新工艺。

用法:将膏药加热烘软后贴翳风、下关、颊车,每隔 3-4 天更换 1 次。

主治:面部瘫痪。

乳腺癌专用膏

处方:乳香,没药,五倍子各 60g,鸦胆子(去壳)20g,醋 1.25 千 g。按新工艺制作。

用法:贴患处,每 2 天换药 1 次。

乳腺癌骨盆转移膏药

处方:当归、赤芍各 12g,红花 4.5g,生香附 15g,制乳香、川芎各 6g,白芥子9g。

按新工艺制作。

冻疮膏药(紫云膏)紫草、当归、红花各 30,,麻油 1000g,黄蜡150g,按新法制作见资料。

阑尾炎膏药大蒜 12 个,扑硝 180g,捣成糊状,敷右下腹 2小时后取掉,再敷生大黄末,醋调成糊状

外敷压痛处约 6-8 小时。

小儿腹泻外敷方

处方:吴茱萸 6g,苍术 7g,桂枝 3g,枯矾 3g,白胡椒 2g,研末每用 1/3 醋调敷脐,每日1 次。

玉红膏

主治:疮疖溃烂,久不收口。

处方:紫草 90g,血竭 180g,当归 90g,甘草 54g,麻油 740g,轻粉 180g,白蜡90g,白芷 225g.

制法: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浸入麻油内,一夜后用慢火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加入血竭粉,白蜡、轻粉、调和成膏。

用法:将膏搅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

新法配制:

A.血竭 180g,轻粉 180g,白蜡 90g。B.紫草 90g,当归 90g,甘草 54g,白芷225g,麻油 740g。

神效膏

主治:肝脾肿大

处方:白芥子 1000g,穿山甲 240g。

制法:

用桐油 1000g 入锅,先熬半晌,次入穿山甲熬数沸。再次入白芥子候爆止,滤去渣入飞净炒黑的黄丹250g 收膏,离火,再入麝香末 4g,去火毒 7 日。

用法:摊时隔水化开贴敷,不可用火。加阿魏 120g 更妙。

新法配制:

A、阿魏 120g,麝香 4g。

B、白芥子 1000g,穿山甲 240g。取基质 1250g,以上药配置而成。

消痞膏

主治:活血去瘀止痛,腹中痞块。

处方:良姜 9g,生地 9g,枳壳 9g,苍术 9g,五加皮 9g,桃仁 9g,山奈 9g,当归9g,川乌 9g,陈皮 9g,乌药 9g,三棱 9g,草乌 9g,川军 9g,何首乌 9g,才胡 9g,防风 9g,刘寄奴 9g,牙皂9g,川芎 9g,官桂 9g,羌活 9g,赤勺 9g,灵仙 9g,天南星 9g,香附 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藤 9g,藁本9g,川断 9g,独活 9g,麻黄 9g,干松 9g,连翘 9g。

制法:

用麻油 2000g,将药炸枯去渣,黄丹 900g,以下细料药。阿魏 30g,肉桂15g,公丁香15g,木香 12g,乳香 15g,没药 18g,麝香 1g,搅匀即成膏。

新法配制:

A、阿魏 30g,肉桂 15g,公丁香 15g,广香 12g,乳香 18g,没药 18g,月桂氮酮30g(基质 2800g)。生 川乌 9g,生草乌 9g,牙皂9g,肉桂 9g,生天南星 9g。

B、良姜 9g,生地 9g,枳壳 9g,苍术 9g,五加皮 9g,桃仁 9g,山奈 9g,当归9g,陈皮9g,乌药 9g,三棱 9g,大黄 9g,何首乌 9g,才胡 9g,防风 9g,刘寄奴 9g,川芎 9g,羌活9g,赤勺9g,灵仙 9g,香附 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藤 9g,藁本 9g,川断 9g,独活 9g,麻黄 9g,干松 9g,连翘9g。

此方同万应膏,不必制做。

平肺膏的制作工艺

处方:牙皂 35g,生半夏 30g,生南星 30g,甘遂 25g,肉桂 15g,沉香 15g,生白芥子30g,细辛 30g,生延胡 30g,丁香 6g,冬虫夏草 15g(可不用),冰片 10g,麝香 1.0g(可不用),生麻黄45g,生地龙 45g,洋金花 30g,生马钱子 30g,桃仁 45g,粉细即可。

制作工艺:各取细粉(约 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即可;按灵仙膏药的制作方法,其余工艺同灵仙膏。

取基质 900g 可制成每贴重约 7g 的平肺膏 120 贴。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达肺膏

处方:

A:牙皂 35g,生半夏 30g,甘遂 25g,肉桂 15g,沉香 15g,生白芥子 30g,辽细辛30g,

B:生麻黄 45g,生地龙 45g,洋金花 30g,生马钱子 30g,桃仁 45g,百步30g。

制作工艺:

B 水煎 2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2 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 850g,以文火加热去尽水气,再离火冷却到 70℃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8g 的达肺膏 130 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祖传秘方配制: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黑色膏药,内病外治,穴位敷贴,标本兼治。借助俞穴,深入腠理,由经络入脏腑,通过温、散、逐、降的作用,达到止咳祛痰、平喘之目的。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将流浸膏浓缩为糊状;②再加入基质 850g,温度70℃;③再继续加用文火加热,取净

水份再冷到 70℃以下药粉加入,调匀可用。

使用方法:

1、敷贴穴位:主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双),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各旁开 1.5 分。大杼(双)位于颈后第一胸椎棘突下各旁开 1 寸 5分。备用穴----华盖(在胸骨柄和胸骨体之交界,即胸骨角之正中。风门(双)位于第二胸骨棘突下各旁开 1 寸 5 分。

2、敷贴方法:选用生姜或生姜汁擦穴位处,然后剪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用小火将膏药熏

烤致软绵程度(勿使温度过高,以免灼伤皮肤),对合溜转,贴于主穴上,成人每次贴 5 贴,小儿贴 3贴。

3、敷贴时间:成人每次贴 5-7 天,小儿贴 3-5 天。

松樟灵仙膏

处方:1、生马钱子 60g 、生川乌75g、生草乌 60g、生南星 60g、生半夏 60g、古月 30g、净全虫 30g、肉桂 30g、蛴螬 30g、生白芥子30g、洋金花 45g、甘遂 30g、土虫 50g、血蝎 30g、生乳香 45g、生没药 45g、三七粉 30g、炮山甲30g、(辽)细辛 45g、七叶一枝花 45g、冰片15g、扑尔敏 100片、 炎痛喜康 150 片、共计875g,(扑尔敏、炎痛喜康不计量)

2、蟾酥 25g、乌蛇 60g、桂枝 90g、桑枝 90g、生麻黄 60g、防乙 30g、秦艽45g、生桃仁 60g(捣碎)、红花 45g、防风 45g、苍术 30g、鸡血藤 90g、当归 60g、白芷 60g、羌独活各45g、急性子 60g(捣碎)、苏木 50g 、广龙 45g、威灵仙60g、片姜黄 50g、牛夕 50g、木瓜 45g、生香附 60g、川芎 45g、灵脂 60g、透骨草 75g、三棱 60g、文术60g、穿山龙 90g、姜 60g、鹿含草 60g、寻骨风 60,计 1879g(稠膏干燥后约 50g)。

3、松香 540g、 樟脑338g(夏天);462g(冬天)、仙石粉 308g、凡士林 92.4g、丁香油 385 毫升(冬天)、氮酮 6 毫升、薄荷46g。

制作工艺:

(1)、1 组药中生马钱子至炎痛喜康分别压细粉过 80-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备用。

(2)、2 组药乌蛇至寻骨风水煎二次,二次药液混合入蟾酥(捣碎)浓缩成 6:1左右稠膏。稠膏低温干燥压成细粉加入 1 组药粉中,反复过筛,使其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3)、松香压粗粉入桶内,文火加热(或水浴加热)至完全熔化,入凡士林溶化后药粉搅拌均匀,入仙石粉搅拌均匀,加入樟脑搅拌使其完全熔化,最后加入丁香油和氮酮搅拌均匀。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 40g 的松樟灵仙膏 100 贴。

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急性扭挫伤。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法:松樟灵仙膏是以松香、仙石粉为基质原料的白膏药。贴前先剪去膏药的四个角,揭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直接贴于患处,贴敷后要用手按片刻。

注意事项:

1、贴后如皮肤发痒或出现小红疹,乃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所致。发痒严重者,可将膏药暂时揭去,用热毛巾轻拂,切勿用手抓搔,待痒止疹消后再贴。

2、皮肤有开放创口或各种皮肤病者,请勿贴用。

3、孕妇忌贴腰腹部。4、放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化癌回春膏的制作工艺

处方:

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生南星 60g,生半夏 50g,甘遂 30g,土虫50g,蛴螬 30g,七叶一枝花 50g,洋金花 50g,生白芥子 30g,生乳没各 45g,三七粉 30g,血竭 30g,丁香30g,细辛 45g,紫硇砂 30g,雄黄 45g,蟾酥 20g,樟脑 20g,冰片 45g,麝香 3g(可不用),蜈蚣 30g,全虫30g,天龙 30g,生元胡 60g,玉金 60g,阿魏 30g,扑尔敏 100 片,炎痛喜康 150 片。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 目筛),程量混合均匀即可。

B、白芷 50g,姜黄 50g,米壳 60g,乌蛇 60g,灵仙 60g,皂刺 60g,丹姜60g,三棱90g,莪术 90g,八月扎 60g,麻黄 60g,桂枝 60g,鸡血腾 60g,桃仁 50g,红花45g,当归50g,川芎 50g,生地 50g,积壳 50g,地龙 60g,透骨草 50g,花粉 90g,黄柏60g,芙蓉叶60g,山奈 60g,白花蛇草 60g,半枝莲 60g,蜂房 60g,玉金 60g。

制作工艺:

称取基质3200g,其工艺同骨仙膏。上述药料可以制成每贴重45g的化癌回春膏药 120贴。

主治:各种癌症。

壮阳一贴灵膏药

处方:

附子 20g,川乌 20g,桂心 100g,官桂 100g,桂枝 100g,细辛 100g,干姜100g,川椒 100g,淫阳藿 100g,兔丝子 30g,阳起石 60g,柏子仁 30g,雄蚕蛾 30g,共为细末。取基质300g,制作工艺同骨仙膏药。可制成 15g 约 300 张壮阳一贴灵膏药,贴下丹田。

主治:阳痿。

痔疮一贴灵膏药

处方:炮山甲,元胡,玉金,大艽,黄莲,黄芩,黄柏,枝子各40g,乳香,没药,五倍子,细辛,三七,血力花,白芥子,大黄,大白,防风,泽夕,侧柏叶,地榆,元参,生地,当归,枳壳,茜草,花粉,桃仁,赤芍,冰片各30g,槐米,二花,樟脑各 60g。上列诸药共为细末(100 目筛),混合均匀即可。

制作工艺:

取基质 3200g,其工艺同骨仙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痔疮一贴灵膏药,120 贴。

乳腺增生膏药

处方:当归 120g,三棱 50g,莪术 50g,生乳香 50g,生没药 50g,肉桂 30g,白芷50g,生川乌 50g,细辛 50g,生马钱子 60g(去皮),生白芥子 60g,贝母 50g,冰片 30g(后下),樟

脑 50g(后下)上药共为细末,取基质 3200g,可制成 100 贴,每贴重50g,先刮痧后贴膏药一般 2-8 贴即好。以上药均为生药。

降压膏药

处方:生吴茱萸 50g,生附子 50g,生干姜 350g,生肉桂 50g,生细辛 50g,生川芎100g,生川牛膝 100g,生蓖麻仁 50g,生桃仁 50g,生栀子 50g,冰片 30g(后下),共为细末,取基质 3200g每贴重 10g,约 500 贴左右,贴双足心涌泉穴 8 天,高血压者可刮痧从颈椎---腰椎两侧,涌泉穴,降压立即显效。

高血压膏药 1蓖麻仁 50g,吴茱萸 20g,附子 20g,共研末加基质 300g成膏,每晚贴两足心。7 日为一疗程。

停用一切降压药。

高血压膏药 2

处方:

杜仲 9g,川断 9g,附子 9g,牡蛎 9g,枣仁 9g,丹皮、茯苓各 9g,龙骨 9g,桑寄生6g,狗脊 6g,党参 6g,熟地 6g,川楝子 4.5g(炮),远志 4.5g,香油 300g,黄丹 120g。

制用法:上药用香油 300g,炸枯去渣,熬沸加黄丹收膏。贴肾区(第 11胸椎与第二腰椎体两侧)。

新法配制:以上诸药除龙骨外,其余熬流浸膏。入基质 420g 成膏。

风湿拔毒膏配制方法

配方:斑蝥 100 克、白芥子 130 克、面粉 200 克、

制法:斑蟊、白芥子研面粉,加入面粉拌匀即可。

功能:拔寒祛湿、排毒、活血化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主治: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及骨质增生等风湿骨病。

使用方法:

以上药粉 1.5 克左右倒入容器内,加适量凉开水或蛋清调成饼状,约 5分硬币大贴在阿是穴上,用活血膏药固定 4个小时左右取下,不久局部即便发水泡,并逐渐隆起,如水泡溃破不需特殊处理,让其自行流出致病毒素。病情严重者可在水泡处拔罐 1-1.5小时,只要天天坚持拔罐不需其他处理,取下罐后用针刺破水泡,可用消毒纸放在出水局部,个别确需消毒者可用75%酒精棉球擦涂。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采取 1-3 程,一疗程水出不尽者,可进行下一疗程。以水出尽为止。其它膏药的制作工艺

黑膏药的制备,

因各地习惯不同,其原料、用量及炼制方法有差异,制备工艺一般可分为

下列几个步骤:

1、提取:又称榨料,现已很少应用。原因是高温破坏药性,在炸料过程中,药料与油共热时的温度达到 200摄氏度以上,炼油时油温更进一步升高到 300摄氏度以上,这样必然导致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目前多采用将“粗料”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去渣煎膏,又称“浸膏”。然后再与基质混合,至于处方中的细料药材可直接与基质混合摊涂。

2、炼油:将油在锅内加热,炼制老嫩适宜为止,该操作过程称为炼油。

(1)炼油的方法:由于下丹方式的不同,炼油程度也有区别。一般分火上下丹炼油与离火下丹炼油两种,前者取油微炼后即可下丹熬炼,后者较为常用,其方法是将油熬热至320-330摄氏度离火。但此时有较大刺激性浓烟发生,应注重调节温度,防止着火,待油温降至 100 摄氏度左右,在加热至 330摄氏度离火冷却如此反复数次直到要求程度为止,离火下丹。

(2)炼油程度的判断:炼油是制备膏药的关键,程度贵在适中。如熬炼“太老”,则膏药质硬且粘着力差,往往从皮肤上脱落;如“太嫩”则膏药质软,不易固定,所贴部位易移动,走油,而粘着力太强,不易剥离;通常从油烟、油花以及是否滴水成珠三方面变化加以判断。

①油烟:炼油开始时油烟味为青烟,逐渐转黑而浓,并进而变为白色浓烟(扬油时更为时显),当看到白色浓烟时,表明炼油已接近完成,此时宜减小火力并及时作滴水成珠的检查;以免炼油过老。

②油花:炼油开始沸腾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内聚结时,表明炼油已接近完成,此时宜减小火力并及时作滴水成珠的检查;以免炼油过老。

③滴水成珠:取热油少许滴入冷水中,如油珠向四周扩散则证明“过嫩”须继续加热熬炼。如油滴在水面呈圆珠状,吹之不散或散后又聚结时,表明老嫩适宜应停止炼油。

④炼油时的注意事项:炼油时油的温度可达 320摄氏度左右。当油面沸腾,青烟变浓烟时,应注意稍使温度降低,并同时搅拌扬油,使烟气及时逸散,以防溢或燃烧。如发生燃烧时,应

立即加盖密闭,使之与空气隔离,并及时离开火源--。切忌用水灭火。如发现炼油过老时,可酌加一些嫩油调整节之,但不可加生油(即不炼过的油)。

⑤炼油时油的变化:药油经高温炼制,其组成理化性质将发生复杂的变化,主要是油脂热增稠现象及分解反应等。热增稠现象是指油脂在 300摄氏度以上长时间加热时粘合度逐渐增大的现象,其粘度可比后来的油增大几十倍至百倍以上,最后可变成凝胶而失去原来溶于有机溶媒的特性。若继续加热则变成脆性固体,甚至分解炭化,而不能制成膏药,这主要是由于油脂的氧化,聚合等作用造成。油脂在高温的分解反应相当复杂,分解产物多为低分子的硅、酮及脂肪酸。

3、下丹:下丹系指加红丹于炼油中起化学反应而形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是膏药基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此外,铅盐又可促进脂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

操作方法:离火下丹法:即将炼好的油连锅离开火源,趁热加入红丹,撒布要均匀,并用木棒以同一方向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化合,以防丹沉聚于锅底。下丹时速度不易过快,太快反映剧烈易溢出,且膏药物底不均;过慢时油温下降影响效果。此时产生大量丙烯醛等刺激性浓烟,应注意排烟与防护,油丹化合物丹的颜色消失,生成物由黄褐色变成黑褐色,取出少量滴入冷水中,数秒后,若膏不粘手,粘度适当,即表示丹化合良好。下丹时,油与丹的比例各地不同,一般500g油用 150-200g 丹,冬季可少用些,夏季可多用些。如用丹量过多膏药过老,过少则过嫩。下丹前丹应妙干除去水分,并80-100目筛。油丹化合物的温度要高(320 摄氏度)在高温下丹与

油才能充分反应。

4、去火毒油丹化合后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产生刺激性,轻者则出现红斑、瘙痒、重则发泡溃疡,这种刺激性物质谷称“火毒”,通常将炼成膏药以细流倾入冷水中,并强烈搅拌,当洗涤液变热时应更换冷水。待冷却凝结成团块,将团块浸于冷水中,少则一天,多则数日,每日更换清水一次,使火毒去净。取出反复揉搓,挤出内部水分分成团块、供摊涂;亦可将膏药置冷水中浸制较长时间,这类操作过程称作去火毒。所谓火毒,很可能是油在高温时氧化分解产物,如酮、醛、低级脂肪酸等,其中一部分能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差或有挥发性,故经水洗,水浸或长期入置于阴凉处即可出去。

5、摊涂:

将已去火毒的膏药加热融化,加入必要的药物搅拌均匀,按规定涂裱褙材料上(皮革、纸、布)使成一定规格即可。

二、黑膏药的特点:

黑膏药常温时为坚韧固体,无显著粘性,受热后变软,膏药兼有外治与内治的功效,外治用以消肿、拔毒、止痛、生肌、收口、内治用以祛风寒,和冷血、消痰痞,壮筋骨及通络止痛,膏药疗效可靠作用持久,用法简便,且价廉,携带与贮存方便。

低温膏药的制作工艺

第一框低温膏药的制备工艺

(一)准备

1、器具准备:

(1)天平秤:(2)粉碎机一台;(3)120目细筛一个;(4)铁锅一口,锅铲一把;(5)火炉一个;

(6)600ml 量杯一个;(7)保温瓶一个;(8)漏斗一个;(9)1000ml 以上空瓶 2个;(10)膏药压片机(11)膏药被、膏药衬纸和薄膜。

2、药品准备:

植物油(桐油、花生油、、菜籽油、蓖麻油、最好任选芝麻油),松香,中药配方药材,乙醇。

3、预先加工:

中药精料(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损失的一些药物)粉细,过 120目筛;(2)中药粗料(根、茎、叶、果、骨、肉、皮、毛、甲等)去灰土杂质或切片,装置 3—10 倍的乙醇浸泡7—15天,或时间更长一些。浸泡结束后,倾出乙醇清除药液去渣,用3—5倍的水煎汁、去渣,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的半量至等量。再将浓缩液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杂质产生絮状沉淀,清液为乙醇提取液,取清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煎汁浓缩液的1.5—2 倍。乙醇提取浓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玻璃蒸馏器加热回收。

(二)松香膏的制取

植物油 1 份,松香 3 份,药粉 3份。(可根据季节和地域确定松香分量,即枯计量),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同放入锅内加热熔化,用锅铲搅匀。做老嫩试验:用棍棒蘸松膏涂牛皮纸上,再贴到皮肤上,稍等片刻,撕下,即贴位还遗留部分松香膏,并在撕的过程中带有长丝,说明松香膏太嫩;如松香膏贴到皮肤上粘贴不牢,容易脱落,说明松香膏太老;松香膏揭去需用力,揭过以后所贴部位不易留油迹,说明松香膏老嫩适宜。如膏过嫩需加量1/10 的松香再试,直至老嫩适宜。

(三)松香膏药的制取

松香膏药老嫩适宜需继续加热,温度 100摄氏度左右时,将乙醇浓缩液喷洒入锅内,边喷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至70 摄氏度是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

(四)摊贴

方法1:膏药制成将火炉关闭膏药锅置火炉上,利用火炉放出的少量温度来维持药在锅内的软化度,使膏药处于软化状态,利用勺子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制成所需要不同规格的膏药;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覆盖在膏药上面,保证膏药面平整,不粘连,膏药不变质,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方法 2:备用:100克天平称、塑料薄膜(10×10cm)、压片机一台、透气胶布(11×11cm)、不锈钢平匙。

制作:将膏药冷却后,称膏药10克,团成球状,用塑料薄膜将膏药团包裹中央,放在压片机上,轻轻按压,使膏药在压片机内周围均匀,再将塑料薄膜与膏药片一同取出,揭掉塑料薄膜,即成膏药片(0.2×7cm),放在报纸上几十个或几百个,然后用不锈钢平匙,将膏药片放置在膏药布与腊纸中央,周围距离均匀,装塑料袋即可。


第二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膏药老嫩适宜是制取松香膏药的重要一环。松香膏药熬得过老膏药无粘性,贴不住无效果;膏药熬得太嫩,粘性大,不能固定所贴部位,容易移动,而且难以揭下,容易污染衣服。

2、膏药的老与嫩,与季节和地区有很大关系,冬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夏天就显得太嫩,夏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冬天就显得太老,所以,在制取松香膏药时,须根据季节、

地区和用量大小来决定。

3、乙醇提取也尽量不含淀粉、蛋白、糖、粗纤维等杂质。一面在制取松香膏药过程中,淀粉、蛋白等杂质接触锅底的高温下脱水炭化,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炭,影响膏药的纯度,以致不能使用。膏药的导热性差,再摊贴膏药时,锅内膏药须不停的搅动使整个膏药在锅内受热均匀,避免在锅底的膏药吸热过多而药效受损。

4、向锅内喷撒的药物浓缩液浓度宜大,因为浓度越大,越能缩短松香膏药的加工时间,避免松香膏药的加温时间长产生氧化反应而降低粘性。

5、选择硬度大一点的膏药为皮,以不透气者为佳,膏药被质软,在衣服摩擦部位容易卷起,衣服接触膏药易受污染。

低温膏药的特点

1、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制作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

2、制备工艺采取的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 100 摄氏度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

3、此药膏大小、薄厚均匀,疗效好,卖价高。

无铅无丹无油无松香膏药的制备

一、器具的准备

1、粉碎机一台 2.不锈钢锅一只 3.钢金锅两只 4.秤一杆 5.80—120 目筛各一个6.火炉一个

二、原料的准备

1、粗粉碎(粗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2—0.5cm 为宜,然后再提取浸膏。

浸膏提取。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为 75%的乙醇浸泡 48小时,

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 5 公分为准。浸泡结束后,过滤,乙醇另放置,将药渣再倒入容器内文火加热 4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粗药料→稀释75%以下→置容器内浸泡→滤出药液→药渣→容器内→加水加热将乙醇提取液加水煎液→混合→过滤(120目)→先武火后文火→浓缩至挂旗状为止

2.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过 80-100目筛为宜。先将干燥药物,如石、枝、叶、根类中药粉碎后,再加入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3、炼蜜糖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适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峰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的品种较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的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形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状半流体,有香味,为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摄氏度的相对密度 1.40-1.45 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实用。

(2)炼制蜂蜜的目的:除去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的方法程度

方法如下:将生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

A、嫩蜜:系将蜂蜜加热至沸腾,温度达105-115 摄氏度,含水量约 20%,相对密度为1.34左右,颜色稍变深,略有粘性。

B、中蜜:系将蜂蜜继续加热达 116-118 摄氏度,含量约在 10%左右,相对密度为1.37左右,色程浅红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细泡用有捻搓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细长白丝出

现。

C、老蜜:将中蜜继续加热到119-122 摄氏度,含水量约在4%左右,相对密度为1.40左右,颜色程红棕色,表面翻腾着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两手指捻之出现白色长丝,滴入水中成珠状而不散。

4、蜂蜡(如无蜂蜡,可用石蜡代替)

三、制作步骤与方法:

1、药物与基质的配伍比例

5:5:3:8(简记 5538)即五份蜂蜜糖(同时加麦芽糖 1份),五份浸膏,三份蜂蜡,八份精药粉。

2、制作流程:

(1)例:取蜂蜜 50g 放置不锈钢锅内,炼制红棕色后,把蜂蜡 30g一并放入锅内熔化,不停的搅拌,然后放入浸膏 50g 充分搅拌均匀,去完水气后:离中糖粉 70g,待温度降至 40摄氏度时,加入添加剂即可。蜂蜜(炼蜜)→蜂蜡→熔化→搅拌→精粉→降 40 摄氏度→添加剂→充分和匀即可。

(2)说明:

A、天然蜂蜜棕红色

B、加精粉搅拌必须在 60-70 摄氏度

C、添加剂是指透皮剂、防腐剂、矫味剂

透皮剂:一般指氮酮 3%、二甲基亚砜 5%,本协会研制的纯天然“入骨三分透皮剂”1.5%。

防腐剂: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2%及 1%食盐。

矫味剂:一般可不使用,但有些膏药中比如阿魏膏,味臭,贴敷难以接受,可加入适量的水杨酸甲酯或者香精。

1、软硬度的调整及测试:

如果按照(5538)比例,一般一次即可成功,但是软硬度又受到炼蜜的老嫩,浸膏的浓度影响。调整的办法是太硬可适量再加入浸膏软可适量加入精药粉充分反复调匀即可。成品像饺子皮,不粘皮肤,不会干燥,贴敷30 分钟即见效,一小时症状缓解,15 天一疗程可治愈。

2、成膏后要密封。

四、无铅无丹无油无松香膏药的特点

1、疗效:一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没有高温程序,保证了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未被破坏,传统铅丹膏药在榨药,炼油的过程中达到 320度高温,如此高温药油中的药效已损失殆尽,二是浸膏提取是乙醇提与水浸提取相结合,更进一步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渗出。传统铅丹膏药仅是油炸。效果远远比不上前者;三是加工过程中几乎无基质,即是蜂蜜及蜂蜡作为基质,但他们仍为外用药的组成部分,且蜂蜜,蜂蜡是极好的渗透剂和风湿用药。铅丹膏药主要成分90%是油和铅丹,药的含量很少。

2、制作简单安全仅需一台粉碎机,家中的锅碗瓢勺即可制作,且无污染。

3、不需要火烤,无污染,无毒作用。铅丹膏药和污染和毒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已被国家禁止使用。

4、速效:无铅无丹无油无松香膏药 30分钟即可见效,并可达到真正的治愈。铅丹膏药十小时才能起效,对疔疮肿毒是有效的,对内科疾病基本无效。膏药的使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但由于各种原因,膏药的发展进步并不快,其主要原因一是高层次的医务工作者即可延人员不把膏药当一回事,甚

有失身份之感,至今无一中医学院开有膏药专业;二是民间有不少祖传膏药制作,但是遵循老祖宗的配方及制作工艺缺乏创新,加之保密;三是几家有名气的膏药厂也因体制等原因,一般是不敢轻易动配方和工艺,所以直至现在仍用的是几千年使用铅丹松香之类,毒性大,污染,效慢,生产过程中药效大量损失,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健康的需要,建国以后虽有橡皮膏等剂型。但其药量大小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仅是缓解。大东方膏药协会会长朱顺玉先生研制的无铅无丹无松香膏药,新剂型克服了传统膏药的缺点,震惊了整个中国膏药界。此种膏药不许高温,无污染,制作过程简单,且疗效快而显著。以腰肌劳损为例,半小时可起效,一小时腰酸痛涨即可缓解,五张膏药贴十五天即可治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新型膏药的问世推动了膏药界的发展,使膏药这种传统的药剂更好的造福人类。

低温白膏药的制作工艺

传统铅丹黑膏药的制作过程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榨油(内黄外枯)-----炼油(320度滴水成珠)----下丹(320-330摄氏度),中药的有效成份几乎全部损失,膏药的有效成分低,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如何避免药物有效成份损失的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经过多次复试验,研制成功了低温膏药的制作,步骤如下:

一、提取药油

将配方中根茎类、硬质类、体大类中药粗粉碎(直径 0.2-0.5cm),放入油中浸泡 24小时,油药的比例是 1.5:1(即油 1.5 份粗粉碎中药为 1 份),之后文火加温至 100 摄氏度,自然冷却

24 小时,再加温冷却,如此反复三次,过滤。已成药油另存。

二、提炼浸膏

将油浸过滤后的药渣加水(高出药面 10cm),文火加温 4小时,过滤,弃药渣,将过滤液与精药粉混合低温(80 摄氏度)烘干。

三、精粉碎

将配方中贵重类、树脂类、芳香类中药精粉碎至100 目。把精粉碎的药粉与(二)的过滤液拌匀,低温烘干,再次 100目粉碎。

四、炼膏

将提取药油加温至 80-90 摄氏度,下丹(又名:官粉、宫粉)不停搅拌 4-5小时,不粘手,有韧性,即停。需要注意的是丹与油化合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有大量泡沫,易使油溢出锅外,故下丹时应注意,油丹的比例10:9。

五、药粉

将粉碎的精药粉加入(四)炼成的油丹中,搅拌均匀即可。待温度降至 50摄氏度时加入根据配方要求冰片,樟脑、水杨酸甲脂等易挥发药品。精药粉的比例为总膏量的 25%。

六、摊膏:

压成薄片,大小自定,一般每张重5-7g。

跌打损伤特效膏

骨碎补 3份苏木 1份丹参 1份当归 2份南星 2份黑狗骨 3份栀子3 份蒲公英 2 份 继断 3 份乳香 1份没药 1份红花 2份大黄 2份自然铜3 份冰片 0.5片血竭 2份三七 2份土元 3 份、蜈蚣适量


椎间盘突出专用

淫羊藿延胡马钱子各 800克威灵仙 2400克生川乌生草乌白芥子(炒)各1200克白芍 1200克川椒花椒透骨草各300克杜仲 1000 克川穹1500克骨碎补1000克雷公藤 1500克秦九 1000克继断 1600克姜黄 1500克大黄1000克冰樟适量乳香没香各 500克防已 1000克水蛭 800克山甲1500 克、闹洋花 1500 克

灵仙膏

独活 20 份 羌活 10份 川乌 10份草乌 10份马钱子 10份防已 10份雷公藤20份木瓜 10份灵仙 20份南星 10份五加皮 10份川穹 20份当归10份肉桂5份半夏 5 份 白芥子 5份姜黄 20份红花 10份没药10 份 乳香 5份 大黄 20份 蟾酥1份干姜 10 份 地龙 2份 全虫 2 份土元2份 血竭 2份 三七 10份六轴子 20 份、藤黄 5份 三分三 20份 平疼新、扑尔敏、炎痛喜康各 50片。冰片、樟脑各 10 克后下。注:六轴子即为闹洋花的壳,画—为粗粉碎,其余为精粉碎。

祛邪拔毒膏 1

斑蟊 50克蜈蚣 5条藏红花 10克血竭 10克白芨 10克三七 10克白花蛇一条、紫草10 克。全药精粉,用炼蜂蜜糖调匀,密封。

祛邪拔毒膏药使用说明书

祛邪拔毒膏即传统发泡疗法的重新组方。传统发泡疗法主要是用斑蟊,白芥子组成。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其缺点是仅对止痛作用明显。治愈率不高且发泡易留疤痕,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祛邪拔毒膏采用斑蟊发泡,配通经,散结,、活血生肌等药,克服了传统之法的缺点,达到治愈的目的。经数百人的临床应用,治愈率在99%,且还不见复发。

用法用量:先用温水将病变部位擦洗、晾干,揭开膏药布,无需火烤直接贴于患处,待2-6小时或感局部烧灼、疼痛,直至发泡揭去膏药。用无菌针头挑破水泡,每天用真空拔罐器,将患部的毒液抽出,碘伏涂擦防感染。一周后再行第二次贴敷。

适应与禁忌:所有能打封闭之处即可使用。一次不得超过三个穴位。 孕妇及儿童禁用。

祛邪拔毒膏 2

斑蝥 100 克、血竭 10 克、白花蛇一条、红花 20 克、荆芥 50 克、白芥子 80 克、甘遂20克、紫草 20 克、三分三 10 克、神奇草 10 克

附:现代新型膏药---高分子膏药,此技术是传统膏药新的突破,是国内首创、采用高新科技

制作而成具有高效、远红外、新型高分子类的贴剂膏药。该膏药以其卓越的功效,广泛应用于

医疗各学科。高分子膏药具有以下特点:

1、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使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的破坏,载药量大、无铅毒、火毒。

2、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3、透气性、保湿性、稳定性好,柔软舒适,不经烘烤,不会残留,可以反复揭贴,特别适应于现代人的要求。

4、该疗效高于普通传统膏药的 3-5 倍。

字门膏药基质及制作工艺

概述

一、字门膏药的历史渊源


江西字门武医功夫自康熙年间相传至今,其膏药也是字门医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字门膏

药以前又称铅膏药,由植物油、药料与铅丹化合而成。字门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应

用时加热,使膏微熔,主要供外贴,字门膏药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膏剂的一种,利用字门膏药贴

治疾病,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医学也大力提倡外治法。字门膏药随着

时代进步,现用医用热溶胶、松节油一起融化而成,再加水杨酸甲脂、月桂氮铜等等然后摊膏,

最后在地上去火毒,应用时无需加热融化,其效果是传统膏药的数培。所以彻底取代了传统黑

膏药。

二、字门膏药治疗疾病的道理应用范围

字门膏药治疗疾病的道理、理论和内治法相同,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施治为前提,只不过

是给药途径不同罢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所

异者法而。同时,膏药还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小等内服药所不及的特点,用之得法其

效立应,字门膏药可谓是中华医术中一支奇芭,长盛不衰,但由于旧社会封闭性和祖传中观念

的保守性,膏药的发展进步不快,至今大多数膏药制作仍墨守成规,仍承袭着祖传的一套,不

能适应现代人的需要,也阻碍了膏药的发展步伐。字门膏药治疗的范围很广,可操阴阳之总,

若仅用于痈、疮、疔、癣,显然是埋没其功。表、里与半表半里及一切脏腑之病,内科、外科、

儿科、妇科皆可用字门膏药贴治,与汤剂无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己可以根据临床实际定

夺方药,原方可用则用,不可用则选他方,或制定新方使用。

三、谨守病机,辩证制方

方药精当与否,是字门膏药疗效优劣的关键。选定方药必须谨守病机(病因、病位、证候、

脏腑气血虚突变化及其机理),只有审因、明位、定性、求出疾病所属,才能有的放矢。本着寒

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选定出有效的方药。吾在祖传的基础上,不

断总结、研究,创新制作工艺,提高膏药的治疗范围和治疗效果。其膏药的颜色随意可调“红、

白、黄、绿”等无铅膏药。

四、字门膏药的贴敷部位

一般来说,病在外者贴敷局部(疼痛处),病在内贴敷要穴。字门拳谱云:“其脏腑病,则

视其病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足心与丹田

应”、“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1.敷贴疼痛位。2.心口以上病痛敷贴心口、心俞,心口和脐

眼间病痛敷贴脐眼、命门,脐眼以下病痛敷贴足心、丹田。也是分上焦、中焦、下焦也。

五、字门膏药贴治疾病的优越性

1.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则上下无犯,中病即止,治无贻患。

2.贴敷膏药治疗不经过脾胃,故不致伤害脾胃而影响水谷精微之输布,虽有攻伐,但不直

接连及脏腑,作用缓慢,因此可避免五脏气血损伤及由此产生阴阳偏胜病变,因而对生机无害。

3.衰老雅弱及不纳药者尤需。有时病气与药气相格拒,药入于胃即吐,不能纳药,医者为

之束手,而贴膏药不经脾胃,直达病所,则无此虑。更有体弱、衰老、雅弱者不能服药,贴膏

药力甚轻、作用徐缓、无副作用,尤非此法不可。

4.贴膏药治病,简单易行、甚方便、药俭价廉。用之得法,甚效立应,为医者不可不备此

法。

字门膏药的制作工艺

字门膏药本工艺不炸料,系将医用热溶胶、松节油、按一定比例制成基质,再将药料用融

化法提取,再加水杨酸甲脂、月桂氮铜等等搅匀后摊膏。这种制作工艺保持了药物的全成份,

减少了药材有效成份在高温熬炼时的分解损失,降低成本,制作方便,提高药效。

准备工作:


材料:(1)医用热溶胶、松节油、胶贴片、水杨酸甲脂、月桂氮铜、樟脑粉、冰片粉。

下丹制作过程

要求制作过程中无烟无异味。1.用医用压敏热溶胶 1000 克、松节油 100 克一起放在锅内

溶化,等完全溶化后,将药粉末全部 55%下完后,再将粉细好的樟脑各 15%克,徐徐加入搅拌

均匀后,再用水溶性月桂氮铜按 8%加入搅拌均匀,同理分别按比例的 10%加入二甲基亚矾、

水杨酸甲脂徐徐加入,再下 15%膏药丹 2 搅拌均匀,摊膏即得。

去火毒及成品要求

膏药成品放于阴地凉 1-2 天即可。要求色泽艳、易吸收、粘性强、卫生洁净、干干净净,

不留残膏、药力大、药力时间长,祖传配方,疗效立竿见影,一贴止痛。

药材质量要求

选用药材必须符合药典规定和设计要求。药材应以法加工、粉碎,按设计要求制备药物,

摊膏前兑入药物时,温度不能超过70 度。去火毒要彻底。膏药应黑而光亮、油润细腻,无花

斑,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着皮肤上,且不移动。塑料袋包装,放干

燥、阴凉处贮存。

秘方组成

膏药丹 1

生马钱子 50 克 生草乌 50克 三分三 50克 土别虫 50克 红花 20克 续断 30克乳香20克 没药 20克 血竭 30克 五培子 20克 生川乌 50克 生南星 50 克蓖麻子 30克 一支蒿50克 生半夏 50克 生细辛 50克 毕拔 30克 蟾蜍 25克花椒 20克 田七 50 克 甲珠 30克灵仙 30 克 独活 30克 七叶一枝花 50克蜈蚣 30克 生甘遂 30克 蛴螬 30克 闹洋花 50克松节 30克金钱白花蛇 2 条 生白芥子 30 克 肉桂 20克 豹骨 50克 樟脑 20克 冰片 20 克。

将上药混合过 200 目筛成药粉即可。樟脑、冰片另包。

膏药丹 2

生马钱子 50 克 生草乌 50克 生川乌 50克 一支蒿 50克 蟾蜍 25克 闹洋花 50克金钱白花蛇 2 条

主治

跌打内外新旧内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突出症、肩周炎、骨质增生、颈椎等

一切骨科疾病。

注意事项忌食一切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北京某中医药培训学校的膏药方,

痛速去膏:功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痛经胃痛以及功能障碍。
生马钱子20g三七粉12g血竭20g洋金花15g乳香10g没药10g土元12g肉桂20g元胡15g丹参18g川牛膝15g生甲片25g五灵脂20g川楝子20g
徐长青20g桃仁15g山芋肉20g生川乌18g生草乌18g生麻黄18g金毛狗脊20g水蛭15g全虫12g干姜12g生南星20g红花20g威灵仙20g桂枝12g生大黄18g泄叶15g狗骨30g赤芍20g生姜10g葱白10g韭白10g蒜头10g鲜桑枝15g鲜柳枝15g鲜槐枝15g鲜仓耳草15g鲜石菖蒲15g胡椒10g川椒10g明矾10g樟脑10g冰片10g麻油熬,

黄丹收

本人用此方3年,效果不错,推荐给朋友们。
典型病例:男,36岁,不慎左脚扭伤2天,左踝肿胀疼痛,X线检查没有骨折。用上方熬制的膏药外用1小时疼痛大减,2天

肿消痊愈。
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药物分类浸泡1,生马钱子,丹参,川牛膝,生甲片,川楝子,山芋肉,生川乌,生草乌,水蛭,全虫,干姜,

金毛狗脊,生南星,土元,威灵仙,狗骨,赤芍,胡椒,川椒,为第一组。
2,洋金花,肉桂,元胡,桃仁,生麻黄,红花,透过草,生大黄,泻叶,桂枝,为第二组。
3,三七粉,乳香,没药,明矾,为第三组。
4,血竭,樟脑,冰片,为第四组。
5,生姜,葱白,蒜头,韭白,鲜桑枝,鲜柳枝,鲜槐枝,鲜仓耳草,鲜石菖蒲为第五组。
第1,2,5组药物分开浸泡,以麻油淹没为度,以上药物共用麻油2000g。夏天泡7天,冬季泡14天。
第3,4组药物分别粉碎备用。

第二步,炸药。
第一组药物先炸 小火慢炸油温不能超过200度,等药物炸到黄色放入第二组药物和第五组药物,不断翻动药物,炸至深褐色

时捞取,并冷却过滤药油,并称重。
第三步,熬炼药油。在火上重新加热,至温度达320---330度并不断撩油,大概需要3--4个小时。到滴水成珠时下丹。
第四部,下丹成膏。油:丹=1:0.38--0.45.冬天少丹,夏天多丹。下丹应慢慢下并搅拌。
第五步,去火毒。《略》
第六部,制贴。隔水加热,至70---80度加入植物性药物即第三组药物。再加入可溶性药物即达四组药物,病不断搅拌,没凝固是制贴。

注意事项,防火着火时用铁盖盖灭,禁用水泼。熬油应在室外。其实这个方子不止治疗跌打损伤,对颈椎,椎,关节疼痛,和风湿疼痛都有效。朋友们觉的对您有帮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千万别扔我鸡蛋,我可是忙了一个晚上才打完

啊!其实这个方子不止治疗跌打损伤,对颈椎,腰椎,关节疼痛,风湿都有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7183.html

更多阅读

手工制作:2 教师节立体贺卡

手工制作:[2]教师节立体贺卡——简介教师节来了,送给老师,祝老师节日快乐。手工制作:[2]教师节立体贺卡——工具/原料彩纸彩笔剪刀胶水手工制作:[2]教师节立体贺卡——方法/步骤手工

帝国时代2:征服者秘籍大全

帝国时代2:征服者攻略秘籍大全帝国时代2:征服者秘籍大全——步骤/方法帝国时代2:征服者秘籍大全 1、征服者的战役是再现历史上一些着名的战役和征服者们的光辉历程。 帝国时代2:征服者秘籍大全 2、  1.京都之战:   任务一:建立一个对

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自制酸辣粉的做法

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简介“酸辣粉”是重庆、四川城乡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名小吃,由于价廉物美,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下面是重庆酸辣粉的做法及配方大全

药酒配方大全 葡萄酒制作机械

药酒配方大全——简介 内容简介:药酒怎么泡?药酒配方大全有?药酒并非商品酒,误用药酒和药酒配方有误,饮用可引发中毒。小编为您提供药酒配方大全,几种家庭常见药酒配方大全,为您解答药酒怎么泡的顾虑。药酒配方大全——保健药酒配方大

淘宝网店装修常用代码大全 淘宝网店装修培训

  淘宝网店装修需要总是要用到一些html标签,例如插入各种图片、音乐等。下面亿玛客总结一些在网店培训中讲到过的,常用的网店装修代码。 这些代码只是示例,需要对里面的参数已经调用文件做相应修改,请在使用的时候做好修改。淘宝网店

声明:《传统膏药制作:常用配方大全》为网友三萌大帅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