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健的204部电影和一段爱情 连云港204国道板浦段

高仓健的204部电影和一段爱情

2014年11月19日18:19金羊网-新快报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高仓健与江利智惠美的婚礼。■江利智惠美

  高仓健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他83岁的一生也充满故事,其中最为被人们所熟知的,是他职业生涯中一共拍摄的204部电影,以及他和他的明星妻子江利智惠美的那段爱情。

  ■新快报记者 易哲

  妈妈很固执,对他性格影响很大

  “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哪!召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现在轮到你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一直朝前走,不要向两边看,跳吧,跳下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这是1976年,日本电影《追捕》中最著名的一段台词,而片中饰演检察官杜丘的,正是高仓健。对于70年代的中国观众而言,这个刚毅的男人奠定了一种新型“男色”审美的标准,冷峻、挺拔、坚强、智慧,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英俊并非一定要双眼皮大眼睛,那时候的姑娘们更是在看过《追捕》之后均固执地认为,只有高仓健这样的男人才是真男人。

  于是鸭舌帽、风衣、冷峻的表情一时间成为神州大地时尚的代名词,国内甚至一度引发了一场“寻找男子汉”的热潮。

  高仓健冷峻坚毅的性格最早养成于他的童年时期。幼年时,高仓健身材非常瘦弱,因此总会有一些人出于怜爱塞给他很多零食吃,高仓健却常因乱吃零食而导致上吐下泻,因此他的妈妈干脆在他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不要喂这孩子任何零食”,这导致很多人对他避而远之;另外,高仓健的妈妈非常固执、坚持,家里吃饭时,高仓健最不喜欢吃的东西,她就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吃掉。有一天晚饭妈妈做了一条鱼,高仓健根本没碰,结果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几天,妈妈都将这条鱼端上了饭桌。妈妈的这种坚持,对高仓健的影响非常大。

  演员是“乞丐”,他起初不愿入行

  高仓健的出道之路显得极为无奈。

  1954年,高仓健从东京明治大学毕业,他的梦想是做一个贸易商人,游历各国。当时正赶上日本就业困难的时期,高仓健整日奔波也没找到工作。后来有消息说制片厂那边招收管理员,高仓健决定先去打打杂。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高仓健等待面试时,有个人突然拦住他,问他是来干什么的,这个人叫牧野光雄,是东映公司的专务。高仓健以为他是考官,就据实相告此行的目的,牧野光雄露出一脸吃惊的表情,因为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身高一米八、身材健康匀称而且长相俊朗的年轻人。他劝高仓健放弃当管理员的想法,到他旗下的东映公司去当演员。

  可是高仓健当时不情愿当演员,因为在他的老家,人们把演员叫做“河原乞食”,跟乞丐的意思差不多。可当时东映公司的社长大川博可不这么想,他认为高仓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打算把他培养成一个偶像。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与高仓健合作过的导演均认为,这个身材瘦高,外形俊朗的年轻人并不适合影视界,因为拍戏时他总是呆呆地站着,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表演,有时需要说一些肉麻的台词,他也总是犹豫半天说不出口。

  一咬牙,他跳入零下十五度的大海

  在仅仅经历了一个半月的培训后,高仓健就主演了电影《电光空手打》,该片于1956年1月22日在日本上映。在当时贴出来的电影海报当中,高仓健没有皱纹,非常英俊,但海报上那略显生硬的笑容,令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尴尬。此时他感到非常困惑,难道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如此平庸的演员吗?很快,他给自己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1964年,高仓健参加了电影《加可万和铁》的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深作欣二是日本著名的商业电影导演,擅长拍摄动作片,影片的编剧则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黑泽明。电影在北海道拍摄,影片中的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高仓健饰演的铁,只挂着一条六尺长的兜裆布,只身跳进了大海。当时的北海道气温只有零下十五度,但这并没有让高仓健退缩,他纵身一跃跳入了大海。

  日本的影评人当时评论说,如果只是为了挣钱,恐怕不可能有这种勇气,这种表现从侧面说明了高仓健对事业追求的执着。就这样,高仓健度过了入行后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疯狂追女友,他开飞机去送礼物

  说高仓健肯定会有一个绕不过的名字,那就是他的前妻江利智惠美。智惠美的父亲是个指挥家,出道时,日本留声机还没有普及,但智惠美那张《田纳西的华尔兹》的唱片居然卖了40万张。喜欢这张专辑的人非常多,高仓健也是其中之一。

  1965年,智惠美和高仓健在电影《恐怖的空中杀人》中相识,两人擦出爱火花。虽说高仓健当时刚出道,而且比智惠美大了6岁,但对于同自己的偶像演对手戏,还是让他激动不已。据说当时拍戏的时候,高仓健表现得非常腼腆,甚至不敢看着智惠美的眼睛。

  别看高仓健总是一副沉默生硬的样子,但在追女孩子上,他有自己的一套。智惠美的继母九保多纪子回忆,当年高仓健追求女儿时攻势非常猛烈,“当时高仓健经常不请自来,直接就来家里了,和大家一起打乒乓球什么的。他非常开朗,非常快乐”。高仓健当时竭尽所能来投美人所好,智惠美家的乒乓球台就是他特意搭建的,后来他知道智惠美酷爱进口车,就他找到一辆雷鸟运动车,带着她四处游玩。如果两人有约,他总是提前到场,最后再把她送回家,伫立在她窗前,直到屋内灯光熄灭后才离去。

  曾经和智惠美合作过的女演员雪村泉就曾透露,“高仓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借来了小飞机,乘着那个飞机带着好多特产过来,有可爱的、颜色漂亮的短袜,还有很多吃的,他真的是非常迷恋智惠美。智惠美当时非常高兴,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在如此猛烈的爱情攻势下,智惠美果然心动了。1959年2月16日这对恋人终于结成了眷属,这天正好是高仓健28岁的生日,而智惠美也正式告别舞台,做全职主妇。

  丧女之痛,婚姻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1962年的一天,智惠美悄悄告诉高仓健自己怀孕了,是个女儿,这即将来临的新生命,让夫妻两人惊喜万分。然而这份惊喜并没持续多久,一个噩耗就传来了,智惠美在产检时被发现患上了妊娠中毒症,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给了他们唯一的一个选择——堕胎,而且医生还建议智惠美不要再生育了。从憧憬到失望,夫妻二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从此,他们的爱情也仿佛失去了支点。无法言喻的隔阂在他们的心中慢慢地越变越大。

  无法拥有孩子,并不是他们婚姻破裂的最终原因。1965年,《网走番外地》让高仓健成为全民偶像。很多人开始排队看他的电影,甚至模仿他在电影中的衣装打扮,他脸上的皱纹,冷漠的眼神,直立的发型成了当时的时尚典范。一部接一部的任侠影片(类似于黑帮影片)把高仓健的生活挤得满满的。数据显示,高仓健从1963年到1972年,每年要拍十几部电影,平均下来每个月一部。他的生活里仿佛只有了片场,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他机械地重复演着类似的角色和几乎一样的故事,让自己忘记丧女之痛,而此时的智惠美却要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独自承受心灵上的创伤和无边的寂寞。她的精神状态面临崩溃,最后,智惠美违背了自己的诺言,选择了复出。

  离婚时,他狠心拒绝妻子挽回

  屋漏偏逢连夜雨,1970年1月28日晚,高仓健位于东京世田谷的家莫名地发生了火灾。下班回家的智惠美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家化为了灰烬。随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智惠美单方面宣布了和高仓健离婚的请求。她说:“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容忍,就这么结束吧。如果说没有留恋的话是在说谎,但现在说这一切都太迟了。”

  但事实上,在刚刚当众表达了离婚诉求之后,智惠美马上就后悔了,她立刻向朋友求救,希望挽回自己的婚姻。那位朋友事后透露:“就是在高仓健宣布接受离婚的那天,智惠美找来我说:‘求求你了,快点去吧!把离婚的宣判往后拖延吧!’我马上打出租车去了东映影院,但高仓健拒绝了,他说都已经决定了的事情,记者也都来了,所以不能往后拖延了。”

  由于这些内幕遭到曝光,事后很多日本人都将这场婚姻的失败归咎于高仓健的冷漠,可是在后来高仓健出版的自传中曾提到,其实夫妻两人当时都在想着,自己来承受痛苦,放手让对方幸福,缺乏沟通才是导致两人分开的真正原因。

  离婚后,相比高仓健的成功,智惠美却遭遇了事业的坎坷,因为歌唱行业的急剧发展,人们渐渐淡忘了她的声音。1975年,她在《酒店》这首歌里唱道:“我是一个女人,我要活得像模像样。”而实际上,离婚后的她活得并不如意,她很长时间都郁郁寡欢,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每一年,他都在她的墓前献花焚香

  1976年,高仓健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退出东映。这时的他已经45岁了。而恰恰在这个时候,高仓健再次遇到了事业上的贵人——日本著名喜剧导演山田洋次。

  两人的合作源自于山田洋次有一次无意中听到了一首名叫《老橡树上的黄丝带》的美国歌谣,突然有了灵感。他找到高仓健时还只有一个简单的构思,可高仓健当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在这部爱情喜剧片里高仓健不再是英雄,而是一个普通的人。这部电影也让高仓健收获了日本最高的四个大奖,也奠定了他不可动摇的影坛地位。

  与此同时,生活再度给了高仓健一个巨大的打击。1982年2月13日上午,在东京的一所公寓里,人们发现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尸体。医生诊断她为酗酒引起的窒息,最后陪伴身边的只有她的爱犬。三天后,她的葬礼在娘家举行,那天,记者们并没有看到高仓健的身影,很多人开始痛恨他的绝情寡义,甚至把智惠美的死都归咎于他,对于这一切评论,高仓健没有任何回复。一个星期后,在江利智惠美的娘家,高仓健来了,他一个人,悄悄的,手里拿着白色的菊花,无言地坐在她的灵位前,那张黑白照片,恰恰是他见她最初的模样。这一年,高仓健年过半百,51岁。

  此后的很多年,高仓健一直单身,他不再参加社交活动,也不愿再演电影,可每年的2月13日,在江利智惠美的墓前,人们总能看到他献花焚香,默默无语,神情凄然。

  1999年,68岁的高仓健破例参与电影《铁道员》的演出,他饰演默默守护一个小站的老铁道员。接拍此片,息影多年的高仓健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结尾的主题曲要用《田纳西的华尔兹》,这是江利智惠美的成名曲,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电影里,面对大竹忍扮演的妻子,他恍然看到了去世的江利智惠美,从每天搭车的少女雪子身上,他仿佛想到了自己夭折的女儿,当电影结束,他哼唱那首《田纳西的华尔兹》时,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追悔,也宛如得到了解脱。

高仓健:改变中国电影人和审美观的男人

2014年11月19日18:13信息时报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收藏本文高仓健在《追捕》中所穿的风衣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男人最热衷的时尚单品。

  □专题策划 马泽望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马婷

  高仓健虽然只拍过一部中国电影,但对中国观众来说,他除了是一代巨星,还是熟悉的老朋友。他逝世的消息传来,不少网友都在微博上怀念这位艺术家,中国影者也纷纷悼念,张艺谋工作室微博发表了张艺谋本人的回应:“惊悉挚友高仓健先生过世,心情无比难过,从相识到相知,十余年光阴,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尽管不愿相信现实,但老友已去,只有沉痛哀悼,祝愿他在天堂幸福开心!”董路则说:“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哪!——为过去的岁月。”

  他是妈妈们的第一个男神

  与如今偶像走马灯似换个不停的现状相比,当年的中国观众,因为欧美电影还没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日本影片进入中国时,高仓健的冷峻形象一下让当时的中国少女发现了“真正的男人”。他甚至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文革后,中国电影所挑选的演员,正面形象是典型的中国式脸庞,大河东去,慷慨激昂,唐国强[微博]奶油小生式的形象一度还被嫌弃。寡言少语的高仓健是沉敛的,表现柔情时,也就是男性所特有的拙朴的,这种充满男子气概的东方美,一下子改变了当年中国姑娘们的审美情趣。

  标志性风衣半个月脱销

  在《追捕》里,他扮演的检察官杜丘的形象深入人心,刀削般的脸庞、竖领子的风衣、凛冽的眼神,使他成为了亿万中国观众心目中的首席日本偶像。

  1978年,《追捕》在中国上映后引起轰动。当时年轻的中国姑娘们甚至发出了“寻找高仓健”的呼声,著名剧作家沙叶新顺势推出了一部话剧《寻找男子汉》,讲述女主角在中国寻找高仓健那样的硬汉的故事。为《追捕》女主角真由美配音的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回忆说自己当年回家要求老公也要像高仓健。

  当年有一家国内的服装厂,依照高仓健在影片中的那款风衣生产了10万件,结果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卖光了。这是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的、甚至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高仓健”现象。至今一提起高仓健,人们眼前还会浮现出那个与“真由美”一同策马驰骋的杜丘的身影,其主题曲《啦呀啦》仍是使很多人非常难忘的旋律。

  姑娘房间里都贴他的海报

  记者采访高仓健的影迷唐小姐,她说:“真是不敢相信,1978年时,我刚20岁出头,看了《追捕》就知道高仓健先生,他就是我那时的偶像,又正义又健硕,真正的男人,里面的一些台词我都会背,(如今他过世)我也有在朋友圈转发《追捕》的经典台词。当年许多中国女孩子的房间里都张贴着他的电影海报,日记本里都夹有四处搜寻来的他的照片。我最后看高仓健电影是《千里走单骑》,觉得还有机会在银幕上看到他的新形象,没想到,他就匆匆走了。”

  而影迷何先生则透露:“当时《追捕》在家乡上映时,剧中男女主人公接吻时,电影院里也有一对青年男女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接起吻来,这时电影院里灯光大作,这对男女被驱逐出场。”

  曾让奶油小生没市场

  更重要的,高仓健的出现,使国内的那些所谓的奶油小生一时没了市场。那时刚刚还沉浸在《小花》获奖喜悦的唐国强甚至因此一度陷入了从影的困境——他因为在此时极不幸运地被选中在《孔雀公主》里扮演了多情的傣族王子,为此获得了“奶油小生”的称号,成为人们调侃的对象。姜文回忆当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名落孙山的往事时就说过,“那时候北影的男生都是按照高仓健的标准招收的,我自然不在范围之列。”

  此后,不少中国男演员开始收起笑容,在脸上写满刻意的沧桑。那个年代,男生都学高仓健,沉默少言无表露,这叫赶时髦。男孩要是穿着高仓健那样的风衣和喇叭裤,那就别提有多酷。

  他曾让张艺谋自感肤浅

  高仓健除了和中国观众有深深的缘分,他与张艺谋也有过影缘。张艺谋曾说过,高仓健是他偶像,是一个神。张艺谋第一次邀约高仓健出演《英雄》被拒后,他没有放弃,2005年,他为高仓健量身打造影片《千里走单骑》,并决定除高仓健之外,全部起用非专业演员陪衬他。电影中,74岁高龄的高仓健用他精湛的演技,感动了所有观众。

  高仓健也表示中国影迷的亲情令他非常感动,中国影迷不断给他来信,其中一封上海女子大学学生的诗印象最深:你如果是猎手,我愿让你的弓箭穿透我的胸膛。高仓健还经常拿着这些信请开中华料理店的朋友翻译。

  拒演《英雄》“不是我想演的电影”

  2009年,张艺谋接受名主持曹可凡访谈时,讲述了他和高仓健的忘年交。原来,早在拍摄《英雄》时,张艺谋就向高仓健发出邀请,请他出演李连杰的那个角色。“我踌躇满志地去找他。我原以为,高仓健就是想跟我合作一把。这是个大制作啊!全明星阵容,老爷子是男一号,饰演一个老剑客,毕生要刺秦。听起来也不错,我想他一定能接受,就兴致勃勃拿着《英雄》的剧本到日本去找他。老爷子看完,毫不客气地说:‘张艺谋,这不是我想演的电影。你记住了,我跟你的合作,绝不是仅仅为了合作。我是想表达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我现在很愿意去演一个表达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东西。这种打打杀杀的,虽然有很豪华的大场面,但我不感兴趣。”

  张艺谋说,当时他面对这个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顿时无地自容。“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太肤浅了!但他很让我感动。”所以,后来他就用了5年半的时间找寻到能打动高仓健的题材———《千里走单骑》,圆了他合作的梦想。

  此外,还有一个轶事,上译厂的曹雷老师在微博透露说:“当年高仓健很希望《铁道员》在中国上映,可就是因为不上座,日方配好中文也不肯买,开了一个很低的价,让对方很无奈。最后,配好的拷贝,高仓健带到电影学院放了两场,就送给张艺谋了。”

  敬畏电影拍片现场从不坐下

  张艺谋说,与高仓健的合作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坦率说,拍了20多年电影,我没有碰上这种事情。第一次,有一个演员,而且是如此德高望重的一位前辈,竟然在拍完他自己的戏份之后,仍然远远坚守在片场,陪伴着剧组全体工作人员继续工作。“他不让翻译告诉我们,不想惊动我们。他说,因为大家还在工作,我不能一个人回去,他就站着一直到天黑。太阳落山了,车一辆辆往回走,高仓健一人双手合十,向大家告别敬礼。70多岁的人啊!”

  张艺谋说,像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高仓健先生说,我们要对电影有一份敬畏、敬重、热爱。他在现场从来不坐。所以,我们在现场就把所有的监视器全部架高,从我开始,把所有的凳子都拿掉。”他原以为,高仓健只是在中国工作才这样子,没料到得到的答案却是“他在日本全是这样子,他参加的电影剧组是没人在片场坐的”。

  有情有义冒雪赴庙为张艺谋祈祷

  与高仓健的忘年交至今仍不断给张艺谋带来感动,让他非常难忘的还有奥运会期间老人为他所做的几件事。“开幕式的前夕,他请日本几位国宝级的锻造师给我打了一把刀。在日本,送刀的意义是最崇高的,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情义表达。那把刀,听翻译说,比北京的一套房子都贵。日本那几个国宝级的锻造师打的刀,在日本是不可以出境的,他拿到特批后,跟谁都不打招呼,突然出现在北京,把刀送给我。”

  此外,这位前辈的情义还不止于此,张艺谋说,“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他带着翻译跑到郊区,开车大概五六个小时,去山里边一个寺庙为我求佛祖保佑。和尚跟他是朋友,很惊讶他为何冒着大雪去。他跟和尚说,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北京要搞一个奥运会的开幕式,我来祈盼他成功顺利。然后,他写了点祝愿的话给那老和尚。老和尚就在大雪之中,领着一帮和尚就在那儿念,大致是‘张艺谋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要成功啊!’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儿,他还不让那个翻译告诉我。整个寺庙大殿里只有高仓健一个人,默默地陪着老和尚站在那里,站了将近两个小时。真正的情义无价就体现在他身上,他对中国有种割舍不掉的情感。”

评:高仓健临终的眼 看的应是江利智惠美

2014年11月19日18:10新浪娱乐微博 我有话说(3人参与)收藏本文高仓健辞世:永别!温柔的硬汉

  高仓健于11月10日病逝,享年83岁。硬汉、影帝,一代人的偶像,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岁月的侵蚀。昨日传出他病逝的消息后,网上迅速出现了大批缅怀他的文章,孤独、清冷、坚毅、忠诚,等等,这些字眼即是对他角色的诠释,也被看成是他品格的概括。但是,上帝的征召总是这样不由分说,唯一可能让他欣慰的,也许是他可以和他的前妻、在45岁离世的江利智惠美相会了。

  83岁,堪称高寿,虽然同样是生年不满百,但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至于是不是常怀千岁忧,则因人而异。人们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与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成正比,所以麻木者脸上,是一种呆滞的祥和。尽管人们对高仓健的内心世界所知甚少,但是《幸福的黄手帕》的导演山田洋次形容道,“他那对眼睛有一股勾魂摄魄的魔力,他的眼神里载满了悲哀和喜悦”。这样的眼睛,其主人必定是情感丰富的,只是,无论内心里如何巨浪翻腾,都掩盖在他冷峻的外表之下。

  但是,他还是偶有流露。比如谈到他的前妻,他说,“世上不会有人比她更宝贵,明知如此,不知为什么,反而会做出深深地刺伤她的事。”从这些只言片语,也许人们可以理解在失去前妻之后,他为什么终生不娶,孤独终老。

  是的,在失去前妻之后,他永不再婚,没有子女,至死仍是单身一人。与关注他影坛成就的主流叙事相比,这只是感情方面的花边,但唯其如此,才使得这一个生命个体,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庸常的生命不会成为传奇,但传奇通常又是一个悲剧。这是一个让人感伤的悖论。有些人是被动地成为传奇,有些人是主动地成为悲剧。高仓健大抵属于后者。他孤身一人、茕茕孑立,这样的姿态是高冷的,但本质上却是柔软的——若不是因为这份柔软,他早已可以选择忘却,而不必数十年间让自己陷入“无家可归”的困境。

  在这篇小文里,我无意于去追述高仓健作为一个电影演员是如何伟大,他主演的《追捕》作为“文革”后登陆中国内地的第一部外国电影,是如何影响了一代中国人。我只是觉得,一个获得世俗意义上极大成功的明星,终其一生,都在对一段不圆满的爱情进行缅怀或赎罪,细想之下,几欲让人潸然泪下。

  因为没有子女,高仓健之死切断了他和这个尘世生理意义上的最后关联。他离去的背影,如同他的银幕形象一样,无比苍凉。当然他可以不朽,凭藉他在影史上所占据的一席之地。只是,死去元知万事空,如同殡葬的排场更多的是考虑到生者的虚荣而非死者的体面一样,身后的毁誉,都和自己无关了。川端康成写过《临终的眼》,我相信高仓健临终的眼,看到的是江利智惠美,而不是他所获得过的各种影帝头衔。

  林如敏

《千里走单骑》剧组:高仓健是个大写的人

2014年11月19日17:26法制晚报微博我有话说(5人参与)收藏本文婉拒《英雄》后,高仓健出演了张艺谋为其量身打造的影片《千里走单骑》。张艺谋是高仓健粉丝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婉婷)在日本他是一个天王级巨星,在中国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国际影人。

  昨日,高仓健去世的消息引发中国电影人和影迷们的集体追思。而作为高仓健在中国唯一参演的影片,2005年,当时已经74岁高龄的高仓健出演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和剧组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导演张艺谋通过网站公开了哀悼讣闻:“惊悉挚友高仓健先生过世,心情无比难过,从相识到相知,十余年光阴,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尽管不愿相信现实,但老友已去,只有沉痛哀悼,祝愿他在天堂幸福开心!”

  此外,《法制晚报》记者昨日电话专访了《千里走单骑》剧组的主创,这位在剧组被亲切称为“老高”的电影人,让中国的电影人形容成“一个大写的人”。

  “没想到他个子比我想象的还高。”回忆起十年前第一次见高仓健的情形,邱林感慨说。

  谈及高仓健,邱林表示,“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大到改变了我的人生。”邱林说,“如果没有他来参演这部戏,需要我这么一个角色,我根本不会成为一名演员。”

  回忆起拍摄时候的情景,邱林表示,现在拍戏多了才知道,拍摄的时候能和你见面打个招呼的演员就算不错了,但高仓健身为一个大明星,无论是戏外戏内跟普通剧组人员的关系都非常融洽。

  “最惊喜的是他还来过我家,他是我们父母那一代的偶像,我妈还和他合影了,他非常愉快地答应。”邱林说。

  昨日,接到《法制晚报》记者的电话,邹静之沉默了良久,才说出一句“今天才得知这个消息,特别特别难过”,“我今天重新又看了一遍《千里走单骑》,斯人往生,不胜感念”。

  谈及对高仓健的印象,邹静之说,“他是一个沉默但很有尊严的人,他身上那种沉静的感觉是我们特别欣赏的。而他的电影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人。是一个让人怀念的良师益友。”

  在《千里走单骑》剧组,高仓健被亲切地称为老高。邹静之回忆起有一次去日本和“老高”会面,“我和张艺谋、王斌(编剧)一起去的,当时飞机延误再加上堵车,比预计时间晚到了一个多小时,但没想到的是老高就一直在停车场的车里等着我们,其实无非是见我们一面,握个手,送份礼物就回去了。但这份情谊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在拍摄《千里走单骑》的时候,邹静之说:“高仓健每天早晨都会亲自准备食物,让人送到我们房间。印象最深的是他还特别敬业,70岁高龄身边竟然没有助理,一般的演员都是拍完戏就回去了,尤其是大牌演员,但像老高这样级别的演员,拍完戏也不回去,还站在旁边陪着大家一起拍。”

  因《千里走单骑》,著名录音师陶经和高仓健结缘。第一次见到高仓健,陶经的第一感觉是非常亲切,“我从小看他的电影,感觉对他已经非常熟悉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我在工作,是他主动上来和我聊天的,这让我很惊讶,他在日本是一个天王级巨星,却还这么平易近人”。

  由于都会说英语,陶经和高仓健平时交流的时间很多,“他会让你产生一种尊敬的感觉,有什么事都可以跟他说,完全没有界限。”后来熟了之后,两个人竟然时常开玩笑。陶经说,“老高就像个顽童,记得有一次艺谋导演带着我们去找他吃饭,到了他那儿,发现他还没来,但看到门口有个保安很有型,后来细看才发现是老高“扮演”的,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老高经常会用这种办法逗人开心。生活中他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像他这样的大明星能够做到这一点看出是真心喜欢大家。”

  他工作敬业无比专业

  谈及高仓健的专业,见惯了世面的陶经唏嘘不已。

  回忆起拍摄《千里走单骑》的时候,陶经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他对自己带来的日本工作人员要求非常高。他的服装师给他准备的服装有六个暗兜,是为放无线话筒发射器的,一般的服装师不会转业到这些为录音部门准备的细节,但他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确保每一次转身都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声音效果,准备得非常细致,相当专业。”

  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的大明星却在工作现场一直有一种坚定的敬畏之心。陶经说,高仓健在拍戏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是不坐着,永远站着。

  高仓健的理念是,工作人员这么辛苦,我不能坐着享福,要和他们一起。“所以在日本拍戏的时候,大家都是站着的,因为先生不坐,张艺谋就说,‘除了陶经能坐,其他都不能坐。’因为我是必须坐着干活。这是对先生的尊敬。”陶经说。

  作为张艺谋的御用纪录片导演,罗莎莎在拍摄了《千里走单骑》的时候高仓健自然是拍摄重点。她和高仓健,在拍摄中因为种种交流,很快成了忘年交。

  都说高仓健本月10日去世的,但据罗莎莎透露,在本月14日她在香港参与乐施毅行,晚上八点多,接到来自东京的电话,说老高祝福导演生日快乐,因为导演秘书小庞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所以委托莎莎代他们祝福。

  昨天罗莎莎接到高仓健去世的噩耗,说是10日老高去世,非常惊诧那晚的电话,特意打电话回去问,才知道那是老人的临终祝福,却要求只字不提生病的近况。

  罗莎莎非常感慨,临终前还心系朋友生日的举动,老高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照顾对方的感受。上到导演,下到剧组的小场工,无一不接受过老高的关爱。“正是相处过程中的真情实意和无需索求的付出,让我明白人格的伟大,明白什么是硬汉,让我尊敬、爱戴和永远怀念。”罗莎莎说。

  ·延伸阅读·那个时代留下的电影人

  山口百惠、三浦友和

  1984年《血疑》在中国大陆播出,山口百惠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她和自己的搭档三浦友和合作的包括《伊豆舞女》等众多影视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知名度超越现在的任何一个天皇巨星。山口百惠的魅力在于她无惊艳的容貌,却有着独特的个性、气质。

  1980年,山口百惠发表引退宣言,当年11月19日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举办婚礼。其后,山口百惠退出娱乐圈,安心做家庭主妇,育有两个儿子。

  中野良子

  因电影《追捕》在中国引起巨大的轰动,中野良子火遍中国。电影《追捕》中的真由美形象,到现在还令人念念不忘。当年她应邀来到中国访问。一下飞机,她就被前来迎接的人群所包围,“人们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像是在欢迎一位总统”。正当良子在日本当红的时候,她毅然淡出演艺圈,做起了和平大使。

  从那时起,事业如日中天的中野渐渐从影视圈淡出,在中日两国间扮演起“和平使者”的角色。这样在20年前就投身文化交流,特别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日本人并不多。

  史泰龙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引进第一部好莱坞大片《第一滴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史泰龙凭借凭《洛奇》和《第一滴血》两个动作电影系列成为80年代好莱坞动作明星的代表,也在中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出生于1946年的他,现在已经68岁,但是依然活跃在银幕上。文/记者 田婉婷

张艺谋回忆高仓健:士之德操 银幕硬汉

扫描到手机2014-11-19 10:12:46来源:搜狐娱乐
2
高仓健与张艺谋[保存到相册]


高仓健的204部电影和一段爱情 连云港204国道板浦段
  搜狐娱乐讯 口述/张艺谋文/魏君子拍《千里走单骑》是我欠高仓健先生一个情谊,因为我答应跟他合作一次,老先生默默的、耐心的等待,我没有脸见他了,必须马上拍一部,还好有一个剧本。他是我年轻时候的偶像,是我一辈子敬重的一个人。

182|

  他对人是非常非常真诚。日本人认为他是一个神,在云端,我在他身上看到那种“士”的精神,那种古典,就是让你吸一口气起鸡皮疙瘩的感受,真的不是装的。我拍了20多年电影,不长也不短,任何一个演员,我们都让他先结束,“你结束了,你今天工作杀青了,你可以先回酒店了,我们可能还要再拍一拍,还有其他镜头”,很正常,高高兴兴走了,应该让演员先回去休息。我在云南这样跟高仓健说,下午六点左右,您先回去。到了九点要收工,天已经黑了,副导演慌慌张张过来跟我说,导演,高仓健没走!为什么没回去?出事了?他说导演和全体人员都在这儿工作,他不能走。我说让他来这儿休息一下,这儿有水有椅子,他说怕打搅我们。他一直在山地拐角下站着,默默看你工作,站了三个小时,不打搅。我们全队上汽车走,老爷子给远远鞠躬,他不过来,鞠完躬走了,70多岁,站3个小时。——工作一天了,让他先回去,算什么?全世界演员都觉得天经地义,他觉得我不可以,因为导演还在工作,工作人员还在工作。好多这样的小事情,都不是装的,心就是这样,这就是“士”。还有中井贵一,是他的弟子,高仓健只要在东京,只要出远门,不管哪一天的航班,白天的晚上的,当他到达机场的时候,中井总是远远给他鞠一躬,不过来,不打搅,远远的送他。高仓健对我也只这样,我每次去日本,每次赶飞机,他会在地库,看你车走,远远给你鞠躬。你吓一跳,老爷子什么时候来的?已经来一个多小时,他也怕人家认出他,站在地库,一堆车后面,远远送你。

  《千里走单骑》我让一个民工小徐给老爷子打伞,他说不要,我说不是照顾他,是怕紫外线晒了,跟戏不接。打了三天伞,老爷子把手表摘下来给小徐。值钱就不说了,都是好多万的表,值钱都是次要的,他就觉得我不知道怎么样感谢这样一个农民为我打伞,他说你辛苦了。小徐现在还珍藏着,舍不得戴。有很多小事情,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视为知己者亡,我们在文学上描写的士的情怀全在他身上体现。他在奥运会开幕前,专门给我送来一把刀,他们说这把刀跟北京的房子一样贵,从锻造到制作全部是日本国宝级的工匠,用了一年时间给我锻造,就是用他们日本讲法就是坚强,悄悄一个人买了机票,不告诉我,一下就到了北京,到了我们的开幕式工作中心,给我送来。回去以后,东京下大雪,驱车几个小时到郊区一个寺庙为我祈愿。翻译跟我讲,寺庙那天清场,只为我做道场,老和尚带一群和尚,高仓健一个人站在那里,整个大殿的和尚都在那儿念,拴几万个铃铛,风一吹,哗哗响,整个环境特肃穆,一个半小时祈愿,来回开了七八个小时的车。为我祈愿,天佑中华,祈愿开幕式成功。翻译是他的朋友,说和尚念的时候,真起鸡皮疙瘩,大殿特肃穆,没有一个人,高仓健一个人在这儿为你祈愿。高仓健不让告诉我,翻译偷偷告诉我。很多事他不让你知道,不是做给你看。那个和尚是他几十年的老朋友,而且他说那个寺庙是最灵的,祈愿完了以后,给了我一个牌子,我现在还留着,日文写的是,“祝张艺谋导演奥运开幕式成功”,我放在家里。有好多细节,我以前跟他没有见过,只是他的粉丝,我们见面以后都互相喜欢,所以就这样对待。所以从这里也可以感受电影是桥梁,可以沟通人和人。

  还有一次,比如你是高仓健,我们俩坐再一个大堂酒吧,远处一百米以外是大堂,人来人往,但是这个酒吧人很少,他看不见,我能看见,我跟他在这儿坐了一个多小时,大堂人来人往,日本人突然认出他来了,走到酒吧门口,因为离这儿有四五十米,深深鞠一躬就走了,也不惊动,也不过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四五十人给他深深鞠躬,悄悄走了。

  有一个导演给他拍纪录片,那个导演礼拜天在家抱孩子,突然一拿电话,说我是高仓健,吓得差点把孩子掉了。放下电话眼泪哗哗的,第二天早上跟我说,他只是一遍一遍跟我说高仓健给我打电话。很多细节可以发现,他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一个国宝,日本民族精神的代表。因为他跟我走得近,或者对中国支持,经常遭到批评。日本有一些人说你对中国电影这么支持,因为我去东京电影节,他60年都没有走红地毯,他从来不走红地毯,他陪我走红地毯。所以日本媒体就说你在日本都不走本国的红地毯,他不管。所以这个人其实很爱中国。从骨子里爱中国。

  我们讨论剧本的时候,尤其古装电影,我们谈一些人物取向的时候,我常常讲高仓健一些很多小例子,我说这就是士的情怀,默默为你奉献,默默承受,不让你知道,这就是“士”。我们经常拿高仓健的一件事为例子,讲解人物的动作:他到哪里第一件事情都是把母亲的照片拿出来,恭恭敬敬的放在一个房间里最显著的地方,放上一束鲜花,我们多少次接待他,问他有什么要求,没有任何要求,可不可以每天回去给我买一束鲜花,当然可以,在云南更没有问题了,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原来是放在他母亲照片前。有一次我进他的房间,果然看到照片,这个照片放在写字台上,下面是白色的鲜花,不是正规的遗像,是他光着屁股,还有哥哥、姐姐、妹妹和母亲在河边的生活照,很亲情、很可爱。他到哪里都把照片供起来,不是做给我们看的,他去南极拍戏都是这样。这种大孝都是传奇,我们谁现在能做到?几十年,真的很让人感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7020.html

更多阅读

寻找高仓健的印迹 向隽殊母女忆高仓健 寻找法律的印迹读后感

11月18日,在女儿口中得知了高仓健去世的消息,89岁向隽殊悲痛不已。对于向隽殊,高仓健先生带给她一家人亲人一般的情谊。而对于整个中国,高仓健则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偶像已不在,回溯时光,回忆那一段情意,或许是我们对高仓健最好的

声明:《高仓健的204部电影和一段爱情 连云港204国道板浦段》为网友比酒长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