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很哥们,爱敬酒,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家

吕思清看起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音乐演奏家。卷发,黑色燕尾服,手上拎着小提琴盒。他来过长沙很多趟,和往常一样,这一次,他还来不及嗅到长沙冰冷的空气,满满的行程表就立刻把他包围了:1月23日14点抵达长沙,15点乐迷见面会,17点彩排,20点独奏会,1月24日10点飞回北京。
面对这样的仓促,吕思清气定神闲:光是这50天,老夫就开了25场音乐会,习惯了。
独奏会上的吕思清身着燕尾服,左手按弦,右手拉弓,肢体语言丰富像极舞蹈家。“像火一样,像火一样……”坐在记者旁边的音乐教授激动得连声音都发抖。
吕思清是典型的出名趁早。4岁学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钦点,到英国专为天才儿童创办的音乐学校进修;17岁荣获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成为获得这个国际小提琴最高奖的第一个东方人,在此之前,这个奖项已经空缺了12年……
吕思清,看起来是一个几乎无法企及的神话。
然而,独奏会后的夜宵时间,这个“神话”被其建立者重重推倒在地——一现身餐厅,吕思清就兴奋地拍了拍记者肩膀,很哥们地说:“我今天很开心,可以多问几个问题。”
已是晚上10点半,这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却和大多数中国男人一样,不时端起酒杯,说句“来来来,干了”,扑到别人跟前就要劝酒。偶尔在别人的怂恿下,也会开一些如“白天教授、晚上禽兽”的市井玩笑。
只有在讲道理的时候,吕思清才会正正颜色:“有些艺术家给人感觉拒人千里,严肃得紧。实际上艺术家应该热爱生活,只有懂得了生活,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文/林树京


如果他去做体育解说,中场休息的时候还可以拉一段琴


“我喜欢吃,跟我吃饭的人都会吃得很香。”上菜的时候,吕思清忽然蹦出这么一句。不过遍及世界各地的行程,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福利——虽然喜欢吃剁椒鱼头和臭豆腐,但吕思清的晚饭,是助理帮他叫到酒店的一碗面。
吕思清的“好吃”,显然比不上“好酒”。接过酒单,吕思清看都没看,就问服务员:“外国酒有吗?”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吕思清有些失望,盯着酒单看了三四分钟,才点了一瓶张裕解百纳,580元。这时,吕思清很有优越感地回头问记者:“你知道世界五大酒装是哪五大吗?”“你知道法国的波尔多吗?”“你知道……”
闲暇的时候,吕思清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喝他酒柜里那一排名贵的红酒。吕思清一再声明,音乐家的生活并不是那么严肃,虽然不K歌不蹦迪,但普通人热衷的泡吧、玩车、看球,他们也一样不落。
吕思清掰手指头,数他现有的座驾:宝马、雷克萨斯、奔驰……疯狂迷恋汽车,吕思清却不做发烧友爱做的事情,不玩改装、不飙车,只是喜欢漂移。对音响的要求当然很高,他喜欢一边开着雷克萨斯,一边听音乐,“类型根据漂移路况决定,如果是午夜时分,爵士乐最爽;如果是交通高峰,古典音乐可以让你漂移到没有汽车的古代。”拉小提琴的吕思清,偶尔也会听流行歌曲,最喜欢的还是邓丽君。
年轻时候的吕思清迷恋体育,甚至能背出所有国际田径项目的男女世界纪录。在英国开始关注英甲,后来看英超,迷上曼联。每星期他都要买体育杂志,把喜欢的球队、队员图像剪下来,贴到床头。每次听体育解说,吕思清总有点不服气,觉得自己可以解说得更好。如今吕思清不看英超了,因为美式足球要比欧洲足球好看得多。吕思清不打自招,“有人说如果我去做体育解说,中场休息的时候还可以拉一段琴,挺好的”。
独奏会之前,吕思清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澳网男单四分之一决赛,费德勒击败了布雷克。澳网是吕思清最喜欢的赛事,这个结果让他颇为满意。吕思清曾是网球高手,但害怕手臂打成了网球肘,耽搁了拉琴,他生生戒掉了这项运动。

    
他没说出“把音乐烙在了我心上”的矫情话


吕思清把手放到餐桌上,在灯光照射下,这双手显得很白很软。对面的女生忍不住叫起来:真漂亮,简直可以当手模了!吕思清嘴角一咧,高举起左手。由于按弦,五个手指头长满了老茧,跟旁边的细皮嫩肉极不搭调。问起这双金贵的手有没有投保,吕思清摇摇头,没有听说那个音乐家的手有投保的。
吕思清的衬衫领口非常熨贴地敞开着,除了不愿受束缚的音乐家气质之外,他希望更清楚地露出自己的下巴,“不然你们怎么看到我的这块伤疤?”细看,下巴上果然有一块深灰色色素沉淀的地方。那是小提琴磨的。在吕思清的心中,那是一块英雄的伤疤,也是他最乐意夸耀的地方。
音乐在他身上烙下的痕迹,不只在手上,或是下巴上。吕思清没说出“烙在心上”的矫情话,但自认对音乐是100%的热爱,“我没有独到之处,如果硬要说有的话,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就是我的独到之处。如果没有热爱,我就不会站到舞台上;如果每次演出都没有新的灵感,那我就会马上退出,因为演奏家不是机械人。”
9岁那年,一个叫《琴童》的电影找到中央音乐学院,把吕思清拉到上海试镜。那时刚好一个美国小提琴大师来到中国,听了吕思清的演奏后,建议他专注在音乐上,不要拍电影,童星梦就这样黄了。说起这件事,吕思清略显激动,“当时我还那么小,没得选择。不过现在回头看,既不感到遗憾也不庆幸。”
虽然吕思清的人生,很早就在音乐这条路上挂了号,但他不愿做任何规划。问他距上次夺得帕格尼尼奖已经是21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目标是不是锁定格莱美或奥斯卡,吕思清绞尽脑汁想了很久,一旁为他伴奏的钢琴家盛原探过头来说,“他早跟我说了,他的目标就是永远有目标”。吕思清如获大赦,举起红酒敬盛原:“对对对!来!干了!”随后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吕思清不太愿意回答类似“国内演奏家最欣赏谁”、“收入几何”的问题,说起这些话题,他会用戒备的眼神看记者,然后把话题扯到遥远的火星上去。
在吕思清向工作人员敬酒的时候,盛原对记者认真地评价这位小提琴家:专业一流,懂得经营,懂得生活。说完之后,盛原拍拍正站起身忙活的吕思清的肩膀,哈哈大笑:“我刚才说了很多关于你的肉麻话!”这两位2个小时前还在台上演奏高雅音乐的艺术家,此时竟笑着打骂起来,完全把“优雅”二字抛到脑后。
吕思清总结陈词:“以后盛原就是我的新闻发言人了!”所有人就这样被这位艺术家逗笑了。


怎么没人关心艺术家的情感生活?


记者拿起吕思清放在桌上的手机,手机墙纸是吕思清的儿子Austin去年夏天拍的照片。吕思清打开手机相册,一张一张翻给众人看,嘴里不停介绍哪一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拍的。
“你们惨了,说起我儿子我可以说一个晚上。”吕思清作幸福状,和所有普通的父亲没有两样。
经常出差,吕思清跟儿子相处的时间很短。“儿子跟我原来不是很亲近,但是现在可粘我了。”吕思清脸上写满骄傲,“想知道我用了什么方法吗?不告诉你!哈哈!”
4岁的Austin今年要开始学琴了。在此之前,他已经跟着他那著名的音乐家老爸,到处出差,坐了10几万公里的飞机。为了证明儿子乐感很强,还会自己编小曲儿,餐桌上的吕思清甚至模仿起儿子说话、哼小调。
在朋友眼里,小提琴、儿子和太太构成了吕思清口中的“和谐家庭”。吕思清的太太名叫陈红,但这个似乎是得了一块美玉想到处显摆的男人,更愿意别人跟他一样叫她“羊羊”。他并不介意媒体注意到自己的妻子,甚至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奇怪地问:“怎么没人关心艺术家的情感生活?所有人都在跟我聊音乐,聊小提琴,却从来没人问到我的妻子、我的家庭?”
话虽如此,在默认自己是靠拉琴来吸引太太的之后,吕思清却不愿再说更多细节了。“太太偶尔会跟着我满世界跑。”说话的时候,他的脸已有些红。
餐桌上一位少妇好奇,和妻子聚少离多,怎样保持温馨的感觉?吕思清的幸福感再一次被激起,“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这是小别胜新婚!”
2004年,夫妻俩妇唱夫随(妻子演唱、吕思清演奏),推出了专辑《钟爱一生》。按吕思清的说法,他把尝试古典和流行跨界的第一次,献给了太太。记者追问,合作过程中肯定会有争论,都是谁先举白旗投降?吕思清着急否认:“我们太默契了,怎么会有争论?”
这个春节,他还没决定是在中国过,还是在美国。吕思清美国的家在新泽西州的一条河旁边,中国的老家,近在青岛。这个话题,对如今还坚持拿中国护照的吕思清来说,或许有些沉重。后来,他揉了揉眼睛,叹了口气:“我想是该休息一下了,我真的有点累了。”


[对话]


晨报周刊:你那俊朗的发型是天生的自来卷还是后天的喷烫?
吕思清: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在音乐附中,我老师有一天忽然问:“练琴这么忙,怎么有时间烫发?”我说,不是烫的,是天生的,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


晨报周刊:你比照片上要年轻许多!
吕思清:已经有N多人这样说了,他们说照片上的我看起来像50岁,电视上的我看起来像45岁,但现实中的我看起来还不到30岁。


晨报周刊:你演奏的时候,脑子里是什么状态?是一幅画面,是乐谱,还是一片空白?
吕思清:你想想刘翔跑步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大概是在云游吧,穿梭于现实与空间。

晨报周刊:小提琴和太太,你更爱哪一个?不要说两个都爱。
吕思清:更爱我夫人,因为我觉得,我爱了我夫人,就可以爱所有我爱的东西。当一个音乐家很辛苦的,每年很多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我每年有六七个月不在家里,跟夫人也不在一起,很辛苦的。但是我觉得当音乐家的夫人或者是先生更辛苦。


晨报周刊:你收藏的小提琴不少了,也都价值不菲,现在使用的瓜奈里小提琴就价值600万美元。小提琴升值快吗?
吕思清:20年前,我用的这把小提琴在只价值几十万美元。芝加哥名琴协会的负责人曾经给我看过他们制作的一张统计表格,表格里,20年来小提琴的升值速度远远超过了黄金、白金甚至是钻石。不过我收藏小提琴完全是兴趣。


晨报周刊:如果有学生想找你借琴,你愿意借吗?要是弄坏了琴,要不要他赔?
吕思清:很哥们,爱敬酒,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家
吕思清:那得看情况。首先是他确实需要,其次他专业要有一定水准,最重要的是他人品一定要好,那我就不怕他把琴弄坏了。

晨报周刊:您为什么选择用《勃拉姆斯A大调第二奏鸣曲》来考验长沙乐迷的耳朵?这个曲目不仅演奏难度高,还很难欣赏。
吕思清:我前几年选的曲子更偏通俗一些,名曲占多数。不过如果听众的水平要提高,就应该多听一些类似奏鸣曲的曲目。


晨报周刊:给长沙乐迷一些演奏上的建议。
吕思清:天才不重要,技巧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人的天分不仅仅是他在事业上的一种灵敏,或者与生俱来的一种感觉,还包括他的勤奋和刻苦、追求完美的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6954.html

更多阅读

冯巩的55句经典语,太有才了,这才是真正的幽默! 冯巩

冯巩,著名的相声表演演员,深受广大人民同胞的喜爱,每年春晚,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们也都期待他的身影出现,还记得那句:“我想死你了”?百听不厌,这也成了冯式出场招牌了,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下面让我们再看看,他还有哪些其他的经典语录吧! 

如何才是真正的公民 先是人,再是公民,最后才是记者

     在谈论记者的责任与权利的时候,我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一个公民,最后才是一个记者。一个人可以做记者、律师,可以做法官,可以做木匠、铁匠,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身份或职业,就否定他作为一个人和一个公民

声明:《吕思清:很哥们,爱敬酒,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家》为网友暖意序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