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宁做为我同一中学且同届的学生相识很久,中学时代的他与现今完全判若两人,印象中,那时的他似乎比较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且爱着三合一军装带顶里面衬了报纸绿军帽,(那时,此身装束很时髦)尽管这样,透露出的是他一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记得一次在公众场合里因朋友与别人发生摩擦,他打抱不平先发制人而将那帮惹事打得屁滚尿流。时过境迁,一晃就是近二十来年了,现今的他已脱胎换骨像换了个人,尽管没有正式工作的他,生活过的依然精彩,婚结了两次也离了两次,我们开玩笑说他,真正的作品不是他成卷的画作,而是他两次婚姻结果的两个孩子。现在的他似乎真正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了。
要说严宁最早的艺术启蒙,应该说来而他多少是受到了我们的一些影响,说起来,我们是自幼就爱好美术,这种爱好自小学中学而带至到走上社会。儿时的伙伴陆续都进了美院,而严宁则没有走上这条路,也许是个性造就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他选择一条与大多数人完全不同道路,这一走竟然就是几十年。记得他刚刚开始喜欢起绘画时,西方现代派大师梵高与毕加索成了他的最爱的偶像。印象中,在他与父母亲所住的七八平米的家里,他疯狂里在画布上涂抹颜料,但毕竟他没有经过正规学院训练,疯狂一阵子后又转入传统水墨直至今天当代水墨。这期间,他疯狂地买书与读书,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的他似乎很受宠,他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他的书,画他的画。
与大多数画画的人所不同的,严宁很喜欢看书,尤其在阅读方面他涉猎很广很深,特别是我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对知识的获取可谓之如饥似渴,他疯狂地阅读,也就是在此期间,他原先内向的性格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文化底蕴深厚的金陵养育了一大批在笔墨上卓有成就才子佳人,严宁也曾向传统水墨上向黄宾虹等诸多大师学习,且临摹的像模像样。但他知道如果不从传统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则意味着彻底没戏。常言道:艺术贵在创新,对传统的解构而重组现代图式艺术创新上,严宁确实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这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浓重传统文人画的氛围里是极其难得的,他的水墨作品几乎斩断了与传统水墨的任何联系,这也就让他鹤立鸡群而知音难 寻,真正能够接受与欣赏他作品的人寥寥无几。而他似乎也不在乎这些而依旧沉浸于他自己的世界中,我曾于春节期间去江心洲他的画室,在这个类似“巴比松”远离喧嚣都市的长江上的沙洲上,他和另外一些画家过着神仙般得生活,只不过与周边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锄头在大地上辛劳的农民所不同的,画家严宁用他的画笔在宣纸上挥舞着。
2011年5月5日草写于京西滨角园
(今天是严宁个人画展在南京圣划艺术馆开展,我祝他的展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