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及其解释 陕西八大怪

陕西八大怪及其解释

2014-01-03西安人人快递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 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这个字,笔者多次建议造一个字,即“食”字旁加个“秦”字,“文改会”这个机构居然置之不理)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

陕西八大怪及其解释 陕西八大怪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门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嘹(好)乍咧!”

四、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次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五、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贵如油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为,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5214.html

更多阅读

1-12 陕西十大怪与关中八大怪 关中八大怪是什么

陕西省之怪陕西省陕西,简称陕或秦,也称“三秦”陕西人约定俗成的八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房子半边盖:不坐蹲起来:陕西八大怪面条宽得像裤带。

初中阶段成语及解释 初中易错成语及其解释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心惊肉跳:形容受到了惊吓,担心灾祸的降临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仙露琼浆:比喻美酒。

我国各地八大怪 东北八大怪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中国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因受气候、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提炼出来后,称之为“八大怪”现象。一、

各地的怪 各地八大怪

各地的怪1(中国)—农村的怪农村十八怪地里长草不长菜香火缭绕把佛拜清明会上够气派修庙远比交税快占卜神棍下乡来红白喜事人情债超生躲生要男孩早生娃儿办证来小小男童生基在农娃不知麦和菜学生离校把摊摆庄稼汉

声明:《陕西八大怪及其解释 陕西八大怪》为网友港台男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