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冢音乐学校
1918年“宝冢音乐歌剧学校”正式取得成立许可,1919年正式对外招生,小林一三就任校长,1946年改名为“宝冢音乐学校”,由早期的招收10-20名年幼(好像是8-13岁……)的女孩子到现在每年招收40-50名15-18岁(就是国中毕业到高中毕业)的学生。教授的课程包括:日本舞,芭蕾,声乐,礼仪,演技,乐器等等。音乐学校为两年制,第一年被称为“预科生”,第二年被称为“本科生”,能够顺利毕业的话,4月进入歌剧团,大家排成一排跳大腿舞,作为初舞台的亮相,成为研一生,分配到各组。宝冢音校入学率很低,竞争激烈,有“东之东大(东京大学),西之宝冢”之称(可参考纪录片“DreamGirl”)。
宝冢歌剧
宝冢歌剧作为日本最早引进西方歌舞表演形式的剧团,早在建设大剧场的同时,小林一三就将手下的作曲家,作词家送到外国学习各种的歌舞秀(就是所谓的revue)白井铁造、高木和夫、岸田辰弥等人开启了“モンパリ(monparis)”的黄金时代,公演与录音都大受欢迎。在1930年,由巴黎回国的白井铁造大胆的使用了我们现在视为宝冢标志的大台阶(当时最大的高达32阶),华丽的大羽根,还有新的肢体语言表演方式和舞台化妆的手法,这些开启了当时日本的眼界,成为后来宝冢风格的基础,奠定了基本的表演形态。
五组(花,月,雪,星,宙)与专科
因为公演成功,剧团人数迅速增加,在1921年首次分为两组,即“花组”与“月组”,1924年大剧场开场时,又分割为“花组”“月组”与“雪组”三组,星组于1934年加设,战时曾一度废止,宙组是在1998年初以香港海外公演为契机成立的,专科则是在1925年开设以拥有“日本舞”“舞蹈”“演剧”“声乐”特长的有实力且不属于任何特定组的演员特别设置的,同时还担任着提携教育后辈的角色,是宝冢里宝箱的存在。现在基本变成年龄较大仍然留在剧团的生徒(现在有所谓定年制,即60岁必须退团,理事不属于此列)和一些人事需要所使用的中转站了,至于新专科这个称呼,并不是另外开设一个专科,而是一段时期的人事调动原则发生变化导致的后果,新专科的解释请看「新专科制度」资料。
宝冢大剧场
是小林一三在1924年修建的位于宝冢市的宝冢歌剧团专属大剧场,内在设计全部是考虑到宝冢歌剧本身特性而量身定做的,可容纳4000人,内里配有复杂的多元化商业经营体系,包括周边,餐厅等等,是事先小林一三理想中的营业模式的尝试。于1992年结束旧剧场的使用,现在生徒们上班的地方是1993年开幕的新大剧场。
东京宝冢剧场
1918年,尚被叫做宝冢少女歌剧团的剧团第一次在东京的帝国剧场公演,大受好评,形成了每年上东京公演的惯例。1934年,在星组创建之际,东京宝冢剧场完工,达成了小林一三进军东京的愿望,事 实证明,这个举动对于宝冢剧团今后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非常有帮助,目前东京宝冢的票房常常是比宝冢大剧场的票房要好的。东京剧场在战争期间被海军征用,战后继续使用(可参考电视剧“爱与青春的宝冢”),1997年底结束营业,在此期间剧团在东京的公演是在“1000DAYS剧场”进行的。2001年新的东京宝冢剧场完工,成为日比古区的新地标。
理事会
有些生徒和演出家会成为理事,以下是已知的宝冢剧团现任理事成员
理事长:小林公一
理事:植田绅尔
春日野八千代(名誉理事,年级最高的在团生徒)
松本悠里
轰悠(剧团史上最年轻的理事)
宝冢官网:http://kageki.hankyu.co.jp/
宝冢歌剧团:http://baike.baidu.com/view/230784.htm